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01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02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安心卷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安心卷)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中_____丰富的智慧营养,_____深厚的历史底蕴,把“根”培得更_____,把“魂”铸得更______,从而回答好时代课题,承担起历史使命,创造出历史伟业。

    A.厚植  汲取  牢固  茁壮    B.汲取  厚植  牢固  茁壮

    C.厚植  汲取  茁壮  牢固   D.汲取  厚植  茁壮  牢固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有场地适应、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存在, 所以运动员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是难以在赛场上一举夺魁的。

    B.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

    C.“刷屏”式阅读, 带来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屡屡引发人们争论与担忧。

    D.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意味深长, 都在--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要注重方式方法,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

    B.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 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另外,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

    C.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

    D.阅读,有手不释卷者独爱纸本墨香, 沉醉于书展、书店、书本的魅力; 也有视听兼备者更喜声画共赏,享受着听书、快读、刷屏的自在。

    二、(9,每小题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4~6题。

    虚构的力量

    ①虚构对历史或新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但对文学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

    ②文学通过虚构重组现实,获得比现实本身更具吸引力的艺术世界,引发对现实的新感受。作家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虚构几个栩栩如生的性格,虚构一段趣味横生的遭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暗香浮动的诗意, 如此等等。但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只是零星地散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作家通过虚构加以重组,才把它们解放出来,组合成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整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用虚构把现在、过去、未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获得了动人心魄的美丽意境。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都是“拼凑”起来的角色,但鲁迅的“拼凑”却犹如放大镜,照出了阿Q式的自我安慰,闰土式的麻木。显然。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决不是照相机式的,而是通过作家的虚构,通过对现实的增删改造,创作了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审美愉悦的同时。让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或更新鲜的认识。

    ③文学通过虚构创造理想境界,表达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隐秘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作品就是作家的白日梦。戏剧中的理想人物,诗词中的良辰美景,小说中的乌托邦,无不如此。经典文学作品中,陶渊明在战乱频繁的东晋,虚构了《桃花源记》。通俗小说中,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言情小说的才子佳人,网络文学的“穿越”“玄幻”小说。其内在构成无不是满足虚构的白日梦。在这些作品中,善恶有报。两情长久,弱者变身英雄.常人化为贵族。创造、阅读这样的作品,作家和读者都可以编织白日梦,获得暂时性的情感宣泄和欲望满足。

    ④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开启人类对未知或未来的想象.这一点在科幻小说中尤为突出。19 世纪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尼摩不用离开他豪华舒适的潜艇.就可以在海洋深处展开奇异旅行。他需要的一切都能利用海洋资源制作。《水晶蛋》里的普通店主通过一枚水晶蛋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视线。他能看到火星上的房屋和飞来飞去

    的火星人。在这里,文学借助虚构的先进技术或神奇物件,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作家还通过虚构.思索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时间机器》讲述了主人公乘坐时间机器去到公元802701.发现人类社会在那时已演化为生活在地,上、地下的两个不同种族的故事,作者威尔斯其实是借达尔文的进化论,探索由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组成的英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⑤文学的虚构当然离不开现实.是真实孕育了虚构,但也是虚构拯救了真实;因为文学不仅可以通过虚构重组现实、理想化现实,揭示已知世界的“真”。更可以通过虚构开启对未知或未来世界的想象,探索未知世界的“真”,这就是文学虚构的魅力。

    (/南帆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4.下列对“文学通过虚构重组现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虚构重组的零散现实,比现实本身更具艺术吸引力。

    B.作家进行文学虚构时, 可以无视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

    C.作家借助想象力对现实进行虚构,以带给读者审美愉悦。

    D.文学的虚构还原现实的面貌, 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新感受。

    5.下列对“文学通过虚构创造理想境界”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构的目的在于表达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隐秘的欲望

    B.经典文学和通俗小说创造的理想境界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C作家进行文学的虚构创作实质上是在编织自己的白日梦。

    D.读者阅读虚构作品可以获得暂时的情感宣泄和欲望满足。

    6.下列对“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借虚构的技术,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渴望。

