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6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属于化学变化
    B.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C. 汽油、煤油、柴油是纯净物
    D.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
    2.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对研究有机物的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 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B. 一氯甲烷的电子式为
    C. 乙酸的结构简式:
    D. 分子式为的有机物有3种
    4. 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
    B. 的单体是与
    C. 聚乙烯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
    D. 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三元轴烯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烷烃   的正确命名是甲基丙基戊烷
    6. 有下列八种物质:乙酸、苯、聚乙烯、苯酚、丁炔、甲醛、邻二甲苯、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 B. C. D.
    7.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与NaOH和溶液发生反应
    B. 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反应
    C. 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发生反应
    D.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8. 某有机物的蒸气跟足量的混合后点燃,反应后生成和,该有机物能跟Na反应放出,又能跟新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
    B.
    C.
    D.
    9.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 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
    C. 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溶液反应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有葡萄糖,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观察现象
    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A. B. C. D.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取冷却后反应液 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
    验证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 A B. B C. C D. D
    12. 分子式为的有机物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E、F都能与溶液反应,B与E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下列物质中可能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苯甲酸 B. 甲酸乙酯 C. 甲基丙酸 D. 甲基丙酸甲酯
    13. 实验室一般用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提纯制得的粗溴苯。

    已知;溴苯与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点依次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Ⅰ、Ⅱ、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B. 水层中加入KSCN溶液后显红色,说明溴化铁已完全被除尽
    C. 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有机层中的单质溴
    D. 操作Ⅳ、操作Ⅴ分别是过滤和蒸馏
    14.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反应,产生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相等;
    能发生酯化反应;
    能发生加聚反应;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和消耗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A. B. C. 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5. 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合成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
    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 水杨酸和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再小心地加入5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下恒温加热反应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固体,过滤得到粗酯;
    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
    常用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量
    颜色状态
    相对密度
    熔点
    沸点
    水杨酸甲酯
    152
    无色液体


    224
    水杨酸
    138
    白色晶体

    158
    210
    甲醇
    32
    无色液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 .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6. 某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试回答:
    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
    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 。
    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mol,则有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L。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_。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0分)
    17. (14分)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E的结构简式为:,合成E和高分子树脂N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合成高分子树脂N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由A可制得F,F的结构简式为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1mol X消耗2mol NaOH
    加热条件下,与NaOH醇溶液反应,只生成一种有机物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碳碳双键能被氧化,则上述流程中“”和“”两步的作用是______。
    合成有机物E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由C合成E的过程中,可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油水分离器可以随时将水分离除去。请你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使用油水分离器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原因 。
    18. (18分)丁苯酞是治疗轻、中度急性脑缺血的药物,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能发生银镜反应;
    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苯环上的卤原子在常压下遇到NaOH的溶液很难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中官能团的名称: 。
    的系统命名是 ;J的结构简式为 。
    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________。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任写出其中两种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由甲醛、化合物A与液溴为原料经下列步骤可得到苯基乙醇。

    反应条件1为________;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L的结构简式为 。


    66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案】
    1. D 2. C 3. D 4. C 5. B 6. C 7. B
    8. D 9. B 10. A 11. C 12. D 13. B 14. D

    15.(16分) 球形冷凝管;防止暴沸;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水浴加热;
    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产率;
    蒸馏或水洗分液;
    除水或干燥;  
    16. (10分)     42    或  
    17(14分).醛基(1分);;加成反应(1分);  ;; 防止碳碳双键被氧化或:保护碳碳双键,使之不被氧化
     ;该装置能将酯化反应中生成物及时分离出去,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18.(18分) 羟基、溴原子(各1分)
    甲基丙烯(1分);
      ;取代反应(1分)
      (答案不对)

