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展开红松之乡
红松之乡在哪里?小兴安岭(事实性知识)
为什么小兴安岭会成为红松之乡?(概念性知识)
从自然环境条件(事实性知识)分析红松多的原因
从经济条件分析林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重点)
如何让小兴安岭成为永恒的红松之乡?
(一)主题阐述 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区域地理教学的几个主要任务: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让学生学会区域分析,即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现象,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教材用很大的篇幅予以介绍伊春所处的小兴安岭大环境和伊春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生产方式变化。 所谓描述是学生学会用口述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地图的理解,包括气候、地形、动植物、河流、经纬度、面积、等相对位置等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人文环境,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比较小兴安岭地区50年前传统生产模式和今天新型生产模式,教师创造材料引导学生去描述伊春生产方式的前后变化及其影响。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初一的一部分学生已经学会识图、读图、析图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地图上获取多种信息,但在表述上有不科学、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角度还比较有限,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的读图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依据以上对课标的理解、学情分析,努力做到“用图表来破解自然环境,以浅显的材料来透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让纵向比较来感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为突破对小兴安岭的地理环境这一重点,作简洁细化处理,读图思考法:对“图6-3 小兴安岭的地形”,通过读图引导对小兴安岭的气候、地形、动植物、河流、经纬度、面积、相对位置的细节了解,水到渠成了解小兴安岭独特自然环境。 2.为了解感受比较前后两种红松森林资源开发模式,采用材料阅读、问题引导比较法:感受传统粗放型开发红松森林资源模式和现在合理开发红松森林资源模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影响,使学生感悟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要保护。 通过以上教学,既有整体把握、以点带面、又有多角度多方位感悟重难点的教学思路,课标、学情、方法相融合。 | ||||||||||||||||||||||||||||||||||||||||||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从地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分析小兴安岭独特自然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学会用各种知识技能多角度获取信息;通过对文本材料的阅读,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抓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种森林资源开发模式的比较,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了解小兴安岭的独特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感受伊春人对红松森林资源开发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1.热身篇:我为伊春选市树 【图片呈现】出示两张图片:红松树和小叶榕树(放大树叶) 【提问】如果你是伊春市民,你将选择哪一树种作为伊春的市树?并说出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红松特点 【承转】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犹新,对课外知识也了解的较多,既想到了伊春的自然环境,也考虑了红松这一树种的特点。为更好的了解伊春,我们首先从伊春的地理位置考虑。那么伊春位于祖国的哪一位置呢? 2.读图篇:感受红松之乡的自然环境 【地图呈现】图6—1《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 【师述】大家从这张图中能找到伊春吗?在哪里?(学生很简单的指出) 【承转】伊春被小兴安领的群山所包围,是小兴安岭群山中的一个城市,因此伊春的自然环境深深打上了小兴安岭的烙印,伊春人的生产生活深受小兴安岭的影响,小兴安岭就是伊春的家,要了解伊春,让我们首先从了解小兴安岭开始吧! 【追问】从以上地图中,你能读出小兴安岭的哪些位置信息吗? 【学生活动】位于中国东北部、属于黑龙江省、东北三省、接近高纬度、靠近太平洋、与俄罗斯相接近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这时候的学生不缺地理位置知识,缺的是站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细节的把握以及对地理位置知识的准确描述。) 【承转】同学们从地图中获取许多小兴安岭的地理区域位置信息,我们能否从另外一张地图——《小兴安岭的地形图》中,获取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呢? 【地图呈现】图6—3《小兴安岭的地形图》 【提问】看谁能从这张地图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当课堂陷入僵局时,我们有必要降低难度,给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带给学生多角度的提示信息,如:经纬度、图例和注记、海拔、地势阶梯、所属省区、河流、面积、走向、城市等等。) 【师生共同探讨】
【板书】 红松 之乡