    B.文学对未来的虚构隐含作家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思考。

    C.人类对未知和未来的想象离不开现实.真实远高于虚构。

    D.文学虚构的魅力之一在于它对未知世界的“真"的拯救。

    三、(12,每小题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朝饥示子聿①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 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 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②虽虚过, 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③, 欲将衣钵④付吾儿。

    [注释]①子聿:陆游的小儿子。②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旧时的文人常用

    来称颂本朝。③强项:刚强,不肯低头。比喻刚直不屈。④衣钵(bō) :诗中指想要传授给子津的思想、学问。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窘迫、饥肠辘辘的情况。

    B.颔联中诗人告诫儿子只有专心致志地读书, 才是真正的求学。

    C.诗人生逢清明时代,却一生“虚过”,无所作为, 内心备感羞惭。

    D.诗人以此诗教导儿子, 要做一个有真才实学、有骨气有操守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8~10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以骁勇闻,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日:“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 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 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 无遗类矣。”美即与选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 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 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 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有删改)

    [注释]数十百:  接近一百。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业转战至此                 :等待

    B.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于谷口     :排好阵式

    C. 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因为

    D. 我厚                   :对待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A.洗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B.铣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C.倪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D.铣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在战争中多次立下了赫赫战功,国人都称他为“无敌”。

    B.与契丹作战前,杨业已看出战况将不利,便让潘美用伏兵救援。

    C.王选和潘美都想争夺功劳,未执行原作战计划,致使杨业被擒。

    D.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因为谷口没有兵救援而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

    四、(6)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身被数十创, 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五、(26)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节选部分,完成第1213题。(6 )

    ①青舂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②一只灰胸脯的麻雀神气十足地站在窗外樱桃树的枝丫上,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咱们俩总算熬过冬天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

    母亲吃惊地看了看他,问道:“保尔,你在跟谁说话?

    ④“我跟麻雀说话....现在它飞走了,这狡猾的小东西。”他无力地笑了笑。

    ⑤到了盛春时节,保尔开始想回到城里去。现在他已经恢复到能够走路了,不过他体内还潜伏着别的弄不清的病症。

    ⑥有一天他正在花园里散步,脊椎上的一-阵剧痛骤然间使他摔倒在地上。他自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挨到房间里。第二天医生给他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发觉在他的脊骨上有一个深窝。医生惊讶地问他说:“这是怎么得来的?

    ⑦“大夫,这是给公路上的石头崩的。在罗夫纳的战斗中,一颗三寸口径的大炮炮弹在背后的公路上开了花....

    "那么,后来你怎么能走路呢?一向不碍事吗?

    "不碍事。当时我躺了两个钟头.随后又继续骑马,直到现在才第一次发作。”

    10)那医生铍着眉头仔细看了看那个深窝。

    11)“亲爱的,这可不是小毛病啊。脊骨是不喜欢这样震动的,希望它将来不要发作。穿上衣服吧。柯察金同志。’

    12)大夫怀着同情和不禁流露出来的担心,看着他的病人。

    12.请结合第①~⑤段内容,简要概括保尔是在怎样的身体状况下“想回到城里去”的? (2)

     

    13.结合选文中画横线的内容.简要概括保尔的性格特点。(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17题。(20 )

    丢失的脚步

    ①那些街上的晨跑者,那些蹦蹦跳跳上学的孩子,那些笑逐颜开、边走边聊的早班人,那些黄昏时的遛弯族....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呢?

    "小即美好”,这是经济学家舒马赫的一册书的书名。我越来越支持这句话。

    ③“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收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据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是的,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④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尊严。但“大”编织的迷宫复杂而诡秘,无端制造了浪费与周折,让一切“准时”的承诺都变得可疑、艰巨。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赴约,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那几十米天堑,最后招了辆车,从一个桥底下绕回来,跋涉了几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⑤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街道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不出门则已,一出门即有一种陷入“异地”的恍

    惚感和迷失感。

    ⑥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松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意义。城市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

    ⑦“湖上笠翁”李渔最懂得“步”和“行”的关系。在《闲情偶记》里,他对沉湎车马者的建议是:

