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课内文言知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衣尚中国》近日与观众见面。此前,这个节目的制作人问:最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符号是什么?能想到的选项固然有很多,笔者的回答是“丝绸”,是“锦绣中华”。丝绸是中国物质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锦绣则是丝绸中的精品,具有华美的外表和隽永的内涵。以锦绣形容中华,不论是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词语的衍生意义来看,都非常贴切。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6000年前,华夏先民已从桑林中的野蚕食桑、作茧、变蛹、化蝶升天中,联想到人类自身的生死来往,于是把蚕丝裹身视为沟通天地、天人合一的途径。人们栽桑养蚕,采茧缫丝,经纬织锦,饰彩成绣,裁剪作衣,使丝绸成为裹身以礼天地的服饰。
随着礼乐文明的发展,锦绣服饰以其丰富的装饰性和鲜明的辨识度,成为身份等级的重要象征。《尚书·益稷》中记载,黄帝用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章纹来表示最崇高的等级。此后形成的历代服饰制度中,龙纹成为皇帝的专用图案,而与龙相似的蟒、飞鱼和斗牛图案用于赐服。服饰的色彩也具有区分等级、适应不同礼仪场合的功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中,丝绸占有重要地位。蚕桑丝织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之一,凡宜桑之地,历代王朝都要征收丝绸赋税,地方官员则将劝课农桑作为自己的使命。早在先秦时期,丝绸就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并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汉唐之际,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所有的大宗交易、大笔借贷,甚至政府的军费开支等,都以丝绸作为单位。
丝绸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把野生的桑蚕驯化成家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大成就。除了养蚕,丝织提花技术也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也可以看到丝绸的影子——纸最初的含义是指制丝绵过程中茸丝的积淀物,印刷术的发明也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
丝绸更是中国审美和时尚的代表作。“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色彩缤纷、纹饰多样的锦绣,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历代织锦样式图案的创新,既是中华民族艺术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成果。隋文帝曾命何稠仿制波斯锦,为中原织锦带来新的风格;唐太宗让窦师纶在益州督造蜀锦,首创陵阳公样,将西域团窠动物纹与中原花卉纹结合,流行了几个世纪……
今天,我们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的滋养和创新的灵感,丝绸和服饰文化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在文化传播方面,电视节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一批聚焦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深受观众欢迎,激起了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衣尚中国》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讲述服饰故事,展现服饰之美,探寻服饰文化背后的中国审美精神。同时,节目邀请知名服装设计师结合传统服饰和现代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也是推动丝绸和服饰文化走进当代生活的有效方式。
(摘编自赵丰《锦绣彰显中华之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1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华夏先民从野蚕的生长蜕变过程联想到人类自身的生死来往,所以用丝绸裹身以礼天地。
B.从黄帝时期开始,服饰的图案和色彩就具有区分身份等级、适应不同礼仪场合的功能。
C.从先秦到唐代,丝绸作为重要商品并具有实物货币的功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
D.与丝绸有关的发明凝结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中国的四大发明中也都能发现丝绸的影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衣尚中国》节目引出论题,又以节目收束全文,首尾圆合,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B.文章主体部分从多方面论述丝绸在中华物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路清晰。
C.第六段列举历代对织锦样式图案的创新,证明中国古代已能接受和发展外来多元文化。
D.文章使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锦绣中华”贴切地诠释了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华物质文化给人们带去美的享受和滋养。
B.丝绸和服饰文化的发展,使锦绣服饰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推动了礼乐文明发展。
C.在古代传统农业经济中,桑蚕丝织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这得益于驯养桑蚕这一伟大发明。
D.《衣尚中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讲述中国服饰故事,展现中华服饰的审美和时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光明日报》“光眀悦读之新书访谈录”栏目第一期,“光明悦读”与葛剑雄就新书《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相关内容做了一次对谈。
光明悦读:“黄河与中华文明”是一个人们熟悉的老话题,您数十年来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今年为何以此为题写作一本专著?