3.比较篇:感悟红松之乡生产方式的变化 【承转】要了解小兴安岭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让我们走进坐落在小兴安岭、依山靠山、依靠森林资源而发展建设起来的林业美丽城市——伊春,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这里因盛产珍贵树种“红松”,而被誉为“红松的故乡”。红松家族是小兴安岭所有树种中 树龄最长的树种,天然红松林是经过几亿年的更替演化形成的,是像化石一样珍贵的树种,面对上苍赐予伊春人宝贝,伊春人又是怎么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通过阅读50年前老一 辈伊春伐木工人的生活往事和点点滴滴,洞察、了解当时伊春人是如何生产、生活的。 【材料一:50年前的伊春】漫山遍野都是存活了上百年的红松,因耐腐蚀、抗风雪而广泛用于桥梁、枕木、电杆,树皮可提取栲胶、采割松脂,松针可提取松针油,松子为美味坚果、可入药。锯倒的红松把一节节车皮装得像山一样高,5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2.3亿立方米红松,如果把装满原木的车皮一节节连起来,可从最北端的漠河接至海南的三亚,伊春人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伊春也从一个小村庄发展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当时用的柴火是红松,做家具也用好看耐用的红松,还对红松林下的野生菌和药材进行疯狂挖掘。天然红松林由100万公顷,锐减至不足5万公顷。红松面临消失的危险,引发河水流量减少、珍稀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泥石流现象增多等生态灾难。 【提问】依据以上材料,50年前的伊春人是如何利用红松森林资源的? 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砍伐红松(用于桥梁、枕木、电杆)、当柴火、打家具、对红松林下野生菌和药材进行疯狂挖掘、提取栲胶、采割松脂、提取松针油、采摘松子等。 红松面临消失的危险,河水流量减少、珍稀动植物濒危状态,泥石流现象增多等灾难。 【板书】 红松 之乡
【教师概括】有利影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伊春从山区发展为繁荣的城市; 负面影响:红松面临消失的危险,引发河水流量减少、珍稀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泥石流现象增多等生态灾难。 【追问】你赞同以上这种传统的利用红松森林资源的模式吗?说明理由。 为更好的开发利用红松森林资源,你有更好的建议吗? (虽然学生和教师不能科学地回答以上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阅读,了解50年前的伊春人是如何利用红松森林资源及其带来的影响,再通过学生思考和教师追问,学生的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加直观感受伊春传统利用森林资源模式的不足和缺憾,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搭建了脚手架。也为了引出当时时代生产方式也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重大环境发展问题) 【承转】是的,50年前的伊春人完全依靠利用天然红松林森林资源,为当时的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了伊春城市的发展,当这种传统的砍伐式粗放型的开发模式也给当地带来了重大环境问题,如红松森林资源的迅速枯竭、许多红松森林资源被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效益的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伊春红松森林资源的持续开发,提高经济附加值,我们既要做到保护红松森林资源,又要合理开发红松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要让红松为当代人服务,更要让红松为子孙后代服务。 【材料二:现在的伊春】10年前,伊春市在地方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全面禁止采伐天然红松的决定,设立国家级的“红松林自然保护区”,最著名的是五营林区, 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森林集散地,也是小兴安岭深处最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圣地;建设新型林区,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来采伐森林(实行FSC认证制度),对木材精深加工,如把木材的枝桠、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等各种方式开发森林绿色食品。伊春伐木工马永顺,一生伐树3万余株,退休后,植树3万余棵,被国人传为佳话。 【提问】依据以上材料,现在的伊春人是如何开发利用红松森林资源的? 【学生活动】全面禁止采伐天然红松,设立国家级的“红松林自然保护区”, 森林旅游,建设新型林区,木材精深加工,FSC认证制度,开发森林绿色食品,鼓励植树造林。 【视频欣赏】《伊春:“红松之乡”转型“红松产业之乡”》 【追问】你赞同这种新型开发利用红松森林资源模式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赞同。理由如下:保护了红松等森林资源,促进伊春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保护了环境,产业升级,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板书】 红松产业之乡
【承转】其实,红松不仅仅影响伊春人的生产方式,在伊春人的世界里,红松已深入人心,成为伊春的象征,成为伊春的一种文化,伊春人到处充满红松文化的气息。 4.寻觅篇:感受伊春红松文化 【材料出示】 ①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古树参天、林海茫茫,有亚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森林带,于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结合图片)其高大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是当地引以自豪的“红松林浴”。 ②对红松实行建档立卡管理。 ③伊春市民认领红松,爱红松、爱家乡、爱森林意识深入人心。 ④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我与红松共成材”青少年科普夏令营⑤伊春红松保护联合会网站:http://www.ychongsong.com 【视频欣赏】《红松之乡伊春人正在全力保护珍贵的林木财富》 【结余】 松林中,每棵松树都笔直而庄重地站立着,神态凝重,气宇轩昂,身上的鳞片深红似染,一捧捧的松针,既像张开的伞盖,又像伸出的无数手臂。 壮哉,伊春的红松林!在小兴安岭乃至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大山因她而庄严,江河因她而壮美,土地因她而富饶。她和阳光、食粮一样不可或缺,没有她,整个东北也便失去了无限的魅力。 红松林,多年来她带给人们的岂止是经济上的丰盈?浩瀚的林海是大自然对生命的守望,但愿她在伊春人的守护下生命常在,如愿人类的生命常在。 (4)当堂巩固: 填表格 红松之乡
四.板书设计 红松产业之乡
| ||||||||||||||||||||||||||||||||||||||||||
| ||||||||||||||||||||||||||||||||||||||||||
| ||||||||||||||||||||||||||||||||||||||||||
|
初中第一框 红松之乡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框 红松之乡精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三框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三框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然地理特点,京哈—京广,历史文化传统,北京的城市职能,飞速发展的北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一框 丝路明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