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事物说明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
展开专题17 事物说明文阅读
一、(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
天问一号本领强
张蕾 郭睿
①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有较大差异。火星大气稀薄,受季节、昼夜、风暴等影响非常不稳定;火星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斜坡、沟壑等障碍物;火星尘暴较地球更为严重,而我们没有火星大气模拟实测手段,也没有经过飞行验证后的数据……这些因素给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带来了极大难题,安全着陆风险非常高。
“未知9分钟”
②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超音速降落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使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③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④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未知9分钟”。
⑤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5成左右,大部分失败都折戟在“进入/下降/着陆(简称EDL)”这一阶段。火星探测最大的难点就是EDL,这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
⑥天问一号能够翻越“万水千山”成功着陆火星,有件“法宝”不得不提,就是身上那件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历时两年精心研制而成的银色“冲锋衣”。
⑦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可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200多摄氏度的环境对天问一号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性使得天问一号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⑧因此,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就显得尤为必要。研制人员介绍,这款“冲锋衣”学名为“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与其他热控涂层一样,“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不同的是,“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我们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
“红色星球”荒野求生
⑨如果只是看图片,火星的地貌似乎与地球上的沙漠戈壁并无异。事实上,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3倍还多。如野兽般凶猛的烈风会掀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此外,火星表面密布着石块等障碍物,因此火星车在行驶时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被障碍物卡住造成操作上的迟滞。
⑩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
1.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成三部分,请给第二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
小标题: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①段,概括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最主要的难题和风险:火地距离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从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得更加具体可感。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探究我国航天工程中的命名特点,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节选自屈原《天问》)
材料二: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有一种卫星导航叫“北斗”;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有一种月球车叫“玉兔”;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有一种暗物质粒子测探器叫“悟空”;有一种全球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叫“鸿雁”。
【答案】1.“冲锋衣”功不可没或“冲锋衣”名副其实
2.大气稀薄且非常不稳定 表面地形复杂
(尘暴严重)
3.列数字 作比较 整个着陆过程
4.从屈原的《天问》到“嫦娥奔月”“孙悟空的筋斗云”等神话故事,无一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我国航天工程中的命名多取自古代文献和故事,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既浪漫又温馨,不仅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满满的自信。
【解析】1.本题考查拟题能力。说明文的拟题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本部分说明的内容是冲锋衣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作用——“天问一号能够翻越‘万水千山’成功着陆火星,有件‘法宝’不得不提,就是身上那件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历时两年精心研制而成的银色‘冲锋衣’”“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就显得尤为必要”“‘冲锋衣’不仅低吸收而且低发射。我们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因此,标题应突出“冲锋衣”的作用或功劳。
2.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从“火星大气稀薄,受季节、昼夜、风暴等影响非常不稳定”“火星表面地形复杂,遍布岩石、斜坡、沟壑等障碍物”“火星尘暴较地球更为严重”,可筛选出三个信息点:大气稀薄且非常不稳定,表面地形复杂,尘暴严重。答出两个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从“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复杂”“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本段第一句是关键句,上述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均是说明这个问题的——整个着陆过程。
