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1页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六、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理解法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对公民个人的重要性。(法治意识、政治认同)2.能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法治意识、政治认同)3.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法治意识、理性精神)4.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难点:树立法治意识【四、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对相关法律内容的认知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好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与拓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搜集体现时代特点的典型案例与素材依据教学内容制作实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在课前要查找生活中的法律查找相关法律条款搜集相关典型案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 视频导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解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思考十六字方针每一个环节有何重要地位?(结合图片) 学生根据视频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和要求,知道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师生探究(可以根据内容细化为几个分议题)(一)树立法治意识探究一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你读出了什么信息?2.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思考:具有法治意识的表现有哪些?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3.感受法律信仰:视频《宪法宣誓仪式》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结论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     结论2: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公民  学生自主分析意义学生讨论交流齐读①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和增强法治意识,廉洁奉公。②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人民服务。③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论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明确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通过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的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法律为学习树立法治意识奠定基础认识到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探究二:怎样树立法治意识?(1)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认可吗?自觉遵守吗?1.遵守有关受教育的法律、法规。2.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在旅游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5.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6.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2)图片展示:青少年参与法治生活学生对照法律规定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总结:1.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树立法治意识,要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选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就要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要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二)学会依法办事探究三:怎样学会依法办事?1.观评影片《少年的你》思考1.你怎样评价影片中欺凌陈念同学的行为?2.你觉得陈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发言总结1.法治意识不强,不能依法办事,不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2.选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不法侵害案例引发学生对如何应对不法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思考学会依法维权    三、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  通过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四、拓展  空间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思考:面对校园欺凌现象,你想对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说点什么?播放易烊千玺对关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呼吁。    小组合作踊跃发言   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防欺凌的方法五、目标升华我们与法律同行伟大祖国叫中华,全国上下在普法。依法办事不离法,依法治国全靠法。学了法、就知法,维护权益保全家。学了法、会懂法,坏人坏事就敢抓。学了法、不犯法,打人偷盗都要抓。全体公民都学法,利国利民利大家。     学生起立大声朗读    升华目标激发学生的法治热情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处理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的时候,把教材顺序稍作修改,先从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入手,然后到法治意识对全体公民的重要性,再到对国家的重要性,这样有小到大,便于学生理解。理解了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就能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上。第二部分学会依法办事,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展开分析,通过对欺凌者、旁观者、被欺凌者的行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第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还是觉得有很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
     

    相关教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学习目标,教学故事一,小组合作,教学故事二,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