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花城版第二单元 宝岛飞来的歌五指山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花城版第二单元 宝岛飞来的歌五指山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指山歌》课型:综合课(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啰呢调”是黎族民歌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舒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在抗日战争初期流行在五指山区,是流行于海南岛革命根据地的黎族传统民歌。《五指山歌》是黎族人民依据“啰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歌曲意境深远,以问答形式的歌词和清新优美而深情的曲调,抒发了黎族人民对红军、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五指山歌》为D徵调、变换拍子,舒缓的速度,二部曲式结构。其中,第一乐段的音调沉稳而抒情。第二乐段的音调,先是用坚定的语气表现嘲讽的内容:“蒋军失败流落海”;后又回到那种沉稳抒情的情绪中,以表现海南人民对红军崇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二、教学思路:本课旨在带领学生尝试走进黎族去感受海南优美的民歌,让学生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自己生活在海南这片热土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的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允许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三、教学目标:1尝试用海南方言演唱《五指山歌》,认识“啰呢调”的音乐风格是黎族民歌中最为流行的腔调。2、通过演唱、感受、体验、理解等课堂活动,进一步了解《五指山歌》音乐内涵和体裁。3、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与民歌手近距离接触,培养对本土音乐的关注和兴趣。四、教学重点:了解《五指山歌》的音乐内涵和体裁。五、教学难点:1、用海南方言演唱《五指山歌》和对变换拍子的掌握。六、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资料,互相探讨,交流。七、教学准备:1、学生方面:成立课题小组,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思考和收集有关黎族民歌的资料;然后全课题小组同学课前近距离接触采访黎族民歌手,把了解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并制作成教学课件,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2、教师方面:(1)对课题小组的学生进行课前指导。(2)准备教学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课前学习汇报:(视频配画外音):五指山的魅力不仅来自五指山、五条河,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那天籁般的黎族民歌旋律和来自于那些关于五指山黎族人民的动人传说。海南黎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五指山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民歌?什么叫做“啰呢调”等等?在课前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师生共同总结:1、黎族分布在海南省各地。由于地区方言的关系,黎族又分为杞、侾、美孚、本地、德透五个支系,在支系中还会分出更小的支系。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2、黎族民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黎歌,即以黎族语言套唱黎族传统曲调,称“黎歌正调”;另一种是汉词黎调,又称客话黎歌,即以海南话套唱黎调,这种黎歌深受客歌的影响,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3、黎族民歌的体裁:又分为山歌、情歌、劈山栏歌、舂米谣、犁田歌、打硪歌、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二)、学唱《五指山歌》!、学习演唱《五指山歌》。这首歌曲海南学生并不陌生,试试跟着教师的琴声先来演唱一遍。课件:“啰呢调”是黎族民歌形式中最为流行的调腔。它因歌曲开头时常用“啰呢”之类的衬词而得名。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流畅、抒情性很强。《五指山歌》就属此类。思考:在演唱的时候关注这首歌的音乐主题?可以请同学归纳一下这首歌的音乐主题。2、(这首《五指山歌》的主题内容是歌唱红军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并逃往台湾的。)《五指山歌》是黎族人民依据“啰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歌曲意境深远,以问答形式的歌词和清新优美而深情的曲调,抒发了黎族人民对红军、毛主席的爱戴和拥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旋律读谱,去感受黎族人民用沉稳抒情的情绪表现对红军崇敬、爱戴、亲近的深厚感情。3、首先看看这首歌曲的拍号有什么特点?(3/4拍,2/4拍。)不同的拍号出现在歌曲里是变换拍子。在每一乐段的开始都是三拍子……教师提示:演唱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出现这种变换拍子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感觉。知识点归纳:变换拍子使得歌曲更加丰富、流动而富于变化。4、 教师用海南话范唱。用海南话套唱黎调,真有点像走进了幽雅委婉,如梦似幻的五指山区。如此美妙的一首黎族民歌,5、歌曲是什么样的音乐要素,或者说是用怎样的音乐手法来表现的呢?我们通常认识的音乐要素范畴有:(课件提示)调式、拍子、速度、力度、曲式、情感、特色等等。《五指山歌》的音乐表现手法。(课件提示,师生讨论完成)调式——D徵调;(民歌常用的)拍子——(变拍子)3/4拍、2/4拍;速度——舒缓流畅;力度——刚柔相济;曲式——两段体结构情感——歌曲的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沉稳而抒情;第二乐段——坚定而自信。特色: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显得生动而富于哲理;衬词的妙用使得歌曲极富民族特色;旋律委婉流畅;曲调灵活动听;歌曲内涵深刻。归纳: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是具有鲜明的五指山民歌特点的音调2 1 2 5的变化和发展。第三、四乐句的调式虽然有变化(从徵调式转为宫调式),但不论是节奏还是音调,均与第一、二句有密切联系。全曲发展层次分明,最后以悠扬富有回环的音调结束,曲终意未尽。(三)、拓展欣赏: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音乐资源库:其中有运用各种音乐要素改编的新《五指山歌》——通俗唱法(MTV);有海口市教育局女教师合唱团在意大利第六届国际合唱节上演唱的黎族民歌;有经典的交响性的舞剧音乐和电影音乐;有赞美、歌颂五指山的艺术歌曲等等。小结:海南黎族民歌蕴藏着十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已带给我们一分瑰丽、一分温馨和一分追忆,我们可以尽情地在其中用心去感觉它的博大和久远。作业:继续收集和关注身边的海南音乐文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式导入,简介二胡外形构造,欣赏二胡演奏曲《光明行》,学生了解二胡作曲家,分段听赏,参与 . 探索,小组讨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花城版情爱 歌曲《草原之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初步聆听《草原之夜》,整体感知,音乐知识,曲式结构分析,拓展——表演及协作创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广东 歌曲《渔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