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32613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32613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六、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理解法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对公民个人的重要性。(法治意识、政治认同)2.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意识、政治认同)3.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法治意识、理性精神)4.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难点:树立法治意识【四、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对相关法律内容的认知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与拓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搜集体现时代特点的典型案例与素材,依据教学内容,制作实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在课前要查找生活中的法律,查找相关法律条款,搜集相关典型案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 视频导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解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思考:十六字方针每一个环节有何重要地位?(结合图片) 学生根据视频,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和要求,知道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师生探究(可以根据内容细化为几个分议题)(一)树立法治意识探究一: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你读出了什么信息?2.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思考:具有法治意识的表现有哪些?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3.感受法律信仰:视频《宪法宣誓仪式》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结论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 结论2: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公民) 学生自主分析意义学生讨论交流齐读:①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和增强法治意识,廉洁奉公。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论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为学习树立法治意识奠定基础。认识到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探究二:怎样树立法治意识?(1)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认可吗?你能自觉遵守吗?1.遵守有关受教育的法律、法规。2.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在旅游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5.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6.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2)图片展示:青少年参与法治生活学生对照法律规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总结:1.树立法治意识要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树立法治意识,要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选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要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二)学会依法办事探究三:怎样学会依法办事?1.观评影片《少年的你》思考:1.你怎样评价影片中欺凌陈念同学的行为?2.你觉得陈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发言总结1.法治意识不强,不能依法办事,不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2.选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不法侵害案例,引发学生对如何应对不法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思考,学会依法维权。 三、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 通过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四、拓展 空间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思考:面对校园欺凌现象,你想对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说点什么?播放易烊千玺对关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呼吁。 小组合作,踊跃发言 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防欺凌的方法。五、目标升华我们与法律同行伟大祖国叫中华,全国上下在普法。依法办事不离法,依法治国全靠法。学了法、就知法,维护权益保全家。学了法、会懂法,坏人坏事就敢抓。学了法、不犯法,打人偷盗都要抓。全体公民都学法,利国利民利大家。 学生起立,大声朗读 升华目标,激发学生的法治热情。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处理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的时候,把教材顺序稍作修改,先从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入手,然后到法治意识对全体公民的重要性,再到对国家的重要性,这样有小到大,便于学生理解。理解了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就能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上。第二部分学会依法办事,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展开分析,通过对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的行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第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还是觉得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学习目标,教学故事一,小组合作,教学故事二,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