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1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2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3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4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5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6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7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08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说分类,阅读命题举例,散文化小说命题特点,回扣教材,散文化小说,文本阅读一,文本阅读二,戏剧化小说的文体特征,戏剧文学,文本阅读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传统小说(情节类,线性) 情节的复杂性、人物的典型性和宏大主题的关注上现代小说(非线性)散文(诗)化小说 小说叙述贴近生活,有着大量体验性内容,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小话语”“小叙事”,创作主体内在的情感与体验。 “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文本体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类型小说或其他小说的独特的地方和价值------“那一个”。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
    有一道题突出文本的特点——独具特色的“那一个”。如:(1)《越野滑雪》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冰山理论(2)《理水》《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故事与新编(3)《呼兰河传 》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儿童视角(4)《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
    突出文本的特点——独具特色的“那一个”的问题一般设置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到“那一个”,并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等方面去思考。 如《邮差先生》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舒缓的叙事风格 参考答案:(1)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2)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环境);(3)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提示]“没有太强的故事性”是非典型性文本的特征,“叙述舒缓”是这篇非典型性文本的鲜明特征。怎么答题呢?“舒缓”跟人物的关系,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舒缓”跟环境的关系,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舒缓”跟情节、作品的风格的关系。三个角度六分,围绕小说三要素(有时候加上主题)答,基于典型性文本,高于典型性文本。
    《故乡》《边城》《老人与海》
    《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概念 散文化小说(抒情小说、诗化小说)是一种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小说文体。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1.故事情节淡化 情节舒缓、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缺少戏剧性冲突;选取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片段特写的形式呈现。2.虚化人物 散文化小说不追求塑造典型人物,而是非常简单地勾画人物,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将人物融入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渲染的氛围中,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散文化小说中少有对人物性格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缺少丰富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征。而且一般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3.时代背景淡化 散文化小说一般不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时代意义的题材,大多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民风民俗进行描写,在一幅幅风俗画中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
