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 2.3河流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2369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地理 2.3河流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2369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三节 河流教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
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
了解黄河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黄河为人们做出的贡献,学生更加热爱祖国;通过分析黄河的治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黄河流经的省区
黄河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班级人数50人,学生活泼好动,学生热情高,个别学生基础差,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处于14岁左右,他们仍具有许多小学生的特性,同时又是处于生理、心理高速发育时期——青春期。这时的学生渴望得到关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既渴望交朋友,又不会处理同学关系,因此表现得敏感多疑、固执、脆弱而且情绪易波动。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大了,想摆脱家人和老师的约束;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控力、判断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他们活泼好动,参与欲、表现欲非常强烈 , 但也有小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自卑内向、胆小;相当多学生较懒惰、贪玩,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对学习抱着单纯的求趣心理,追求知识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容易感情用事,对于自已感兴趣的东西就认真学,不感兴趣的就不学。
认知特点:中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 -----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较大发展;注意的稳定性较小学增强,但对呆板、枯燥、机械的教学和操练,学生容易因厌烦而分散精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个别学生通过与老师互动表演有几个平时不是很优秀的学生也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得到认可,感到满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中的“河”指的是哪条河流?
课前在黑板上画出河图形是同一条河流,让学生指出是什么河流,引出本课内容。
播放视频“黄河景观图”,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比较直观地认识。
在古代就有许多的文人墨客歌颂过它。“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都写出了黄河的大浪滔滔、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壮丽景象。黄河也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让文人们钟情于它。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9页。(板书)
黄河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广,为广大的流经区域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位于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都得益于黄河成为千里沃野良田,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同时,我们的华夏文化也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也因此,黄河被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母亲河,解开母亲河的神秘面纱。
活动一 自主学习,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读图时间2分钟,将练结合)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讲完后要给出黄河的干流呈“几”字形)
2.黄河的干流流经了我国那些省区?
3.黄河主要有哪些支流
活动二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1.黄河流经了我国那些地形区?(引入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过度)黄河流经了我国不同的地形区,因此,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也就不同,根据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请同学们在图中找一找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提出黄河各河段的支流,下游没有支流。
2.黄河上游
1.读“黄河干流游水电站”示意图,找出黄河干流有哪些水电站?(先让学生找,快速记忆1分钟,在填图) 这些水电站主要分布在黄河的哪一个河段的?为什么?
(小结)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所以,可以修建水电站,开发这里的水能资源
(提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随意的修建,而不考虑这里的地形是否适合?
3.黄河中游
特征(播放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图片)
①学生读图得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②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讨论,时间为1分钟)
③学生要得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④措施:中游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4.黄河下游
展示地上河(地上河的成因,展示地上河的成因示意图)
资料补充(让学生一起读)
3.治理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堤坝,加固黄河大堤(在疏通河道方面,我们的水电站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水电站不只有我们刚讲的发电的功效,同时还有调水、调沙、防洪等综合效应。展示小浪底泄沙的图片)
活动三小组活动黄河的忧患有哪些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黄河的忧患
(知识拓展)凌汛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冬春、秋冬季节会出现冰阻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
师生表演凌汛产生的原因。
活动四:四个学生上台表演凌汛产生的原因及发生的河段。
解释凌汛的成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凌汛的河段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在学生了解不同河段的忧患后,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
活动五小组活动黄河的治理措施
师生讨论总结黄河的治理措施。
巩固练习:完成课件上的课堂练习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习了黄河的概况、贡献、忧患、治理措施总结在黑板的这条河流上。如发源的山脉、注入的海洋、上中游的分界点、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水电站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下来调查家乡附近的河流,请结合我们今天学习黄河的方法去对它进行了解。看看它有些什么特征,有没有受到污染,如果有,我们又该如何治理。
课堂练习
1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 )
A.青海、辽宁 B.青海、四川
C.青海、西藏 D.四川、江苏
2.黄河的上游中游的分界线 ( )
A.桃花峪 B.兰州
C.小浪底 D.河口
3.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
A.黄河源头和黄河中游
B.黄河中游和下游
C.黄河上游和下游
D.黄河上游和中游
4.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流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省级行政区域单位: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
(3)⑤处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其名称是__________。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与_______(字母代号)之间的_______游地区。
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黄河
黄河的概况
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流经的省区
4.支流
5.流经地形区
6各河段分界点
二、贡献
三、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上河
四、治理措施:
上游:植树种草
中游: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加固大堤
教学反思:这一节公开课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性很高,一些平时不怎么认真的同学也热情高涨起来,总结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巩固练习的内容都做对了,但是有些内容并没有真正记住,需要课下做练习以便巩固这节课的内容。但是课堂的密度有些大,对于一些中下等生而言有些难。
说课:课前在黑板上画一条河,然后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启发学生这是什么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流经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支流有哪些,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播放黄河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的录像,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得出黄河的贡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请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凌汛的内容,巧妙的攻破难点,得出黄河的忧患有哪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黄河治理措施。巩固练习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材料讨论,学生自学:京杭运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长江的概况,黄河的概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