     任意2种
    光照(1分);镁、乙醚(1分);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石油的分馏产品的组成,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的积累。
    【解答】
    A.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用加热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的操作为石油的分馏,故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操作为煤的干馏;利用煤来生产水煤气的过程为煤的气化;利用煤来生产甲醇的过程为煤的液化,这三个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故均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汽油、煤油、柴油都是混合物,故C错误;
    D.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故D正确。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和波谱分析。
    【解答】
    A.蒸馏是利用互溶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物质分离的方法,液态有机物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物质分离,故A正确;
    B.利用燃烧法,能将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故B正确;
    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种类和比例,故C错误;
    D.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故D正确。
    3.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涉及有机物球棍模型、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一般,是高考的热点,要熟练掌握常用的化学用语,注意不同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
    【解答】
    A.为乙醇的比例模型,故A错误;
    B.氯原子漏掉未成键电子,故B错误;
    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
    D.分子式为的有机物有3种,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故D正确。
    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通过链节连接方式分析是加聚反应还是缩聚反应,难度不大。
    【解答】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故A正确;
    B.  的单体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即 ,故 B正确;
    C.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度不同,所以都是混合物,故C错误;
    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故D正确。
    故选C。
    5. 【分析】
    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分析、烷烃命名等,注意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和系统命名法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甲基丁烷为含5个碳的烷烃,异丁烷为四个碳的烷烃,分子式不同,故A错误;
    B.三元轴烯和苯分子式均为,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有四种,则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最长碳链6个碳,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得到名称甲基乙基己烷,故D错误;
    故选B。
    6.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物中的不饱和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发生的氧化与加成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或相关反应:中的酚羟基、中的碳碳三键、、中的碳碳双键均可被氧化,中苯环上的侧链甲基被氧化为羧基。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反应;中苯环上的溴代反应,中碳碳三键与溴的加成,中被溴水氧化,中碳碳双键与溴的加成,故C项正确。
    故选:C。
    7.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酚、烯烃的性质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分子中的酚羟基能与NaOH反应,但不能与反应,故A错误;
    B.1mol可消耗,1mol苯环可消耗,所以1mol该有机物最多与发生反应,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与可在上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在酚羟基的邻对位上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物共消耗,故C错误;
    D.联系苯和乙烯的分子结构,两个苯环所在平面跟所在平面不一定共平面,因此,16个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故D错误。
    故选B。
    8.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计算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的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解答】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水的物质的量为:,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3个C、6个H,有机物能跟Na反应放出,又能跟新制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醛基,至少含有羧基或羟基中的一种;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所以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羟基,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该有机物分子中没有酯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中没有酯基,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中含有酯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原有机物为,该有机物1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有机物中含有羟基、醛基,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9.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解答】
    A.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该化合物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与溶液反应生成,故D正确。
    故选B。
    10. 解: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老化为被氧化的过程,故错误;
    利用粮食酿酒时,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制得乙醇,故正确;
    单糖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水解;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但是水解,故错误;
    二者的n不同导致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不产生砖红色沉淀,故错误;
    油脂得到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正确;
    故选:A。
    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
    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制得乙醇;
    单糖、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二者的n不同导致分子式不同;
    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
    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一种。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1. 解: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实验可验证乙烯的生成,故A正确;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则取冷却后反应液 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卤素原子种类,故B正确;
    C.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不能说明乙烯被氧化,故C错误;
    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则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可说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A.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
    C.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2.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解答】
    A能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C与酸反应,应为羧酸盐,B能发生连续氧化,应为醇,则A应为酯,
    A.A为酯,若与苯甲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为甲酸苯酚酯,甲酸苯酚酯水解生成甲酸钠C和苯酚B,不满足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B与E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A错误;
    B.A为甲酸乙酯水解生成B乙醇、C甲酸钠,E为甲酸,D为乙醛,F为乙酸,符合题干所有要求,但是与A是同一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甲基丙酸所对应酯的同分异构体为: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水解后B与E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相同,故C错误;
    D.甲基丙酸甲酯的同分异构体中的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符合题干所有要求,故D正确。
    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注意结合常见仪器选择和使用、常见实验操作、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粗溴苯中含有溴苯、苯、、等。粗溴苯水洗后,液体分层,易溶于水进入水层,溴易溶于有机物,和苯、溴苯一起进入有机层,分液得水层和有机层。有机层再加入NaOH溶液除去,再次分液,水层中主要含有NaBr、NaBrO等,有机层中含有苯、溴苯等。第二次水洗除去有机层中可能含有的少量NaOH、NaBr、NaBrO,分液后得水层和有机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吸水,过滤,得有机层,其中含有苯和溴苯,最后根据二者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实现分离。据此解答。
    A.由分析可知操作Ⅰ、Ⅱ、Ⅲ均涉及分液,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故A正确;
    B.水层中了加入KSCN溶液后显红色,只能说明水层中含有铁离子,但不能说明溴化铁已完全被除尽,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有机层中的单质溴,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操作Ⅳ、操作Ⅴ分别是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
    14. 解:苯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故正确;
    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反应,可生成1mol氢气、1mol二氧化碳,故错误;
    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正确;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和消耗的体积为标准状况,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5. 【分析】
    本题以物质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了常见仪器的构造与安装、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物质的制取、物质产率的计算等知识,题目难度一般,知识点较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
    由装置中仪器A的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使挥发出来的气体冷凝回流;给液体加热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冷却后补加,
    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防止暴沸;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控制温度在下恒温下加热反应,温度低于,应采取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产率;
    甲醇和水杨酸甲酯是互溶的液体,可用蒸馏来分离;甲醇易溶于水,水杨酸甲酯不溶于水,可以水洗来分离,
    故答案为:蒸馏或水洗分液;
    固体吸收粗酯中的水分,所以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水杨酸和甲醇的物质的量分别为:、,由于水杨酸和甲醇是按照1:1进行反应,所以甲醇过量,生成水杨酸甲酯的量要按照水杨酸的物质的量计算,即理论上生成水杨酸甲酯;实际上生成的水杨酸甲酯的质量为,所以实验中水杨酸甲酯的产率;
    故答案为:除水或干燥;。
    16. 解:烃含有C、H两种元素,烃A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即生成、各,根据原子守恒可知1mol烃中含有6molC,12molH原子,则A的分子式为,
    故答案为:;
    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碳碳双键,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应为环己烷,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完全燃烧,生成和,则:

