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1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3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4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5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6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7页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古诗文12.《关雎》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链接,诗歌解读,重点诗句解析,写作特色,窈窕淑女,悠哉悠哉,君子好逑,辗转反侧,钟鼓乐之,拟声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原文再现】 【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诗歌大意】【诗歌解读】【结构图解】【主旨点睛】【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二:名句积累考点三:重要词语考点四:文本品析【中考传真】【模拟演练】
    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本称为《诗》,后来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关,拟声词。雎,雎鸠,一种水鸟。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六义”:指内容方面的风、雅、颂,表现手法方面的赋、比、兴。《诗经》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的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郑、齐、魏等15部分,合称十五国风,计160篇,大都是周王室派专人收集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为贵族统治阶级所作,计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计40篇。“赋”“比”“兴”是《诗经》采用的表现手法。南宋朱熹解释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诗经》中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赋,就是直接铺叙(直接陈述),把要说的话直接说出来,它可以直叙其事,也可以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就是修辞上的比喻,《诗经》中的运用,有单句诗用比,也有整篇用比的。“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借助其他事物以引起所咏叹的事物(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做铺垫)。
    周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栖居在河中沙洲。文静美好的姑娘,(是)小伙子好的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小伙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不可得,日日夜夜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摘采。文静美好的姑娘,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挑选。文静美好的姑娘,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内容: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三、四句统领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内容: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以及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以缠绵悱恻之情,直率地写出小伙子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寤寐思服”写男子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辗转反侧”写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两个“悠”字写尽男子长夜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
    内容: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以及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诗的格调变为轻松明快,与第二章的迂回低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以“钟鼓乐之”来描绘婚礼的盛况,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男主人公愉悦的神态也跃然纸上。
    第一章(前四句):以雎鸠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第二章(中间八句):写男子对淑女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第三章(最后八句):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进一步表达了男子对淑女的深切思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由关雎和鸣,引起对淑女的思慕和追求,贴切而有深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统领全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写淑女在水边一左一右地采摘、捞取荇菜,就眼前之景起兴。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写男子思慕、追求采荇菜姑娘的情景,一个“求”字是全诗的中心。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心理、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男子对淑女强烈的思念之情,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写男子寤寐以求的愿望, “琴瑟友之”想象与淑女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想象与淑女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
    《关雎》围绕一个“求”字,描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1.起兴手法。兴,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 蓄的表现手法。如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2.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如“参差荇菜”,“流”“采”“芼”,余音绕梁。3.双声叠韵。用双声叠韵的词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所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它们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模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4.偶句入韵。全篇三次换韵,只有虚字“之”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诗经》的句式以 ______言为主,常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关雎》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关雎》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5)《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6)《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7)《关雎》中借雎鸠和鸣起兴,创造一种缠绵欢愉的气氛,联想到淑女应该是君子的佳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关雎》中运用比兴手法,以雎鸠“挚而有别”,比喻君子应配淑女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9)《关雎》中能够表现君子对淑女不分白天黑夜地紧追不舍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10)《关雎》中表明淑女劳作地点的诗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1)《关雎》中以传神之笔,表现青年男子失恋的句子(或求爱失败的句子)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2)《关雎》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3)《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4)《关雎》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5)《关雎》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词类活用(1)左右流之( )(2)琴瑟友之( )(3)琴瑟友之( )(4)钟鼓乐之( )(5)钟鼓乐之( )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左右两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弹琴鼓瑟
    名词的意动用法,对……表示亲近
    名词活用作动词,敲钟击鼓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3.其他重要词语(1)关关雎鸠( )(2)在河之洲( )(3)窈窕淑女( )(4)窈窕淑女( )(5)君子好逑( )(6)寤寐思服( )(7)寤寐思服( )(8)悠哉悠哉( )(9)左右芼之( )
    1.《关雎》中开篇写“关关雎鸠”的目的是什么?
    起兴。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
    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并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手法:运用是“兴”的手法,以雎鸠鸟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美好的气氛。作用: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点出恋爱主题。
    ▲《关雎》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在河中沙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的相处非常相似。写雎鸠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然后进入正题,抒写自己的倾心所思和强烈向往,提出文静美好的女子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目,统领全篇。
    3.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开篇起兴,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 (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4.作者以“雎鸠”起兴,你猜想一下“雎鸠”该有哪些品质?
