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 教案.doc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 教案.doc第1页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 教案.doc第2页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 教案.doc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课设置三个相关的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在人格修养方面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这个话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个话题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还未能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思想,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的品质,学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1.了解注重个人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2.体会学习、实践和求新的人格修养的具体表现。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人格修养。【教学难点】提升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的人格魅力。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思考自己想具备怎样的人格修养。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书写着志存高远的书法作品,同学们认识书法作品中的汉字吗?你的志向或理想是什么?分享一下吧!2.新课引入:中国古代讲道德修养习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认为它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学习主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3.思考:(1)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个人修养方面指的是?(2)哪些典故能体现修身(3)如何提高人格修养? (二)探究精神 1.朗读教材第82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文中标注。    (1)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2)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3)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分享一下吧!如: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谦虚和气、见义勇为、知恩图报、勤奋刻苦、勤俭节约……3.阅读教材第82页的阅读角,说说你的感受。4.解释成语:乘风破浪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气魄雄伟,敢于不断挑战和解决困难,奋勇前进5.思考:(1)明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难、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第一推动力。(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中有明志的含义?参考答案:鸿鹄之志、老骥伏枥、凌霄之志……6.你知道下面这两句名言的意思吗?说一说吧!(1)有志者事竟成。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释义:志向不确定,那么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思考: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自己的志向或理想前进呢?7.朗读教材第83页气节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稳重标注。(1)什么是气节?气节和廉耻有什么关系?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2)你还知道哪些含有气节的成语?如:士可杀不可辱、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8.阅读教材第83页《苏武牧羊》,观看视频,说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你认为苏武是个怎样的人?9.朗读名言,理解意思。(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释义:指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10.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的事迹,体现了这一的精神?11.阅读教材第83页《范式赴约》,回答以下问题。(1)这则故事反映了范式怎样的品质?参考答案:诚实守信、言而有信。(2)你所理解的诚信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诚信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12.回顾自己上周的表现,就是否做到诚信,完成表格。 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小贴士:(1)名实一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2)言行一致:言论要与行动相符。(3)表里一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13.分析与自我评价:这三方面,你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14.你能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吗?(1)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释义: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释义: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15.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徙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16.朗读教材第84页求新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并在文中标注。(1)求新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作用?要求: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用: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2)求新精神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17.阅读教材第84页《胡服骑射》,分组交流,说说你对赵武灵王的看法。(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文言》释义: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不断向前。(2)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释义: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指人必须每天努力进步。总结:求新精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思考: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断求新的表现?如果有,表现在哪里? (三)思考交流 1.问题引思:(1)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学习和实践)(2)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2.朗读体会以下格言,说说意思。(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3.对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4.完成教材第85页第2个活动园,并说说这些格言对你的启示。思考:(1)学完本话题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2)你愿意把哪一则格言作为你人格修养的座右铭?并说说理由。 (四)师生总结 1.一个民族,需要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中华传统美德的提出特点: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3.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包括:明志、气节诚信求新4.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5.我的座右铭:                      (五)素养提升 1.填空题。(1)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2)气节指志气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交流:说说你最欣赏的人格品质及其原因。    2.实践:摘抄有关人格品质的格言。  

    相关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共2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