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234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234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 教案.doc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3234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学生的课余生活展开,设置了“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三个话题。
“课余生活我选择”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在自主选择中,既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课余生活助我成长”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校内外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既要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遵守活动准则。
这三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要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再认识到校内外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对成长有益;最后知道如何过好课余生活,让课余生活促进健康成长。
二、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小学五年级,开始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与低年级阶段相比,他们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增加了,对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还是会面临一些困惑,对遇到的问题缺乏认知。所以需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余生活内容,提高对参与课余生活意义的认识,了解参与课余生活的一些原则,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课余生活中养成与人合作、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懂得课余生活对我们成长的积极作用。
2.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参与课余生活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外活动。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编辑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的视频或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照片。
(一)新课导入
1.话题讨论
老师:(播放学生参加校内外课余活动的图片)说一说,这些课余生活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让学生把课余生活和自身的成长收获联系起来。)
2.新课导入
明示:本课学习主题“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问题引入:你参加了哪些课余活动,参加前后自己有哪些变化?你的收获?(适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如知识层面、能力层面……)
(二)活动分类
1.活动分类
明示:课余生活主要分为校内课余生活和校外课余生活。
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剪纸、书法、植物栽培和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家人一起购物、游玩、读书或做家务,和同学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等,是我们校外课余生活的丰富内容。
2.分分类
教师出示一些课余活动的图片,请同学们区分哪些是校内活动,哪些是校外活动。引导学生区分二者的区别。
3.各抒己见
教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说说其作用。
教师出示一些活动及作用范例,让同学们对于司空见惯的课余活动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例如:跳绳可以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精神;拔河可以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电子编程可以提高创新精神等等。
4.范例思考
教师出示范例:
2019年10月7日,某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国庆培训课程圆满结束,30名结业的“小小讲解员”为家长们展示了他们第一场义务讲解,自信大方地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小小讲解员’将被邀请作为志愿者不定期来博物馆进行义务讲解,担当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使者。”听完孩子们的讲解,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的培训内容很好,收获满满。
问题讨论:你觉得这个活动有意思吗?同学们参加完这个活动会有哪些收获?
收获分析:通过“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可以增强历史知识,增强乡土情结;培养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加自信、懂礼貌等。
提示:通过对社会活动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增进对社会现象的了解。在提升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构建起学生和社会生活的桥梁。
5.收获分析
自由交流: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课余生活,与同学分享,说说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三)资料分析
1.资料讨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活动园”的内容,思考:
问题一:王鹤铭同学参加“跳蚤市场”活动有什么收获?
提示:置换了文具、懂得了物品可以再利用、增强交流沟通能力、了解了商品特性、尝试了自主做事情等。
问题二:吴跃东同学在集邮中有什么收获?
提示: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丰富了知识和见闻、丰富了课余生活内容等。
问题三:赵欣瑜和她的小伙伴参加的是什么课余活动?这个活动给她们带来什么收获?给他人带来什么帮助?
提示:社会小调查活动,属于校外课余活动。通过小调查活动,她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增进了对社会现象的了解,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亲近社会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些活动也帮助农民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培养学生亲近社会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师生总结
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五)素养提升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和家人一起购物属于校外课余生活的内容。
3.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属于校内课余生活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了解更多你不熟悉的课余生活。
2.分享课余生活带给你的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