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九师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九师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九师联盟2021-2022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某些部位中含有神经递质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无机盐
C.内环境中的HCO3﹣可以和乳酸反应
D.内环境中既有营养物质,也有代谢废物
2.如图是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体液成分,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处组织细胞代谢过强,将导致②的量增加,形成组织水肿
B.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
C.若③为肝细胞,饥饿状态下⑤处的血糖浓度可能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体液调节中,通常以神经调节为主导
B.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可适当静脉滴注一些血浆蛋白
C.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只依赖免疫调节即可恢复健康
D.机体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有助于实现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平衡
4.成年人大脑中约包含850~860亿个神经元,如图为典型的神经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有多个树突,有利于接受信号
B.人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比神经元多
C.神经纤维通常由轴突和髓鞘共同构成
D.神经末梢指的是树突末端的细小分支
5.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主神经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
B.人可以通过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系统以适应不同环境
C.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通常相反
D.当人体处于兴奋时,胃肠蠕动减慢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
6.生理实验中,将蛙的脑去除但保留脊髓(脊蛙)进行实验,支配脊蛙右后肢的传出神经保持完整,破坏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脊蛙不能完成任何反射活动
B.图中所示部分可构成完整的反射弧
C.破坏后有效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的反射现象
D.破坏后有效刺激B端,不能在传入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
7.当健康成年人的膀胱有一定的尿液后,在中枢神经控制下逼尿肌会主动收缩造成排尿,若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憋尿适当时间。在做尿检等情景下,也可以在没有尿意的时候排出少量尿液供检测。而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则会出现尿床的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过程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B.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憋尿能力
C.大脑受伤的成人不能形成尿意,而导致经常尿床
D.健康成年人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排出尿液
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B.促胰液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C.食物中不含盐酸成分时,机体不会分泌促胰液素
D.促胰液素可分布到整个内环境,但只能作用于含其受体的细胞
9.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①②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在血糖调节上,激素①与②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C.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①
D.血糖降低时下丘脑的传出神经兴奋,最终可促使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1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动物体均同时具备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能力
C.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都需要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11.体温调定点是机体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如图为人体感染某种病毒后体温逐渐上升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
B.该过程中身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D.致热性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大部分体细胞
1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脾脏可以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血细胞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
C.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
D.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两大类,二者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13.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就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器官移植后需要给患者使用适量的免疫抑制剂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康复个体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4.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及动态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
D.正常进食碱性食物后,人体内环境的pH显著升高
15.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突触,对图Ⅰ突触研究的结果如图2、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图3刺激下,神经元M均未产生动作电位
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使各自对应的突触后膜发生Na+内流
C.适宜刺激下,轴突1产生的神经递质进入神经元M发挥作用
D.若给轴突3强刺激,则神经元M可能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16.如图为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内分泌器官,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激素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C.幼年时缺乏激素①会导致身体矮小
D.血液中激素①水平降低会导致激素②分泌减少
17.图示为人体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不完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
B.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即可直接彻底消灭病原体
C.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细胞膜上具有一些标记性物质
D.记忆T细胞再次接触相关抗原时可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
18.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缺陷病都是由于人体感染HIV引起的
B.健康机体接触过敏原即可引发过敏反应
C.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时,只进行细胞免疫
D.艾滋病患者常死于各种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1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与内环境及其稳态相关的问题:
(1)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实质是维持 _________及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主要依赖 _________调节网络。
(2)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的液体为 _________,一端存在封闭盲端管腔中的液体为 _________。
(3)海鲜过敏及蛋白尿肾炎疾病都可能造成水肿,请分析两者组织水肿形成的原因:_________。
20.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童抽动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是一组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慢性神经精神综合征,多种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在该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主要与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递质异常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是 _____调节异常导致。
(2)与该疾病有关的多巴胺、5﹣羟色胺等为 _____性递质,分泌过多会引起肌肉过度或持续收缩,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_____。
(3)除上述递质外,请举出化学本质不同的两例神经递质:_____。神经递质传递过程具有 _____性,通过突触间隙 _____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待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 _____。
21.近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图,2019年全球约4.63亿20~79岁成人患糖尿病(11个人中有1个为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会达到5.784亿,2045年达到7.002亿。如图为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示补充完整;X细胞为 ________,Y激素是 ________,该激素与胰岛素相互 ________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2)胰岛素在分泌前,在X细胞内由 ________包裹,通过 ________方式分泌,而后通过 ________运输,至靶细胞附近后与靶细胞上的 ________结合,从而促进靶细胞内 ________等物质合成。
(3)若某糖尿病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之后仍表现为高血糖,可能是因机体内存在 ________(填“抗体①”或“抗体②”)。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会导致尿糖超标的原因还有 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
22.下丘脑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控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动,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情绪变化、睡眠、生殖等,垂体及内脏活动等多方面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条件下身体健康的某同学因衣物过薄,在 _______产生寒冷的感觉。
