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平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南平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平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
检测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知识(9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舍瑟而作(起)
吾与点也(赞成) 千乘之国(车辆)
B.万物之逆旅(迎) 大块假我以文章(大自然)
群季俊秀(兄长) 序天伦之乐事(通“叙”)
C.余稍为修葺(修补) 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
余扃牖而居(关闭) 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D.谁道人生无再少(年轻) 是日剧饮而归(豪饮,痛饮)
族步而罗生(众) 寝必重褥(双层)
2.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赤也为之小 ③非有能硕茂之也 ④ 其筑欲密
⑤如会同,端章甫 ⑥风乎舞雩 ⑦吾妻死之年所手植 ⑧ 东犬西吠
A. 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⑥/②⑤/③/⑦⑧
3.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故不我若也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③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④不吾知也 ⑤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⑥理,非吾业也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⑧岩崿皆苍石 ⑨戍卒叫,函谷举
A.①④/②⑥⑧/③⑨/⑤⑦ B.①④/②⑥/③⑨/⑤⑦/⑧
C.①③④/②⑨/⑤⑦/⑥⑧ D.①③④/②/⑤⑦/⑥⑧/⑨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材料一:
信仰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信仰的客体或对象看,信仰可以区分为对美好社会制度的信仰、对理想人生的信仰,也可以区分为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但无论哪一种信仰,信仰的主体归根结底是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阶级、政党、民族、国家都是由自己的每一位成员组成的,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的信仰只能在其每一位成员的心目中获得真正的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从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的视阈研究信仰,更要加强从个体、心灵、安身立命方面研究信仰。要把信仰的研究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使命、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所信仰的理想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终极理想只有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上,才能成为人们真正的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自由个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的体现。人一旦失去“自由个性”,就失去了能动性而变成了受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被扭曲。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但并不因此否定个人的需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最尊重人,尊重个人的需要、利益、尊严和幸福,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看作是共产主义的真正目标,“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马克思恩格斯所强烈反对的恰恰是那些敌视个人需要、贬低个人权利、使人异化的社会制度,是那些打着“集体”的幌子而蔑视个人需要、践踏个人权利的“虚假集体”。
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生活经验对个体具有直接的引导性,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好坏、是非,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价值通过人们的生活经验而内在化。列宁说:“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通过社会生活,人们获得了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去理解、把握和构建自己的信仰。只有在生活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信仰和价值标准,才能有坚定的信仰。可见,信仰的形成和巩固离不开信仰主体的自觉性。我们并不否认环境熏陶、外在灌输、风俗习惯、传统影响乃至遗传因素在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我们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客体关系的动态分析来理解和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如果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在信仰问题上就会出现虚假现象。