葛剑雄:在历史地理学界,黄河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历来都有一个说法: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有些人提出,中华文明的摇篮不止一个,理由是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等地区的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实际上,我的看法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布的成果,还是肯定了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讲黄河与中华文明首先要弄清人与河流的关系。那么,关于“黄河与中华文明”,我觉得我可以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观点,并且是以通俗讲述的写法完成了这本书。
光明悦读:谈到新观点,您在新书中说,“一条大河对早期人类起最大作用的一般是中游、下游。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绝不是偶然的”,那么,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
葛剑雄: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
一种文明是其群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条件当然离不开水,但水的来源不仅仅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地下水、海洋等。但比较之下,大的河流提供的条件更好、更有利。
但光有水是不能发展起一个大的文明的,还要有其他条件,比如气候、河流的位置。此外,河流除了供水之外,还要发展农业、牧业等,河流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土地,河流是否有通航的条件等也很重要。
为什么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呢?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有很多森林沼泽,以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很好的生产工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
光明悦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原当时的景象吗?
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要复原当时的情况,回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历史。通过分析比较大河的各种要素,我们可以肯定,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北半球中间,也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
光明悦读:您刚刚提到近些年有人提出中华文明不止黄河这一个“摇篮”,考古学家刘庆柱在其新书《不断裂的文明史》中,从考古学的角度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的结论是相似的,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异同?
葛剑雄:考古是根据已经发现的证据来判断问题,历史地理学是复原当时的情况。考古发掘找到的证据比较多、研究比较深入的话,肯定会符合当时具体的历史地理条件。但考古不可能实现完全普遍的发掘,古代不是所有东西都保存下来了,考古有这样的局限,历史地理学也有局限,我们主要根据文献,但文明早期没有文献,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考古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结果是殊途同归的,比如我对黄河中下游的判断已经被考古学证实了,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就是在黄河中下游这一带,而像良渚、河姆渡等一些黄河流域以外的遗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延续发展。他们可能不是迁移了就是灭绝了,这些原因我们今天还没弄清楚。这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也说明了,文明先汇聚形成,然后扩散。我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成果与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一致的。
(摘编自《“母亲河”串联起来的地理与历史》,《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被问到大河与文明的关系,葛剑雄认为大河并不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但可以为一种文明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
B.关于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原因,葛剑雄通过与当时长江流域比较,认为地理条件是一个重要原因。
C.葛剑雄认为要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地理环境,复原当时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情况,可以更正确地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摇篮的原因。
D.被问到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在论证方法上的异同时,葛剑雄认为二者虽方法不同,但对同一文明的研究结论一定是一致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光明悦读”就写作动机发问,旨在让读者了解专著成书的相关情况,能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在访谈中,葛剑雄多次提及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情况,是为了强调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以肯定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C.在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中,目前各类学者的研究和考察表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所以只有黄河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D.通过此次访谈,读者可以大致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研究的角度、主要观点和写法,这对推广著作是有意义的。
6.根据访谈内容,说明黄河流域产生中华文明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二上帕米尔
肖云儒
帕米尔,我们这个星球上极致的高原,我心中极致的精神坐标。
2016年10月的一天,丝路万里行车队由西部边城喀什出发,奔向国境线上的吐尔尕特口岸。我们将从那里穿越帕米尔高原东部,进入吉尔吉斯斯坦。车队朝着帕米尔疾驰,造化用洁白的云絮将天穹擦洗得锃光瓦亮,蓝天的穹顶下,帕米尔缓缓向我们走来。
一出关口,便听见惊呼连连:窗外,快看窗外!在最后一抹即将消失的天光中,蜿蜒的公路九曲十八盘,盘盘都是等候出入境的车辆!而且目所能及的几乎全是中国产的加长重型载货卡车!不少车已经亮起了前灯,中国车队便像珠宝嵌满了帕米尔的山腰,峰顶的雪冠也就变成了丝路皇冠。这就是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繁茂尽在不言之中了。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丝路经济带这本大书的扉页。大家来了精神,决定连夜驱车,一鼓作气赶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伦市。
但帕米尔是有尊严的,它不会让人轻易地从它身边穿越,哪怕是同为好汉的中国邻居。它一定要给生冷蹭倔的西部人一点颜色。它要用寒冷,用高原反应,用山道的崎岖,用雪地的湿滑,用种种的困难考验这群硬汉子。而中国西部人也一定会大声告知帕米尔我们姓甚名谁。这是强者之间的交友之道,这也才是帕米尔,才是中国人!