4.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从材料一可知: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起源、天体结构和日月星辰运行发问,表现了我国人民自古就对宇宙极大的关注,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漫长过程中,探索宇宙奥秘,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从材料二飞船……探月车等与航天工程有关的物件的命名,都出自典故、神话、文献,这些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现代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很温馨,很浪漫,既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又表现出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自信。
二、(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
(法)迈克·哈蒙
①“这不是小保罗吗,都长这么大了!”在超市的收银台前,一位30多岁的男士以错愕的眼神看着这位以旧相识口吻和自己说话的年迈女士。“你可能已经忘了我是谁,我是你上小学时的游泳课老师。”这位女士对他说道。保罗对这位年迈的女士点儿印象也没有,他只记得自己7岁时上过短短几周的游泳课。
②如果遇见这种情况,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和保罗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面部轮廓也在发生改变。对于那些相遇时间很短的人,要在数年之后再次认出他们,对大部分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③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即便仅有过一面之缘,多年之后仍然能够在人群中迅速辨识出一张面孔,他们会重新认出某个服装店的女售货员、出租车司机或是在某个活动中遇到的朋友。他们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的效率几乎毫无二致。但只有极少数人具有这种禀赋,我们称他们为“面孔识别达人”。
④这些面孔识别达人,通常还能够根据面部的局部图像辨识面孔,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一张模糊的班级合影中找出一位老同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而这对于面孔识别达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⑤他们独有的面孔识别能力对警方来说极具价值,因此,2011年伦敦警方组建了一支在面孔识别方面具有超能力的警员队伍用于破案。很多生物识别软件在分析低分辨率图像时也束手无策,这些警员却能够识别低分辨率的影像和照片中的面孔。
⑥脸盲症患者并非不能完全识别人脸,他们可以识别出面孔上的诸多细节,但是他们只能在一个极为有限的面部空间内识别这些细节,他们无法在同一时刻识别整体的面部信息,因此他们在识别一张面孔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容易犯错。在遇到熟人时,脸盲症患者通常需要声音、步态等额外信息,才能认定这个人的身份。
⑦脸盲症患者分为后天和先天两种类型,其中后天型是大脑不同部分的病变导致的。在大脑中,一张巨大的神经元网络负责辨识脸部。如果这张网络上的一环受损,面孔识别的能力就会降低。如果向后天型脸盲症患者展示同一个人的两张相片,他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长达25秒),才能判定是否为同一个人。
⑧除了后天型脸盲症患者之外,还有一类患者。他们的脑部没有任何病变,但仍很难进行面孔识别,这就是先天型脸盲症患者。在面孔识别方面,先天性脸盲症患者是表现最差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章开头那位在几十年后仍能认出自己游泳课学生的年迈女士。现在很多自动识别人脸的软件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些软件在确定身份方面仍然经常出错。
⑨为了研究面孔识别达人的大脑工作机制,科学家们将他们请进实验室以求能够了解更多面孔识别能力的细节。时至今日,这些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面孔识别达人在智商、记忆和感知能力测试中并没有超乎寻常的表现,他们只是在面孔识别方面超出常人。
⑩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们首先被要求观察20个人的照片,每张照片看5秒钟。之后他们会观看40个视频短片,要说出之前看到的20个人是否在视频中出现。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参与者们有二分之一的概率能够猜中。这40段视频短片全部使用监控摄像头在正常光线条件下拍摄。在67%的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都能成功辨识出照片中的人是否在视频中出现,其成功率比普通人高了9%。
⑪普通人需要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才能够辨识异于平常环境的新鲜面孔。比如初次到日本旅行的人,在分辨当地人的面孔时会遇到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域外表型”。但是随着与当地人的接触越来越密切,我们就能够更加容易地辨识当地人的面孔。
⑫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凭借经验获得的面孔识别能力的提升具有局限性。2014年悉尼大学的项研究表明,在识别护照照片是否就是眼前的人时,经验十分丰富的边防检查员并不比没有任何经验的人水平更高。面孔识别达人受域外表型的干扰是否低于常人,仍有待科学研究的证实。
⑬面孔识别达人的大脑究竟在哪些方面异于普通人呢?行为研究表明多数人更容易正着识别张面孔,而非倒着。但是,脸盲症患者却不受正着或倒着的影响,因为不管是正着还是倒着,他们都同样无法辨认面孔。而面孔识别达人对正着和倒着更为敏感。对于大多数人,一张完整的面部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大于各个组成部分的信息之和。一旦一张面孔的图像以倒着的形式出现,其正常摆放时所具有的信息完整性就不复存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仍然能在其中获取比正常人更多的面部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面孔识别达人对于面孔不同组成部分有着更为突出的整合能力。
⑭2017年,一个科研团队还对面孔识别达人看照片时眼球的运动进行了研究。根据统计,面孔识别达人更加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孔的中央位置,普通人更加关注眼睛,而脸盲症患者则更加将目光集中于嘴部。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眼珠转动和面孔识别在大脑内部的关联尚未被认知。
1.通读全文,概括“面孔识别达人”具备哪些超能力。
2.说明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答出两条理由。
近年来,面孔识别达人的超能力也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但是对于面部识别的研究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从19世纪开始,医学研究便发现了一些人在识别周围的人以及在识别新面孔时所表现出的失能,这种缺陷在20世纪被命名为“脸盲症”。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任选角度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特点及表达效果。
【答案】1.示例:①能够根据面部的局部图像辨识面孔,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的能力超强;②可用于警员队伍破案;③面孔识别达人对于面孔不同组成部分有着更为突出的整合能力。
