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文,做一做,读一读,认一认,拼一拼,写一写,我能梳理,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堂达标训练题
课题
26.西门豹治邺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单位
导
学
案
一、读课文,做一做。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我能搜集西门豹的相关资料。
二、读一读,认一认。
西门豹( ) 荒芜( ) 旱灾( ) 灌溉( )
三、拼一拼,写一写。
qiú rá guǎn lǐ xīn niáng miàn rú tǔ sè
四、我能梳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用巧妙手段,将计就计,借口说 ,把巫婆和官绅的头子 。他同时也给了其他官绅一个警告:
。然后,他发动老百姓开凿 ,使庄稼得到 ,农民年年都获得 。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读写“管理、田地、老百姓、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的优秀品质。
4.了解巫婆、官绅的可恶行为,体会西门豹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西门豹的崇敬与对巫婆等人的痛恨,引导学生做一个爱憎分明、是非分明的人。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体会西门豹一语双关,话中有话、话外有意的巧妙。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意思。
3.按小标题给课文划分段落:
调查了解 惩治恶人 兴修水利
第一段:(1—9) 调查了解
第二段:(10—15) 惩治恶人
第三段:(16) 兴修水利
【以大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段落的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和结构。】
二、合作学习,初探事情起因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后,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同桌互议)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再读2 — 8自然段,思考: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些事情?老大爷是如何回答的?从老大爷的回答中他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了解到的情况
为什么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河伯娶媳妇是
主要原因
这话是谁说的
巫婆说的
巫婆是“首犯”
新娘是哪儿来的
没钱人家的女孩儿
受害人是穷苦
人家的孩子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没有发过,
年年闹旱灾
漳河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学习,解惑释疑
(一)再读课文,研读第9自然段。
1.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2.老大爷的回答中有三个“闹”字,理解“闹”字的不同意思。
3.轻声读第9自然段,思考:
(1)西门豹是真的认为河伯很灵吗?
(2)他为什么说要去送送新娘呢?
(3)这一自然段(过渡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二)继续学习第10—1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学生自由朗读相应段落,师巡视指导。
2.师生共同品悟。
(回顾写作手法: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特点的几种方法。如:语言、动作、神态、典型事迹等。我们这篇课文为了表现西门豹的品质采用了什么方法?)
师:话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送新娘了。来到漳河边,西门豹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
生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1)齐读一遍,师引:西门豹说……
(2)课件单独呈现西门豹说的话。
(3)师引生读: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指名2位同学读。师范读,让生点评。(指名读,齐读)
(4)师: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难道西门豹相信真有河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说西门豹的想法。
师: 是真的这个姑娘不漂亮吗?是真的要另选一个吗?不是。而是西门豹的计策,是他将计就计,借河伯娶媳妇,来惩治巫婆,并且拯救了这位姑娘。就这样,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惩治了巫婆,那他又是如何巧妙地惩治官绅的呢?
生回答。
师:文中像这样巧妙的语言还有很多,就在巫婆沉下去的时候,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和官绅说了两句类似的话 ,谁来读一读。
学生找到两处,生读完后,师课件呈现。
(1)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两句话,和同桌研究研究西门豹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讨论分析西门豹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
(2)师小结:可以看出西门豹当时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前者是借口让官绅去催一催巫婆而惩治了官绅的头子,后者是利用官绅头子的命运来教训官绅,让他们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让老百姓明白这是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阴谋 。
师:西门豹果真用计巧妙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你看: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师出示官绅们惊慌失措的图片和文字。引读:官绅一个个……
(1)看着官绅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各位“百姓”,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板书:教育百姓
师小结:西门豹的计可真妙啊!当初是巫婆和官绅用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利用河伯娶媳妇这一计不但救下新娘,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同时还教育了百姓明白了漳河里根本就没有河伯,这一切都是骗钱害人的迷信活动。这就所谓的“将计就计”。
板书:将计就计(先写2个计再写将计就计)。
【发挥想象,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3.自主、合作学习第16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迷信已经破除,天灾依然存在,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西门豹通过调查、除害、开渠,使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总结提升,拓展迁移
1.教师引语:就这样,西门豹救下了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你当时就在漳河边,你会想些什么?
课件呈现:
请你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角色,写写当时的感受:
你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曾经失去女儿的老人,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侥幸活命的官绅,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
学生反馈自己的感受:
(1)学生个别说。
(2)学生拿出自己所写的感受大声地读出来。
(3)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多亏了西门豹这巧妙的将计就计。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2.归纳主要内容,并尝试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复述课文,提炼主题,说话训练,加深理解,升华了主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升华提升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具备这三方面品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西门豹正是有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有向迷信、恶势力的挑战之勇,更有行动之智,因此他的故事被写进《史记》,流芳千古。
板 书 设 计
26.西门豹治邺
提出问题 回答 了解情况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从而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2.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之巧妙的探究性阅读,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3.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学习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难点:理解感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的办法的巧妙。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1.回顾一下课文,说说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记述了西门豹在治理邺时,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惩治了巫婆及官员,兴修水利的事。
2.合作、探讨: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二、再次品读语句,归纳课文的主题。
1.全班探讨、合作学习,品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
“眼睁睁”一词写出了当地老百姓在迷信思想的蒙蔽下和巫婆、官绅的欺压下的无奈处境。
(2)西门豹说: “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这句话是反语。实际上是说河神不灵。西门豹表面上假装相信,实际上已经识破了巫婆和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的把戏。
(3)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为了吓唬官绅,也给老百姓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明白巫婆和官绅是在骗人。
(4)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面如土色” “头都磕破了” 是对官绅们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官绅们在骗局被拆穿后极度恐慌的丑态。表明西门豹彻底制服了这些官绅。
2.总结:西门豹在邺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
三、生字书写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并讲述,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练写生字。
(3)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评。
四、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叙述这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板 书 设 计
救下新娘
西门豹
将计就计 惩治官绅
教育百姓
兴修水利
教 学 反 思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娶(qǔ qǚ)媳妇 绸(chóu chǒu)褂 淌(shàng tǎng)血
漂(piā pià)亮 开凿(zá zuó) 淹没(méi mò)
二、辨一辨,组成词语。
淹( ) 官( ) 姓( ) 跪( )
掩( ) 宫( ) 性( ) 脆( )
三、换一换,写出与画线词语的意思相近的词。
1.西门豹命人赶快把巫婆扔下去。 ( )
2.忽然,事情有了转机。 ( )
3.画师称赞他画得好。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年轻漂亮的女孩被巫婆拉走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是一位过去的地方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门豹找了位老大爷来。 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 (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两条: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西门豹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借口说 _______________,把巫婆和官绅头子_______________。同时也给了其他官绅一个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兴修________,开凿________,使农田得到了________,农民有了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6 西门豹治邺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