车队一路西行,和帕米尔渐行渐远。既已一见倾心,必会肝胆相照,让我们在万里丝路上再作推心置腹的交谈。
2019年的春夏之交,又有了一次中亚三国之行。我是专门瞅着帕米尔去的。
我们朝天山深处的古城奥什疾驰,打算从那里登上帕米尔西北侧,去山鹰之国塔吉克斯坦。经过费尔干纳盆地及稍北的怛罗斯一带,那是著名的古战场。但征战再多也阻断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时,战乱反倒冲决了疆域、民族的隔离,从另一个坐标上促进了文明互鉴。在唐代怛罗斯大战中,有些随军的中国造纸工匠羁留在中亚。一个甲子过去,仿照中国蔡伦纸工艺的“撒马尔汗纸”开始上市。又经过一二百年的传播、提升,纸张的制作工艺进入了南欧,在后来文艺复兴运动中,给予新文化的传播以助力。中国纸便这样走向了欧洲。
千年风云消失在历史尽头,现在在这里一切都看不到了,一切也都看到了。
越野车朝群山簇拥的高原疾驰而去,我的心底渐生出一种激动。一层又一层,越野车驶进大山的堂奥,在它的五脏六腑中穿行。驰过一道道悬在天际的急弯,从中国援建的长达5.5千米的自由隧道中冲出来,我们便悬空飞翔扑进了帕米尔,置身于千山万岭的怀抱之中。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在心中壮丽地响起来!那旋律从天边升起又传向天边。它将眼前伟岸无比的空间转化为辉煌无比的时间。力的意象、美的情绪从丹田升起,心跳遽然加速。犬牙交错的山,层峦叠嶂的山,绵延不绝的山,纠缠不清的山,一往情深的山,就这样一下子扑了过来!
不,用“山”这个熟知的词儿,已经表达不了此时此地的感受。帕米尔,横拉开是岭,起伏着是巅,竖起来是峦,高耸着是峰!不不,他们应该是成千上万胳膊挽着胳膊,顶天立地站在天空之下的男子汉!不不不,他们实实在在就是天精地气铸就的远远超越形体之上的一种精气神!——怎么才能传达此时此刻的感受?直想呐喊直想高歌直想沉思,也想流泪。帕米尔让人方寸大乱!
