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专题(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选专题(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选专题(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选专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选专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选专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71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选】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卷+题型专项卷+易错演练+全国真题卷
-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双选题(原卷+解析) 试卷 20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原卷+解析) 试卷 25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作图专题(原卷+解析) 试卷 30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算专题(原卷+解析) 试卷 33 次下载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第7章 《力》易错题汇编 试卷 18 次下载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单选专题(原卷+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单选专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单选专题解析版docx、单选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版)单选专题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滚下,它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轨迹如图甲,在它的运动路径侧旁放一个磁体,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滚下,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乙。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铁球在水平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图乙中小铁球只有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速度大小不变
C.图乙中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磁体对它产生了吸引力
D.图乙中磁体对小铁球产生的吸引力可以改变它的形状
【答案】C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
B.小球在桌面的摩擦力和磁铁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
C.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D.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C。
2.“女排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排球对手没有施加力
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球再对手施加力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
【答案】C
A.运动员发球时,运动员对球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手也有一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的力和排球对手施加的力是同时产生的,故B错误;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相等,故D 错误。
故选C。
3.一架从太原飞往厦门的飞机在高空疑遭遇“鸟击”,机头被撞凹受损,如图所示。该航班安全降落在合肥新桥机场,该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不过这架飞机机头的雷达罩受损需要更换。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C.小鸟撞飞机的力和飞机撞小鸟的力不是同时发生的
D.机头被撞凹受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D
A.小鸟和飞机相撞,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故A不正确;
B.小鸟撞飞机的力与飞机撞小鸟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不正确;
C.小鸟撞飞机的力和飞机撞小鸟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故C不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机头被撞凹受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4.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点心师傅将包子皮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C
A.“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桨和船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则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点心师傅将包子皮上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鸡蛋对碗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碗对它的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A
①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为磁力,不属于弹力;
②用手挤压橡皮泥,使橡皮泥变形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手发生弹性形变,属于弹力;
③用手使劲地拉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手对弹簧的拉力,属于弹力;
④平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向上的力是支持力,属于弹力。
故不属于弹力的只有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甲L丁
B.L甲=L乙,L丙=L丁
C.L甲=L丙,L乙=L丁
D.L甲=L丙,L乙>L丁
【答案】C
AB.由题图可知,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故AB错误;
CD.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答案】C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的产生并不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故A错误;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故B错误;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形变量有关,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故C正确;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物体形变的程度都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忽略不计,物重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0N,0N B.0,10N C.10N,20N D.10N,10N
【答案】D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受力平衡,保持静止,右侧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
FA=G=10N
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10N;乙图中,弹簧测力计受力也平衡,保持静止,两侧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
FB=G=10N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为10N。
故选D。
9.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关于足球所受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方向都不变 B.大小、方向都在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答案】A
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质量不变,由G=mg知,受到的重力不变,且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B.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下落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
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D.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A
A.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心,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物体在失去支持时,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是要落回地面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答案】A
A.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当拉和压同一弹簧时,弹簧被拉伸或压缩,说明受力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手的拉力 B.弹簧受到的重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弹簧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手和墙壁都会产生一个弹力,施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或墙壁。弹簧受到的重力、墙对弹簧的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均不是弹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正好对齐9N刻线,则该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11N B.一定等于9N C.一定小于9N D.一定大于11N
【答案】C
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拉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9N。
故选C。
1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应是正比关系图像。
故选A。
1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从而提高跳远成绩
D.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B