信仰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灌输的结果,而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的结果。
(摘编自郑永和《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材料二:
谈到信仰产生问题,首先得肯定人性,人会生老病死,人有欲望,面对不同情形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人会思考解决问题,人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在这个前提下,信仰可有这几种途径产生:一,对自然界有较深刻的认识,意识到规律的重要作用,从而肯定崇拜自然规律,形成信仰;二,把英雄人物或思想伟人升华为信仰;三,由于知识的缺乏,对自然现象及整个自然的无知让人生活在未知中,从而产生恐惧,为了安抚这种恐惧,逐渐创造出神话人物或至善领袖,以此为媒介或对象与未知进行交流来安抚内心,最终形成信仰;四,对未来以及死亡的迷惑与恐惧,促使人们加以思考,用自认为合理的解释来安抚内心,形成信仰;五,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苦难或仅是生活不如意,用自己的思想塑造出超自然力量或观念逐渐形成信仰;六,对已有信仰的继承学习得来,比如生活遭受重大变故,长期受某种文化熏陶,从已有知识观念中顿悟等。
为什么把哲学和信仰放在一起讨论呢?因为虽然哲学求真,求理,靠理性指导人生;信仰求圣,唯心,靠感性指引生活,但是它们可以殊途同归为人生服务。哲学有助于正确认识、确定信仰;信仰有助于充实哲学内容,开阔哲学思路;哲学和信仰都能帮助规划安排人生。
(摘编自李雨田《让信仰和哲学造福所有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终极理想要成为人们真正的信仰对象,就必须落实每个社会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B.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形式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不容忽视。
C.作者指出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
D.信仰问题上出现虚假现象,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主客体关系做动态分析,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个体的自由发展,那么未来或许产生的代替旧社会的社会形式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联合体的构想。
B.当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得到充分尊重,自由个性就能得到充分发展,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真正目标就能实现。
C.个体的生活经验对信仰形成和巩固有直接影响作用,过分夸大外在因素的作用则不利于个体对信仰的坚定。
D.从信仰产生的途径看,有些产生于自认为有合理解释的信仰是唯心的,不科学的,需要哲学作理性指导。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仰”的一项是(3分)
A.《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精神。
B.《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
C.《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柳妈劝告后产生了捐门槛赎罪的迫切愿望。
D.《窦娥冤》中的窦娥在刑场罚下的三桩誓愿里对天地昭雪的祈盼。
7.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信仰”这一概念的要点。(4分)
8. 材料一第二段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在论证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心 壶 [泰]司马攻
①古语道:“玩物丧志”,但我管不了许多,我玩古董玩了30多年,越玩越有兴致,打从去年退休之后更是成为古董迷,尤爱收藏小茶壶。
②有一天我到“越沙潘”佛寺去礼佛,在寺里方丈室的一个古老的木橱中见到了五把造型古朴的名贵小茶壶。我心一动,就和佛寺的主持巴空大师交谈起来,聊古说今,谈得很“投机”。从此我便经常去找巴空大师。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和巴空大师的往来主要是看在那五把古老的小茶壶份上。
④几个月后,我花了二百铢在“耀华力”茶行买了一斤“乌龙茶”,又以八十铢买了一把宜兴出品的新制小茶壶,兴匆匆地向“越沙潘”佛寺来。
⑤“大师!我特地拿来一把新的小茶壶换一换橱中的一把旧茶壶,还有一斤顶级的乌龙茶,送给大师。”我一面说一面打开橱将新制的小茶壶放在橱里,随手将一把古老的小茶壶拿出来。
⑥巴空大师瞪着眼看一看我的脸,我急忙从口袋里取出一个早已备好了的其中放有一千铢的白信封放在桌上:“大师,还有一千铢善金奉献。”
⑦大师眼一闭,不说什么。我自言自语了几句,就拿着那把古朴的小茶壶回家了。
⑧我以新茶壶四把、乌龙茶四斤,外加现金四千铢,在三个月内换到了四把名贵小茶壶。
⑨方丈室里木橱中的第五把小茶壶,我当然是不会放过的。一天我重施旧法,再往佛寺里去,走到木橱前,心中吃了一惊,橱中的第五把古老小茶壶不见了,代替那把茶壶的是我所买来的一模一样的新茶壶。一定有人依样画葫芦用我的办法换去了名贵小茶壶,我真后悔我来迟了!
⑩“大师!是谁将另一把旧茶壶换去了?”
⑪巴空大师把眼睛睁开:“颂吉施主,这个纸盒送给你,你拿回家去吧!”巴空大师以手指着桌子旁边的一个大纸盒,说完又闭眼入定了。
⑫我回到家里,把纸盒打开,我的心几乎要跳了出来。纸盒里放着四把宜兴出品的新茶壶、四斤乌龙茶,四个里面各放有一千铢的白信封,还有我想得到的那把名贵小茶壶!
