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平行班)(解析版 )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平行班)(解析版 ),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一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平行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全集,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解出集合、,利用补集和交集的定义可求得集合.
【详解】因为或,,
所以,,因此,.
故选:A.
2. 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大于等于0,及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即,
所以,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选:A.
3. 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若x1,x2∈R,则“x1+x2=0”是“f(x1)+f(x2)=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以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函数是奇函数,
若,则,
则,
即成立,即充分性成立,
若,满足是奇函数,当时
满足,此时满足,
但,即必要性不成立,
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A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 若随机变量,且,则( )
A. 0.6 B. 0.5 C. 0.4 D. 0.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即可计算结果.
【详解】解: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性,
.
故选:A.
5. 若随机变量服从两点分布,其中,分别为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题知,进而得,,再根据期望、方差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因为随机变量服从两点分布,其中,
所以,
所以,,
,.
故BD错误,AC正确.
故选:BD
6.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x∈R,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y=[x]称为高斯函数.例如:[-0.5]=-1,[1.5]=1.已知函数,则函数y=[f(x)]的值域为( )
A B. {-1,0,1}
C. {-1,0,1,2} D. {0,1,2}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换元法求得的值域,由高斯函数的定义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
令,令,
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所以,也即.
所以.
故选:B
7.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在欧洲爆发后,我国第一时间内向相关国家捐助医疗物资,并派出由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奔赴相关国家.现有四个医疗小组甲、乙、丙、丁,和有4个需要援助的国家可供选择,每个医疗小组只去一个国家,设事件A=“4个医疗小组去的国家各不相同”,事件B=“小组甲独自去一个国家”,则P(A|B)=(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求出“4个医疗小组去的国家各不相同”且“小组甲独自去一个国家”的概率,再求“小组甲独自去一个国家”的概率,代入条件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事件A=“4个医疗小组去的国家各不相同”,事件B=“小组甲独自去一个国家”,
则P(AB),P(B),
P(A|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转化划归,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8. 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得函数为偶函数,且当时,为单调递增函数,进而将问题转换为,再结合奇偶性,对数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由题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所以为偶函数,
因为当时,,
所以,当时,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当时,为单调递减函数,
因为,
所以即为,
所以,即,所以.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甲、乙两人练习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和,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标未被命中的概率为 B. 目标恰好被命中一次的概率为
C. 目标恰好被命中两次的概率为 D.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
【答案】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概率的计算,逐项分析即可得解.
【详解】对A,目标未被命中,则两次都不中,概率为,故A错误;
对B,目标恰好被命中一次,则甲中乙不中,或乙中甲不中,
概率为,故B错误;
对C,目标恰好被命中两次,则两次都中,概率为,故C正确;
对D,目标被命中,从反面考虑可得概率为,故D正确;
故选:CD
10. 已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当时,n=5
C. 若()的展开式中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n等于12或13 D. 当n=4时,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对于A,由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的性质判断即可,对于B,由题意可得,从而可求出的值,对于C,利用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的性质判断即可,对于D,当时,将代入结合可求得的值
【详解】,A正确;
的系数,则,所以,B正确;
若的展开式中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n为偶数,则n等于12,当n为奇数,则n等于11或13,C错误;
当时,,
令,则,又,
所以,D正确.
故选:ABD
11. 袋中有大小完全相同的2个黑球和3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每次任取一个小球,直到取到白球后停止取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抽取次后停止取球的概率为
B. 停止取球时,取出的白球个数不少于黑球的概率为
C. 取球次数的期望为
D. 取球次数的方差为
【答案】BD
【解析】
【分析】设取球次数为,可知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有、、,计算出随机变量在不同取值下的概率,可判断出A选项的正误,计算出取出的白球个数不少于黑球的概率为,可判断出B选项的正误,利用数学期望公式和方差公式计算出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可判断C、D选项的正误,综合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取球次数为,可知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有、、,
则,,.
对于A选项,抽取次后停止取球的概率为,A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停止取球时,取出的白球个数不少于黑球的概率为,B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取球次数的期望为,C选项错误;
对于D选项,取球次数的方差为,D选项正确.
故选:BD.
12. 已知函数,则( )
A. 在单调递增
B. 的值域为
C.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 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答案】AD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性质分别判断每个选项即可.
【详解】对于A,因为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增,所以在单调递增,故A正确;
对于B,,故B错误;
对于C,,,,所以的图象不关于直线对称,故C错误;
对于D,,,,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故D正确.
故选:A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方法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是复合函数,可以写成,,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的判断方法可知外层函数是增函数,所以只需求在定义域内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得:或,函数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答案为:
14. 幂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m的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幂函数定义求出m值,再借助幂函数单调性即可判断作答.
【详解】解:因为函数是幂函数,
则有,解得或,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所以的值为
故答案为:
15. 设,若是的最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定义可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为,再根据是的最小值,可知且,解得结果即可得解.
【详解】解:当时,,
任设,则,
当时,,,
所以,所以,
当时,,,
所以,所以,
所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又因为是的最小值,所以且,解得.
故答案为:.
16. 某同学高考后参加国内3所名牌大学,,的“强基计划”招生考试,已知该同学能通过这3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分别为,,,该同学能否通过这3所大学的招生考试相互独立,且该同学恰好能通过其中2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为,则该同学至少通过1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为___________;该同学恰好通过,两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求出该同学恰好能通过其中2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从而求出该同学至少通过1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的最小值,进而求出该同学恰好通过,两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最大值.