而待你进入帕米尔腹地,待你以一个纯然个体的生命来感受这里的雄山大水和无际天宇,你又会有另一种感动。你会将上面的思考、感受一股脑儿抛开,被眼前的直观之美占领。
你感受到的是那种不可言说、直击灵魂的生命震撼和审美震撼。眼前展开着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英雄聚首、生命狂欢场面。一切宏阔、伟岸之美,苍凉、悲怆之美,沉郁、深虑之美,雄健、自强之美,都在这里对酌、酬唱、协奏,构成多声部的交响,是如此缤纷、灿烂、辉煌!这个大美境界显示了造化的内力和魅力,也暗喻了人类审美境界无与伦比的丰厚多彩。——原来这里还是人类精神的审美之“结”,美感交集的“山结”。
迎着高原的硬风,车队朝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绝尘而去。山风毫不留情地让我们集体感冒了。朝拜神圣的帕米尔,不付出一点儿什么,留下一点儿什么,会遗憾终生的。我们朝着高山大峒痛快而放肆地打喷嚏,本以为可以声震山河,不料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渺小的个人怎能在如此阔大的空间产生回音?但我们总算是在帕米尔的怀抱中留下了自己肺腑中的声音。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对一上帕米尔的叙述,为下文写第二次上帕米尔蓄势,欲扬先抑,衬托了作者二上帕米尔的深切体验。
B.进入帕米尔高原腹地前后,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进入高原腹地后感受到的直观之美更能占据作者的心胸。
C.文章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既有今天新丝绸之路的叙述,也有历史上文化交流的回顾,使文章内容丰富深厚。
D.文章以“上帕米尔”为线索,记叙了作者与帕米尔的两次机缘际会,笔力雄健,风格豪放,感染力强。
8.为增强情感的抒发,作者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文中画线的语句简要说明。(6分)
9.作者为什么说帕米尔高原是“我心中极致的精神坐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B.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C.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D.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家贫无人/鸣鼓每至哭临之时/恒有双鹤警叫/复有群雁俱集/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弱冠即指男子二十岁。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刺史,职官名。“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致事是指古代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也称“致仕”、“休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隐之儒雅孝顺。他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闻名,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为之悲痛流泪。
B.吴隐之清廉俭朴。他虽有高官显职,但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刘裕赐给他车牛,又为他修造住宅,他坚决推辞。
C.吴隐之为官之后,做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传说人只要一喝,就会有无尽的贪欲。吴隐之到达这里,故意舀泉水喝下去,试试能否改变自己。
D.吴隐之乐善好施,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部分都赈济给他的亲戚族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隐之清操不渝,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示长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 长安君为诗人大妹,因封长安县君故称,时诗人将使辽,行前以此诗赠妹。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年轻时就看重离别,年老了即使相逢,也会引起心中的伤悲。
B.“三年”“万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现兄妹分别易而会面难。
C.此诗抒写了兄妹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长安君的担忧不舍之情。
D.全诗未用一个典故,以家庭生活细节入诗,语言传神,质朴自然。
15.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对其表达技巧进行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7分)
16(1)《离骚》中的“ ? ”两句,借用方枘和圆凿不能相合来形象说理,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磨砺的作用是“ , ”。
(3)《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们一直反对别人说废话。其实,自己说过的好多话,也都成了废话。( )。当时,也许倾尽全部,过后可能________。所以要少说,要惜字如金,让每一句话________。人真正的尊贵,不是多说了多少,而是少说了多少。管住了嘴,才彰显了价值。
把生活交给思考,容易产生情趣;把人生交给思考,容易产生意义。在一个喧闹的世界里,少说话,多思考,就是一种美德。能节制自己的言语,不随波逐流,就是活在了人生的高地。即便你说得再有道理,也没人会一直________。
谦卑的话,让人受用。相反,居高临下、________、傲慢嚣张的话都好听不到哪儿去。平等的视野里,才会产生最好的接纳和包容。一个人的气度和格局,往往会呈现在所说的话里。狭隘和自私,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听出心底的“小”来,越遭人讨厌,说得越多。
17.下列填入括号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切有用没用,只有时间才说了算:有的流经光阴,最终无价值,有的当时就没意义
B.有的流经光阴,最终无价值,有的当时就没意义:一切有用没用,只有时间才说了算