⑬晚上我整夜没睡,我不需付出什么就得到了五把名贵小茶壶,而这五把小茶壶整夜在我脑中转来转去。
⑭第二天我带了那五把名贵小茶壶到“越沙潘”佛寺里去。巴空大师又在入定。我将五把小茶壶轻轻地放回木橱里。
⑮“颂吉施主,橱中有没有壶,是新的还是旧的,这对于我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你……对你可能很重要。”巴空大师的声音在我背后传来。
⑯我一转身,双手向巴空大师合十为礼,低下头来坐在巴空大师身旁:“大师!是的,很重要,这五把小茶壶对我一生很重要,我是真真正正的得到了五把小茶壶。”
⑰我离开了佛寺,心中想着:“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失去的可能就是得到的。我虽然有不少古董,而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是那五把小茶壶。”
(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我”刻意接近巴空大师,并与他谈得很“投机”,体现“我”这个收藏家的痴迷与贪心。
B.第一次用新茶壶换走旧茶壶时,巴空大师“瞪着眼看一看我的脸”,是不满意“我”所付出的代价。
C.最终巴空大师馈赠第五把茶壶的举动,经过前四次换茶壶的铺垫,看似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D.小说写了收藏家与大师之间的“较量”,最后收藏家被感化,内蕴禅机,让读者获得了诸多启示。
10.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心壶”为题,在“壶”前冠一“心”字,匠心独具,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B.小说多处写到巴空大师的眼睛,突出巴空大师超然物外、积极乐观,简洁传神。
C.“我”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讲述者,这有限叙述视角造成小说的悬念与波澜。
D.小说行文疏密有致,详写第一与第五把茶壶的获得过程,另外三把茶壶则一笔带过。
11. 小说结尾“我”领悟到“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失去的可能就是得到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12. 小说以“错位”来结构全篇,“我”的患得患失与巴空大师的慷慨大度构成错位,请简要分析“错位”的表达效果。(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帝尝谓志宁曰:“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永徽二年,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反,有诏不待时斩之。志宁以为:“方春少阳用事,不宜行刑,且诬谋非本恶逆,请依律待秋分乃决。”从之。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脩来以自戒,若何?” 志宁对曰:“《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志宁爱宾客,乐引后进,然多嫌畏,不能有所荐达也,为士议所少。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谥曰定。赞曰:于志宁谏太子承乾,几遭贼杀,然未尝惧,知太宗之明,虽匕首揕胸不愧也。及武后立,不敢出一言,知高宗之昧,虽死无益也。
(节选自《新唐书•于志宁传》)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B.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C.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D.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文中指加衔,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以示皇帝对此人的荣宠。
B.永徽,唐高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从汉武帝开始的。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与致事、致政、休致、视事、乞骸骨等意思相同。
D.赞,纪传等文章后的总评性文字,用以阐发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有褒有贬。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志宁忠于职守,教导太子。他牢记太宗用正确的道理辅导太子的嘱托,太子屡次犯错时,他想阻止,就呈递《谏苑》讽谏。
B.于志宁勇于谏诤,纠正错失。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诏令立刻斩决。他认为春天不宜杀戮,且诬告不是大罪,应依法后判。
C.于志宁善解君意,及时规劝。高宗担心陨石坠落是不祥之兆,想通过修养德行来警戒自己。他援引《春秋》,宽慰、劝谏高宗。
D.于志宁性格矛盾,前后不一。太子派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他,他无所畏惧,吓退刺客。武后被立,他不敢说一句反对的话。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
(2)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
17. 简要概括太子派人刺杀于志宁的原因。(2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8~19题。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①(节选) 苏轼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注]①:这是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六十岁时在惠州贬所写的诗。
18.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棘丛中盛开的梅花在初升的太阳光下明洁如玉,不仅状其光色,还写出梅花品格。
B.诗人独把清樽,酒醒梦觉,对此名花,尽享短暂的欢愉,忽有妙意萌动,却终于无言。
C.末二句以梅的口吻劝慰诗人,幸有月与酒为伴,可以忘怀一切,表现诗人满足惬意。
D.此诗意象优美,语言清新,感情深沉。诗人借梅自抒怀抱,人梅双关,浑化无迹。