【详解】该同学能否通过这3所大学的招生考试相互独立,
该同学恰好能通过其中2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
该同学至少通过1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为,
由得,,
,即,
解得或,
又,,
,
,
该同学恰好通过,两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概率为,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前n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且,,成等比数列.列出方程,即可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2)由(1)知,代入,再利用裂项相消求出,即可说明.
【详解】(1)由题意得:,,
整理得,因为,所以,
所以,.
(2),,
,
即.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公式,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属于基础题.常见的裂项相消: .
18. 根据党的“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区捐建“小候鸟爱心图书角”.2016年某村在寒假和暑假组织开展“小候鸟爱心图书角读书活动”,号召全村少年儿童积极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表是对2016年以来近5年该村庄100位少年儿童的假期周人均读书时间的统计:
年份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年份代码 | 1 | 2 | 3 | 4 | 5 |
每周人均读书时间(小时) | 1.3 | 2.8 | 5.7 | 8.9 | 13.8 |
现要建立关于的回归方程,有两个不同回归模型可以选择,模型一;模型二,即使画出关于的散点图,也无法确定哪个模型拟合效果更好,现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已经求得模型一的方程为.
(1)请你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结合下面的参考数据及参考公式求出模型二的方程(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用计算残差平方和的方法比较哪个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已经计算出模型一的残差平方和为.
附:参考数据:,其中,.
参考公式:对于一组数据,,…,,其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
【答案】(1);(2)模型二的拟合效果更好.
【解析】
【分析】(1)首先换元令,先求得和,再根据数据和参考公式求得模型二的方程;(2)利用残差公式,求模型二的残差,比较大小,即可判断.
【详解】(1)令,则模型二可化为关于的线性回归问题,则
,,
则由参考数据可得,
,
则模型二的方程为;
(2)由模型二的回归方程可得,,
,,,
,
∴,
故模型二的拟合效果更好.
19. 某中学为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决定在该中学的1200名男生和800名女生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名学生,对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现在按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三类:A类(不参加课外阅读),B类(参加课外阅读,但平均每周参加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C类(参加课外阅读,且平均每周参加课外阅读的时间超过3小时).调查结果如下表:
| A类 | B类 | C类 |
男生 | x | 5 | 3 |
女生 | y | 3 | 3 |
(1)求出表中x,y的值;
(2)根据表中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参加阅读与否”与性别有关;
| 男生 | 女生 | 总计 |
不参加课外阅读 |
|
|
|
参加课外阅读 |
|
|
|
总计 |
|
|
|
(3)从抽出的女生中再随机抽取3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X为抽取的这3名女生中A类人数和C类人数差的绝对值,求X的分布列与均值.
附:,.
附表:
a | 0.10 | 0.005 | 0.01 |
2.706 | 3.841 | 6.635 |
【答案】(1),
(2)见解析 (3),分布列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设被抽取的20人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求得,进而求得x,y的值;
(2)根据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K2,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3)X可能的取值为0,1,2,3,根据组合数公式和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再得出X的数学期望.
【小问1详解】
设抽取的20人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则,
所以,.
【小问2详解】
列联表如下:
| 男生 | 女生 | 总计 |
不参加课外阅读 | 4 | 2 | 6 |
参加课外阅读 | 8 | 6 | 14 |
总计 | 12 | 8 | 20 |
的观测值,
所以没有90%的把握认为“参加阅读与否”与性别有关.
【小问3详解】
的可能取值为0,1,2,3,
则,
,
,
,
所以.
其分布列如下表:
20. 已知函数.
(1)若时,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求的最小值;
(2)若在上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参考数据)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只需,利用导数即可得的最小值;
(2)分类讨论a保证在上是单调函数,从而确定a的范围
【详解】(1)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则只需,
∵,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在处取得极小值,即,又,
∴,
∴,
∴,
故;
(2),
当时,,则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
∴,则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设,函数开口向下,其对称轴,
故只需,即,此时上单调递减,
综上可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能成立问题,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与运算求解能力.
21.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若椭圆的右焦点也为,离心率为.
(1)求抛物线方程和椭圆方程;
(2)若不经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且(为坐标原点),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抛物线方程为,椭圆方程为;(2).
【解析】
【分析】(1)由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可得,进而求出,再根据离心率求出,即可求出抛物线方程和椭圆方程;
(2)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抛物线方程,利用可求出,再联立直线与椭圆,即可求出弦长表示出面积,即可求出最值.
【详解】(1)由已知得,,,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椭圆方程为.
(2)设直线方程为:,
由消去得,,
设,则
因为
所以或(舍去),所以直线方程为:.
由消去得,.
设,则
所以
令,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时,取最大值.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方程和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属于较难题.
22. 吉林化工集团是是集炼油、烯烃、合成树脂橡胶、合成氨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其子公司-星云化工厂即将交付客户一批产品“星云军防冻液”,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求的最大值点.
(2)已知每件产品检验的成本为10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需要对每件不合格品赔付110元,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
(ⅰ)若余下的产品不再作检验,以(1)中作为的值,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试求.
(ⅱ)以(ⅰ)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
【答案】(1),
(2)(ⅰ);(ⅱ)应该作检验
【解析】
【分析】(1)由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求解即可,再根据导数研究单调性即可得;
(2)(ⅰ)令表示余下的180件产品中不合格的件数,则,,进而根据期望的性质求解即可;
(ⅱ)计算全部作检验的费用,作比较即可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根据题意,,
所以,,
令得,
所以,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即.
【小问2详解】
解:(ⅰ)由(1)知每件产品合格的概率为,
所以,令表示余下的180件产品中不合格的件数,则,
则,即,
所以,.
(ⅱ)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测,则这一箱产品所需的检测费用为,
所以,应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一(平行班)上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A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