2.示例:第⑤段后,理由:“近年来,面孔识别达人的超能力也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承接上文“面孔识别达人”具备超能力的说明;“这种缺陷在20世纪被命名为‘脸盲症’”引出下文对“脸盲症”相关内容的介绍。这段文字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示例:列数字、作比较。“这40段视频短片全部使用监控摄像头在正常光线条件下拍摄。在67%的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都能成功辨识出照片中的人是否在视频中出现,其成功率比普通人高了9%”,具体突出说明了面孔识别达人比普通人在人物识别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4.示例:①准确性。第⑨段“从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面孔识别达人在智商、记忆和感知能力测试中并没有超乎寻常的表现,他们只是在面孔识别方面超出常人”中的“从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表明“面孔识别达人在智商、记忆和感知能力测试中并没有超乎寻常的表现,他们只是在面孔识别方面超出常人”只是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不包括以后的研究情况会有变化,语言准确严密。
②形象性。“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一张模糊的班级合影中找出一位老同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而这对于面孔识别达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中的“小菜一碟”,用词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趣味性。
【解析】1.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③段“对于有的人来说,即便仅有过一面之缘,多年之后仍然能够在人群中迅速辨识出一张面孔,他们会重新认出某个服装店的女售货员、出租车司机或是在某个活动中遇到的朋友。他们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的效率几乎毫无二致”,第④段“这些面孔识别达人,通常还能够根据面部的局部图像辨识面孔,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一张模糊的班级合影中找出一位老同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而这对于面孔识别达人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得出:“面孔识别达人”能够根据面部的局部图像辨识面孔,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的能力超强;根据第⑤段“他们独有的面孔识别能力对警方来说极具价值,因此,2011年伦敦警方组建了一支在面孔识别方面具有超能力的警员队伍用于破案”,可得出:“面孔识别达人”可以用于警员队伍破案;根据第⑬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孔识别达人仍然能在其中获取比正常人更多的面部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面孔识别达人对于面孔不同组成部分有着更为突出的整合能力”,可得出:“面孔识别达人”对于面孔不同组成部分有着更为突出的整合能力。
2.本题考查句子位置的判断。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确定其位置。结合全文看,这段文字应该放在⑤段之后。理由:①这段文字中的“面孔识别达人的超能力”与上文相照应,承接第③④⑤段“面孔识别达人”在“识别陌生人面孔的效率与识别熟人面孔方面”“帮助警员队伍破案方面”具备超能力的说明,衔接紧密;“这种缺陷在20世纪被命名为‘脸盲症’”引出下文对“脸盲症”相关内容的介绍,是第⑤段内容的自然延伸。故而放在第⑤段之后。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从文中选取一例说明方法,根据句子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示例:由第⑪段中“比如……”,可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初次到日本旅行的人,在分辨当地人的面孔时会遇到困难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普通人需要经历一个学习过程,才能够辨识异于平常环境的新鲜面孔。使说明内容更具体,增强说服力。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示例:①生动形象。作者善用比喻,“面孔识别达人”中的“达人”是指对某方面很厉害的意思。这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面孔识别”所具备的超能力。表述形象具体、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贴近生活。②准确严密。最后一段“迄今为止眼珠转动和面孔识别在大脑内部的关联尚未被认知”一句中的“迄今为止”,意思是“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表明到现在为止眼珠转动和面孔识别在大脑内部的关联尚未被认知。不包括以后的情况,具体准确,令人信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三、(2020·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走进家门,只要简单传达几句语音指令,机器人“管家”就能打开空调、调节温度;站在“魔镜”前,镜子不仅能实时进行“肌肤体检”,还能提供“护肤小指南”……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形形色色的“黑科技”不仅“走”上企业生产线,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幅生动的智慧生活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AI成为工作生活“知心拍档”
②此次“云展会”上,国内数字音乐服务商酷狗音乐展出的“便携AI音箱”引人关注。对着音箱发出唤醒指令,就可以启动人机交互功能,音箱不仅能根据具体歌曲、歌手名等语音指令进行播放,还能“了解”用户听歌习惯,智能推荐其可能喜欢的歌曲。
③构建“用户画像”、根据需求精准推荐、智能推荐使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不仅能“读心”,也成为与人类分工合作的“伙伴”。
④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线下智慧体验馆一侧,几台憨态可掬、外形各异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总结科目学习情况、分析薄弱领域……内置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模块的机器人,将有望成为家长的“小助手”,为孩子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
⑤大会期间,2020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也正在举办,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支参赛队伍围绕无人驾驶等领域“一决高下”。通过AI辅助驾驶,在智能汽车领域已不再是“科幻情节”。
疫情期间智能科技大显身手
⑥面对暴发的疫情,智能科技成了人们的“眼”和“手”,不仅仅在抗疫“战场”上发挥出重要作用,也实现了各类疫情防控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
⑦进入“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微信界面,复诊患者填写此前就诊信息,审核通过后所需药品当日或次日就能通过快递配送上门;在“专科门诊”分类下,患者还能够在线问诊,与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
⑧疫情期间,慢性病、常见病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有所不便。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迅速“上线”,方便人们“宅家”取药就诊。