18. 诗中三四句为人称道,清代纪昀评此二句:“天人姿泽,非此笔不称此花。”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亲人给南冈的丁壮饷田的情景。
(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客消释了心中的感伤,于是同苏轼“ , ”,这两句跟文章开头的“月出”“泛舟”遥相呼应。
(3)古代诗人经常在诗词中用杜鹃(子规)意象表达情感,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杜鹃无语已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类似的还有“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再譬如说,两国桥、新大桥、永代桥,越接近河口,河水越明显地交汇着暖潮的深蓝色。在充满噪音和烟尘的空气下,河面如同洋铁皮,将太阳光反射得灿烂辉煌,一面无精打采地摇荡着运煤的驳船和白漆脱落的老式汽船。然而,大自然的呼吸与人的呼吸,已经融为一体,不知不觉间化为都会水色中那一团温暖,而这是轻易不会消失的。
尤其是日暮时分,河面上水气弥漫,暝色渐次四合,夕天落照之中的一川河水,那色调简直绝妙无比。我独自一人,靠着船舷,闲闲望着暮霭沉沉的水面,水色苍黑的彼岸,在一幢幢黑黝黝的房屋上空,只见一轮又大又红的月亮正在升起。我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恐怕是我永生也不会忘怀的“所有的城市,都有其固有的气味。佛罗伦萨的气味,就是伊利斯的白花、尘埃、雾霭和古代绘画上清漆的混合味儿(梅列日科夫斯基)”。倘有人问我“东京”的气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大川之水的气味。那无论是水的气味,还是大川的水色、大川的水声,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东京的声音、东京的色彩。因为有大川之水,我才爱东京;因为有东京,我才爱生活。
21. 下列各项中,与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在这里,蓝天白云,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恰当不过的背景。
D.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22. 下列各项中,与文段中“东京”的标点符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
B. 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C.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D.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2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那不独是水的气味,还有大川的水色、大川的水声,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东京的色彩、东京的声音。
B. 那不独是水的气味,还有大川的水声、大川的水色,东京的色彩、东京的声音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
C. 那无论是水的气味,还是大川的水声、大川的水色,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东京的声音、东京的色彩。
D. 那无论是水的气味,还是大川的水色、大川的水声,东京的声音、东京的色彩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5题。
功能强大的大科学装置,已成为重大原创成果产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始,我国相继建成了一批大科学装置,获得了许多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这些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判大科学装置的价值,①。一方面,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成果产出需要长期积累,既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另一方面,除了产出重大科学成果之外,大科学装置还有很大的溢出效应。
事实上,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应用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②。比如,大科学装置往往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所需要的仪器都要自行设计研制,对所需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极高。通过参与建设,相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我国第一台X射线相干光源——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的建设中,很多分布于长三角的企业竞标参与,绝大多数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其中,波荡器、直线加速器还实现了对外出口。在大科学装置建设中取得的新技术成果,③。为FAST研发的抗疲劳索网技术,就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大显身手。
24.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3分)
25. 请以“大科学装置”开头,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五、写作(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中科院博士黄国平论文中一段致谢文字火遍全网。
生活在小山坳,十二岁时母亲离家,十七岁时父亲离世,高中之前他的学费主要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猪仔等。
“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他说。
他并未因贫而辍学,因为“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一生的事业和希望。”