    3.散文特征凸显语言美 运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灵活多变等。意境美 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既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情调美 富有审美意蕴,主旨往往比较含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这篇小说标题“侯银匠”,但作者汪曾祺用相当多的笔墨写了侯银匠的女儿侯菊,这是理解作品的一个难点,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一个旧时代城镇的手艺人,一个中年丧妻的父亲,他的一生,既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无惊险曲折的奇遇,倘说成就,就是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并且嫁了个好人家。对于传统的小说家而言,侯银匠身上无拍案之惊奇,也无警世、醒世之哲理;对于新时代小说家而言,侯银匠既不体现何种本质,也无从揭示规律,但是汪曾祺却看重这样的人生、这样一种传统的人生样式、人生况味,因为这种人生中蕴含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命意义。要表现侯银匠这样的人生,从艺术构思讲,不直接描写侯银匠,而是主要通过他的女儿来表现,这是匠心;选取侯菊出嫁的时刻——侯银匠人生中的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避免了平铺直叙,这也是匠心;侯银匠的人生意味蕴含的传统价值相对而言是“虚”的,是“神”,归根到底侯菊是在侯银匠十几年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长成的,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这些琐屑之中,侯菊实为侯银匠的人生结晶,通过这有形的实在的“结晶”,无形的“神”方能体味,这当然也是匠心。
    小说题为 “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秤匠 李笙清从我懂事的时候起,老镇上就有一个专门做木杆秤的铺面,招牌上写着四个大字“韦记秤店”,黑漆描金,古色古香。韦家祖籍四川,据说还是19世纪末逃荒来到我们这边的,就此在老镇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繁衍开来。韦家秤店是祖传的手艺,男女都传,但从不传于外姓。童年时,我经常到秤铺玩耍,韦老师傅一脸的白胡须。他的一个孙子狗娃跟我同年,关系十分要好,七岁就开始学做秤,屁股上没少挨爷爷的竹板。到了狗娃父亲这一代,韦家已经在周边好几个乡镇都有了秤店,挂的全是“韦记秤店”招牌,就像如今流行的连锁店一样,使用的都是韦家家传的纯手工制秤技艺。除了制秤,“韦记秤店”还修理各种秤具。由于信誉好,手艺精湛,质量上乘,生意特别红火。狗娃没念过什么书,但能说会道,头脑活络。
    “你可不要小看我们做秤的,这木杆秤可以说是咱们中国的‘国粹'呢!”每次喝了酒后,狗娃总会跟我唠叨关于秤的话题。在他的讲述下,我知晓了制秤是门纯手工活,看似简单,其实从选材、刨杆、打磨、打眼,到校秤、锥星、抛光、打蜡、上色,工序繁杂。秤碗谓之“权”,秤杆谓之“衡”,秤杆上的秤星,也有许多讲究,一颗星代表一两重,三颗星名曰“福、禄、寿”,解释为生意人欺人一两就会“失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无禄”,即没有官做,欺人三两则要“折寿”。狗娃侃侃而谈时,从不随意用手比划,这一点跟韦老爷子几乎一模一样,据说是韦家祖传的家训:手是用来做秤的,不能招摇。据说当年老镇上还有一家秤店,匠人也是外乡人,制秤手艺也不错,后来却经营不下去而转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究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店主一时贪图高利,给当地湖霸制造了一杆中间打空灌了水银的“黑心秤”,后来被渔民发现后殃及这家制秤店,结果只能卷铺盖走人了。
    韦家制秤一直以来恪守祖训家规,口碑在外,曾数次拒绝过“黑心秤”的制作,大有唐代诗人郑薰笔下“镜照分妍丑,秤称分重轻。颜容宁入鉴,铢两岂关衡”的高风。那时候使用木杆秤的多,粮行、渔行、山货行等都是使用很大的木杆秤,有些做小生意的则是使用小木杆秤,乡下农户上街卖菜和鸡蛋、鸭蛋则是使用较小的木杆秤,所以除了本地生意兴隆,许多外地商户也慕名而来,专门在“韦记秤店”订制大大小小的秤具。尤其是那家因制作“黑心秤”的店主离开后,“韦记秤店”更是成了老镇上唯一的制秤店铺。家乡小镇很古老,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条大河穿镇而过,直通长江,南来北往做各种生意的人很多,如贩卖河鲜、绸缎、粮食、食盐的,留下一些大码头的痕迹。过去做生意大都使用木秤,主要有钩秤和盘秤两种。特别是乡村人家,几乎家家必备,小商小贩更是人手一把,朝夕不离。这样一来,信誉素著的韦家木杆秤就成了人们购秤的首选,不光称量准确,而且使用的材质上乘,秤纽灵活,秤钩美观耐用,秤盘形制多样,大小不一,秤量不差分毫。特别是渔行、粮行、煤行、盐行的大秤,需要精心丈量距离,要做到毫厘不差。
    我曾看过狗娃制秤,工序繁杂而精细。先要做好头小、腹胖、尾细的杆身,然后用“雷公钻”钻出几百个不到一毫米的秤星孔、装饰花案孔和阿拉伯数字,每个孔里嵌入铜丝、锡丝,用利刃刮断,然后敲实、打磨、抛光,直到秤杆光滑、秤星闪亮、秤花生辉的地步。如今,先进的电子秤、磅秤逐步取代了已传承2000多年的木杆秤,但老镇集市上仍然有一些小贩在使用木杆秤。“韦记秤店”并没有被日新月异的时光湮没,在制作传统的木杆秤的同时,开始销售和修理各种各样的电子秤和磅秤,生意依然红火。每次返乡,看到挂在店里的那些木杆秤,就像看到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我的心里总会泛起几许怀旧的思绪。(有删改)
    【思考】有人认为李笙清的这篇小说散文化特征明显,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特点的具体体现。
    ①弱化故事情节,小说只是对狗娃向“我”讲述木杆秤制作,“黑心秤”等片段进行了叙述,文中事件相对零星、简单,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②虚化人物,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丰满,文章对“韦老爷子”“狗娃”虽有描写,但缺少丰富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征。 ③语言优美、生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文中综合使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议论、叙述等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灵活多变。(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转换视角,隐匿作者(少讲述、直观呈现)。 通过人物的视角看他眼中的情景,减少讲述人(作者)的声音和感受,由人物的活动客观呈现故事。——真实性2.对话以对话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连接场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揭示心理,表现矛盾冲突。4.场景集中与现场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很集中,绝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某一地点。有更直观的视觉特效,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悲喜。