    1mol  9mol          6mol  6mol
          
    当生成和时,需要,,
    需要氧气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42;;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生成物为、,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键,相邻两个碳原子都含有H原子为双键位置,故A的结构简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烃A在氧气的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即生成、各,则1mol烃中含有6molC,12molH原子,A分子式为;
    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碳碳双键,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据此回答;
    根据燃烧方程式计算A的物质的量、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烃A的质量,根据计算消耗氧气的体积;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生成物为、,说明分子中含有1个键,相邻两个碳原子都含有H原子为双键位置,据此确定A的结构简式。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物分子式确定、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五同”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还侧重有机物的结构的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察。
    17.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有机物分子、G的结构与反应条件推断,注意对题目信息的理解,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则E为,可知D为,根据信息可知F为,C能发生银镜反应,由G的结构逆推可知C为,则B为,A为根据题中已知,由G可推知H为,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则J为。
    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溴原子,故答案为:羟基、溴原子;
    为,系统命名是:甲基丙烯,J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甲基丙烯;;
    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可能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任意2种;
    由信息中的转化可知,甲苯与溴在光照条件下得到,再与乙醚反应得到,最后与HCHO反应、水解得到苯基乙醇,L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光照;镁、乙醚;。
    18.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和推断,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结合题给信息进行分析推断,注意有机物的断键和成键方式,难度较大。
    【解答】
    苯丙醛和甲醛发生反应生成F,根据题给信息知,F的结构简式为:,F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G被氧气氧化生成H,则H的结构简式为:;H和锌发生反应生成M,M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N,根据H和锌反应的生成溴化锌知,M的结构简式为:,N的结构简式为:;苯丙醛和三氯乙酸反应生成B,根据题给信息知,B的结构简式为:;B生成C,结合题给信息知,C的结构简式为:;C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
    是苯丙醛,则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
    故答案为:醛基;
    通过以上分析知,F的结构简式为:,F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的结构简式为:,
    中含有醛基,所以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故正确;
    中含有醛基和苯环,所以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中含有溴原子,所以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1mol X消耗2mol NaOH,故正确;
    加热条件下,与NaOH醇溶液反应,可以生成不止1种有机物,故错误;
    故答案为:abc;
    在一定条件下,M发生加聚反应生成N,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已知碳碳双键能被氧化,则上述流程中“”和“”两步的作用是防止碳碳双键被氧化或:保护碳碳双键,使之不被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碳碳双键被氧化或:保护碳碳双键,使之不被氧化;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二者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减少生成物的量,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该装置能将酯化反应中生成物及时分离出去,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相关试卷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属于氯碱工业产品的是,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重庆市复旦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