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高一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卷7(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一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单元检测卷7(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35分)
1.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运行轨道高度为,“神舟八号”运行轨道高度为,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
A.“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
B.“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
C.“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
D.“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2.中国载人空间站,简称中国空间站,是一个在轨组装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实验室系统。建造计划预计于2010年至2015年间进行,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公里,倾角为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9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假设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的半径为,第一宇宙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发射速度小于
B.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为
C.中国空间站内的物体可以自由漂浮,因为这些物体不受重力
D.中国空间站向心加速度为
3.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空间站轨道高度约为400km,倾角约42°,总重量约100t,地球半径约6400km,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忽略地球自转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空间站实质上就是一颗同步卫星
B.宇航员进驻空间站时为完全失重状态
C.空间站的环绕地球的速度大于7.9km/s
D.空间站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10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发射一颗卫星,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其发射速度( )
A.小于7.9km/s B.等于7.9km/s
C.大于7.9km/s,小于11.2km/s D.大于11.2 km/s,小于16.7km/s
5.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其他轨道卫星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A、B,它们在同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的质量大于卫星B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
B.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它们的周期不一定相等
6.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如图),开始巡视探测。已知“祝融号”在地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是在火星表面的a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b倍。假设地球和火星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则地球与火星密度的比值为( )
A. B. C. D.
7.已知一个火星日的时长约为一个地球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则火星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的比值约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25分)
8.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经过3个月的环火运行后,2021年5月15日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并成功释放“祝融号”火星车。截至2021年7月17日23时,“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里程已突破509米,树立了我国深空探测新的里程碑。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要离开环绕轨道着陆火星,则控制发动机应向运动反方向喷射气体
B.着陆过程中“祝融号”火星车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D.“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9.对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力常量G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B.公式中的r,在求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时,指的是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
C.由公式可知,当两个物体紧挨在一起时,两物体间的引力无穷大
D.公式只适合天体间引力的计算,不适合其他物体间引力的计算
10.2017年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S)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某天文爱好者观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发现该卫星每经过时间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C.地球的质量为
D.卫星的质量为
11.宇宙中存在一些由远离其他恒星的星体组成的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颗星体a、b、c的球心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绕某一共同的圆心O(图中未画出)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做角速度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B.星体b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C.星体c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D.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2.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a和b的轨道半径相同,且均为c的k倍,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 )
A.卫星b也是地球同步卫星
B.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是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的倍
C.卫星c的周期为
D.a、b、c三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关系为
三、解答题(共40分)
13.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之后探测器通过地月转移、环月飞行、落月取样、起飞对接、月地返回,12月17日带着月球土壤安全返回地球。探测器被月球捕获后再变轨环月飞行的轨迹如图所示。探测器环月飞行时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探测器在环月飞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F;
(3)探测器在环月飞行的周期T。
14.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也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求:
(1)同步卫星A离地面的高度H;
(2)求卫星B的运行的角速度为。
(3)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5.科学家们推测在太阳系外可能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4.9倍。已知一个在地球表面质量为49kg的人在该行星南极表面的重量为700N,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求:
(1)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16.德国科学家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体进行了近6年的观察,发现了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为r的星体,正以v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据此提出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若该黑洞表面的物体速度达到光速c时恰好围绕其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
(1)试写出计算该黑洞半径的表达式(用r、v、c表示);
(2)若r=6.0×109km;v=2.0×103km/s;c=3.0×108m/s,请根据以上数据估算该黑洞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黑洞自转)。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其线速度为
