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精选模拟预测冲刺最后一卷(湖北武汉专用)
展开2022年中考化学精选模拟预测冲刺最后一卷(湖北武汉专用)
姓名: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湖北襄阳·九年级期末)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箕 C.瓮中捉鳖 D.草船借箭
2.(2021·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区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中)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油锅着火最好用水浇灭
C.肥皂水可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 D.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4.(2021·湖北孝感·二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3-
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D.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5.(2022·湖北宜昌·九年级期末)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分子模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 B.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 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6.(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7.(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和CO2,可能含有O2
B.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1
C.b点气体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
D.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B.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二、填空题
9.(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以下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0.(2022·湖北武汉·二模)在t℃时,分别取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析出晶体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1)蒸发水之前乙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
(3)温度不变,将60g甲的饱和溶液变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所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相同温度,析出甲的质量小于乙
C.用固体乙配制50g 6%的乙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P点表示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三、推断题
11.(201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其中A、B是氧化物,G是一种钠盐,“→”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2.(2021·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成分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测量样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如图1所示,取3.00g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将锥形瓶中最终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全部固体,其质量为3.48g。
(1)a点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ab段溶液pH降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一个即可)。
(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探究二】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如图2所示,另取3.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0m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g/L;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
(4)结合探究一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
(5)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探究一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
B 探究一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C 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D 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
五、计算题
13.(2021·湖北黄石·九年级开学考试)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丹桂飘香是由于分子的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煮豆燃箕有燃烧发生,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瓮中捉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草船借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故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垂直悬空;故错误;
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错误。
故选B
3.B
【解析】
【详解】
A、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的表面继续燃烧,符合题意;
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D、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铵根离子是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故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符合题意;
D、铝元素是13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铝离子是铝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故其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核内质子数为13,故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即氧气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4HCl2Cl2+2H2O;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氧气提供氧,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选项说法正确;
B、甲(O2)属于单质,乙(HCl)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含氧化合物,丙(Cl2)属于单质,丁(H2O)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含氧化合物,选项说法不正确;
C、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35.5×4):(18×2) =71:18,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中有氧气参与反应,并有氯气生成,所以氧元素、氯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反应前后都为+1价,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所代表的原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6.B
【解析】
【详解】
A、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气体受热膨胀逸出,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有溶质析出,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装置内压强增大,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符合题意;
C、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是因为通入二氧化碳后,左边试管内压强增大,将碳酸钠压入右边试管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和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解析】
【分析】
①通过炽热的焦炭,没有说明焦炭量的多少,故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不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加;
碳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②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③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则剩余气体为氮气,分子数为n;ab段分子数增加n,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气体,则混合气中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bc段分子数不变,说明ab反应后气体中不存氧气(氧气会和生成的铜反应,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小);cd段分子数减小,说明bc反应后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
由分析得:
A. a点气体中一定含有N2,可能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两者都有,错误;
B. cd段分子数减小2n,为二氧化碳分子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2n,需要一氧化碳分子数为2n,则b点气体中CO和N2的分子数目比为2n:n=2:1,正确;
C. b点气体一定含有氮气、一氧化碳,且两者分子数分别为n、2n;不含有氧气;如果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原混合气体中除氮气之外的分子数为n的气体就得不到2n分子数的一氧化碳气体,故b点气体不可能由三种分子构成,错误;
D. 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分析可知,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分析】
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铝粉的混合物,金属活动性:Al>Zn>Cu>Ag,故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如果铝不足,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
A、若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不含硝酸铜、硝酸银,一定含硝酸铝,可能含硝酸锌,不符合题意;
B、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含硝酸银,故锌、铝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只含银,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渣为银、铜、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故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滤液不可能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不含锌、铝,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铝、硝酸锌,可能含硝酸银、硝酸铜,故滤液中可能含锌离子、铝离子两种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9. CaCO3 6:10:5
【解析】
【详解】
(1)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它的化学式为CaCO3。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n:10n:5n=6:10:5。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0.(1)不饱和
(2)100g##100克
(3)40g##40克
(4)ABCD
【解析】
(1)
由图可知,蒸发出水分40g的之后,才有晶体析出,说明之前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2)
由图可知,蒸发出40g水分后,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再次蒸发出10g水时析出晶体10g,即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中10g水含有10g溶质,则乙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100g水中含有100g溶质,故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填:100g;
(3)
由图示可知,刚开始蒸发水分时就有甲的晶体析出,说明蒸发前甲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蒸发出50g水时析出晶体10g,即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100g水中含有20g溶质,故甲的溶解度为20g,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质量为x,故有,解得,故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60g=40g,故填:40g;
(4)
A、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故无法得出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是否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的结论,故A错误;
B、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是否析出晶体及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故B错误;
C、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缺少步骤,故C错误;
D、P点时,甲和乙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但是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即甲的溶解度为20g,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故D错误;
故选ABCD。
11. NaOH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F蓝色沉淀,所以F为氢氧化铜;根据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说明乙是一种比银活泼的金属;根据G为一种钠盐,D和E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钠盐,所以E为硝酸铜,D为氢氧化钠;那么乙就是金属铜;甲和B反应生成铜和A,且A、B是氧化物,那么甲为碳,B为氧化铜,A为二氧化碳,C可以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相互转化,则C可以是碳酸钠。代入验证无误。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D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由分析可知反应②是铜和硝酸银生成银和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
12. 碱性 或 玻璃棒、酒精灯 38.0% C
【解析】
【详解】
探究一:(1)由图可知,a点时,pH>7,溶液显碱性;
(2)ab段溶液pH降低,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酒精灯(加热);
探究二:(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L×2.00g/L=0.44g。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故样品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和为:3.00g-1.06g=1.94g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为:3.48g-1.17g=2.31g
解: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z=0.8g
故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5)A、根据探究二中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故这两个值没有误差,探究一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 不能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完全反应,会使计算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从而计算得出样品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B、探究一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获得的氯化钠的总质量偏小,由于是根据探究二中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这两个值数值没有偏差),计算得出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计算出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大,计算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大,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偏大,计算得出氯化钠的质量偏小,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D、 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会导致测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计算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小,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1)由图可知,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2)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9.8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
【解析】
【分析】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详解】
解:(1)由图可知,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故填:0.2。
(2)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9.8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A,饱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共3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答题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化学-(湖北武汉卷)2020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答题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