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共9页。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一)2020·黑龙江七台河·八年级期末)【古文阅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2)便还家: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此中人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在《大道之行也》中有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一句,请将选文中与《大道之行也》这个句子相近的语句写在下面。 4.结合全文和时代背景,想象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回答后皆叹惋的原因有哪些?。 5.你觉得桃花源人生活的怎么样?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二)2021·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本文作者是_______,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之一。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斗折B竹取道/齐师C灭可见/庭下如积水空D.不可知其/临近水,便得一山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9.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不少于50字。  (三)2020·云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2)《齐谐》者,怪者也。   _____________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3.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进行赏析。 1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四)2020·云南曲靖·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虽有嘉肴《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有嘉肴(       )   2学半(       )16.下列各项中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不知旨也 B.择善者而从之C此之谓乎 D.若出17.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18.文中引用《兑命》中学学半有什么作用? 19.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2021·黑龙江黑龙江·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出自文言文《陶潜颖脱不羁》){} ①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渔人甚(               )阡陌交通(             )颖脱不(             )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2.【乙】文中与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六)2021·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罅(xià):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斜靠。(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百许头/二黍许B.以境过清/以钱覆C.疾/之若鹜D.怒石横如虹/其反之力(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之(快乐)B.日光下(穿透)C.闻雷声(急速,这里指声响大)D.犹不忍(离开)(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5)两篇选文均是山水游记,分别描写了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请比较这两篇选文在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之处。  (七)2021·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鹓雏( 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醴( )泉〕 甘美的泉水。〔鸱(chī)〕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鹞鹰。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谓惠子曰 或:_______2)非梧桐不 止:_______3)惠子梁 相:_______2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南 方 有 鸟 其 名 为 鹓 雏 子 知 之 乎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28.阅读小贴士,完成相关问题。【小贴士】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乙】文中,庄子借鸱与鹓雏的故事对惠子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请尝试写出庄子的潜台词。 29.从【甲】【乙】两文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应对技巧?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八)2021·山东淄博·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另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①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荀子》)(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女有______       不独其亲______       寡孤独______(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化为鸟                 不得B.力其不出于身也          先王其乱也C.故人不独亲             真无马邪D.货恶其弃地也             礼起何也(3)翻译下列句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4)【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____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_____   
     

    相关试卷

    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3: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解析版),共20页。

    专题16:写作-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6:写作-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题目,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说,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非连续性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5:非连续性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部编版)(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请你给材料一拟写一个小标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