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
1.原子相对质量的标准
2.相对原子质量。
二.重、难、疑点
1.重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3.疑点:(1)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2)能否通过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确定相对原子质量。
4.解决方法: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教学主要讨论原子的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和原子相对质量的认识只能是带来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PPT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并归纳总结)。那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原子的结构吗?让学生回答,纠正并展示原子结构。
下面是几种原子的构成,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PPT展示)
1、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2、是否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3、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不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予纠正讲解。
[新课讲解]:既然我们知道了原子的基本结构,结合图片宏观讲解比较原子的大小。那你们知道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吗?
根据实验,我们知道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千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原子的质量很小,这样的话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播放Flash)
在化学上我们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作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一般用符号Ar表示。(PPT展示标准的计算。)
1、让学生尝试计算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让学生尝试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自行运算,验证,教师纠正,并强调: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学生活动]:下面是请同学们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完成以下表格。(PPT展示)
那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从这个表格中能发现什么?(找学生总结)
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那同学们考虑一下这是为什么?其实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子的质量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张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计算和提出原子质量的科学家有很多,比如我国的张青莲教授就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使国际上第一次采用中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随堂联系]:(PPT展示)既然我们发现了相对原子质量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展示表格,一起讨论,学生轮流回答)。与学生一起讨论解答相关练习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现在你们是否了解了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会不会计算原子相对质量。到目前我们已经全部学习完成了原子的结构这一课题,现在我想问大家,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一次来回忆一下相关内容吧!
(四)作业:
P58 4、5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本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相对原子质量含义,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