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二框 季风的影响教案
展开1、了解地形类型的多样性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了解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学会使用气温、降水、自然景观等要素来了解气候特点。 2、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知道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通过分析中国的气候类型图等,感知季风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并学会分析季风影响下的同纬度的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4、用实例说明季风气候对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自己家乡发展生产的得与失中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难点: 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播放《我的名字叫丽水》,问:“丽水地区风光秀丽,是个养生福地,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地形,气候……”追问:“什么气候,有何特点呢?” 答:“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承接:季风气候不仅影响了地区的风光,还影响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风的影响》。
展示呼伦贝尔的冬天与海南岛的冬天景观图,让学生感受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展示图3-16中国的气候类型,要求学生联系景观图片,分析我国的气候类型。 提问:阅读上图,找一找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1、长江以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2、长江以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3、青藏高原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除了这三种气候类型外,中国还有哪些气候类型?你能说说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吗? 教师板书:我国的气候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教师总结: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景观,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追问:有人说,中国的气候类型是:3:2。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其实这体现了我们气候分布的显著规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3) ---季风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2) ---非季风气候类型。 教师小结: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教师板书:季风气候显著
承接: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怎么形成的呢?影响我国的又有哪些季风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问答问题,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教师:季风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影响我们的有冬季风和夏季风。 学生看图册15页中国降水的特点及成因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冬夏季风示意图,完成综合探究单一。 一、完成冬夏季风比较表
季风类型 夏季风 冬季风 发源地 风向 特点
归纳:为什么亚洲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特别显著呢?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所以季风气候当然也特别显著。 承接: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季风的利用。思考:为什么明朝大航海家郑和,每逢下西洋必安排在冬季启程,夏季返航?为什么? 答:利用冬夏季风的风向,出发和返航都顺风顺水。
教师:那是不是我国所有的地方都有这种便利呢?提问: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请问这里的春风指的是什么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是什么?(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不度:吹不到。 )
生答:原因在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及山脉阻挡,受不到夏季风影响。 师:那么,夏季风都能影响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看图3—17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及季风的活动和图3—12 中国的地形,读图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主要是以什么为界?
答:一系列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总结: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我们叫季风区,不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有很大的区别, 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利、弊) ? 那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展示图3-18 季风的功劳。提问:
1、说一说:中国广州与沙特的利雅得的气候有何差异?
2、说一说:为什么同处于北半球相近纬度的中国广州与沙特的利雅得在气候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3、想一想:季风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学生先找到广州和利雅得这两个城市,比较它们在位置上的相同点——纬度大致相同。然后从图上读出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如广州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归纳得出结论: 广州的气候在夏季有雨热同期(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特点
追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季风区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答: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再问:大胆想象一下:在两地所处纬度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中国在北纬20°N-30°N的地区,气候景观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珠江流域一带绿野相连,城市集中,人口密集,西亚一带则沙海连绵,荒漠广布。 教师评价,补充两地的景观图片来说明。
再问:为什么处于同一纬度,西亚、北非是一片浩瀚的沙漠,而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呢?
答: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可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季风有很大的功劳,那到底有哪些功劳呢?
展示阅读卡《季风的功劳》,《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及中国的人口密度图,问:对比两副图,联系上节课内容思考:夏季风对人口、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 答: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基本上是我国人口稠密、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及对比追问:季风给我们带来的是否只有好处呢?
展示图片图5—21《洪水》,图5—22《干旱》,图5—23《冻雨》等,提问请从季风的角度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答,教师帮助归纳:
季风的不稳定性:夏季风来得早,去得迟——洪涝灾害,夏季风来得迟,去得早——旱灾;冬季风特别强烈——冰冻灾害
根据上面的讲述,要求学生小结讨论归纳:完成综合探究题二 二、讨论:季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利: 弊: 教师板书总结
学完了本课内容,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身边,展示图片《丽水地区的民居结构、出行、主食、粮食作物、交通》问: 1.丽水地区属于什么气候?
2.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季风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踊跃发言,教师适当评价总结。 学习小结:
我国复杂的地形特点,造就了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的热力差异使我国深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而这种气候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博大精深的伟大文明。 师生齐读快板;
我国气候杂又多,季风气候最显著, 热带温带亚热带,东部地区影响大, 冬季风,陆上来,风向偏北冷飕飕, 夏季风,海上来,风向偏南暖烘烘, 话说季风功与过,事实说明功大于过, 功-大于-过。
板书:
教学反思
综合来看,本课有这么几个亮点:
1、课前导入素材选择较好,歌曲《我的名字叫丽水》 贴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引起共鸣。课堂开头与结尾相呼应,利用丽水本地的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同时还注重了对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本节课能较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程度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了:动脑思考、动耳听、动嘴说、动眼看、动手写等,做到了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本次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利用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且利用了种类多样的地图,让学生在判读、对比中探究知识、培养能力,还利用探究单等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足之处:
1、课外素材的选择会不会太多?课堂当中教师讲的时间是不是还太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不是还可以更突出?
2、有关同屏技术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同屏技术为课堂而服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
气候
灾难
两大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不稳定性
好处
基本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养,同屏技术是不是还没有真正用到位?
3、练习如何设计才合理?课中练与课尾练材料的选择,题量的选择,难度的选择,这些问题的处理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季风的影响精品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季风的影响精品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