C.有的当时就没意义,有的流经光阴,最终无价值:一切有用没用,只有时间才说了算
D.一切有用没用,只有时间才说了算:有的流经光阴,有的当时就没意义,最终无价值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文不名 字字珠玑 奉若神明 高屋建瓴
B.一文不值 掷地有声 奉若圭臬 颐指气使
C.一文不名 掷地有声 奉若神明 颐指气使
D.一文不值 字字珠玑 奉若圭臬 高屋建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狭隘和自私,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听出心底的“小”来,说得越多,越遭人讨厌。
B.狭隘和自私的人,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听出心底的“小”来,越遭人讨厌,说得越多。
C.狭隘和自私,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被人听出心底的“小”来,越遭人讨厌,说得越多。
D.狭隘和自私的人,可以伶牙俐齿,可以滴水不漏,但甫一开口,便被人听出心底的“小”来,说得越多,越遭人讨厌。
五、课内文言知识(10分)
20、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也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或百步而后止(或许,也许)
B.虽又槁暴,不复挺者(晒) 奋六世之余烈(发展)
C.请以战喻(做比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本来)
22、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仍更被驱遣 B. 汝是大家子
C. 为仲卿母所遣 D. 渐见愁煎迫
2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古人于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践行
B.宾客,古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依附者
C.闾里,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
D.下车,官吏到达任所就职的行为,也指官吏到任并理政。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任教于清华大学的刘瑜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她认为,要鼓励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成长,放弃“勉强来的第一名和门门全优”,让孩子成为普通人。
而扎根于大山的刚刚被中宣部评选为“时代楷模”的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校长则说:“我们必须死磕,必须硬扛,必须压抑自我,必须放弃快乐,必须用不留退路的决绝和果断,向着那个叫高考和大学的龙门,用劲儿一跳,奋力一跃。”
你是希望成为刘瑜教授口中追求个性自我的普通人,还是张桂梅校长教育下奋斗不息的求学者?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鹤岗一中2019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答案
1.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试题解析]B项原文为“黄帝用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章纹来表示最崇高的等级”,只提到黄帝时期图案表示最崇高的等级,并未提到服饰的色彩。C项原文为“汉唐之际,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所有的大宗交易、大笔借贷,甚至政府的军费开支等,都以丝绸作为单位”,是汉唐之际而非先秦时期,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D项“中国的四大发明中也都能发现丝绸的影子”错误。文中提到“也可以看到丝绸的影子——纸最初的含义是指制丝绵过程中茸丝的积淀物,印刷术的发明也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可见四大发明不是都能发现丝绸的影子,只是其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丝绸有关。
2.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试题解析]D项“文章使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理解有误。文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3.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试题解析]B项因果倒置。原文为“随着礼乐文明的发展,锦绣服饰以其丰富的装饰性和鲜明的辨识度……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应是随着礼乐文明的发展,服饰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4.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试题解析]D项“但对同一文明的研究结论一定是一致的”错误。“一定”过于绝对,原文是“如果考古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可见“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是前提。
5.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试题解析]C项“目前各类学者的研究和考察表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错误。“黄河流域文明早于长江流域”是葛剑雄的观点,并不是各类学者研究的结果。“只有黄河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说法也过于绝对,应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
[试题解析]根据“一种文明是其群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条件当然离不开水”“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可知,黄河流域不仅有水,而且便于发展农业。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没有茂密的森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适合发展农业。