回忆求学经历,一些有损脆弱尊严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唯一能够支撑他信念的就是“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他在《致谢》中说:“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学校组织“感谢生活,认识世界”的主题教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平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B (季,弟弟的意思)
2.(3分)C(①④⑤⑥名词做动词,②形容词做名词,③形容词使动用法,⑦⑧名词做状语。①名词做动词,用指甲划,②形容词做名词,做小相,③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繁茂,④名词做动词,捣土,⑤名词做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⑥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⑦名词做状语,亲手,⑧名词做状语,对着西家)
3.(3分)D(①③④ 宾语前置,②省略句,⑤⑦状语后置,⑥⑧判断句,⑨被动句。①宾语前置②省略句③宾语前置④宾语前置⑤状语后置⑥判断句⑦状语后置⑧判断句⑨被动句)
二、(35分)
(一)(19分)
4.(3分)A(A 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终极理想只有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上,才能成为人们真正的信仰对象。”可知表述正确;B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而非“最重要的核心内容”;C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提出“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是列宁,而不是作者;D项过于绝对且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是“信仰问题出现虚假现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不能倒推;“对主客体关系做动态分析”是用来“理解和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的,“忽视”它,不是“信仰问题出现虚假现象”的原因。)
5.(3分)B(B推断不当,由“‘自由个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的体现”和“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看作是共产主义的真正目标”可知,“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得到充分尊重”,不是后面两个结论的充分条件,所以无法推出后面两个结论。)
6.(3分)D(D 项窦娥在刑场罚下的三桩誓愿中对天地昭雪的祈盼与“滚绣球”中指斥天地是矛盾的,天地鬼神在她心中的地位已然崩塌,最后的祈盼是找不到出路的无奈选择,不符合材料对“信仰”内涵的表述。)
7.(4分)
①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②其主体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③其形成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的结果;④其产生要肯定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倾向。
(答案答对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8.(6分)
①突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信仰的研究要与人密切联系;②为上下文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使论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③衔接自然,论证层次清晰。
(答案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16分)
9.(3分)B(巴空大师“瞪着眼看一看我的脸”,不是不满意“我”付出的代价,而是对“我”的“贪念”表示不满)。
10.(3分)B(B选项对巴空大师形象概括有误,文本未体现“积极乐观”;文章多处写到巴空大师的眼睛突出的是巴空大师超然、睿智的形象。)
11.(4分)
① “我”因为贪念,费劲心机,得到五把旧茶壶,可是因心中有愧不得安宁,看似得实则失;② “我”顿悟之后,放下执念,归还茶壶,虽失去古董却净化了心灵,看似失实则得。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2.(6分)
①构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特征更加凸显;②表现出更丰富的生活情态,形成广阔的审美空间;③深化了主旨,产生了含蓄隽永的意蕴美。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34分)
(一)(19分)
13.(3 分)B(分析各选项,可发现选项中共有两处有不同断法。一是周公、召公是两个人,必须断开,AC项在此有误;二是“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 根据语境可知“太子”应为“幼”的主语,“卿”是“当辅以正道”的主语,D项在此有误。所以答案应为B)
14.(3 分)C(“视事”不是退休之意,是官员到职办公)
15.(3 分)D(“他无所畏惧,吓退刺客”错,是刺客不忍心杀害于志宁,自行退去)
16.(8分)
(1)(4 分)为国尽忠和为母尽孝无法同时做到,现在太子要人去教导约束,您勉强复职吧,替我完成辅导他的任务。
(译出大意,2分;“强”“卒”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2)(4 分)武则天皇后认为他不帮自己,怀恨在心,后来趁杀掉长孙无忌时,(让)于志宁因此获罪撤职。
(译出大意,2分;“衔”“坐”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17.(2分)
①太子行事不当,志宁多次劝谏,太子不悦;②志宁劝谏无果,只好上书太宗,惹恼太子。
