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教案
展开《浮力》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及实施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由于抽象度比较高,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情况:
“浮力”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不熟悉。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不熟悉,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不熟悉的。而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必须具备的,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讲授法、实验法
(四)教学手段:实验、归纳、对比
(五)技术准备:PPT、大塑料桶、篮球、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圆柱体液体压力显示装置、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上标有等距离的格)、水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指出生活中常见的浮力;
2.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可以说出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四、教学流程示意
五、教学过程
介绍实验器材及实验操作,将篮球按入装有水的水桶中
提出问题
在按的过程中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奇妙的浮力
板书:§10.1 浮力
提出问题
你们桌上有一个灌水的气球和一个有水的大烧杯,能不能自己动动手体验一下浮力?放入水中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像气球这样能漂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提出问题
1、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漂着呢?
2、像铁块这样,在水中会沉底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3、引导学生:仿照气球,用手去感觉是否可行?如果不行,是什么原因?
4、那该如何去做?
5、我们能否总结出什么叫做浮力?
如果这里用的不是水,换成其他液体,物体同样也会受到浮力,所以在这里把“水”推广成“液体”就得到了浮力的定义
板书:一、浮力
1. 浮力:
F拉 +F浮 = G
F浮 = G-F拉
2. 符号:F浮
3. 测量:F浮=G-F拉
4. 方向:竖直向上
5. 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1-6都在PPT展示,板书只画受力分析图)
提出问题
浮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如果学生答出水的压力,那么就追问:压力与浮力有什么关系呢?
2、如果学生答不出水的压力,那么就追问:浸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给的什么?
那么我们做一个实验,研究一下水的压力与浮力有什么关系
演示实验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比较物体各表面受到液体压力及压力和合力的情况。
板书:
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体前后左右受力平衡,而下面受力大于上面
F向上 + F拉 = F向下 + G
即F向上-F向下 = G-F拉
∴F浮 =F向上-F向下
提问:请大家总结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F浮= F向上- F向下
PPT: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后两个我们已经知道,那么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会有哪些呢?
板书: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组织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巡视指导
1.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2.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
3.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教师点评
思维扩展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然也会有很多物体虽然浸在液体中,但却不受到浮力的作用。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寻找到生活中你认为不受到浮力作用的例子,并尝试自我总结归纳出一个判断,或者辨别这种情况的方法,同学间交流一下,看谁总结的既简单有具有概括性。
六、板书设计
§10.1 浮力 一、浮力 F浮 +F拉 = G F浮 = G-F拉
二、浮力的产生
F向上 + F拉 = F向下 + G 即F向上-F向下 = G-F拉
∴F浮 =F向上-F向下 |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h深 浸没前有关 h深↗ F浮↗ 浸没后无关
2、V浸没 有关 V浸没↗ F浮↗
3、ρ液 有关 ρ液↗ F浮↗
4、ρ物 无关
5、S表 无关 (因素种类及顺序根据学生实际汇报情况而定) 结论: |
七、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把篮球按入装有水的大桶中,使学生从视觉和感觉上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身边习以为常的物体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引起了极大兴趣,大大的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2、本节课为学生准备了多种测量方法所需的器材,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案,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再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不让学生留有遗憾。
3、在浮力的影响因素的猜想上有学生很多分歧,但采用合并归类的方法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猜想都有所体现,所以得意保证大部分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进入。合作性的操作进行顺利得当,并且对数据能有效快速进行分析的论证,得出了浮力的两个影响因素,对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都有了亲身良好的体验,自我感觉是一堂较成功的新授课,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本节知识良好。
4、但在讲解浮力产生原因这一难点的过程中感觉学生还是有些很吃力,可能是对水中受压力观察的不是很清楚,学生不易理解。设想在课前做的再充分点,改进实验,用铁丝折成一个空心长方体,在六面扎上松紧相同的橡皮膜。把它放入水中比较六面的凹陷程度,可能学生掌握就容易多了。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章 浮力10.1 浮力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浮力,浮力的产生,课堂小结,习题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1 浮力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1 浮力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提出问题,演示实验,想想议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