2022年中考语文考点冲刺 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展开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桃 夭
《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天,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女子出嫁。②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③蓁蓁(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内容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诗经》中常用“比”的手法,结合诗句,赏析本诗中“比”的手法。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绝 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①,杖藜②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①短篷:有篷的小船。②杖藜(lí):用藜做成的拐杖。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杖藜扶我过桥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的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萤火
萧 绎
著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
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咏 萤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这两首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有什么不同?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
1.【2021年中考恩施卷】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行香子①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注释】①行香子,词牌名。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cháng yá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áng):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
2.【2021年中考扬州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3.【2021年中考泰州卷】阅读温庭筠的《清平乐》一词,完成后面小题。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①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②,南浦③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④,回首挥泪千行。
【注】①恣:一作“争”。②觞(shāng):酒杯。③浦:水边。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
(1)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
(2)结合下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4.【2021年中考黑龙江龙东卷】古诗赏析。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5.【2021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闯关检测
1.(1)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渲染气氛,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赏和祝福。
(2)以桃设比,形象鲜明,意趣盎然。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及作用的理解。重章叠句。“桃之夭夭……”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通过铺陈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赏和祝福。
(2)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绯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们常说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
2.拟人,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将杖藜人格化,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和安全感。
【解析】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语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赋予“杖藜”以人的情态,本来是诗人拄杖藜,这里却说是“杖藜扶我”,仿佛“杖藜”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一样在桥东和桥西游玩,表达了作者游玩的快乐之情。
3.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三、四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咏物诗,解答时首先考虑托物言志。然后结合三、四两句指出借助什么物言什么志即可。
4.萧诗用铺陈的手法,用墨如泼,多方勾勒,再现了萤火的形态之美,给读者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虞诗则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萤火,坦露自己的心迹:一个人不管地位如何,处境怎样,都要勇敢地、顽强地表现自己。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鉴赏题。对于这类试题,要分别指出两首诗歌运用的技巧,然后再分析其异同。注意结合诗歌的作者、注释、关键字词来分析。
5.示例:同意。别后的境况本为虚幻,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虚幻的羁旅情形被作者描绘得真切感人。下阕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诗歌内容找论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回扣观点。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中考链接
1.动静结合,白描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①白描手法。“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②动静结合。“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几句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动静结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③细节描写。“隐隐茅堂”“飏青旗”,词人抓住景物的细微处进行描写,“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增强了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不许”“奔”等词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不怕崇山峻岭的阻挠,日夜向前奔流的情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不许”“奔”等词本是人的动作,这里写山和溪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句中的“溪奔”“溪声日夜喧”及下句的“堂堂溪水出前村”,可知写出溪水并没有被崇山峻岭阻住,喧哗的溪声已形成阵容盛大的气势,日夜向前奔流。
3.(1)比喻 柳絮的洁白和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
(2)下阕通过动作描写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结尾二句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一种难舍难分的愁苦情态跃然纸上。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意思是,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将“柳絮纷飞”比作“雪花飘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柳絮的洁白及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烘托了浓浓的离愁。(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其作用。上阕:侧面烘托。“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作者描写了柳絮纷飞、折柳送别、桥下流水等场景,渲染了离别的气氛,侧面烘托心中浓浓的离愁。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愁杀”二字与首句的“愁绝”呼应,点出别后的心情,再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4.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意思是“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5.拟人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觉,知道春天将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般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这四句诗都运用拟人修辞手法,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诗人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名师点睛
诗歌常见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②描写技巧: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渲染、细节描写、白描等。可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③抒情技巧: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可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④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衬托等。
⑤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照应等。
2023年春语文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是一份2023年春语文新中考二轮专题导练 考点1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形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点2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形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