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达标检测练习题无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1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达标检测练习题无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1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达标检测练习题无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16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复习题
展开5.2“生活中的透镜”达标检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 投影仪工作时,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3.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位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4.小红同学和家人去瘦西湖游玩,用照相机拍得五亭桥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她想将五亭桥拍摄得再大一些,如图乙所示.她应该( )
A. 拿相机远离五角亭,增大物距 B. 拿相机靠近五角亭,减小物距
C. 将相机的镜头缩回,增大物距 D. 将相机的镜头伸出,减小物距
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投影仪
6.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 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B. 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 焦距较大的凹透镜 D. 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7.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 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1倍焦距
C.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需要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8.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9.如图为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隔着一滴悬浮的水球时被拍摄的一幅照片,由此可知王亚平通过水球(可看成凸透镜)成的像位于( )
A. 王亚平与水球之间
B. 水球内部
C. 拍摄相机的胶片上
D. 水球与拍摄相机之间
10.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材是( )
A. 幻灯机 B. 放大镜 C. 潜望镜 D. 照相机
11.如图所示,小强用手电筒把光照在自己脸上,小丽手拿透镜和他一起配合,他们在模拟( )
A. 照相机原理 B. 投影仪原理 C. 放大镜原理 D. 老花镜原理
1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13.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0cm C. 28cm D. 40cm
14.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时限的。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字虽然很小,但我们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因为( )
A. 人的眼睛有特异功能 B. 字被瓶的玻璃放大了
C. 字的放大像离人眼更近了 D. 字被瓶中的酒放大了
1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得更大的清晰像,她常常这样做( )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 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高报近一些 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B.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7.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
A. B. C. D.
1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D.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二、填空题
19.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0.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21.在练习调节可移动教学投影仪(参见右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 (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__ (上/下)调节.
22.如图所示是一款来自汕头某企业制造的无人机(四轴飞行器),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在感光晶片上。感光晶片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是由__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________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________(选“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2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24.近年来机器人在反恐、防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是一种履带式防爆机器人,使用电力驱动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小、转向灵活,便于在狭窄的地方工作;操作人员可以在几百米到几公里以外通过无线电或光缆控制其活动;装有多台CCD摄像机用来对抱着我进行观察;机器人上装有可自由旋转的机械手,锋利的夹钳可将爆炸物的引线剪断,灵活的手爪可把雷管拧下来,并把爆炸物举起运走;还装有猎枪,利用激光指示器瞄准目标后,可把爆炸物的定时装置及引爆装置击毁;另装有高压水枪,可以切割爆炸物。请参照示例写出这个机器人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使用电力驱动装置。
物理知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
25.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填像的特点)。
26.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三、实验探究题
27.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 B.7cm C.9cm D.10crn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图,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
(3)如图,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________ (“近视”或“远视”).
2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_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__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________ ,光屏相当于眼睛的________
(3)随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_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
(4)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________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30.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 ”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
A. 小于5cm B. 大于5cm且小于10cm C. 等于10cm D. 大于10cm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时作业</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相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