    "使乘车策马之人,能以步趋为乐,或经山水之胜,或逄花柳之妍,或遇戴笠之贫交。或见负薪之高士,欣然止驭,徒步为欢,有时安车而待步,有时安步以当车。”

    ⑨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故只从美学上衡量废足的损失,  若换了现在,这位绿色享乐者恐该气急败坏了。

    (10)我曾尝试在大街上散步,发现唯深夜可忍,白天只适于车不适于人。它空阔嘈杂,让人心烦意乱不说,且树稀荫小,不便停驻和小憩;它虽建筑林立,但万象实为一景。

    (11)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反而是胡同小道。其一砖一木都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事也有趣....重要的是,你能与它对话,一个门礅、一副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 -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个有趣的信息体。但是,这最活跃的地方,经整饬葺新后,野性和生趣没了.故事与传奇没了,民间

    性和平易感也没了....胡同街区的枯萎,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12)当走路成为一件乏味的体力活,兴致即衰了。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是运动一下筋骨,寂寞而出, 索然而归。

    (13)但是,脚终归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给双足寻一个有力的落点吧。

    (14)那年,崔永元拉一帮人去搞“新长征”.红旗飘飘,徒步走了趟物非人非的老路。我所在的央视栏目做了期纪录片,讲这群好事者如何折磨自己,如何痛并快乐着。我还发明了个词:“精神足疗”。在我看来,小崔的红旗实为幌子,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在雪山草地间做了次“足底按摩”罢了。

    (15)据说疗效不错,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崔的抑郁症也好了大半。是啊,足底穴位那么多,通着那么多的经络和神经元,不治百病才怪呢。

    (/王开岭,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4.阅读文章第③~⑤段,简要概括“那些用脚步生活的人”都不见了的原因。(6 )

    15.请你用直白简练的语言说说句中加点部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

    他的时代全是木牛流马的环保车,故只从美学上衡量废足的损失

    16.“走路”为什么成了一件“乏味的体力活”?阅读第0①段.简要概括原因。(6)

    17.第③段中,作者建议要“给双足寻一个有力的落点”,为什么? (4)

    六、(8)根据要求完成第1819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同时兼有运动员、学生模特等多重身份,"环球人物”称她为“斜杠青年”。“斜杠”意为拥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杠”将各种身份分开的人。“斜杠青年”将自己的兴趣转换为“斜杠力”,让自身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斜杠青年如今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中国青年报曾对近2000名青年进行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斜杠青年”,并认为这一群体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18.“斜杠青年”有哪些特点?请你写出其中三点。(3)

     

    19.你如何看待当下流行的斜杠青年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100~120)(5)

     

    七、(50)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

    当你冲刺备考时,不妨回顾一下过往的错题,那里有你失利的教训,能提醒你勿重蹈覆辙,从而完善自己。

    当你奋力应考时,不妨回顾一下昔日的辉煌,那里有你成功的信心,能给予你奋进的力量,以更好地前行。

    前进的时候,不忘回顾过往,可以更好地前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2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 D(基于“营养”的语意,第一空宜选择“汲取”;基于“底蕴”的语意,第二空宜选择“厚植”;基于““根”的语意,第三空宜选择“茁壮”;基于“魂””的语意,第四空宜选择“牢固”。)

    2. B(成分残缺,可在句末添上“的热情”。)

    3. B(“拿起书本来就读”后的句号改为分号.)

    4.D(文学的虚构并非是在“还原现实的面貌”,而是通过作家的虚构,对现实进行增删改造。)

    5.B(原文并未说经典文学和通俗小说创造的理想境界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6.C(原文说“是真实孕育了虚构,但也是虚构拯救了真实”,并无真实高于虚构之意。)

    7.C(“一生“虚过’,无所作为,内心备感羞惭”理解有误。

    “生逄昭代虽虚过”是诗人自谦的说法,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大业积极奋斗。)