根据“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可知,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而且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便于文明产生。
[参考答案]①黄河流域不仅有水,而且便于发展农业。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没有茂密的森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适合发展农业。②黄河流域大的地理环境便于中华文明的产生。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而且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便于文明产生。
7.A 解析:“欲扬先抑”错,作者第一次登上帕米尔是在2016年,作者看到帕米尔上的商队,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第二次登上帕米尔是时隔3年之后,此时的景象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作者带来很深的震撼,两次登上帕米尔只是时间不同,感受强烈程度不同,并不存在“抑扬”之说。
8.①用词凝练厚重。如“天精地气铸就”“远远超越”等,词语的厚重大气使情感深沉豪壮。②运用比喻。如将群山比作成千上万“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以阳刚的人的形象体现群山的雄壮,表达出强烈的赞颂之情。③善用整句(排比)。如“横拉开是岭,起伏着是巅,竖起来是峦,高耸着是峰”,句式的整齐有力使情感充沛。④词语递进反复。如“不……不不……不不不”,不断否定又不断肯定,使情感的表达层层深入。⑤使用结构紧凑的短句,如“直想呐喊直想高歌直想沉思,也想流泪”,结构的紧凑带来语调的急促,使情感喷涌而出。(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意思对即可)
9.①帕米尔高原困难的考验能体现“我”作为中国西部人的勇敢,显示一种强者精神。②帕米尔高原是古今丝绸之路的经过之处,是联通中外的标志符号,表现一种开放精神。③帕米尔高原能让“我”获得感动和直击灵魂的生命震撼、审美震撼。④站上帕米尔高原能昭示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意思对即可)
10.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试题解析]主语“吴隐之”,“事母”是说他侍奉母亲,“孝谨”说的是他对待母亲的态度,意思是孝顺谨慎,“孝谨”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无人”是“鸣鼓”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
11.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B项“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不正确,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武官的选用由兵部负责。
12.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试题解析]C项“试试能否改变自己”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可见吴隐之舀泉水喝下去并不是试试能否改变自己。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试题解析](1)“寇”,侵犯;“为……所……”表被动,“为循所得”意思是被卢循俘获;“得”,抓住;“与……书”,给……写信。
(2)“渝”,改变;“赐”,赏赐;“显赠”,丰厚的封赠;“以为”,以之为,把这作为。
[参考答案](1)等到卢循侵犯南海,吴隐之被卢循俘获。刘裕给卢循写信,命令他让吴隐之返回京城。
(2)吴隐之清廉的节操始终没有改变,常受到优厚的赏赐,被赐予丰厚的封赠,廉洁的士大夫们都把这作为荣耀。
参考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是濮阳鄄城人。吴隐之容貌很美,善于谈论,广泛涉猎文史,以儒雅著名。二十岁就孤高独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绝不取不合道义而来的东西。他事奉母亲孝顺谨慎,到他为母亲守丧时,哀伤伤身超过礼制的规定。家中贫困,无人鸣鼓,每至该哭泣之时,都有双鹤鸣叫,又有群雁聚集,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吴隐之的孝心感动了仙鹤和大雁。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是邻居,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良聪明的妇人。她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声,就放下筷子不再吃饭,为之悲痛流泪。后来,她对韩康伯说:“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时,吴隐之遂被任用为清官,累官做到晋陵太守。吴隐之在郡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出去背柴。后调任左卫将军。他清廉,虽有高官显职,但俸禄赏赐都分给自己的亲戚及族人,冬天没有被子,他曾洗衣时,没有替换衣服,竟然披上棉絮,他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广州地区倚山靠海,是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一个小箱所装的珍宝,可供人生活数代,因此前后刺史皆贪赃枉法。朝廷想要革除五岭以南的弊病,叫吴隐之为广州刺史。离广州治所二十里处的地名叫石门,有一道泉水,被称为贪泉,传说人只要一喝,就会有无尽的贪欲。吴隐之到达这里,对他周围的亲信说:“不看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乱,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于是他来到泉旁,舀上泉水喝下去,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广州,清廉的节操更加突出,经常吃的不过是蔬菜和干鱼,帷帐、用具与衣服等都交付外库,当时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故意作假,然而他却始终如一。