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教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第1页
    【沪教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第2页
    【沪教版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百,新课探究,本课小结,回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2.会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心”的思想教育。2.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会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以最快的速度求出下列各组数的和。  (1)32、40、68             (2)700、500、300  (3)1000、1500、8500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算出答案?生1:我把32和68先加起来,是100,然后加68。生2:我把700和300先加起来,是1000,然后加500。生3:我把1500和8500先加起来,是10000,然后加1000。2.师:当三个数相加时,其中的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或整万数,计算就能简便。刚才的计算中都运用了一种运算定律,这节课我们在学习新的运算定律。3.出示课题二、新课探究探究一:1、师问:截止1月11上午,共卖出多少罐果汁 ?怎样计算?生1:463+455+545       生2:463+455+545=(463+455)+545         =463+(455+545)=918+545                  =463+1000=1463                      =1463师让学生比较后问: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生1: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生2:我觉得第二种较好。2、师: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463+455+545=(463+455)+545= 463+(455+545)师:谁还能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呢?生1:6+7+3=(6+7)+3=6+(7+3)生2:……3、出示:填空    27+36+64         27+36+64=(27+36)+64     =27+(36+64)=63+64             =27+100=127                =127    (□+□)+64=27+(□+□)4、概括结论:师:黑板上的这么多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呢?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上面两道是几个数相加?分别是哪两个数相加?结果怎样?)得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师: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揭示课题:加法结合律)5、字母表示1) 如果a=5、b=4、c=6,该如何表示?2) 用自己的算式来表示加法结合律3) 师:一般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该如何表示?板书:a+b+c=(a+b)+c=a+(b+c)6、练一练:(33+16)+84=□+(16+□)生1:填33、84(168+24)+76=□+(□+□)生2:填168、24、76  (25+□)+72=□+(28+72)生3:填25、28         (a+□)+c=a+(b+□)生4:填b、c师:右边圆括号里的和是多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用处探究二:1、讲解例题(出示投影)出示:小胖的爸爸买了3大箱果汁,每箱18罐,每罐4元,一共付多少钱?问:你是怎样算的?生1:第一种: 3×18×4        是怎样想的?       =(3×18)×4     “3×18”表示什么?       =54×4          再乘4表示什么?       =216(元)生2:第二种:3×18×4=3×(18×4)  18×4”表示什么?         =3×72         “3×72”表示什么?         =216(元)师:请学生分别读一下两个算式,因为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师板书:  3×18×4=(3×18)×4= 3×(18×4)2、初步练习,比较归纳:1)出示:26×8×125              26×8×125           =26000                  =26000师:请左边的小朋友按照运算顺序算算左边的题,右边的小朋友按照运算顺序算算右边的题。看看谁算得快!生反馈:师问:为什么右边的同学算得都比较快呢?两种算法得到的答案都是26000,所以也可以用等式表示出来,谁来说说看!生1:因为8×125=1000,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先乘了。板书:  26×8×125      =(26×8)×125      = 26×(8×125)2)师:像黑板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谁能再来举一些例子呢?学生举例:   □×□×□           =(□×□)×□           = □×(□×□)3)师: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些例子都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乘法结合律。(出示课题:乘法的结合律)   字母表示师: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c=a×(b×c) 课内练习练习一:   36×71×26=( ____ × _____ )×26   57×95×83=57×( ____ × ____ ●×▲×★=___ ×(▲× __ )=( ___ × ▲)× ____问: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比较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说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小结: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练习二:连线:a×(b×c)     24+(42+58)76+18+22      76+(18+22)42+24+58      67×(125×8)67×125)×8   (a×b)×c练习三运用运算定律填空1)34+25+66=___+( ___+____ 2)56+72+44=___+( ___+____ 3)25×78×40=( ____ × ____ )×784)75×8×2×125=( ____ × ____ )×( ____ × ____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b×c)   课后习题 五、回家作业作业:练习册P/46~47 

    相关教案

    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运算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究,本课小结,回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正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正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引入,探索新知,课后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运算定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运算定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究,本课小结,回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