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卷地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461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卷地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461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卷地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2461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B卷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据图判断,2002年,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在陡崖处开展攀爬比赛,运动员从崖底到崖顶的最短攀爬距离可能为( )
A.0米 B.60米 C.120米 D.150米
2.图中各河段中( )
A.①—②河段位于河流上游 B.②—③河段落差大
C.③—④河段急流险滩多 D.④—⑤河段水量最大
3.测量当地最高峰海拔可采用的最便捷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答案】
1.B
2.C
3.B
小明跟地理老师到"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研学旅行,在首都基多(78°27'8"W,0°0')用手机拍摄了"赤道纪念碑"的照片(下图)。地面上有一条赤道标志线从"赤道纪念碑"正中穿过,在该碑的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面墙壁上分别有E、S、W、N四个字母。照片中的亮色墙面(E面)表示有太阳照射,暗色墙面(S面)表示无太阳照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照片拍摄时小明所处的半球,以及手机镜头的朝向分别为( )
A.北半球,西北 B.南半球,东南
C.北半球,东北 D.南半球,西北
5.小明把拍摄的照片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给远在北京的父母,判断小明父母同步看到照片的时间最可能为( )
A.1月1日23时 B.7月1日20时
C.4月2日6时 D.10月1日23时
【答案】
4.D
5.B
空梅现象是指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而是直接转入了盛夏。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入梅)及结束(出梅)日期历史演变序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判断,2002年( )
A.我国冷气团势力较强 B.黄河的防汛压力大大增加
C.我国夏季风势力过弱 D.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更偏南
7.影响不同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出梅"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盛行西风的强弱 ②夏季风的强弱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移动 ④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6.B
7.C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减少引水杂质 B.方便引水管自流
C.防止泥沙淤积 D.过滤水中污染物
9.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
A.增加地表径流 B.降低土地盐碱化
C.缓解水土流失 D.增加水汽输送量
10.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
A.东南丘陵 B.河套平原
C.黄土高原 D.藏北高原
【答案】
8.A
9.C
10.C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该考察区域( )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12.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3.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库北侧的地势平坦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
11.C
12.A
13.D
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 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 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1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
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 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
【答案】
14.C
15.B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下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8分)
(2)海南文昌是继酒泉、西昌、太原后的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试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6分)
【答案】
(1)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2分)地处西北地区,多大风和扬沙等天气。(2分)
影响:晴天多、能见度高,便于卫星的发射和跟踪;(2分)大风和扬沙天气多,不利于卫星发射,并危害航天发射设备等。(2分)
(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和节省能源;(2分)海运便利廉价,有利于运输大型火箭;(2分)三面临海,安全性高,有利于火箭残骸安全坠落。(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
(1)据图描述逆温层分布的特点。(4分)
(2)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4分)
(3)推测城市混合层高度与城市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的关系,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郊区逆温层厚,城市逆温层薄;(2分)由郊区到城市中心逆温层变薄。(2分)
(2)城市温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对来自郊区的冷空气加热作用越显著;(2分)导致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层变薄;(2分)城市混合层高度越高。(2分)(任答2点)
(3)二者成负相关。(2分)
混合层高度对于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具有直接的影响;(2分)城市大气混合层高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2分)稀释污染物的空气量就越少,污染物浓度越高,大气环境质量越差,二者成负相关。(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是里海的主要水量来源,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均超过50%。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图中甲湖)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它被一条长约100km、最窄不到1km的沙石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狭窄水道与里海相通。湾内的水量随里海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含盐量高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里海的近30倍。这里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为减缓里海水位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修建堤坝将海湾和里海隔开,引发一系列问题,该堤坝现已被拆毁,里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兹戈尔湾。
(1)说明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4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6分)
(3)简述修建堤坝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和里海隔开引发的问题。(4分)
【答案】
(1)伏尔加河流域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分)流域冬季气温低,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径流量丰富。(2分)
(2)里海为咸水湖,里海是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里海南部含盐量较高的湖水通过沙洲中部的狭窄水道补给卡拉博加兹戈尔湾);(2分)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半年气温高,全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2分)海湾较封闭,与里海水体交换缓慢;(2分)沿岸无河流注入,盐度得不到稀释。(2分)(答出三点)
(3)里海水位上升;里海周边地区的沿海低地被淹没;(2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面积迅速萎缩;(2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盐产量减少;(2分)湖床大面积裸露,引发沙尘暴(盐尘暴)等。(2分)(答出两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1.32摄氏度,如果温度大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说明造成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4分)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6分)
(3)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3分)
【答案】
(1)①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2分)②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2分)
(2)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2分)②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2分)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2分)④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2分)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2分)(任答3点)
(3)①狂风急浪;(1分)②海中浮冰和冰山;(1分)③酷寒冰冻等。(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图中A、B、M、N四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该日,北京,7月,北京地区可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B卷) 学生版,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 (B卷) (含答案),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