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辛集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辛集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以下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图中,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试卷单选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月球)小,月亮(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这首童谣,完成下面小题。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2.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3.以下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水星、金星 B.木星、土星 C.天王星、海王星 D.火星、木星4.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带,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 )A.①为岩石圈B.③为地壳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D.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6.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 下图为全球年等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D.等年辐射总量线a的数值为658.我国青藏地区是世界上太阳辐射能是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白天晴天多C.海拔高、白昼时间长 D.深居内陆、气候干燥9.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不同,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 )A.寻找地震中的幸存者 B.探寻海底石油、天然气等C.准确预报地震 D.研究地核的物质组成 据2016年3月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得到的消息,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的天宫一号,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数据服务。今后数月内,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逐步降低,并最终坠入大气层烧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属于( )A.天体 B.行星际物质 C.航空器 D.天体系统11.根据天体系统的组成和层次,与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类似的是( )①小行星 ②卫星 ③星际物质 ④哈雷彗星 ⑤火星 ⑥土卫六 ⑦“风云二号”气象卫星A.①②③ B.②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⑦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B.b地比a地降水量多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少1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15.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参与了岩浆的形成过程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C.地球内能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季风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构成17.关于圈层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 ②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19.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B.两极出现极光C.指南针失灵 D.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因素中,与地表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呈正相关的是( )A.纬度 B.经度 C.海拔 D.大气中水汽含量21.太阳辐射( )A.可以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B.造成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能诱发地震和岩浆喷发 D.造成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22.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煤、石油来自地下,不属于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C.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用的能源D.太阳辐射能是大气、生物、水、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23.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上出现极光和极昼现象B.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会导致大气的运动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D.太阳辐射会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探寻地外文明,开发宇宙资源是人类的梦想,读太阳第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距太阳距离(地球为1)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水星0.390.050.0565.4687.9d58.6d金星0.720.820.8565.26224.7d243d地球1115.521a23h56min火星1.520.110.1503.961.9a24h37min木星5.20317.9413161.3311.8a9h50min土星9.8495.187450.7029.5a10h14min天王星19.1814.1665.21.2484.0a约16h海王星30.0517.2257.11.66164.8a约18h注:表中a代表年、d代表日、h代表时、min代表分。24.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越远( )A.质量越大B.平均密度越小C.公转周期越长 D.自转周期越短25.在八大行星中,地球上之所以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密度,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球公转周期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雄伟的喜马拉雅山C.拖着长尾的彗星 D.浩瀚的太平洋27.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行星 D.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读太阳的大气结构图(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①、②、③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29.太阳活动及其影响正确的是( )A.黑子主要出现在色球层 B.耀斑主要出现在光球层C.耀斑爆发能够影响地球有线电通讯D.太阳风使地球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2018年6月14日,中国发射了人类第一颗连接地月的通信卫星“鹊桥”,为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通信,这将有利于揭开月球背面的秘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嫦娥四号”将要探测的月球属于( )A.卫星 B.行星 C.小行星 D.恒星31.已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2.中生代(距今2.52亿年到6600万年)演变历程正确的是( )A.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诸各界和白垩纪打到了大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C.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演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繁盛。D.中生代末期发生的物种大灭绝世界,绝大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A.a、b、c B.b、c、d C.a、c、d D.a、b、d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O2、CO2的含量变化。完成下列各题。33.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CO2的含量不断上升 B.O2的含量上升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3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2017年9月6日,太阳连续发生两次剧烈的耀斑爆发,其中第二次耀斑爆发是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5.太阳耀斑( )A.发生在①层B.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发生在②层D.发生在②层和③层36.此次太阳耀斑可能会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南宁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B.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C.出现“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增强37.出现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A.②、耀斑 B.③、耀斑 C.③、黑子 D.①、黑子2017年4月8日,“木星冲日”奇观在我国上演。“冲日”指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的天文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次“木星冲日”时天体位置的是( )39.“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木星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了行星运动的特征是( )A.同向性 B.近圆性 C.共面性 D.连续性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地球历史的一小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0.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41.和恐龙同时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动物 C.海洋中大部分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2.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整体分布较均衡43.图中a、b、c、d四区域从年太阳辐射总量来看最适合太阳能开发的是(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4.目前,包含“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天体系统有( )A.2级 B.3级 C.4级 D.5级45.月球昼夜温差大,根本原因是月球( )A.