⑨腾讯提供的人工智能辅诊方案在疫情期间为医生快速提供辅助诊断的参考;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小区的“无接触智能测温通道”能够自动检测人员体温;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里,企业复工、公寓酒店入住等信息一目了然……经过多年的信息化积累,智能科技不仅在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和便民惠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疫情防控中“崭露头角”。
点亮“智慧”仍需补齐短板
⑩智能“路标”已经亮起,为了打通前往未来的“智慧之路”、推动智能科技驶上“快车道”,专家建议从多方位发力,打造应用场景,规范数据使用。
⑪“目前,智能科技产业的应用场景数量还不够多,高端技术在场景应用层面创新不足。”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周胜昔表示,未来要在人工智能、5G、车联网、区块链、VR/AR等重点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模式转变为新动能、新增长点。
⑫数据共享是智能科技发挥效用的重要基础,很多“城市大脑”也是依托数据资源共享实现的。业内专家认为,为了让数据更好为智慧生活“赋能”,完善数据使用和共享的法律法规、建立互联网安全互联标准尤为重要。
⑬“建议相关部门推荐各机构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体系内与体系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融合、服务融合和行业能力提升。”廖杰远说。
⑭陈旭辉认为,目前各地大多已对数据共享在立法上进行了规范,下一步应强化落实前期颁布的相应法律法规,使得数据共享真正实现。
(有删改)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
2.请列举文中智能科技在现阶段已知的作用和在未来生活中将发挥的作用。
3.文章加点句中“多方位发力”指哪些措施?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幅生动的智慧生活画卷正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便携AI音箱的人机交互功能,是指人发出指令,音箱进行播放;音箱“了解“用户听歌习惯,智能推荐其可能喜欢的歌曲。
C.“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不仅能‘读心’,也成为与人类分工合作的‘伙伴’”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廖杰远建议相关部门推荐各机构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体系内外的“数据孤岛”。
5.根据文中提到的智能科技的某一项作用,举例说明,居家学习期间智能科技对你网上学习的帮助。
【答案】1.本文重点介绍了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根据指令打开空调、调节温度,借助“魔镜”进行“肌肤体验”;可以为孩子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通过AI辅助驾驶;微医互联网医院“上线”,方便人们“宅家”取药就诊;可以为医生快速提供辅助诊断的参考;能够自动检测人员体温;可以提供企业复工、公寓酒店入住等信息。
3.“多方位发力”是指在人工智能、5G、车联网、区块链、VR/AR等重点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完善数据使用和共享的法律法规、建立互联网安全互联标准。
4.B
5.示例:在上网课期间,可以利用钉钉群里的回放功能,把老师上课的视频重新播放,把自己没听懂的内容多听几遍,直到弄懂为止。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第一段是总领全文的段落,根据该段中“形形色色的‘黑科技’不仅‘走’上企业生产线,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黑科技”指智能科技,由此可知,本文重点是介绍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2.本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走进家门,只要简单传达几句语音指令,机器人‘管家’就能打开空调、调节温度;站在‘魔镜’前,镜子不仅能实时进行‘肌肤体检’,还能提供‘护肤小指南’……”可知作用: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根据指令打开空调、调节温度,借助“魔镜”进行“肌肤体验”;根据第四段“内置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模块的机器人,将有望成为家长的‘小助手’,为孩子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可知作用:通过AI辅助驾驶;根据第五段“通过AI辅助驾驶,在智能汽车领域已不再是‘科幻情节’”可知作用:可以为孩子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根据第七段“患者还能够在线问诊,与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和第八段“为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迅速‘上线’,方便人们‘宅家’取药就诊”可知作用:微医互联网医院“上线”,方便人们“宅家”取药就诊;根据第九段“腾讯提供的人工智能辅诊方案在疫情期间为医生快速提供辅助诊断的参考”可知作用:可以为医生快速提供辅助诊断的参考;
根据第九段“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小区的‘无接触智能测温通道’能够自动检测人员体温”可知作用:能够自动检测人员体温;根据第九段“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里,企业复工、公寓酒店入住等信息一目了然……”可知作用:可以提供企业复工、公寓酒店入住等信息。
3.本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十一段“未来要在人工智能、5G、车联网、区块链、VR/AR等重点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模式转变为新动能、新增长点”和第十二段“业内专家认为,为了让数据更好为智慧生活‘赋能’,完善数据使用和共享的法律法规、建立互联网安全互联标准尤为重要”的提示,可知“多方位发力”是指“在人工智能、5G、车联网、区块链、VR/AR等重点领域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完善数据使用和共享的法律法规、建立互联网安全互联标准”。
4.本题考查对信息的辨析能力。B项错误,“便携AI音箱的人机交互功能,是指人发出指令,音箱进行播放”与文中“音箱不仅能根据具体歌曲、歌手名等语音指令进行播放,还能‘了解’用户听歌习惯,智能推荐其可能喜欢的歌曲”的意思有出入,所以表述错误。
故选B。
5.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的应用表达能力。“总结科目学习情况、分析薄弱领域……内置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模块的机器人,将有望成为家长的‘小助手’,为孩子的学习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根据这一项作用,联系自己的网课经历自主回答即可。
四、(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懂伟大长城,读懂中华文明
①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长城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读懂了长城的伟大,也就读懂了中华文明。
②长城之伟大在于它体量的长。“万里长城万里长”,中国长城到底有多长?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已公布长城准确的长度:明代长城,东起辽宁丹东的虎山,西至甘肃的嘉峪关,总长8851.8千米。除此之外,中国历代长城遗址遗迹的长度是21196千米,分布于北京、山西、内蒙、山东、新疆等15个省、市、自治区。
