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2022年语文中考综合训练(三)及答案解析
展开蔡甸区2022语文中考综合训练(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的文化__________,不仅关乎农事、祭祀、养生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美食、活动,还__________着一整套根深蒂固的时间认知与哲学观念。在每个节气点,人们通过共同的仪式活动以及食物,__________认同感。
A.标志蕴含凝聚
B.标签蕴含凝结
C.标志蕴藏凝结
D.标签蕴藏凝聚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偶像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相信人生的某种可能性并愿意为实现可能性而付诸行动。
B.面对负面情绪,成熟的人能够寻到根源并排解、转化而不影响自我评价和正常活动。
C.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样重要,都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D.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容易直接导致学校生活体验、学习态度等。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大国青年”能成其“大”,是因为他们从一株幼苗、一羽雏鹰开始,就对大地饱含深情,着力于从这片土地汲取丰厚滋养,在不断奋斗中丰满而勃发、自信而茁壮。
B.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社会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要不断拓宽贫困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为贫困地区学生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C.与已有的体育巨星相比,谷爱凌是特殊的,她的成功脱离了竞技体育传统的艰苦叙事。她作为运动员、模特、名校生的多重身份又突破了一般体育明星的界限和圈层。
D.职场焦虑大概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流量密码”,讨论的频繁程度俨然有追赶教育焦虑的势头。内卷让很多职场人身心俱疲,办公室政治又消耗了除业务之外所剩不多的精力。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价值多元化的困境
①生活中,我们会做两种判断:一个是事实判断,一个是价值判断。所谓事实判断,就是你做的判断是在描述一个事实。比方说,“清华大学在北京”。这就是一个事实判断,清楚明白,只要到清华大学看一眼就能验证。
②但生活中,我们还会做出另一种判断。要是我说,“清华大学应该搬到上海”,这就不是在说“实际”而是在说“应当”怎么样。这叫作“价值判断”,在这种说法里,隐含着一种价值高低的取向。说“应当搬到上海”,其实是在说“在上海会更好”。当然,大部分北京人是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价值判断的问题就在这里。对事实判断,我们很容易达成一致,客观现实摆在那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价值判断不一样,我说上海更好,你说北京更好,我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很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
③现在我们做价值判断,依据的是个人形成的一套价值标准。这套标准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国籍、文化、性别,甚至职业、家境、爱好,等等,都会影响到个人的价值标准。比如说,你家有一只养了十几年的宠物,不管最开始是因为什么原因养的,到现在,你和完全不养宠物的人相比,在动物保护的问题上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倾向。在价值领域,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价值多元化的困境。平时说起“多元化”,一般是正面赞赏:多元价值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空间,让个人获得了更多自由。举个例子,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你不信教,可能会很危险;但现在你能够自由选择相信或是不信。这是积极的一面。
④但为什么说价值多元化又是一种“困境”呢?这是因为价值多元化之于个人精神和公共社会生活还有消极的一面。
⑤先说个人。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人总要寻求意义。韦伯有一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可以相信A,也可以相信B,但没人能说,A或者B就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有人仍然信奉宗教,有人一心追逐名利,有人相信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有人执着于奋斗进取和成功,有人相信及时行乐……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有自己的主观理由,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同理由。在这种状况下,好像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可以,要么是人云亦云的,要么是任意武断的,但都没有确定无疑的依据。这种空虚的不确定性,让现代人很容易被无意义感所困扰。
⑥这是个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层面,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棘手的问题。
⑦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如,美国政治辩论中有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堕胎的合法化。有人依据宗教信条,认为堕胎就等于谋杀生命;有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怀孕女性有没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而人的身体理当由自己支配,这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你看,这两种观点背后都有它的道德依据,像这样的价值观念冲突很难用理性化解,我们不能确定无疑地说,哪个道德依据一定“更正确”。
⑧理解了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想,面对自己和身边时而发生的激烈争论,理解背后的价值观冲突,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平和与从容,而不是急躁和焦虑,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不可理喻。对话与沟通总是有益的,但也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无法化解的分歧。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文/刘擎,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下列关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事实判断是对客观现实的描述,因事实的清楚明白而容易验证。
B.价值判断因个人主观偏好不同而常常出现分歧,需要统一标准。
C.事实判断是基于实际做出的判断,而价值判断是基于应当怎么样。
D.价值判断的标准更主观,因而比客观的事实判断更容易出现争论。