    天二哥 台静农烂腿老五坐在栅门口的青石块上,脊梁倚着栅门,手捏着一打钱纸,在那里慢慢地撕开。嘴里不断地祷告着:“你活着俺俩爱闹着玩,现在你死了,千万不要吓我。我胆子并不大,又歇在这栅门口。朋友,你让我再讨二年饭。俺们再到一块闹着玩罢……”天二哥在这南栅门外一伙中算最能喝酒的,他自小就会喝,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没有同酒离开过。他自己说:他爹会喝,他爹的爹也会喝,这酒瘾是从他娘胎里带下来的老瘾。他近几天身上有些不舒服。昨天下午时分,觉着心里比平常还难过。于是他凑了四百文,都买了烧酒喝。他喝了烧酒,着实有些醉了。他坐在王三的饭店前面馍馍桌子旁边的一条大板凳上,两脚翘在桌榇上,两手搂着腿膝盖。他的整个的脸面,以及他秃了顶的光头,都成了猪肝一般的颜色。
    这时候,卖花生的小柿子提着花生筐从北大街来。天二哥一眼看了他,就笑着曳着嗓音向他说:“我的乖乖,你来得真好,赶快送来给你天二爷亲个嘴罢!”“你怎么出口就伤人!”“乖乖,反了天了么?……”天二哥站起身子,举了拳头对着小柿子打来,但一躲开,拳头落了空;小柿子转过身子反在天二哥脊梁盖捶了两拳。这两拳是小事,但在天二哥身上却是从来就没有驮过别人的拳头;虽然十几年前挨过县官的小板子,那是为的蒋大老爷告他游街骂巷的罪过。但是这只能县大老爷和蒋大老爷可以打他,这小柿子又怎配呢?这耻辱,当然他是受不了。于是他发狂,他咆哮地赶来。没想到,他将离开馍馍桌子便扑地一跤跌倒在地下。他这一跌,却非同小可;就是王三、烂腿老五他们都惊异了。其初他们都想叫小柿子狠狠地吃一顿打,到没料着天二哥弱到这样。于是他们将他扶到原先的板凳上,安慰他道:“你喝醉了,酒醒醒再说罢。”吴二疯子带着老前辈的口吻,去申饬小柿子,不准他骂;要再骂,他就来打嘴巴。
    他自家很失望,以为生平没有这样地丢人过,在大众面前;旁人说他喝醉了,于是提醒了他解酒的老法子——这也是他爹的爹传下来的。他摸了一个卖粥的大白碗,左歪右斜跄踉地跑到栅门口的尿池前,连连舀喝了两大碗,顺便倚着墙坐在尿池的旁边。小柿子远远地蹲在一旁,带着胜利的呆笑。天二哥藏着杀气的醉眼,忿怒地看见他这种藐小的傲慢,于是破口大骂起来:“你这小王八羔子,老子马上叫你知道厉害。”“好,你的大爷就不跑,咳,我怕你吗?”小柿子今年正是二十岁的少年,所以他敢这样的倔强。他又想:这样一个泥醉的家伙,又在病中,无论如何,也不是他的敌手。他只顾去妄想,却不提防他这位天二爷一颠一簸地跑来了。他将要忙着站起来,他的头倒被按住了。天二爷用一只猛力的脚,将他的花生筐踢翻,铜钱滚了遍地。他把身子斜下去,想顾全他的花生筐,却被他的天二爷乘势压伏在地上。“小王八羔子,老子叫你知道厉害!”
    他用了大力狠狠地在小柿子背上连三连四的捶。小柿子声音有些颤抖。觉得这醉汉压在身上有如一棵大黄梨树,一点也不能动弹。他的大拳头,尤其吃不住。 “饶了罢!天二叔,我认识你了!”小柿子终于哭着求饶了。毕竟小柿子输了,一般看的人也都痛快。他们笑这个傻小子,将鸡蛋去碰石磙,太不量力了。吴六先生看得有些不忍,用力将天二爷拉开,小柿子从他的拳头下窜了出去。“古人云:败兵之将,不必穷追。天二哥,记他下次罢!”“呵呵,六先生,今天不打他个龟叫鳖爬,他哪里知道厉害!”“呀,好个下马威!”王三说了,大家都笑了。小柿子也不去睬他们冷刻地讥笑,草草地拾了花生,捻了铜钱,含着眼泪强打光棍地骂着,“今天打了大爷,缓两天再算账……”悄悄地走了。“呵呵,缓两天再算账,好罢。今天便宜了你这小东西!”显过好身手的天二哥,很光荣很疲倦地坐在原先的板凳上。
    “还是天二哥,小柿子总算叫乖了!”他们向他喝彩。“呵呵,他敢不叫乖?不然,还能姓天么?”说来姓天,这也是他的光荣。几年前,他在王三饭店里推骨牌,遇着警察来查店,警察很不客气地要拿他。先问了“你姓什么?”他说:“我姓天!”他趁着这当儿,打了警察两个耳光,就迅速地跑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称他叫“天二哥”。他坐在板凳上精神有些不能支持。骤然跌倒了。烂腿老五很明白,他知道这一定是他的病以及酒和清尿发作了。于是同一些人将他抬到栅门的底下。“我大概不行了……”他的颜色变成了苍白。这一夜烂腿老五陪了他,也没有睡觉。在第二天东方发白的时光,这天二哥便离开了烂腿老五。据说是,正在鸡鸣丑时。一九二六年七月(有删改)
    【思考】结合文本,从对话、场景和读者三个角度简要解说小说的这种“戏剧化写法”的具体特点。①对话: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就像戏剧中的对白,交代了人物的关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场景:小说发生的地点——栅门口、王三饭店就像戏剧舞台的具体场景,小说的绝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这里。③读者:小说采用戏剧化的写法,让读者不自觉地变换为观众的角色(身临其境、现场感),冷静地欣赏故事,体会故事的意蕴。
    散文化、戏剧化小说阅读技巧
    1.以文体为抓手,有“统合”意识。 按小说的阅读方法去读,往往要综合考虑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艺术效果等多个要素,即三要素一核心一备选的循环解题思路。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散文化与戏剧化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散文化与戏剧化 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化小说,讨论交流,课堂训练,答题思路,散文化小说特点,课后巩固,戏剧化小说,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文学,戏剧化小说的文体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小说小说的语言鉴赏小说的文本特征: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小说小说的语言鉴赏小说的文本特征,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航,当堂练习,类题拓展,规范解答,题型二品味语言艺术,题型三鉴赏文本特征,考点阐释,文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题:情境化题型专项突破 课件: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题:情境化题型专项突破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题热点,链接高考,考题解读,立足文本创新答题,方法点拨,复习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3散文化小说与戏剧化小说的特征复习课件-2022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热点题材详解与特训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