③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文献记载,长城从公元前656年就已发挥作用,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长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并增修了战国长城,此后的汉代、北朝时期直至明朝都修建了长城。
④古老的文明一般都是伴随着农业而发展的,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均是如此。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农业始终是立国之本,保护农耕就是保护国家命脉。从战国以来,长城一直肩负这一伟大使命。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长城对农耕的保障作用,使中国具有了人口众多和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⑤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三大基本问题:生死存亡、文明发展秩序的构建、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长城存在的价值,还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三大基本问题。
⑥生死存亡是人类第一大基本问题。长城这一伟大的防御工程,一直庇护着家和国。被建得固若金汤的长城,承载着中国人的独特情感和心理追求—渴望和平。长城的存在还有助于文明发展秩序的构建。有了长城,战争的数量大幅减少,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问题部分得以解决。长城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保障。长城自产生之始就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因此得以保持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记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与体系。
⑦与长城的存在价值不同,埃及的金字塔很宏伟,但其仅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很辉煌,但也不过是罗马帝国时期贵族的娱乐场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能解决人类三大基本问题的只有长城。
⑧读懂伟大长城,就能读懂中华文明。读懂长城的伟大,就能读懂我们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作者:董耀会,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长城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了长城,战争的数量大幅减少,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问题部分得以解决。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与长城的存在价值不同,埃及的金字塔很宏伟,但其仅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很辉煌,但也不过是罗马帝国时期贵族的娱乐场所。
【答案】1.示例: ①长城体量长;②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③长城一直肩负保护农耕的伟大使命;④长城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
2.示例:“部分”,一部分、并非全部的意思,表范围限制。说明长城解决了不同文明之间一部分的冲突问题,而不是全部解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示例: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长城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的存在价值进行较,突出说明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能解决人类三大基本问题的只有长城,进而说明了长城的伟大。
【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了,抓住表达“长城的伟大”的语句提炼概括。根据第②段“长城之伟大在于它体量的长”,第③段“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第⑤段“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三大基本问题:生死存亡、文明发展秩序的构建、文明的发展和延续。长城存在的价值,还在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三大基本问题”这些语句提炼概括即可。
2.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答题模式:①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②说明这个词语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所起到的作用;③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结合本题,“部分”,一般指整体中的局部,表范围限制。用在本句中指“有了长城,能够解决一部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问题能全部解决”,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 等。结合句子内容,该句中提到了“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长城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的存在价值进行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能解决人类三大基本问题的只有长城”,突出说明了长城的伟大。
五、(2020·山东枣庄·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2020.6B,有删改)
1.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
2.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
3.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答案】1.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贞洁之士;文雅、洁白、廉洁、简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高洁。
2.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样的词语,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
3.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
4.A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根据第③段“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等有关语句概括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第②段介绍“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和第③段介绍“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可以看出这两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