5.下列对“价值多元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价值多元化让人们做出选择时往往缺乏依据。
B.价值多元化是由个人的价值标准不同形成的。
C.价值多元化给了人们自由的同时让人被无意义感困扰。
D.价值多元化让公共生活中对立的议题难以用理性化解。
6.下列对“如何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困境”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认识到人们在同一议题上的激烈争论是正常的。
B.相信对话沟通可以化解掉人们观念上的分歧。
C.保持平和从容的心态,不去简单地指责别人。
D.能够坦然面对困境并做好与困境共存的准备。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田家元日①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②,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②强仕:指四十岁。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写北斗星的位置移动来点明时节的变化。
B.颔联表达了诗人壮年未仕的悲叹和对农民的关心。
C.颈联写的是诗人跟随着农夫和牧童一起下地劳动。
D.尾联写诗人听到农家预测气候,都对丰年充满期盼。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0题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不如伐蜀。”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减)
8.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韩又来侵侵:侵犯
B.欲强兵者务富其民务:任务
C.去王业远矣去:距离
D.更号为侯更:改变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
A.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
B.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
C.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
D.下兵三川/攻新城/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是否攻打蜀国,秦惠王因担心道路艰险和外敌威胁而犹豫未决。
B.张仪认为三川、周室才是值得争夺的地方,而偏远的蜀国无利可图。
C.司马错认为秦国地小民贫,而秦惠王德行尚浅,目前没有能力称霸。
D.秦惠王听从司马错的建议,派兵攻取蜀国,秦国因此变得更加富强。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
五、(26分)
阅读《简爱》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可要是我换了你,我会讨厌她,对她反抗。她要是拿那个鞭子打我,我就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我生气地对海伦说。
“你也许不会那么做。可要是你真那么做了,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准会把你从学校开除出去,那就会让你的亲戚非常痛心。宁可忍受一下除自己之外谁都感受不到的痛楚,这总比冒失行事,让所有和你相关的人都受连累好得多。”海伦有点急了。
“可是,在满是人的屋子中间罚站,挨打,终归是丢脸的呀。再说你是这么大的姑娘了,我比你小得多,还受不了呢。”
“可是既然你躲不了,那就只好忍着点了。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竟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她看着我说。
我听了她这番话非常诧异,她的这套学说,我领悟不了,她对惩罚她的人表示宽容,我更是没法理解和赞同。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海伦·彭斯是借助一种我看不见的光来看待事物的。我疑心也许她是对的,是我错了,可是我已不愿意深究这件事。
“谭波儿小姐也像斯凯契德小姐那样对你很凶吗?”
一提到谭波儿小姐的名字,她那严肃的脸上掠过了一丝温柔的微笑。
“谭波儿小姐非常善良,她不忍心严厉对待任何人,哪怕是学校里表现最差的学生。她看到我的错处,就温和地给我指出,要是我做了点值得称赞的事,就大加赞扬。我非常珍视她对我的赞扬,但就连她的赞扬,也没能激励我经常做到遇事谨慎、考虑周全。”
“很了不起。人家对你好,你也对人家好,这正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要是大家对那些残暴不公的人一味宽容顺从,那坏人就要任着性子胡来了。他们就不再有什么顾忌,也就永远不会改好,反而会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我要说我们一定得这样——要狠狠回击,好好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要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我想,等你长大一点,你会改变这种想法的。眼下你到底还是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小姑娘。
“不过,我是这样想的,海伦。有的人,不管我怎么想讨他们喜欢。他们还是一个劲地讨厌我,对这种人。我不能不讨厌。还有,对那些毫无道理地责罚我的人,我一定要反抗。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有的人爱我,我也会爱他,或者我自己认为该受罚,我就心甘情愿地受罚。”
“最能克服仇恨的并不是暴力,最能医治创伤的也不是报复。”
12.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简爱在劝说海伦·彭斯做什么事情?(2分)
1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海伦·彭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成功,在高旷荒原上突然闯入的词
①5月,我正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在这片高旷的荒原上,我正同几个年轻的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为了拍到一些火车在雪山下、在旷野中奔驰的美丽镜头,我们不断狂奔,超过火车,跑到前面某个预计可以拍到精彩画面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火车在旷野上,在深远明净的高原天空上蜿蜒而来。
②当大家都坐在高高河岸上等待这一天的最后一组镜头时,天地间一片安详,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检索未曾阅读的短信。有位编辑发信息说他们正在编辑一本书,把曾经当选过省“十杰”青年的人重新聚集在一起,让每个入选者谈谈感想,来“感悟成功”。
③我必须说,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在这样的状态下,“成功”这样一个词从手机屏幕上跳进脑海里,真的容易引起一种虚无之感。
④我的耳边响起一位欧洲古代哲人的诗句:“名声看起来是多么美好,但这动听迷人的声音,不过是一曲回声。”这样的诗句里有一点悲观,有一点虚无。但我想,当我们谈论成功的时候,这样一种态度可能比一味的沉湎更有意义。在我个人的经验里,对所谓成功的过度追求与沉湎,往往可能使我们过于高估个人的能力,并进而陷入自恋的迷狂。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成功也是一个时代赐予的机遇,机遇总是暂时性的。成功不是登山,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个世界便不再有更高的山峰。更何况,也永远不会有一个登顶者,长待在那个最高处不下到世界的低处。他必须下来,这是自然规律。规律不会让一个幸运的登顶者在世界的绝顶处永远沉醉于成功的眩晕!