等到卢循侵犯南海,吴隐之被卢循所俘获。刘裕给卢循写信,命令他让吴隐之返回京城。吴隐之乘船返回时,没有装载多余的东西。他回到京城后,只住数亩地的小宅院,篱笆与院墙又矮又窄,内外共有六间茅屋,连妻子儿女都住得很挤。刘裕赐给吴隐之车牛,又为他修造住宅,他坚决推辞。后来他被调任中领军,但清廉俭朴之风不改,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都分别赈济亲戚、族人,家中人靠自己纺织以供家用。经常有困难缺乏的情况,有时两天吃一天的粮食。身上总是穿布制的衣服,而且破旧不堪,妻子儿女一点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晋安帝义熙八年,吴隐之以年老请求退休,九年,吴隐之去世。吴隐之清廉的节操始终没有改变,常收到优厚的赏赐,被赐予丰厚的封赐,廉洁的士大夫们都把这作为荣耀。
14.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赏析能力。
[试题解析]C项“担忧”错误,无中生有,此诗主要抒写兄妹聚少离多,相见之难,分离之苦。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
[试题解析]诗中“草草”是随随便便,随意的意思,体现了兄妹感情至深,用不着客套;“昏昏”写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在昏暗的灯火下,二人倾吐不尽,直到夜深。运用叠字,又可使诗歌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中“草草杯盘”写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昏昏灯火”写在昏暗的灯火下,二人互相倾诉。这两句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以景衬情,突出了离别之时二人默默倾诉又十分不舍的心情。其中“笑”“话”突出了相聚时气氛的融洽,兄妹情谊的深厚。“草草”对“昏昏”,均是叠词;“杯盘”对“灯火”,均是名词;“共笑语”对“话平生”,均是动宾结构。相逢是喜悦的,分离又无可避免。句式结构整齐匀称,凝练生动,既表达了兄妹二人相逢时的欢乐,又体现了刚刚相聚又要别离的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参考答案]①叠字运用。“草草”点明兄妹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昏昏”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言犹未尽,运用叠字,使诗歌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②以景衬情,“草草杯盘”和“昏昏灯火”写出了饭食的简便,环境的昏暗。“笑”“话”写出了相聚时气氛的融洽,兄妹情谊的深厚。③对仗工巧:“共笑语”“话平生”整齐匀称,凝练生动,表达了相逢的欢乐,道尽了人生的沧桑。
【诗歌赏析】
诗以议论起,用递进法展开。先说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轻时就对离别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会面,也引起心中的伤悲。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年老了,会一次少一次,所以相见时对未来充满感伤;一是有会必有别,因为对离别的感伤,就连对会面也感到心情沉重起来。
毕竟,与别相比,会还是快乐的。第二联写会面时的亲情。兄妹俩随意准备了些酒菜,只是为了把酒谈话,话很多,一直到夜间,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说着。这两句,很形象地刻绘了兄妹俩的感情,都是就眼前实事组织进诗,显得十分亲切;比那些着意雕镂、粉饰拔高的话自然得多。正因为如此,这联成为传诵的名句。宋吴可《藏海诗话》云:“七言律一篇中必有剩语,一句中必有剩字,如‘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如此句无剩字。”赞赏了句中用语稳妥,浑成一气。同时,王安石的诗以善用叠字闻名,这联中两个叠字也用得很成功。“草草”二字,说出了兄妹俩的感情至深,用不着世俗的客套,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描绘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气氛。“昏昏”二字,写两人说了又说,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
下半四句写别,呼应首联。刚刚在叹息已经三年没有见面,知心话说不完,眼下自己马上又要到万里外的辽国去,诗便自然而然地转入惆怅,话题也就引入别后。于是,妹妹挂念地问:“后会在什么日子?”兄长只能含糊地回答:“见到大雁南飞,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其实,诗人自己不能预料会面的日子。诗就在无可奈何的气氛中结束,留下了一丝安慰,一个悬念。
这首诗没有用一个典故,把人所习见的家庭生活细节捡选入诗,而以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是那么地质朴自然,因而成为王安石七律中的名作。
16.(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
(2)(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安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17.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试题解析]冒号之前的句子,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表述,冒号后的应是对前面的概括。综合分析,C项符合题意。