    [简析]陆游晚年罢官回乡,食不果腹,生活清苦。这首诗就是诗人晚年乡居时写给小儿子子聿的诗。深山中,云雾笼罩着一处低矮的茅屋,一弯溪水从茅屋旁流过。清晨,诗人早早地起来,饥肠辘辘,饿着肚子读书。因为时常忍饥挨饿,这已经成了习惯,算不了什么。读着,读着,诗人想到自己努力奋斗的一生,觉得有许多话要对儿子说。诗人告诫儿子:只有专心致志地读书,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才是真正的求学。那些志趣不高的庸俗者所喜爱的诗,算不上真正的好诗。只要认真攻读,书读多了,自然能辨出好坏来。“我”虽然生在政政治清明的时代,虚度了几十年,但死后见到先人还是有话可说的,“我”对得起他们。这中间两联,实际上就是诗人教育儿

    子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最后一联是说,“我”已经活到了八十多岁,还性格刚直,不屈从于他人,不改变自己的意

    ,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我”老了 ,不能再报效相国了。“我”是想把“我”的思想,“我”的学问传授给你啊!全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感情:把自已洗雪

    国耻,收复河山的理想和愿望全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

    8. C(沿着。)

    9.A(优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10.C(是王侁想争功,潘美不能阻挡。)

    11.:(杨业)身上受伤达几十处(:身上带着几十处伤),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接近一百个敌人。 (“被”“创”“殆”“刃”各1,整体语意准确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凭勇猛矫健而闻名,,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物无敌”....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佚派人登上托逻台嘹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他(带领军队)沿着交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达了谷口。望见谷口无救兵,就捶胸悲恸,只能接着率领部下兵士奋力作战。(杨业)身上受伤达几十

    ,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接近一百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12.示例:已康复到能走路。

    13.示例:顽强、积极乐观。

    14.6,每点2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城市太大,途太远,人们不得不放弃步行改乘交通工具(2);②城市的道路设计复杂而不合理,,给步行出门带来了不便(2);③城市急剧扩张,变化太快,今人感到陌生(或“令人感到恍惚”“令人感到来迷失”》,不愿出门步行(2)

    15.4,每点2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失去了欣赏自然之美的机会(2)和与有趣之人相遇的可能(2)(如答“失去了欣赏山水花柳之美的机会”,可酌情给1;如答“与贫交、高士相遇的可能”,可给2分。)

    16.6,每点3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大街空阔嘈杂,枯燥无趣(2);②小路被整饬葺新:,路上有意思的(或有趣的)人和事都没了。(2)(也可答“小路上也不再细节密集、富有生趣”。).

    17. 4分。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用脚走路,能让身心健康、内心愉悦。(如答“用脚走路,可以治疗精神的菱靡不振,收获快乐”,可酌情给分。)

    18.示例:①爱好广泛,喜欢多元生活;②思想更开放,充满活力;③充满自信,敢于挑战;④更渴望创新、渴望自由;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19.示例:斜杠青年不再局限于上辈人强调的稳定,更加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这些特质让斜杠青年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当下流行的斜杠青年现象,一方面折射出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宽容,另一方面也启示广大有志于成为斜杠青年的年轻人,要明白根深方能叶茂的道理。如果以追求更多事业发展为目的,也要看到背后的重大挑战,避免盲目和浮躁。只要善加引导,斜杠青年一定能成为新时代一股新的敬业奉献、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20.对本题题意的界定:

    材料的第一、二段以备考和应考为例,说明回顾失败的经历,可以使人获得教训并谨慎行事,可以使人发现不足并努力弥补,可以使人看清错误并避免重蹈覆辙.....回顾成功的经历,可以使人获得宝贵的经验,可以使人增强自信,可以获得正确的方向,可以给人带来启发,可以获取力量、敢于挑战、超越自我.....

    本题题意可以理解为:

    在向前发展(或“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要懂得回顾过去的经历,获得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不忘回顾过去的成败得失),这样可以完善自身,从而更好地前行。

    本题的题意表达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入。

    示例:(1)回顾过往成功的经历给人以信心。(心态)(2)回顾过往失败的经历会给人带来经验。(智慧)

    支撑思路:

    过去的经历(是什么)→回顾过往的过,程(具体化)-一回顾过往的价值一它 为后面的事情提供了怎样的智力支持或精神动力(为什么)(具体化)→完善自身,更好地前行(结果)

     


     

    相关试卷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答案用0,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