⑤其实,在这高旷荒原感悟成功,也是感悟成功之后命运各种可能的走向。成功者可能走向新的成功,成功者也可能在辉煌一刻后,走入永远的平凡。这里,就有了两种危险。一种,成功者头上套着一个光环,开始远离自己的事业,在我们社会这个过于注重成功者的机制中,谋取更多的功名,正如一个缺氧的人拼命吸取更多氧气;一种,把短暂的成功当成永远的幻觉,犹如一个在过多的氧气中昏昏沉睡的人。其实,不同高度上氧气的含量早由自然规律进行了规定,因为缺氧而眩晕,因为氧气过多而昏睡,都是人自身的不适应。自然界就用这样的方法警醒人类,通过适应程度进行优胜劣汰,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社会的机制也是一个永恒的法则,它制造成功,也制造失败。在用成功制造成功的同时,也用成功制造出更多的失败。
⑥今天社会对成功者的所谓关注,过于注重于对成功本身,而不太关注走向成功的途径,这其实才是一个全社会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问题,因为成功的方法与途径包含了更多的道德与伦理因素。
⑦又想起一个也是旅途中的小故事。今年4月,我想去积雪尚未消融的阿尔卑斯山里看看。我的小说的德文翻译阿丽丝带我去买巧克力,经过了十多家巧克力店以后,才来到一家商店。还是路边店里那些牌子,价格也未见得便宜。我问她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买同样的东西。她脸上现出了一本正经的表情,说:“因为这是一家有道德的商店。”不是因为这家的巧克力更好,而的确因为这是一家有道德的商店,所以,当地人对这家店表示支持就是尽量到这里来消费。
⑧我没有问有道德的表现是哪些,但我知道,他们选择消费的地方包含了道德的衡量。无论对一个个体的人,还是对一个民族与国家,这都是更为关键而持久的精神与文化的核心。这件小事,比后来置身阿尔卑斯那些纯净的雪峰中间时引起了我更多的感触与思量。
(文/阿来,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4.读①-③段,用直白的语言解释下面句子加点部分的语意。(4分)
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在这样的状态下,“成功”这样一个词从手机屏幕上跳进脑海里,真的容易引起一种虚无之感。
15.读第④段,说说“这样一种态度”具体指什么态度。作者为什么认为“当我们谈论成功的时候,这样一种态度可能比一味的沉湎更有意义”?(6分)
16.读第⑤段,作者认为成功者会面临哪两种“危险”?(4分)
17.读⑥-⑧段,说说“这件小事”引起了“我”对于成功的哪些“感触与思量”。(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近日,“露营”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露营成为度假的“新宠”。一间木屋、一辆房车、三两个亲友、一顶帐篷,甚至只需一个睡袋,就可以轻松出行了。学校准备开展“关注露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8.请你为初次露营者提三条具体建议,以确保其露营的安全。(3分)
19.城市中的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露营”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对此,你怎么看?请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下来。(100~120字)。(5分)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国家科技落后时,开放国门,与其它国家交流、碰撞,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个人发展受阻时,开放心态,向他人学习,可以突破阻碍,获得成长……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保持开放。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A
2.D(“导致”改为“影响”,或在“等”后面加上“的改变”。)
3.C(“特殊的”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或冒号。“叙事”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或逗号)
二、(9分)
4.B(原文说的是“在价值领域,没有一把通用的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并不是需要统一的标准。)
5.A(人们做出选择时不是没有依据,而是没有共同的依据。)
6.B(原文说“总有无法沟通的时刻、无法化解的分歧”,B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三、(12分)
7.C(诗人没有跟随农人下地劳动)
8.B(务:务必。)
9.D
10.C(原文没有点明秦惠王德行尚浅)
四、(6分)
11.攻下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它暴虐,获取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拔”“暴”“利”“四海”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巴国、蜀国互相攻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王想出兵讨伐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韩国又可能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司马错建议他出兵伐蜀,张仪却说:“不如去征讨韩国。”秦惠王说:“请谈谈你的见解。”张仪说:“出兵三川(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兵临东、西周的王都,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各国就不敢不从,这是称王的大业。我听人说,要博取名声应该去朝廷,要赚取金钱应该去集市。现在的三川一带和周朝王室,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而大王您不去那里争雄,反倒纠缠于远方的戎狄小族争斗,这距离帝王的大业就远了啊!”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老百姓富庶,想要成就帝王大业必须先树立德望。这三个条件具备,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现在大王的国家地小民贫,所以我建议先从容易之事做起。蜀国,是西南偏僻之国,以秦国大兵攻蜀,就像狼追逐羊群。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百姓,而军队不须有大的伤亡就可以使蜀国屈服。攻下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它暴虐,获取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这样我们一举就名利双收,更享有除暴安良的美誉。所以,不如攻打蜀国。”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为侯,又任命陈庄为蜀国国相。蜀国为秦国吞并以后,秦国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五、(26分)