18.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试题解析]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此处的语境是指说话当时也许倾尽全部,过后可能毫无价值,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一文不值”。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此处的语境是指让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所以应该用成语“掷地有声”。奉若神明:崇拜得像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奉若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此处的语境是指即便你说得再有道理,也没人会一直当成自己的准则,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奉若圭臬”。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有全局性思维。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此处的语境是指傲慢的态度,所以应该用成语“颐指气使”。
19.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试题解析]原文有三处语病∶一是“狭隘和自私”不能充当主语,与下文搭配不当;二是“听出”缺少主语;三是“越遭人讨厌”与“说得越多”前后语序不当,应该是先“说得越多”,才“越遭人讨厌”。综合考虑,只有D项正确。
20.C
21.B
22.B
23.C
24.D
25. 作文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写作提示]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第一段是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观点,她认为家长应当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成长,让孩子成为普通人;第二段是张桂梅校长的观点:山里的孩子必须通过“死磕”“硬抗”“压抑自我”“放弃快乐”“不留退路”等实现自己的梦想,冲向高考,冲向大学的校门。材料中的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对立,其实有内在的关联统一,不过是站位不同,立场不同罢了——不同的阶层,势必导致不同的处境;不同的处境,势必衍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势必形成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见识,势必催生不同的言行。考生应该关注到这个作文题背后的社会问题。同时题目也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自身发展。
任务:题干给了两个选择:“成为刘瑜教授口中追求个性自我的普通人”“成为张桂梅校长教育下奋斗不息的求学者”,这意味着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谈出自己的看法,表明立场,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立意:①环境不同,教育方法不同;②立足环境的教育更现实、更客观;③填鸭式教育背后也是人性关怀;④以快乐教育缓解教育的内卷化;⑤“因境施教”是对“因材施教”的发展。
【优秀例文】
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
发现孩子所爱,尊重个性,以松弛之手引领孩子找寻自我,这是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的教育心得;逼孩子拼命刷题,以“填鸭”之手推着孩子走出贫困和大山,这是华坪女中老校长张桂梅的教育观念。两种教育观似乎截然不同,孰是孰非?身为高中生,我们应理性辨析。
所处时代环境不同,观念自然不同。她们都是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
在大城市中,我们有着优渥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越的人生境遇,不必思考如何谋生,不必面临豆蔻之年就要被嫁出去的命运,更不必天天砍柴种地却还要面对难以饱腹的艰苦处境。我们缺的不是机会、财富、地位,而是有自我、有梦想、有个性的专才,是有所爱、有所求而又自由向上的追求。易中天和康德都曾把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培养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城市教育,应当秉持着“呵护自我、发扬个性”的理念,培养出无数独特各异的个体,而非梁衡所言千篇一律之复制品。唯有这样,城市教育才是成功的,一个国家的未来才是多姿而有希望的。
张桂梅校长如何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呢?
揆诸当下之大山孩子,其处境却迥然不同,矮小的平房、辍学的无奈、早早婚嫁的悲惨,造成的是无法走出大山与贫穷的命运,陷入的是代代重复痛苦与不幸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我把这一代孩子送出去,救的却是整整三代人。”对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松弛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把枷锁,锁住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只有使劲推着孩子们前进,只有无数次的敦促与逼迫,才能让这些孩子逃离贫困的限制,跳出大山这座牢笼,拥有全新的人生之路。尼采的那句“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活最大的辜负”,或许就是他们通向康庄大道路途中最好的注脚吧。
从古至今,“因材施教”绵续不绝,“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算是一种发展。
“因材施教”关注的是个体,早在千年之前,孔夫子便已提出了“因材施教”之观点。无论是破格录取理科一窍不通、文学上却有天赋的臧克家的闻一多,还是在弟子提出何为孝、面对不同个体给出不同答复的仲尼,教育者都在践行因材施教之观念。
“视人生之境,施适宜之教”更关注个体所处的环境,这是张桂梅老师对“因材施教”的发展。
“因材施教”“因境施教”都是很好的教育理念,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就秉持什么样的教育观。身为高中生的你我,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再决定是“因材而学”还是“因境而学”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绥滨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鹤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