3.本题考查说明特征和说明方法。从“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可以看出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从“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可以看出这这句话把“蝉的成虫和若虫”比作“树木吸血鬼”,这是打比方。
从“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可以看出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根据“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植物→蝉→螳螂→黄雀。故选A。
六、(2020·山东烟台·中考真题)
鲸落,世上最壮美的重生
①“大海深处,广袤荒漠。鲸,生于斯,长于斯,落于斯。鲸落,最后拥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鲸落,万物重生。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鲸落,世上最为壮美的重生。”
②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炳耀副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首小诗。与此同时,“我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鲸落”也成为了网络热词。近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2020年度第一个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亚救助局码头,同时带回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随船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③一鲸落,万物生。“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它与热液、冷泉一同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请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有研究者发现,在北太平洋深海中,一个“鲸落”可能就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1.249万个生物体的生存。这里形成的生物群落,甚至可以延续上百年。
④“鲸落”的形成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一样的生物群落:
⑤首先是食腐动物,如盲鳗、睡鲨,还有少量的石蟹、鼠尾鱼和数百万只两足动物等。它们会消耗掉刚刚沉入海底的鲸尸上大量的肉和脂肪。
⑥当它们离开后,“鲸落”生态便会被多毛纲、连虫目和一些蜗牛为首的软体动物包围,甚至会培养出一些在别的环境中从未被发现过的新物种——食骨蠕虫就是“鲸落”中诞生的特有物种。至今科学家已发现了至少16种这样的新物种。它们会吃掉剩下的一些组织碎片以及之前生物所留下的残渣,比如鲸骨中的沉淀物。
⑦下一个阶段是“硫化”阶段,主角是数量庞大的厌氧细菌,它们会进入鲸骨中去分解骨骼中的脂质,并排出硫化氢。所以这个阶段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不过并不影响这里的生命活动海底的贻贝、哈蜊、帽贝和海螺等生物会以这些厌氧细菌为食,因此它们会在骨架周围攀附生长。
⑧最后,当鲸的所有养分都被利用完,骸骨中含有的矿物质便会慢慢变成礁岩或沙粒。也就是说,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聚集着无数生命的海底礁石,在数百年前其实就是一具海洋生物的遗骸。
⑨海洋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一共也不足50个。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发现一个“鲸落”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死掉的鲸都会成为“鲸落”。
⑩因为鲸脂相对于海水的密度较低,所以很多鲸死后都会漂浮在水面上,有一些会随波逐流搁浅在海滩上。比如抹香鲸头的上部有巨大的脑油器,露脊鲸有着厚实的鲸脂层,它们死后都会漂浮在水面。就算是一些因密度大而能缓慢下沉的鲸尸,因为体内脏器与之前的食物腐化的缘故而产生大量气体,也可能会重新浮出水面。比如座头鲸和蓝鲸等。
⑪只有少数下沉的鲸户因为各种因素才会完美“鲸落”,成为海底的一片“生命绿洲”。从“鲸落”的骸骨,可以看到其浪漫壮丽的一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作为延伸,开启了更多生命。
(文章有改动)
1.下面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引用小诗开头,引出说明对象,诗意而又凝练地概括了了“鲸落”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鲸落”的形成通常经历四个阶段,,随着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数量越来越少,其生物主角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C.根据文意可知,鲸尸如果能够下沉,就会形成“鲸落”,但鲸尸很难下沉,所以“鲸落”数量不多。
D.“生命绿洲”这一说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鲸落”不仅可以滋养深海中的诸多生命,还能培养出一些新的物种。
2.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1)至今科学家已发现了至少16种这样的新物种。
(2)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聚集着无数生命的海底礁石,在数百年前其实就是一具海洋生物的遗骸。
4.下面各项与“鲸落”这一现象所引发的哲理思考最贴切的一项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答案】1.C
2. 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鲸落”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
3.①“至少”表限制,意思是发现的新物种最少有16种,说明“鲸落”培养出的新物种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可能”表推测,不确定,说明有些聚集生命的海底礁石并不是海洋生物的遗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周密性。
4.B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C.有误,从文章第⑩和⑪段的介绍看,有的鲸尸下落后,因为“体内脏器与之前的食物腐化的缘故而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可能会重新浮出水面”,比如“座头鲸和蓝鲸等”。所以“鲸尸如果能够下沉,就会形成‘鲸落’”的说法太绝对,不符合文意。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有研究者发现”引导该句,表明该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至少有43个种类1.249万个生物体的生存”表明该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自身的好处是“具体准确”的说明事物;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抓住“绿洲”“延续上百年”分析,从上文语境中提炼出“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的作用。梳理答题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①结合“至少”探究该词所在的第⑥段的上下文语境,首先明确“至少”的本义“表限制”;接着分析语境义,明确“最少有16种”,说明“鲸落”培养的新物种多;最后加一句套话“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即可。②结合“可能”探究该词所在的第⑧段的上下文语境,明确“可能”表“推测,不确定”;接着探究该词的语境作用,提炼出“有些聚集生命的海底礁石并不是海洋生物的遗骸”;最后加“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周密性”的套话,完善答案即可。