12.在挨打的时候进行反击。(2分,语意接近即可。)
13.懦弱、善良(每点2分。)
14.共4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⑴“这样一个高度上”指的是在高旷的荒原上(或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
⑵“这样的状态下”指的是专注于工作中(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15.共6分,第1问2分,第2问4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⑴指淡看成功;(或指把成功看成过去的事/或悲观地看待成功)
⑵因为一味沉湎于成功会让人高估个人能力,陷入自恋,(2分)而把成功看成过去的事可以让人理性、清醒。(2分)
16.共4分,每点2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⑴利用成功的光环谋取更多的功名。
⑵沉迷在成功之中不思进取。
17.共6分,每点3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⑴社会不应该过于关注成功本身,而应该关注走向成功的途径;
⑵包含道德的成功才是更为关键而持久的精神与文化的核心。
六、(8分)
18.共3分。每条1分。要求围绕露营安全,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带齐出行必备的物品
示例2:尽量结伴出行
示例3:不去偏远危险的地方
19.共5分。要求:观点和理由能形成恰当的支撑关系。有明确观点1分,能清楚准确地阐述理由3分,语言表达简洁有条理1分。
七、(50分)
20.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
“内容”含两个方面:题意的表述和材料的支撑。题意应源自作文题目的整体语意,题意应鲜明,但表达上可以直白,也可以含蓄。材料的价值在于能恰当而完美地支撑题意。题意表述分为“正确”和“错误”两个层次,材料支撑分为“恰当”“缺陷”“错误”三个层次。依据题意和材料两个指标的不同层次,本次作文评分可分为六类文。
一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恰当。
二类文:题意正确,材料支撑有缺陷。
三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恰当。
四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对该文主旨的支撑有缺陷。
五类文:题意正确,材料不能支撑题意。
六类文:题意错误(但与材料相关),材料不能支撑该文主旨。
七类文:题意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
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
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七个类别,一至六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七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文章“表达”被评为“不合格”的则为第七类文。
作文评分量表
类别 | 档次 | 题意表达 | 材料支撑 | 语言表达 | 得分区间 |
一 | 上档 | 正确 | 恰当 | 优秀 | 50 |
下档 | 合格 | 49-46 | |||
二 | 上档 | 正确 | 缺陷 | 优秀 | 45-42 |
下档 | 合格 | 41-38 | |||
三 | 上档 | 错误(与材料相关) | 恰当 | 优秀 | 37-34 |
下档 | 合格 | 33-30 | |||
四 | 上档 | 错误(与材料相关) | 缺陷 | 优秀 | 29-26 |
下档 | 合格 | 25-22 | |||
五 | 上档 | 正确 | 错误 | 优秀 | 21-18 |
下档 | 合格 | 17-14 | |||
六 | 上档 | 错误(与材料相关) | 错误 | 优秀 | 13-10 |
下档 | 合格 | 9-6 | |||
七 |
| 错误(与材料相关) |
| 不合格 | 5-0 |
对本题题意的界定:
材料的第一段以国家和个人的发展为例,说明开放的行为和心态可以促进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进步。材料第二段明确了本题的写作方向。
本题题意可理解为:对(人、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采取开放的行为,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长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促进自身或社会的发展。
本题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写。如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借鉴他人之所长,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采取开放的行为,可以弥补自身不足,促进自我发展……也可以从“怎么样”的角度来写。如不能故步自封,不能闭关锁国,要以谦虚的心态看待他人……
(判断一篇作文题意是否正确,不应以作文是否有对题意的字面表述为依据,应以文章的内容——阐释或支撑——是否表现出对题意的正确理解为依据。)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八校联盟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八校联盟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赏析《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阅读古诗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语文综合训练(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语文综合训练(四)(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