由表达式可知,随轨道半径增大,卫星的线速度减小,故由题意可知由于“天宫一号”运行轨道高度大于“神舟八号”运行轨道高度,故“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小,故A错误;
B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其角速度为
由表达式可知,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而天宫一号的半径较大,故“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小,而角速度与周期成反比,故“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故B正确,C错误;
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天体的加速度为
由表达式可知,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而天宫一号的半径较大,故“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
【详解】
A.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卫星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发射不成功,故A错误;
B.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第一宇宙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近地卫星的线速度
故第一宇宙速度可表示为
联立可得,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中国空间站内的物体可以自由漂浮,是因为空间站内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完全失重不是不受重力,而是所受重力完全提供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故C错误;
D.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对于中国空间站有
联立可得,中国空间站向心加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A.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倾角为0,且轨道位于赤道上方高度约36000km,所以空间站显然不是同步卫星,故A错误;
B.宇航员进驻空间站时随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
C.第一宇宙速度7.9km/s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同时也是物体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所以空间站的环绕速度不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C错误;
D.近地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设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同理有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
故D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由宇宙速度的意义可知,在地面上发射一颗卫星,要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其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而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表面轨道处卫星的运行速度,故卫星A、B的线速度小于,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
由于卫星A的质量大于卫星B的质量,可知卫星A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卫星B受到的万有引力,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可知卫星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正确;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可知卫星A、B的周期一定相等,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设“祝融号”质量为m,某星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和R,其第一宇宙速度为v,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祝融号”在该星球表面所受万有引力大小
则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可知
联立解得
由
两式可得
星球密度
代入M和R的表达式后得
所以地球与火星密度的比值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ABC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可得
由于一个火星日的时长约为一个地球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则火星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D
【解析】
【详解】
A.欲使探测器轨道降低,需要控制发动机向运动方向喷射气体,根据反冲原理,探测器速度降低,所需向心力小于火星对探测器的万有引力,探测器做向心运动,从而实现着陆,A错误;
B.着陆过程火星车在最后阶段一定向下做减速运动,火星车处于超重状态,B错误;
C.探测器脱离地球的引力作用而进入太阳系,其在地球的发射速度介于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之间,C正确;
D.根据
得
故
D正确。
故选CD。
9.AB
【解析】
【详解】
A.引力常量G的测定本身就是通过微小量放大引力测得的,进一步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选项A正确;
B.公式中的r,在求地球与月球间的引力时,指的是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选项B正确;
C.由公式可知,当两个物体紧挨在一起时两物体不能再看做质点,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选项C错误;
D.公式不但适合天体间引力的计算,也适合其他物体间引力的计算,选项D错误。
故选AB。
10.AC
【解析】
【详解】
AC.由圆周运动公式可得
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AC正确;
B.角速度
故B错误;
D.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于
中的可以约去,故无法求解卫星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11.ABD
【解析】
【详解】
A.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①
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对称性可知星体b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②
故B错误;
C.三颗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相等,设星体c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④
故C正确;
D.三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所以星体a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⑤
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D。
12.BC
【解析】
【详解】
A. 地球同步卫星需要与地球自转同步,轨道一定要在赤道的正上方,故卫星b不是地球同步卫星,A错误;
B.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是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的倍,B正确;
C.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卫星c的周期与卫星a的周期之比为
卫星c的周期为,C正确;
D. 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可得卫星a的线速度与卫星c的线速度之比为
a、b、c三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关系为
D错误;
故选BC。
13.(1);(2);(3)
【解析】
【详解】
(1)假设月球表面有一质量为m0的物体分析有
解得
(2)对探测器分析,可得探测器在环月飞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3)对探测器分析可得
又
解得探测器在环月飞行的周期为
14.(1);(2);(3)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A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为,设地球的质量为,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又有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则
联立解得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又有
联立解得
(3)设至少经过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根据题意有
代入数据解得
15.(1);(2)
【解析】
【详解】
(1)由得
(2)在行星或地球表面
变形得
所以
16.(1)R=r;(2)3.375×108 m/s2
【解析】
【详解】
解析:(1)根据与银河系中心距离r=6.0×109 km的星体,以v=2.0×103 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可得
(式中m为星体的质量,M为黑洞的质量)。
设质量为m′的物体绕黑洞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
联立上述两式,即可求出黑洞的半径
(2)在该黑洞表面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