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两句诗提炼保持本质、坚持美好操守的哲思;B.两句诗提炼无私奉献、滋养新事物的哲思;C.两句诗提炼新旧事物交替的朴素哲理;D.两句诗提炼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哲思。“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由“落红”一词可知,B项两句诗符合“一鲸落,万物生”的内蕴;故选:B。
七、(2021·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1.下面对选文第③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B.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官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C.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B.“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色。
C.“高低屈曲”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人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
4.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的还具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下边诗文名句中不能用来表现苏州园林这种效果的是( )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期。(陶渊明《桃花源记》)
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A 2.B 3.D4.B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寻找需根据具体语句分析。应先根据语句明确说明方法,根据内容阐述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应结合上下文,尤其是画出句子的上下句和段落开头去理解。根据第③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知:将我国的古代建筑设计与苏州园林的设计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第③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可知:将苏州园林比作美术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联系本段结尾“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可知: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表现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美,更注重布局与自然相结合的自然之趣;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④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联系第②③段“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可知: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具有美术画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并非为了突出“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故选B。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准确性,生动性。准确性是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体现在用词的准确,说明方法中的列数字,列图表,下定义等也能够体现;生动性往往体现在举例子,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中。
根据第④段“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可知:“鱼戏莲叶间”是指鱼儿在生长荷花的池沼里自由自在嬉戏的场景,一个“戏”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鱼儿的灵动之姿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并非“平实性”;故选D。
4.本题考查对文章及诗文的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结合“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体现的是花墙和廊子的设置对于不同景致的区分;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竹林通向幽处,禅房后的景致与竹林里的景致不同;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意思是: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展现的是楼阁间美丽景致,并未体现景色的变化;C.“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意思是: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因为山的阻隔并不知道山后别有洞天,景色不同;D.“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意思是: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山势的曲折变化,遮挡住人们的视线,绕过山才看到亭子;故选B。
专题04 说明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说明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上海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4说明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4说明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散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散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6散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6散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小说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小说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5小说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5小说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山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