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冀教版
展开
| ||||||
课题: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 | 课型:探究 | |||||
教材与学情分析 | 本节课内容是《克与千克》第一个课时,学生对天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测量过程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多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 | |||||
教学 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 |||||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认识天平、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 |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测量很多有好奇心,体会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科学性,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 ||||||
教学重点 | 学会用玻璃球测量物体有多重。 | |||||
教学难点 | 学会用玻璃球测量物体有多重。 | |||||
教学方法 | 讲授、动手操作 | |||||
预习作业 |
| |||||
课前准备 | 课件,天平,苹果、梨、糖果等。 | |||||
教学板块 (注明各版块解决目标序号及计划所用时间) | 课堂预设 | 目标 | ||||
第一版块:(8’) 导入和认识天平,用比较苹果和梨的轻重, 第二版块:(10’) 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梨的质量 第三版块:(7’) 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和铅笔盒
第四版块:(3’) 巩固练习 第五版块:(1’) 小结 | 第一版块、 一、进入情境,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8分) (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种东西,(边说边展示 (生:苹果和糖果) 师:苹果和糖果同学们平日经常用手拿,谁来说一说,哪个重?哪个轻? 生:苹果重,糖果轻。 师:你的回答很准确!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现在老师要请出一位公平公正的小法官,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生:天平)师肯定:“对,它的名字叫天平”(板书)微课介绍天平是如何比较轻重的 (检验)如果老师把苹果和糖果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你们猜会发生什么? 请同学们实际演示一下,现在你们每个人都化身小天平,左手右手分别是左右两个托盘,脑袋化成指针。现在老师把苹果放在你们的左托盘,糖果放右托盘,发生了什么? 生:左托盘下沉,右托盘上翘,指针往左偏。 师:同意吗?(同意)好!把物品拿掉并交换,右托盘放苹果,左托盘放糖果,又发生了什么? 生:右托盘下沉,左托盘上翘,指针往右偏。 师:往左右两端放两个一模一样的糖果,发生什么了? 生:平衡了! 师:现在把物品拿掉。谁来解释一下,刚刚你们的天平是怎么比较两个物品的轻重的? 生:把两个物品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指针往重的一端偏。天平平衡的时候,两端物品一样重,指针指向中间。(边说边板书) 师:你的思路真清晰!大家都忍不住为你鼓掌啦! (二)比较苹果和梨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苹果和梨,用手掂一掂,看看哪个水果重一些请4名同学用手掂一掂,说出哪个重,哪个轻。不作评价。 师:同学们用手掂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借助(手势指向天平)称一称,比较一下,找个同学来帮忙。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PPT同时演示) 生:是平衡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天平两边是平衡的说明了什么? 生:苹果和梨一样重!(板书1个梨和1个苹果同样重) 第二版块:(10分钟) 二、用玻璃球测量梨的质量 师:我们用天平比较出了苹果和梨同样重,那么梨和苹果有多重还可以用其他物品表示吗?看,老师拿的是什么?(玻璃球) 师:对,不用掂,不用天平,同学们能判断出这个梨和一个玻璃球哪个重吗? 生:梨 师:老师跟你们的判断一样。现在我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两端,注意观察天平变化,果然如此,(动作演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下,如果我继续放玻璃球,继续放继续放会怎样? 生:放玻璃球的一端会慢慢下沉,直到平衡,如果还继续放,会继续下沉。 师:你的描述真清楚。如果我们继续放玻璃球的话,知道天平平衡我们就可以称出一个梨和几个玻璃球一样重。那一个梨究竟有多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同学们认真注意天平的变化。 师边放玻璃球边数,生可边说边演示天平的变化,直到平衡 师:同学们观察现在的天平,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衡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两边同样重。 生:梨和玻璃球同样重。 师引导:左边一个梨,右边( )个玻璃球,天平平衡了,说明一个梨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可借助之前板书,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同样重来引导)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谁再来说一说?(2名生重复)。这个梨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那么谁能说出这个苹果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呢?为什么? 生:也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因为梨和苹果一样重。 师:同意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第三版块:(7分钟) 三、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和铅笔盒 师:看咱们用玻璃球测出物品有多重这么有意思,数学书和铅笔盒也好奇地跑过来想知道自己有多重,咱们动手帮帮它们吧!看看我们每天用的数学书和铅笔盒和多少个玻璃球一样重。同学们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估一估记下你估的数据,再进行实际测量,完成表格。提示:数学书,应该是一样的,小组内测量一本就可以了。(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要求:1、先掂一掂玻璃球、书、和铅笔盒,填写表格; 2、 实际测量,填写表格。(PPT出示要求) 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测量过程和结果? 生:测量书的时候把书放在左边,在右边放玻璃球,直到天平平衡。 (如果出现不是正好的,提示用“大约”) 每个组都汇报一下结果。 师:同学们测出了数学书和铅笔盒分别和多少个玻璃球一样重。根据测量结果,你能比较出数学书和铅笔盒哪个重哪个轻吗?为什么? 生:**重,因为数学书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铅笔盒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 师: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不仅学会了如何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品的质量,还学会了根据测量结果比较物品的轻重! 可是此时老师突然有个疑问,刚刚测量书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少放一个玻璃球太轻,而多放一个玻璃球又太重了,后来只能取了一个约数。老师还听见有同学说要不把玻璃球砸成两半吧!同学们想一想,这种问题的出现是为什么?是咱们选择的作单位的玻璃球太轻了吗?还是太重了?(太重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作单位测量物品有多重呢? 生若想不出来,师提醒一角的硬币可以吗? 生可举手发表看法。 师:像这样的测量活动,可以选择不同的物品作单位,但是所选的物品的质量必须是均匀的。在现实生活中,用天平测量物品有多重的时候,都是用制作的不同质量的砝码来测量的。 第四版块:(3分钟) 五、巩固提高 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看来难不住我们了,蓝灵鼠又给咱们带来了问题。 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先独立完成,全体订正。 师:谁来说说一瓶墨水和几个玻璃球同样重,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左边一瓶墨水,右边5个玻璃球,天平平衡了,什么一瓶墨水和5个玻璃球同样重。 表达得既清楚又完整,谁也像他一样说说1个苹果有多重? 生:左边放了2个苹果,右边放了8个玻璃球,天平平衡了,说明2个苹果和8个玻璃球同样重,那么1个苹果就和4个玻璃球同样重。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还是难不倒你们! 五、小结:(1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了些什么?(结合板书回忆)其他的课后题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再开动你的脑筋,回去可以试着完成,下回再交流,谢谢同学们,下课。
|
利用孩子们平时喜欢的物品,调动积极性,引发好奇心。
通过展示实物和小微课形式,让孩子更直观认识天平,了解如何利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轻重。
通过“扮演小天平”的游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天平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巩固方法。
调动孩子好奇心,培养初步估计能力
出示文字突出重点,学会如何表述一个物体有多重,为下一个版块用玻璃球作单位表示物体质量做好铺垫。
经历用玻璃球作单位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
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轻重,体会用相同单位表示物体质量时,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动手实际操作,更深刻经历用玻璃球作单位表示物品质量的过程
培养初步估测意识和能力
体会质量单位的多样性,明白只要是质量相等的物品都可以作单位测量物品质量。
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