(答对一点1分,答对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9分)
18.(3分)C(“幸有月与酒为伴,可以忘怀一切,表现诗人满足惬意”赏析有误,应表现了满腹心事无处倾吐的悲哀。“独饮勿叹息”,不过是自我排遣而已)
19.(6分)
①通过想象创造出梦幻般的境界;②以缟衣仙女喻梅花,活画出梅花高洁的风采神韵;③诗人视梅花为知己,借梅花慰藉寂寞心灵。
(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6分)
20.(6分)
(1)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2)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3)示例一: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二: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示例三: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答对一处,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则该处不给分。字迹潦草,辨认不清,不给分)
四、(12 分)
(一)(6 分)
21.(2分)A(A项和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项运用了通感; C项运用了排比;D 项运用了借代)
22.(2分)C(C 项中的“美女蛇”与文中的“东京”都表示强调;A 项的引号表示反语或者讽刺;B 项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
23.(2分)A(“不独”表递进,“无论”表条件,文中语境强调递进。“大川的水色、大川的水声”与“东京的色彩、东京的声音”照应。“也无疑是我所钟爱的东京的色彩、东京的声音”与上文衔接更恰当)
(二)(6 分)
24.(3分)
①不能只盯着成果产出。
②能从多方面推动创新。
③也被应用在其他重大工程中。
(答出一点给 1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5.(3分)
①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②大科学装置的价值评判既要看成果,也要看溢出效应。
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应用推动科技创新。
(答出一点给 1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6.(60分)(略)
【参考译文】
于志宁,字仲谧,是京兆高陵人。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山东发生暴乱,他抛下官职回家了。贞观三年(629) 任中书侍郎,(随后又)加授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太宗曾对于志宁说:“过去西周成王姬诵以周公姬旦、召公姬奭(shi)为老师,每天听到的是正确的道理,反复学习就成了他的本性。现在太子年纪小,您应当用正确的道理辅导他,不让邪门歪道诱惑他的心灵。努力办好这事,官职赏赐是可以破格获得的。”太子承乾屡犯罪过,于志宁想挽救阻止他,呈递《谏苑》婉言劝说。太宗看到这非常高兴,赏赐给他黄金十斤、绢帛三百匹。不久兼任太子詹事,因为要替母亲服丧才免去了职务,太宗诏令提前复职,于志宁坚持请求服丧满期,太宗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促开导说:“为国尽忠和为母尽孝无法同时做到,现在太子要人去教导约束,您勉强复职吧,替我完成辅导他的任务。”于志宁这才复职。当时太子在农忙季节建造深邃的密室,一连几个月不停工,还过度地爱好歌舞。志宁进谏,太子不接受。太子在身边多任用宦官,志宁又进谏,太子更不高兴。东宫的仆从按旧制是可以轮番休息的,而太子不让。太子又私下带突厥人入宫,与他们互相亲近,对此,于志宁心中想说却不能说(无法管教),上书太宗竭力陈说。太子大为恼怒,派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他。这两个人潜进他的住宅,看到于志宁疲倦地枕着土块睡在草垫上,不忍心刺杀,就离开了。太子事败后,太宗了解情况,说道:“听说您多次劝谏,承乾不听您的,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这时东宫属吏都获罪免官,惟独于志宁受到慰问勉励。高宗永徽二年(651),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诏令要求即时斩首。于志宁认为:“正值春天是少阳象数当令,不适宜执行死刑,再说诽谤言论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请按法律等到秋分以后再判决。”高宗同意了。永徽四年(653),有十八颗陨石坠落到冯翊,高宗询问说:“这是什么征兆?我要以悔改以前的过失、修养以后的德行来警戒自己,怎么样?”于志宁回答:“《春秋》记载:‘有五颗陨石坠落在宋国。’内史说:‘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产生吉凶的根源。’事物本来有自身的规律,和人事没有一点关系。虽然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于志宁喜欢宾客,乐于推荐后辈,但是猜疑戒心太多,没有因他推荐而显贵的人,受到官场舆论的轻视。高宗废除王皇后时,长孙无忌、褚遂良坚决劝阻不被采纳,于志宁不敢说话。武则天皇后认为他不帮自己,怀恨在心,后来趁杀掉长孙无忌时,(让)于志宁因此获罪撤职。离京任荥州刺史,改任华州刺史,(皇帝)批准他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谥号为“定”。史论评价:于志宁劝谏太子承乾,差点被刺杀,然而却未曾畏惧,他知道太宗圣明,即使匕首刺入胸膛也不做有愧于心之事。等到武后被立为皇后,不敢说一句反对的话,是知道高宗昏昧,即使赴死也毫无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南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南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南平浦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doc、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doc、高二语文期中测试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