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课《专题探究:外貌特征能遗传吗》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 第19课《生物的变异现象》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 第20课《生物进化的证据》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 第22课《环境变化与生物进化》课件+教案 课件 7 次下载
- 第23课《网上学习: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课件+教案 课件 8 次下载
2021学年21 自然选择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自然的选择》教学设计
课题名 | 自然的选择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科学知识 (1)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2)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 ||
2.科学探究 (1)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 |||
3.科学态度 (1)认同生物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观点。 (2)培养尊重客观事实,探索自然生命奥秘的兴趣。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现象。 | ||
难点:用海龟的例子尝试解释自然选择学说。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课堂导入 | 一、情境导入: 1.提问——昆虫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回答: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2.提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见过没有翅膀的昆虫吗? 回答:有 3.提问:在一个小岛旅游捕捉昆虫时,波波发现这里的昆虫要么翅膀非常发达,要么就没有翅膀。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 ||
课
程
学
习
| 二、实验与讨论① 活动 1:强风与翅膀 1.提出——马德拉群岛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胜地、大西洋中美丽的海岛,常年刮着强风。岛上既不见任何山泉、溪水,地底下也没有暗河潜流,可是岛上逢夜降雨,每天不误,处处可闻流水潺潺。 2.提出——科学家们发现,岛上有550多种昆虫,其中有200多种昆虫的翅膀几乎完全退化,不能飞行;而其他昆虫的翅膀却特别发达,与其他方大多是普通翅的昆虫不一样。 3.提问:这种进化现象是由于海岛的强风环境引起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4.模拟实验:我们用回形针和小纸片模拟马德拉群岛上的昆虫,探究是否由于强风使得岛上昆虫的翅膀出现这种分化现象。 5.工具与成材率: 电吹风、回形针、纸片 6.实验过程:①将一些小纸片折叠,用回形针夹起来,模拟普通翅昆虫和无翅昆虫。 ②将课本堆叠起来,模拟小岛。 ③将这些“昆虫”随机放在“小岛”上,用电吹风模拟不同强度的风平吹“小岛”。 ④当风力加强时,观察哪些“昆虫”能留在“小岛”上,哪些“昆虫”被吹走。 6.温馨提示:①“昆虫”要随机放在“小岛”上。 ②电吹风要平吹“小岛”,不能只吹某些区域。 ③调整电吹风的风力,确保风力能吹走大部分模拟普通翅昆虫的回形针,以免电吹风的风力过强或者过弱。 7.分享与交流: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联系实验现象,尝试解释马德拉群岛上几乎没有普通翅昆虫的原因。
三、新课讲解①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发现…. 1.明确:在马德拉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所以不容易被呼啸的海风吹到海里;长着发达翅膀的昆虫由能抵御强风所以也生存下来了。而那些长着正常翅膀的昆虫由于翅膀不够强大,就常常被强风吹到海里。 2.结论:自然环境决定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四、实验与讨论② 活动 2:大自然的“选择” 1.时间背景: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苔藓的树干上。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蛾有的体色较浅,翅膀和身体上散布着一些斑点;有的体色较深,几乎没有斑点。 2.分析:根据下面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随着环境的改变,哪一类桦尺蛾更容易生存下来。 在1850年之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白桦树上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在1850年左右,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变成了工业化国家。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树干上的苔藓消失了,树干的颜色变成了黑色。 3.阅读分析记录 4.我的发现:适应自然环境的桦尺蛾更容易生存下来,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五、新课讲解② 1.提出:分析海龟孵化后重归大海的例子,尝试用“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现象。 2.展示——海龟是一种自然孵化的动物。雌性海龟在沙滩上挖坑大量产卵后,经过约50天的自然孵化过程,小海龟便会破壳而出。孵出的稚龟会一起爬出沙坑,朝着大海的方向奋力向外跑,尽快冲到海水里,以躲避海鸟的捕食。 3.解释:只有方向感最强、身体最强壮的小海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爬进大海,避开强烈的阳光以及漫天的海鸟。在生存竞争中,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六、拓展提高 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长颈鹿祖先生活的地区,因自然条件变化而成为干旱地带,牧草稀少,长颈鹿为了生存,必须取食于高大树木上的叶子充饥,为达此目的就特别努力伸长脖子。由于经常使用的器官愈用愈发达,不使用的器官就退化,而获得性状又是可以遗传的,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变化下去,千载万代,颈脖子就逐渐变长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七、学以致用 1.工业革命以后,曼彻斯特地区的森林中能生存下来的桦尺蛾为( B )型。 A、花斑 B、黑色 C、杂色 2.达尔文的巨著( A )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A、《物种起源》 B、《天工开物》 C、《自然选择》 3、在自然选择中,凡是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 ) 4、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 ) 5、达尔文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 ) 6、家鸭比野鸭更肥硕,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 ||
课堂 小结 | 1.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 2. 通过观察身边的各种动植物,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课前准备时,我试图查找能在课堂上展示的古代与现代蜥蜴、鳄鱼的对比图片,可是没能找到相关资料。我也试图查找能在课堂上展示的古代与现代长颈鹿的对比图片及年代进化历程,也终归是一无所获。至于展示桦尺蠖古代与现代的图片,课本中已经较为清晰地给出,就没有必要查找了。 本打算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述相关故事,由此调动学生积极的自学、自编、敢说、敢讲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然后由我来补充和总结,师生共同探讨什么是自然选择。可是,上课前我布置给他们的自查自编故事的任务没有引起他们重视,他们根本不去查找相关资料,只是上课时一味地根据自己以往了解到的一点知识,单凭想象“积极地”自行乱编,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引导和提高。课堂上几乎只能由我一人唱独角戏,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讲给他们听。不过,听完故事后,他们还是较为积极地总结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从桦尺蠖的故事中,可以知道人类的活动影响着其他生物的生存,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的生产日新月异,我们一定要懂得,我们的生存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我们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不能贪图自身的利益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否者,也将进一步影响了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我们要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创美好家园。临近下课时我进一步拓展思维,告诉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适者生存”。对于需要坚持原则的事情我们要做到宁折不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情,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说不定事情可以处理得更圆满,对于学习中的小困难,可以尝试着变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说不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还算比较成功,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以后我要更加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争取师生更好地配合,力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7.做大自然的孩子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7.做大自然的孩子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7做大自然的孩子课件pptx、二年级做大自然的孩子-学习任务单docx、二年级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二年级做大自然的孩子-练习题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二年级上册7.做大自然的孩子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二年级上册7.做大自然的孩子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18做大自然的孩子》PPTpptx、1《18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课件PPTppt、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