    这种雎鸠鸟,情意专一,和谐忠贞。
    5.“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
    ①描写女子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了动感和生机;②突现女子的勤劳;③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6.“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两句是怎样写男子对淑女的思念的?
    这两句写青年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充分表现了他求之不得时的忧思。他日思 夜想,却追求不到她的芳心。于是,无论是睡还是醒,满脑子里全是她。这里极写相思之苦。
    7.从修辞角度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经》音韵的和谐美。
    8.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忧思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
    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10.怎样理解“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句诗?
    写君子寤寐以求的愿望,是他在想象中与淑女成婚的热闹情景。(是男青年的愿望,是幻想,而非现实,并非梦想成真。)
    11.《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_____、_____、_____这样一条线索。
    1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塑造了一个情真意切、敢于真实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的主人公形象。
    13.本诗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描写了男青年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思慕和追求。或:主要写一位男子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
    14.《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15.《关雌》这首诗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以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6.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首诗中的“他物”是指什么?“所咏之辞”指什么?
    “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辞”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与相思。
    17.《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8.《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19.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20.《诗经》中的诗篇,大都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突出诗歌内容,尽情抒发作者感情;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便一诵读和记忆。
    21.《关雎》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语,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 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广西百色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1分)。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2分)。(答出“比兴”“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思念、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阅读《关雎》,完成各题。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综合分析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
    【解析】“悠哉悠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思念之苦,并不是“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解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主要采用“兴”的手法。
    (3)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采用四言句式,从诗的内容看,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孔子高度评价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诗的第一章先用起兴开篇,描写水鸟情谊深挚,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C.这首诗诗题“关雎”取首句的两个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悠哉”叠用,表现出此时的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自得。D.这首诗四、五节中表现小伙子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但他的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了健康、文明的心态。其中“琴瑟”与“钟鼓”并非实写。
    (4)下列对《关雎》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关雎,篇名。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使人由此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句中的“悠”是思念的意思,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情感、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解析】B项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主要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的气氛,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描写。
    (5)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解析】《关雎》写了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执着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热切盼望,没有什么“贵族”“少爷”“小姐”和什么“贵族的专用品”之说。“君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淑女”是指善良、品德好的女子。“琴瑟、钟鼓”是指乐器。
    (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开篇采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慕之情。B. 该诗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C. “琴瑟友之”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以钟鼓之声,表现结婚时的热闹场面。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男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D. 这首诗感情率真、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它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解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男子对未来的设想。C项中“男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赏析有误。
    (7)下列对《关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加深了感情,富有节奏感。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中,“窈窕”“淑”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善良,“君子好逑”说明“君子”的坦率自然。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愉快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将两人相处和谐、相亲相爱的感情表现了出来。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
    【解析】“琴瑟友之”想象相会相处的愉快,“钟鼓乐之”想象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8)下列对《关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解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男子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9)下列对《关睢》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居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解析】“反复咏唱”是《诗经》的重要写作手法,反复吟唱,突出了主题,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10)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B.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我)翻来覆去难入眠。 D.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文静美好的姑娘啊,你弹琴鼓瑟来表示对我的亲近。
    【解析】可以理解为:文静美好的姑娘,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2.诗中“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为纲目,统摄全诗,通篇写一个小伙子对姑娘的思念、追求过程,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________。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
    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4.赏析《诗经•关雎》并填空。⑴本诗围绕一个“___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具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⑵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到 ,再到 。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和良好愿望。
    ⑷这首诗使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_____________ ,“所咏之词”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诗中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诗中的“___________”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现今已成成语。 ⑺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出自本诗的成语有:窈窕淑女、梦寐以求、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5.本诗以____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相关课件

    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韵律,幻想结合,一见钟情,日夜思念,《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读出复沓的音乐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复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子衿《诗经·郑风》,诗歌大意,结构图解,自述怀人,思念情人,心烦意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古诗文23.《马说》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古诗文23.《马说》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知识链接,整体感知,结构图解,托物寓意,痛惜愤怒嘲讽,结构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