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展开《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感受古文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示课题
1、我们曾学习过《论语》,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呢?
2、对于孔子,你的了解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3、学生了解“辩”(辩论,讨论)他们在争论什么呢?
二、展示目标
1.两小儿在争论什么?
2.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有怎样的理由?
3.孔子如何帮助的?
4.理解“笑”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交流
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5、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6、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7、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五)交流方法,背诵课文
1、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诵,说方法。
4、集体背诵。
5、总结全文。
四、作业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 日中
一儿 近(车盖) 远(盘盂)
两小儿辩日
一儿 远(沧凉) 近(探汤)
孔子 不能决也
小学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教材分析,精读课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生疑,激发学习之趣,辩论内化,培养创新品质,教学思考,关于学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课文,解读课文,辩日 体验乐趣,探求真理,谈感受 悟道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