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全一册专题2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含解析
展开专题2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用纸带法求瞬时速度vn=.2.逐差法求加速度a=.3.研究a、F、M三个量的关系:控制变量法,数据处理,图象法.4.研究a与M的关系:化曲为直的方法,常作a-图象.5.研究a与F、M的关系,需满足的两个条件:(1)平衡摩擦力;(2)m≪M.
1.(2020·全国名校11月大联考)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记录小车一次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电源频率为50 Hz).
图1
(1)由图判断小车做________运动.
(2)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_.
A.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 α求出加速度
B.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C.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D.根据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答案 (1)匀加速 (2)1.32 6.28 (3)D
解析 (1)由图可知xAB=3.80 cm、xBC=10.00 cm、xCD=16.30 cm、xDE=22.60 cm,可认为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则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vC== m/s≈1.32 m/s
根据Δx=aT2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 m/s2≈6.28 m/s2.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 α算出的数值并不一定是加速度,故A错误;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故B错误,D正确;C中所述方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再算出平均值,实质还是仅用了两个计数点的速度,偶然误差较大,故C错误.
2.(2020·四川眉山市三诊)如图2甲(侧视图只画了一个小车)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右端各系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相同的小盘,增减盘中的砝码可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增减车上的砝码可改变小车的质量.两车左端各系一条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细线同时按在固定、粗糙的水平垫片上,使小车静止(如图乙).拿起黑板擦两车同时运动,在两车尚未碰到滑轮前,迅速按下黑板擦,两车立刻停止,测出两车在此过程中位移的大小.
图2
图丙为某同学在验证“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时的某次实验记录,已测得小车1的总质量m1=100 g,小车2的总质量m2=200 g.由图可读出小车1的位移x1=5.00 cm,小车2的位移x2=________ cm,可以算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2.45(2.43~2.47均可) 2.04(2.02~2.06均可) 等于
解析 刻度尺最小分度为0.1 cm,则小车2的位移为x2=2.45 cm,由于误差,2.43~2.47 cm均可.由于小车都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x=at2可知,由于时间相同,则有
==≈2.04,由于读数误差,
则2.02~2.06均可
由题意可知==2,
故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3.(2020·贵州贵阳市四校联考)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3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
A.m=5 g B.m=15 g
C.m=40 g D.m=400 g
(2)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适当增大挡光片宽度d
B.适当减小挡光片宽度d
C.滑块释放时应尽量靠近光电门G1
D.适当增大滑块释放点与光电门G1间的距离
答案 (1)D (2)a=[-] (3)BD
解析 (1)本实验无法精确测量细绳的拉力得到滑行器所受的合外力,则需要用砝码的重力近似替代,而条件是要求m≪M,故A、B、C项的砝码质量较小满足条件,D项的m=400 g不满足近似替代的条件,故最不合适的质量选D.
(2)由光电门测速度原理可得两个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1=,v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22-v12=2ax,
联立可得a=[-].
(3)滑行器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能接近代替瞬时速度,则应适当减小挡光片宽度d,故A错误,B正确;测量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运动快一点,位移长一些,能适当减小测量产生的偶然误差,故C错误,D正确.
4.(2020·天津市部分区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图4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钩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1)实验时,某同学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将每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a-F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B”“C”)图线.
图4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小车质量应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都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D.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钩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E.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和M,直接用公式a=求出
(3)如图丙为本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 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 (2)B (3)0.50
解析 (1)当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所受的拉力到达某一值时小车才开始加速运动,则得到的图象应该是A所示;
(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A错误;小车质量应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样才能认为钩码的重力等于小车的牵引力,选项B正确;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C错误;平衡摩擦力时,不将钩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而是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选项D错误;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要从纸带中算出,不能用公式a=求出,选项E错误.
(3)由Δx=aT2,其中Δx=0.5 cm,则a== m/s2=0.50 m/s2.
5.(2020·海南省新高考3月诊断)用图5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前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已经平衡了摩擦力.g=9.8 m/s2.
甲
乙
图5
(1)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不变,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图乙为悬挂一个钩码后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均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得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若悬挂钩码的质量为50 g,把悬挂的钩码和小车(含车中砝码)看成一个整体,则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________ k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时保持悬挂钩码的质量m不变,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对应的加速度,若用加速度作为纵轴,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为得到线性图象,则横轴代表的物理量为________.
A.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M
B.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m+M
C.小车(含车中砝码)的质量与悬挂钩码的质量之和的倒数
D.悬挂钩码质量的倒数
答案 (1)0.93 0.48 (2)C
解析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
根据Δx=aT2可得xCE-xAC=a2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 m/s2=0.93 m/s2
即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93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0.05×9.8 N=0.93 m/s2×(M+0.05 kg)
解得M≈0.48 kg,即小车的质量为0.48 kg.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m)a
解得a=mg,故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应作a-图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6.(2020·安徽芜湖市模拟)如图6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图6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次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则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 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a图象如图乙,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钩码的质量m1=________.
(3)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7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图7
答案 (1)D (2) (3)0.46
解析 (1)小车与长木板间的粗糙情况与小车的质量无关,所以在同一个实验中,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系统的加速度a=,则绳子的拉力F=m2a==,故钩码的质量m1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质量m2时,绳子的拉力才等于钩码的重力,故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F,当F一定时,a与成正比,所以应作出a-图象,故D正确.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1g-μm2g=m2a,整理可得=+a,结合-a图象有k=,b=,故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3)设x1=1.24 cm,x4=2.62 cm,则x4-x1=3at2,化简可得a==×10-2 m/s2=0.46 m/s2.
7.(2020·河南信阳市第一次质检)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以如图8甲装置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装置由弹簧测力计、气垫导轨、两个光电门、滑块和砝码盘(含砝码)等组成.光电门可以测出滑块的遮光条依次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Δt2,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L,另用天平测出滑块、砝码盘(含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不计滑轮的重量和摩擦.
图8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cm.
(2)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装置可以不平衡摩擦力,只需要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B.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质量m远小于质量M
C.实验时,多次在同一条件下重复实验取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时间的平均值,减小系统误差
D.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轻推滑块匀速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和Δt2必相等
(3)该装置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F=________.
(4)对质量保持不变的过程,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滑块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图象,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
答案 (1)1.015 (2)AD (3)[-]
(4)A
解析 (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示数为:1 cm+3×0.05 mm=10.15 mm=1.015 cm.
(2)实验前要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因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则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正确;滑块受到的拉力可以由测力计读出,实验中不需要保证质量m远小于质量M,故B错误;实验时,多次在同一条件下重复实验,取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时间的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故C错误;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轻推滑块匀速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和Δt2必相等,故D正确;
(3)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1=,v2=
滑块的加速度:a==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a,则F=Ma=[()2-()2]
(4)质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不变,a与F成正比,a-F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故A正确,B、C、D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练习专题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练习专题6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含解析),共4页。
高考物理二轮实验专题复习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实验专题复习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共17页。
高考物理全一册专题64实验:电学拓展创新实验练习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全一册专题64实验:电学拓展创新实验练习含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