A.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的,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都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来提高跳远成绩,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急刹车时,乘客的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随车停止,而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但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能说是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7.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
【答案】C
A.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剪短细线,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在重力作用下做抛物线运动,故B错误;
CD.当小球到达C位置时,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8.春节假期里,小明一家开车到生仙里国际洲雪场游玩。下列是小明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早上冲出家门,小明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在滑雪道上向下滑雪时,速度越来越快,小明惯性也越来越大
D.顺利滑到终点处,小明兴奋地向上抛出帽子,帽子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答案】D
A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也不随物体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因此AC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并不能减小行车时的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帽子离手前后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也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网友都直呼一墩难求。如图所示,是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冰墩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受到的重力和冰墩墩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冰墩墩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冰墩墩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冰墩墩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冰墩墩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A.冰墩墩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冰墩墩对桌面的压力也竖直向下,而且它们不是同种性质的力,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D.冰墩墩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冰墩墩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冰墩墩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是一对平衡力,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B错误,D正确;
C.冰墩墩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冰墩墩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D。
20.如图所示,某快递公司利用四旋翼无人机配送货物。送货时,用细绳把货物挂在无人机下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运送货物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无人机悬停时,货物受到的重力与细绳对货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细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所受的重力
C.无人机匀速下降时,货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绳对货物的拉力
D.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货物的细绳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A.货物受到的重力作用在货物上,细绳对货物的拉力也作用在货物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这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无人机加速上升时,由受力分析可知,货物所受合力竖直向上,则细绳对货物的拉力大于货物所受的重力,故B正确;
C.无人机匀速下降时,货物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货物所受的重力等于细绳对货物的拉力,故C错误;
D.无人机水平匀速飞行时,货物也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则货物所受重力与细绳对货物的拉力方向均为竖直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21.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长木板A以速度v匀速运动,当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8N
C.长木板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若长木板A以2v的速度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为3.6N
【答案】B
A.木板A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B相对于木板A向左滑动,物体B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1.8N,方向水平向左;因为B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8N,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A和水平面之间没有摩擦力,B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由力的作用相互性,木板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D.因为水平面光滑,所以A与水平面间没有摩擦力;因为A受到B的摩擦力和B受到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也为1.8N,即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8N;长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时,B对A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然等于1.8N,故D错误。
故选B。
22.下列四个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达到增大摩擦的是( )
A.单杠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
B.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花纹
C.拔河时,选手用力握紧绳子
D.给自行车的轴承加润滑油
【答案】C
A.单杠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拔河时,选手用力握紧绳子,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的轴承加润滑油,是采用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力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小明用三种方法让同一水杯做匀速运动:用力握住水杯使其向上运动(如图甲):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水杯使其向下运动(如图乙):在手和杯子之间垫一层薄毛巾使其向右运动(如图丙):三种情形中水杯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1p乙 C.F甲η2
故B错误;
CD.两幅图中的绳子股数都是n=2,所以拉力
F1=12(G1+G轮)
F2=12(G2+G轮)
又因为使用同一滑轮组,即G轮相同,因为G1>G2,所以F1>F2,用相同的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由v=st可知,重物上升的速度相同,又两幅图中的绳子股数都是2,所以拉力移动的速度相同,又F1>F2,根据公式
P=Wt=Fst=Fv
可以知道,P1>P2,故CD错误。
故选A。
89.如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示意图。当此“车梯”匀速提升重物时( )
A.增大物重,“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
B.该“车梯”承担物重的绳子有5股
C.绳端拉力F是物重G的14
D.使用“车梯”可以省距离
【答案】A
A.增大物重提升相同高度时,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4,故该“车梯”承担物重的绳子有4股,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考虑动滑轮重力和摩擦时,绳子拉力F=14(G+G动),即绳端拉力F大于物重G的14,故B不符合题意;
D.图中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4倍,即使用“车梯”不能省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A,A的重力为360N,底面积为50cm2,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40W
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
C.2~3s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D.0.5s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
【答案】A
A.由图丙可知,2s到3s物体匀速上升,速度为0.2m/s,由图乙知,拉力为200N,由图甲可知连接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为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拉力的功率为
P=Fv=200N×0.4m/s=80W
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忽略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力为
G动=nF-G物=2×200N-360N=40N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2~3s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η=GhFs×100%=GhFnh×100%=GFn×100%=360N200N×2×100%=90%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图乙可知,0.5s时拉力为150N,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F1=nF2-G动=2×150N-40N=26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F压=360N-260N=100N
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p=F压S=100N50×10-4m2=2×104Pa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算专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计算专题解析版docx、计算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作图专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作图专题解析版docx、作图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