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展开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世界地理内容,也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关于海陆分布及特点:教材用“饼状统计图”展示了海陆分布比例特征——“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大势。并在学生活动中通过读图比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性状。关于七大洲:教材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引出六块大陆,七个大洲及各大洲的位置、面积、洲界等。从教材内容上看,新教材没有繁多的文字叙述,但教材中设计出读图、读统计图表、读照片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关于四大洋:教材中首先说明地球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然后简要介绍四大洋位置和基本情况,最后介绍海、海峡等概念。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利用地图、图表分析海陆分布特点。知道海陆分布比例及各大洲的具体位置。
2、 结合整理地理统计资料分析比较各大洲、大洋的面积特点。熟悉各大洲大洋的面积和名称。
3、 运用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懂得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并通过读地图的“分割”与“缩放” 变化,增强对三处洲界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资料和地图的方法。学会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学习将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学习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学习整理地理资料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
“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问题学生在第一节“认识地球”已有初步认识,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识。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节世界地理课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等活动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发动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点
1、 海陆分别比例。
2、 各大洲、大洋名称和分布位置及三处洲际界线。
五、教学难点
1、 各种统计资料的判读和分析。
2、 洲界“分割”和“缩放”图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录制录音带。
2、网上查图片和资料
3、学生课外用泡沫或硬纸板剪制各大洲轮廓
七、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地球仪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表面既有辽阔的陆地,又有浩瀚的海洋,海洋和陆地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样分布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板书)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先听一个小故事,认真听,童话里面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播放录音带(内容如下)
旁白:夜晚,在海边,游客已经离去,只有海浪在轻轻地吻着海岸。海洋今天格外亢奋,于是与海岸聊起来。
海洋:陆地老弟,其实我们的家不应叫“地球”,应叫“水球”。
陆地:谁说的?(很不满意的声音)都叫定了还能改?你想得美。
海洋:今天苏联宇航员到月球上去了,你猜他说了什么?
陆地:说什么了?
海洋:他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我覆盖而你的面积只占少部分。
陆地:你算什么!你不过是面积大而已。
海洋:是呀!我占了整个地球的70%以上,你呢?
陆地:我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30%不到,但我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将自己的家园称为“地球”顺理成章啊。(播音完毕)
[学生活动一] 多媒体显示,听故事答题。
1.地球被叫做“水球”是因为 面积大。
2.地球被叫做“地球”是因为 。
3.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各是
[学生活动二] 课文中哪句话最能粗略说明全球海陆分布?
学生读课文,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
(板书)(1)海陆分布比例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承转:那么,在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呢,我们分半球来看。
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引导学生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
[学生活动三] 学生看图回答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
结论:不论在南北半球还是东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和陆地分布是不均衡的。
(板书)(2)海陆分布特点:不均衡
承转:地球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把陆地分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这些陆块有的叫大陆,有的叫岛屿。那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呢?
(投影世界海陆分布空白图)
[学生活动四] 学生看书找概念,举手回答。
教师讲解:以教师本人为大陆,手臂是半岛,学生是岛屿,在共同的教室,过道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水,我们这个集体是大洲。“洲”有三点水,有水有陆地。
说到“洲”,我们常称世界上有几个大洲?
有七个大洲。分布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谁注意到老师是按什么顺序说的呢?
学生回答:面积大小
为了方便记忆把洲字去掉连在一起就是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顺口溜,学生反复读两遍看谁说的快)
[学生活动五]再来看七大洲轮廓图,找学生指认轮廓图。
[学生活动六](大洲分布)观察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洲、 洲位于西半球。
2.赤道穿过了 洲、 洲、 洲、 洲。
3.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哪些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4.纬度最高大洲是 洲,跨经度最广大洲 洲。
[学生活动七]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①
从同学们的拼图看在七大洲中,有些大洲是相连的,这些相连处我们把它叫做洲界。
同学们回忆在地图的图例中洲界是什么符号,然后看投影并找出一些洲界。
我们看投影,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有哪些大洲?并比较南北半球陆地的面积差异。
出示比较方法:欧洲——大洋州 北美洲——南美洲
亚洲——南极洲 非洲(北半球部分)——非洲(南半球部分)
问题讨论:从南北两半球看虽然北半球陆地的面积比南半球大,但就北半球来看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吗?
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无论南北半球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
[学生课外活动] 多媒体显示
(4)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大洲?
(5)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大洲?
2、 做一做:自由组合,每组邀约七个同学,每个人用泡沫或硬纸板剪制一
个大洲轮廓简图,然后拼成“世界海陆分布简要示意图”。
第二课时
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海陆分布及七大洲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先回忆几个有关问题,
[ 学生活动五] 多媒体显示 1、全球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各是多少?