质量较小 B.公转周期较长 C.距日较远 D.没有液态水46.最可能影响“鹊桥”中继星信息传输的是( )A.地球引力 B.太阳风暴 C.太阳辐射 D.地震波强度 2015年1月19日,失联11年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猎兔犬2号”在火星现身,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生物存在的证据。读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7.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总星系48.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 )A.坚硬的地表 B.强烈的光照C.存在液态水 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 读某地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49.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2900千米处 C.33千米处 D.17千米处50.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黄土高原 C.大西洋 D.刚果盆地 参考答案 1.A2.B3.A4.A5.C6.D7.A8.B9.B10.A11.B12.A13.D14.C15.D16.D17.C18.A19.D20.C21.D22.A23.B24.C25.B26.C27.D【分析】26.彗星是宇宙的物质组成形式,属于天体,C正确。漂浮在天空中的云、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浩瀚的太平洋都是地球的组成部分,不是天体,ABD错。故选C。27.天体可能是由固态或气态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卫星在宇宙空间运行时,是环绕行星运动的。D正确,ABC错,故选D。 28.B29.D【分析】28.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对应图中图中①、②、③三层。故选B。29.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光球层,A错误;耀斑主要出现在色球层,B错误;耀斑爆发能够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电通讯,C错误;太阳风释放的高能带电离子受地球磁场影响,在两极高纬度地区会形成极光,D正确。故选D。 30.A31.D【分析】30.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叫卫星;月球绕行星地球公转,因此属于卫星,A正确。行星、小行星围绕恒星运动,B、C、D错误。故选A。31.“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飞行运动的空间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因此“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宇宙空间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D。32.D【详解】古生代后期联合古陆形成,A错误。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繁盛的时期是侏罗纪,B错误。中生代后期出现了被子植物,C错误。中生代末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包括恐龙等绝大多数生物灭绝,D正确。故本题选D。 33.B34.B【分析】33.读图分析,地球上生物出现后,O2的含量上升,B正确;CO2的含量先上升,后波动下降,AC错误;O2和CO2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二者不是呈正相关的关系,D错误。故选B。34.根据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的顺序判断可知,按由老到新的顺序: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错误;三叶虫→鱼类→恐龙,B正确;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C错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错误。故选B。35.C36.C37.D【分析】35.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①光球层、②色球层和③日冕层三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36.耀斑爆发时,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极光现象,南宁所处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极光,A错误;可能诱发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但不一定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B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流还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会造成手机通话过程中出现噪音或通话中断,D错误;故选C。37.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①光球层、②色球层和③日冕层三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光球层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层位于光球外部,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在日全食发生时可以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不能看到光球层和太阳黑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8.B39.C【分析】38.根据八大行星的分布特征,可知木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CD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冲日”指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的天文现象”,A选项图中,在地球上观察木星与太阳的位置相差0°,A错误;B选项图中,木星与太阳的位置分别在地球的两侧,在地球上观察火星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能够表示此次“木星冲日”时天体位置,B正确。故选B。39.“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和木星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说明它们的绕日运行轨道大体处在同一平面上,体现了行星运动的特征是共面性,C正确;同向性是指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太阳、地球和木星几乎排成一条直线并不能体现行星绕日运动的方向,A错误;近圆性是指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呈近圆形,太阳、地球和木星几乎排成一条直线并不能体现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形状,B错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没有连续性,D错误。故选C。40.B41.C【分析】40.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B正确;三叶虫化石不会出现在元古代地层、中生代地层或新生代地层,ACD错误。故选B。41.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C正确。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动物以及蕨类植物等在古生代盛行,多在古生代末期灭绝,ABD错误。故选C。 42.C43.A【分析】42.读图根据图例、数值等可知,图示反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内蒙古西部和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读图,图示反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总体上是北方多,南方少,不是逐渐增加,故A错误;读图,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总体上是从东南向西北不是逐渐增多,故B错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故C正确;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上是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分布不均衡,故D错误。故选C。43.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题干分析,结合题干分析最适合太阳能开发的区域应为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区,据图a区域太阳能辐射总量大于1700KW.h/m3,数值最大,与其他地区相比,太阳能资源丰富,最合适进行太阳能开发,故选A。 44.C45.A46.B【分析】本题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为背景,涉及天体系统及太阳活动相关知识,考查综合思维能力。44.目前,包含“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天体系统有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四级,C项正确。故选C。45.月球昼夜温差大,根本原因是月球质量较小,产生不了足够的引力,不能将气体分子大量吸附在月球的表面,导致其大气层近乎没有,因此白天太阳辐射强,地表气温高,夜晚地面辐射强,且没有大气逆辐射补充地表热量,因此气温迅速下降,造成昼夜温差大,A项正确;与公转周期、距日远近及没有液态水关系不大,BCD项错误。故选A。46.最可能影响“鹊桥”中继星信息传输的是太阳活动,如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的剧烈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地空间引发的一系列强烈扰动,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B项正确,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及地震波强度与其关系不大,ACD项错误。故选B 。 47.A48.C【分析】47.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脱离了地球引力,因此脱离了地月系,但仍在太阳系范围内,更没有脱离银河系和总星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48.地球上存在生命和地球稳定的光照及安全的轨道环境有关,更受到地球自身环境的影响,日地距离、地球运动周期适中,使得地球上温度适宜;地球质量、体积适中,使得地球外围形成了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等,参照此条件可知,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存在液态水,ABD错误,C正确,故选C。49.D50.A49.读图,根据地震波的形态,地震波在17千米的深处,速度突然加快,说明该地存在不连续面,地震波穿过莫霍面速度会加快,地震波穿过古登堡界面会减速或消失,因此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17千米处,D对。A、B、C错。故选D。50.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刚果盆地、黄土高原 、大西洋、喜马拉雅山四个地区中,喜马拉雅山海拔最高,因此地壳最厚,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鄂尔多斯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将导致,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图中A 地气压值的大小可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南阳一中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