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4118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评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内容理解,千里马,食马者,中考链接,主旨归纳,写法托物寓意,现实意义,归纳整理,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其人有杰出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请看下表:(1)贞元11—16年,韩愈初登仕途,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但仍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2)贞元19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3)元和14年,韩愈上书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几招杀身之祸。 坎坷的仕途,致使其一生心情抑郁,“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上相近。它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马说”即谈马、论马。 《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托物寓意
祗zhǐ 骈pián死
槽cá枥lì
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粟sù 一石dàn
食sì马者 外见xiàn
邪y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 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 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有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 之不以其 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们是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问题。1、解释红色词语。(1)一食或尽粟一石(2)故虽有名马(3)策之不以其道2、翻译下面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驱赶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2、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批判。
(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无知的统治者)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一是提出要重视人才,发现人才,在今天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腾飞,处处充满竞争的时代,人才的选拔利用尤为关键,如果我们仅仅渴求伯乐来发现自己,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更需要那些德才兼备,有胆有识且敢于自荐,善于自荐的人才。 二是作者本人,他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谏,自强不息。我们不仅要从他的文章中学到知识,更应该从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
通“饲”,喂通“现”,显示,表现通“才”,才能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承接吃,动词通“饲”,喂养,动词表反问,难道其实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才能,能力能够用鞭子打(动词)马鞭子 (名词)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马之千里者3策之不以其道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助词,的2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代词,它,指千里马4补足音节,不译
1、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吃尽. 2、名词用作动词: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1)是: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2)或:例:一食或尽粟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者.
1. 其真无马邪? 反问句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倒装句)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句,“于奴隶人之手”作后置状语,应为“衹于奴隶人之手辱” 4.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文学常识,文本解读,给红色字注音,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精品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文言知识积累,拓展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复习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释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问题梳理,实战训练场,《马说》练习题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