2、南北半球比较哪半球陆地面积大些?
根据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填写下表
导入新内容:上节课我们讲述了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比例,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性状及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全面了世界各大洲的分布。老师布置大家分组剪制世界海陆分布图,我们就来拼一拼世界地图。
[学生活动六] 拼世界海陆分布简要示意图 (图幅大的在地上拼,小的可以拼在纸上,然后老师用投影仪展示。约10分钟完成拼图)
过渡: 从同学们的拼图看在七大洲中,有些大洲是相连的,这些相连处我们把它叫做洲界。
同学们回忆在地图的图例中洲界是什么符号,然后看投影并找出一些洲界。
(将投影p32页《世界地形》图)
检查提问 (洲界位置先由学生口述然后由学生补充)
下面我们来看同学们指出的三处洲界是哪些地方。
多媒体显示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
先由由几个学生口述亚洲和欧洲的洲界然后老师用鼠标操作显示位置,将土耳其海峡放大和缩小几次。
显示资料:“脚踩两大洲的城市”
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将亚欧两部分连在一起,这座桥全长1560米的吊桥,中间没有桥墩,两头钢架之间的桥身跨越海峡水面1074米,两端的引桥分别长255米和231米,桥宽33米,桥身离水面54米,各种船舶都可以从桥下通过。入夜,桥上华灯齐明,远远望去宛如巨龙凌空,被视为伊斯坦布尔的标志性建筑。
提问:同学们,你们读照片(图2-21 伊斯坦布尔),能看见这座大桥吗?
[学生活动七] 看照片、讨论。
(点拨)照片上高高的两处铁架就是桥两头的钢架。
返回前屏 将鼠标移到苏伊士运河,并由学生指出是哪两洲的界线。
用鼠标将苏伊士运河反复放大和缩小几次,由学生指出苏伊士运河两端各是哪个海洋。
多媒体显示 “北美洲和南美洲”
由几个学生指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线,然后老师用鼠标将巴拿马运河反复放大和缩小几次。
显示资料: “巴拿马运河的交通位置”
巴拿马运河是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交通捷径,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的最窄处。这里仅宽70千米,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米。运河开通后,从纽约到旧金山可缩短航程14500千米。
(板书)(2)三处陆地洲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山脉-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根据你们的拼图完成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
1、 北冰洋沿岸的大洲有:
2、 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哪个半球?亚、欧、非洲位于哪个半球?
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哪几个?
过渡转到下一个问题
从同学们拼出的地图看我们会发现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同样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部分。
(板书) 3、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洋 海 海峡
(中心) ( 边缘) (两端连接两海)
[学生活动八] 阅读课文并结合你们的拼图完成下表内容:(屏幕显示问题内容)
1、填表
2、、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哪个洋?最小的洋呢?
3、、 全部在东半球的洋哪个洋?里海是海吗?
4、、 四大样中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哪个洋?跨经度多少度?
5、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是哪个洲?跨经度多少度?
检查完成情况 投影部分学生填写的表格
(点拨):1、根据海洋彼此相通,看里海是否与洋相通。
2、根据经纬线的分布特点,回忆所有的经线都通过地球上的哪两点。
课堂小结: 本节教材内容我们主要掌握海陆分布比例、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性状。这些内容是我们今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同学们课外要多查找有关资料,丰富我们的知识。
学生课外活动:
1、 考考你自己:认真观察图2-21至2-26回答问题: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对照世界地图,想一想,你的回答对大洋州、南极洲同样适应吗?
2、 挑战自我:根据你制作的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填写下表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比例 七分海洋(71%) 三分陆地(29%)
(2)全球海陆分布性状
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无论南北半球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
2、七大洲: 大陆 岛屿 大洲
(大面积) (小面积) (大陆+岛屿)
(1)六块大陆 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第二课时
(2)三处陆地洲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洋 海 海峡
(中心) (边缘) ( 两端连接两海)
九、教学后记: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定学,学生配合和适应老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也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给老师很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本节课老师用封面上的照片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不局限于教材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去讨论、探究、合作、辩论。最终达到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表能提高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由主讲变为合作者、引导者,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变多元。从课堂效果来看教学目标能很好实现。课后,学生意欲未尽,还在讨论一些问题该怎样去解决。
一部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或者胆量的问题,课堂上有些放不开,这只有我们老师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语言上经常激励与肯定,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概念
世界最大
大陆
岛屿
半岛
大洲
名称
概念
举例
大陆
岛屿
大洲
名称
概念
举例
洋
海
海峡
项
目
运
运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等奖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教案设计,共4页。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复习提纲,小组互助,帮困,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