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展开绝密★启用前
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回答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推广使用电动汽车,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上
B.煤、石油、天然气仍是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糕点包装袋内充入氢气的目的是减缓氧化速率
2.河南烩面以优质高筋而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嫩羊肉、羊骨等熬煮而成)及多种配菜(海带丝、豆腐皮、粉条、鹌鹑蛋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下列有关烩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烩面中的鹌鹑蛋富含蛋白质
B.烩面中含有的基本营养物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烩面中高汤中的鲜味物质是肉类水解产生的
D.烩面中含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基本营养物质
3.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
B.的空间填充模型:
C.氢化铵()的电子式:
D.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4.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右图相符的是
A.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B.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
C.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反应 D.Fe和反应
5.研究发现,前18号元素可以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7“·”代表一种元素,其中W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M B.能形成含有8个质子、10个电子的简单离子的是K
C.X元素是两性元素 D.Z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6.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反应开始,Zn电极附近溶液中的浓度减小程度大
B.乙:正极反应式为
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丁:该装置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进行
7.“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高储能材料,是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高压下变成的导电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金属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 B.过程②是物理变化
C.和金属氢互为同素异形体 D.D和T不能形成金属氢
8.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则下述流程中A~D对应的装置图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操作 |
9.如图是用球根模型表示的某有机反应的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是加成反应
②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③该反应可能是乙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
④该反应可能是乙烯和氯气的加成反应
⑤反应产物有同分异构体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10.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原理是
。
实验序号 | 0.01 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 0.01 溶液的体积/mL | 水的体积/mL | 实验温度/℃ | 出现蓝色的时间/s |
① | 5 | 5 | 40 | 5 | |
② | 5 | 5 | 40 | 25 | |
③ | 35 | 25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③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
D.当、时,实验③中出现蓝色的时间更短
11.下列选项中甲组为取代反应,乙组为加成反应的是
| 甲 | 乙 |
A | 乙烯→聚乙烯 | 油脂→高级脂肪酸 |
B | 乙醇→乙酸乙酯 | |
C | 淀粉→麦芽糖 | 蛋白质→氨基酸 |
D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甲烷与氯气(光照) |
12.反应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3s,,则6s时,生成 2.4mol
B.用表示的和用表示的,后者反应快
C.向容器中再充入,的消耗速率将增大
D.当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3.某短周期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X是非金属元素 B.由元素X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可能极易溶于水 D.X可形成化学式为的含氧酸盐
14.二环[3,2,1]辛烷(,每个拐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按碳四价补齐)是一种桥环化合物。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B.该化合物的一元羟基取代产物有4种
C.该化合物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是最简单原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为其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位于两个主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C.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16.理想的碳封存技术应该可以产生电能,而不是消耗能量。一种能够捕捉二氧化碳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铝电极发生反应:
B.通入的一极电极反应式为
C.每得到1mol ,电路中转移6mol电子
D.该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Al经溶剂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
(1)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和;B.和;C.乙醇和二甲醚;D.和;E.和。
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① 组互为同位素。
② 组为同种物质。
③ 组互为同系物。
④ 组互为同素异形体。
(2)分子式为的烷烃中x为 ;与的密度(同温同压)相同的烷烃的分子式为 。
(3)某人设想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b电极是 极;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18.(10分)
从能量变化和反应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实验可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下图能正确表示实验(a)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填序号)。
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将实验(a)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为 ;若转移了0.6mol电子,参加反应的负极材料是 g。
(3)一定温度下,将3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通入2L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 A,C的浓度为0.4,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 0.8(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10分)
莽草酸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还可作为抗病毒和抗癌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检验莽草酸中的非含氧官能团可以使用的试剂为 ;莽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3)下列关于1mol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填标号)。
A.能与4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B.能与4mol Na反应生成44.8L (标准状况)
C.能与1mol 反应生成22.4L (标准状况)
D.能与1mol 发生加成反应
(4)莽草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2分)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⑥ |
| ⑦ | ⑨ |
|
3 | ① | ③ | ⑤ |
|
|
| ⑧ | ⑩ |
4 | ② | ④ |
|
|
|
| ⑪ |
|
(1)已知⑥号元素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8,则其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
(2)非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向该元素和⑧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液中,缓缓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为
。
(4)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⑧与⑪单质氧化性的强弱,请将方案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21.(10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
相关物质的沸点(101kPa)、密度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水 |
沸点/℃ | 78.3 | 117.9 | 77.1 | 100 |
密度/() | 0.785 | 1.049 | 0.901 | 0.997 |
其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A的活塞,滴入一部分混合液,小火加热进行蒸馏 | A的名称是 ;试剂X是 |
(2)当温度达到80℃时,蒸馏管口有液体流出,再从分液漏斗滴入剩余混合液,维持反应温度在80~90℃之间,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粗产品 | 该实验中三颈烧瓶适宜的加热方式是 ,其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反应类型 |
(3)已知难溶于水,从冷凝管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和水,先加入无水,进行一系列操作,再加入Y,最后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 先加入无水,分离出 ,再加入的Y是 |
(4)实验中用9.2g乙醇与足量的乙酸进行反应,实验最终得到乙酸乙酯14.5g | 乙醇的转化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
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C | B | C | D | B | A | C | D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B | D | B | C | B | D | A | D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
(1)①B ②D ③E ④A
(2)49
(3)正
18.(10分)
(1)A
(2) 5.4
(3)0.2 小于
19.(10分)
(1)羟基、羧基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3)A
(4)
20.(12分)
(1)18
(2)
(3)Al
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白色沉淀逐渐增加,当达到最多后又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得到澄清溶液(2分,合理即可)
(4)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试管中加入1~2mLNaBr溶液,再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并加入适量振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试管中溶液分层,且下层为橙色 | 氧化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21.(10分)
(1)分液漏斗 浓硫酸
(2)水浴加热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3)乙醇 CaO(或无水)
(4)82.4%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评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评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pdf、24高一化学上期末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郑州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郑州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