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及反思
展开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 |
一、课标解读: 课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有三条,即: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高温地区;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 为达到此条标准要求,课堂上需要补充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图等。 二、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会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重点) 2.读懂世界气温分布图。(难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1-p72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是气温?表示方法?P71 (2)气温的测定(工具、次数、时间、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P72 (3)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4)读图完成问题。
日最高温为多少?出现在何时?
日最低温为对少?出现在何时?
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二)教师讲解 气温 与 降水 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一、气温(见课件) 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 摄氏度(℃) 表示。 2.南方与北方景色的差异主要是 气温 不同所造成的。 3.对气温的测定,一般一天测量 4 次(8时、14时、20时、2时),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约 14时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大约 日出前后 。 4.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 日平均气温 。 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气温日较差 。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最炎热的大洲是 非洲 ,最寒冷的大洲是 南极洲 。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 平直 ,原因是南半球海洋广阔。 2.气温分布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降低 。 (2)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 。 (3)同纬度范围内,海洋陆地气温 不相同 。(夏季,海洋的 气温低 ,陆地的气温高;冬季,海洋的气温高,陆地的气温低。) (三)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读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 (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份哪里气温高?1月份呢?你能简单地说明原因吗? 【探究结论】世界气温年变化规律: 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最低值出现在 1 月; 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 月,最低值出现在 7 月。 南北半球陆地最高温、最低温出现时间刚好相反(原因: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四)当堂检测 《导与练》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
|
一、课标解读: 课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即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到。课程标准将本条技能做了明确要求,正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本条“标准”可细化为三条,即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时,可以先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然后再学习气候直方统计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先阅读后绘制两个步骤进行。 二、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知道表示气温和降水的各种方法,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重点) 2.利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重点) 3.利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难点) 4.“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降水的形式有哪些?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为? 2、阅读P75降水量的测定,找出测量降水量的工具,降水量的单位为? 思考: 如何计算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3、降水类型(结合课本上的概念,具体分析各种降水类型的发生原因及分布地区)
(三)教师讲解 一、降水的形式和形成条件 1.一是空气中含有 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二是空气温度 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 ,并形成降水。 2.降水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的地区 (1)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2)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3)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产生的降水叫 锋面雨 。(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二、降水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 雨量器 。 2.测量和计算方法: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是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 相加的和 ;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是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 相加的和 。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读课本P75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分析归纳: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 多 。 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四、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将气候资料用 表格 、 坐标图 和 等值线图 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 2.面对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首先要读出1月和7月的气温和降水的值,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气候特点。 (三)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探究提示:两极地区,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赤道地区,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降水多,西岸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少。中纬度沿海,受海洋吹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探究结论:见表。 板书设计 |
|
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降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 这是一份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降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