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展开九年级化学学科练习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 2022年,《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如约而至,该节目弘扬了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有麝自香来,不用大风扬
C.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联合国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下列不符合该主旨的做法是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B. 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以减少雾霾的形成 D. 合理开采和利用稀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
3.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B.用小苏打发面制作馒头
C.为了预防龋齿,使用含氟牙膏 D.用工业食盐腌制咸菜
4.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关于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氦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 B.氦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He;
C.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
5.根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豆科黄芪属个濒危等级为“极危”的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沙尔沁黄芪。黄芪中含有胆碱(C5H15NO2),下列有关胆碱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含一个氧分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由22个原子构成
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金属的性质”实验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铜片 B.向试管中加入铝片
C.倒入稀盐酸 D.滴加硫酸铜溶液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 合成材料
C.盐类物质模型 D.灭火方法模型
8.科学家在5000℃的高温下,首次创造了一种奇特的水态称为“超离子水冰”。超离子水冰的密度比普通水高约60%,在室温下为固体。下列有关超离子水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离子水冰是混合物 B.超离子水冰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构成超离子水冰的分子不再运动 D.超离子水冰由水分子构成
9.为实现“双碳”目标,科学家研发了用二氧化碳合成尿素[CO(NH2)2]的新技术,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逐渐被消耗 B.该反应中共涉及2种氧化物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参加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4:17
10.建构化学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以下观念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上升
B.分类观: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C.微粒观: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守恒观:100 g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是100g
11.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CaCl2溶液(HCl)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CO2 (HCl)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 | CO(CO2) | 点燃 |
D | NaNO3溶液(NaCl) |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
12.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常温下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100mL蒸馏水烧杯中,测得的电导率数据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a点对应的操作是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c点的电导率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
C.测定氯化钠溶液中不同位置的电导率,数值相同,说明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
D.由图可知,可通过测量液体电导率来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 分。)
13. (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传统的陶瓷是将黏土和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煅结而成,而新型的碳化硅陶瓷是将二氧化硅与碳在电炉中加热至1900℃以上制得。碳化硅性能优异,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其抗酸能力非常强,还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可用于制作耐腐蚀部件、防弹板等。
(1)碳化硅与金刚石有相似的结构,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_______。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2)生产碳化硅陶瓷的反应为3C+SiO2SiC+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3)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烙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4)碳化硅陶瓷相对于传统陶瓷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6分)根据图中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和浓硫酸来制取S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硫常用的是D装置,其中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6分)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 Ni,还含有少量的Zn、Fe、CaO等杂质)制备NiCO3的实验流程如下(虚线处部分流程略去):
【查阅资料】碱性条件下NiSO4转化为Ni (OH)2沉淀。
(1) “酸溶”时,为使废镍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任写一种)。
(2)“除铁”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改变温度、pH,Fe3+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160℃、pH=8时, Fe3+转化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沉镍”是将Na2CO3溶液加入NiSO4溶液中生成NiCO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沉镍”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6. (6分)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橡树湾化学兴趣小组对一些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已知两种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如表:
指示剂 | 紫甘蓝汁 | 酚酞 | ||||||
颜色 | 紫色 | 蓝色 | 深绿 | 黄绿 | 黄色 | 无色 | 浅红色 | 深红色 |
pH | 4~8 | 8~9 | 9~11 | 11~12 | >12 | <8 | 8~10 | >10 |
②常温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10.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
【任务一】: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并逐滴滴加稀盐酸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 | 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
(2)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粒子示意图,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任务二】:探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
实验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3)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推入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刚开始注入少量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继续注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请解释注入少量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稀盐酸换为________溶液,则不需保证加入的试剂是否足量也可得出结论。
【附加分:若答对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实验2:如左图所示,烧杯中盛有滴入紫甘蓝汁、pH=13的NaOH溶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烧杯中,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变化如右图:
(5)选择稀硫酸而不用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中,用紫甘蓝汁作指示剂而不用酚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取右图P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测得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g,则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7. (5分)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止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 反应后总质量m2 |
371.84 g | 371.24g |
(1)计算出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2)以下情形可能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
A. 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完全排尽就称量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卷,共2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5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