(2)在寒冷的环境中,该同学的体温 _______(填“会”或“不会”)大幅度降低,机体产热量 _______散热量,且寒冷刺激最终会引起某种具有升血糖功能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请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写出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_______。
(3)由于饮食过咸或排汗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 _______兴奋,导致 _______(填名称)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 _______,导致尿量减少。
23.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但是许多肿瘤仍能在机体内生长。胰腺癌细胞具有逃避免疫反应的机制,故无法用免疫疗法治疗,研究发现这种逃避机制与胰腺癌细胞某些膜蛋白(M类蛋白)的降解有关。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在治疗胰腺癌时会导致患者部分血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由 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治疗胰腺癌时,化疗不能频繁大剂量使用,原因是化学药物不具有抗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性,从而导致严重副作用。从细胞周期的角度分析,有些化疗药物如脱氧核苷酸类似物,能够抑制 __________________阻碍细胞分裂从而减缓病程。
(3)胰腺癌的发生是由于胰腺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癌变,且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为研发瓦解其免疫逃避机制的药物,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实验,实验组的动物应该___________(填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详解】
A、内环境的某些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A正确;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B错误;
C、乳酸和血液中的HCO3﹣反应,若代谢产生碱性物质则可以和H2PO4﹣反应,使血浆pH值维持稳定,C正确;
D、内环境中既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代谢废物(如尿素),也有多种激素(如胰岛素),D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毛细血管动脉端,①②④⑤共同组成内环境。
【详解】
A、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②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
B、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含量的不同,B错误;
C、若③为肝细胞,饥饿状态下肝细胞会把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浆中,故⑤处的血糖浓度可能低于①处,C正确;
D、若③为胰岛B细胞,则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则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D正确。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
A、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因此神经―体液调节中,通常以神经调节为主导,A正确;
B、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因蛋白质摄入量不够导致血浆中蛋白含量会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而导致组织水肿,这类病人可适当静脉滴注一些血浆蛋白,B正确;
C、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被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中的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均会发挥作用,C错误;
D、机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
【详解】
A、神经元有多个树突,有利于接受信号,A正确;
B、人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比神经元多,B正确;
C、神经纤维通常由轴突和髓鞘共同构成,C正确;
D、轴突和树突末端的细小分支都是神经末梢,D错误。
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
A、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控制,A正确;
B、受人体意识支配,可以“自主”控制的是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B错误;
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二者作用相反,C正确;
D、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下,心跳加强、胃肠蠕动减慢是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此时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占优势,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D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传出神经被切断,信号不能传到效应器。
【详解】
A、将蛙的脑去除但保留脊髓,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脊蛙只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不能完成条件反射,A错误;
B、图示缺乏感受器和效应器,B错误;
C、剪断后效刺激A端,由于兴奋能传递到效应器,所以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但不属于反射,C错误;
D、正常情况下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因此剪断后立即刺激B端,不能在传入神经上检测到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婴儿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详解】
A、尿液的形成过程在肾脏,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A错误;
B、憋尿是大脑皮层控制的,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憋尿能力,B正确;
C、大脑受伤的成人可能形成尿意,导致其经常尿床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没能有效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C错误;
D、健康成年人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排出尿液,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
A、促胰液素能够调节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
B、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B正确;
C、食物几乎都不含盐酸成分,但胃液中的盐酸能刺激机体分泌促胰液素,C错误;
D、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可分布到整个内环境,但只能作用于含其受体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9.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能够使血糖下降,判断①是胰岛素;②能够使血糖上升,判断②是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体液调节;血糖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上升的过程应该属于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①是胰岛素,②是胰高血糖素,A正确;
B、在血糖调节上,激素①与②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C、血糖升高,刺激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可以通过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正确;
D、血糖降低时,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详解】
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正确;
B、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不具有神经调节能力,B错误;
C、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神经调节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主要是激素,它们都需要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11.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激素乙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在体温逐渐上升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正确;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正确;
D、图中致热性细胞因子只能作用于下丘脑细胞,D错误。
故选D。
12.A
【解析】
【分析】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详解】
A、脾属于免疫器官,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A正确;
B、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以有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B错误;
C、溶菌酶不一定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C错误;
D、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错误。
故选A。
13.A
【解析】
【分析】
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详解】
A、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A错误;
B、器官移植后,通常需给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出现免疫排斥现象,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
C、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些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
故选A。
14.AC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B正确;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内环境的渗透压相对稳定,C错误;
D、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正常进食碱性食物后,人体内环境的pH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ACD。
15.AD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有2个突触,轴突2与轴突1之间为一个突触,轴突1和细胞体构成一个突触。
2、图3的电位差值小于图2,是因为轴突2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使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量减少,导致Na+内流减少,电位差变化小。
【详解】
A、神经元M的电位虽有不同幅度的变化,但都没有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A正确;
B、由图2、3可知,轴突2释放的应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对轴突1起抑制作用,突触后膜Na+内流会产生兴奋作用,B错误;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并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C错误;
D、图中没有能够判断神经元M释放何种递质的信息,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D正确。
故选AD。
16.B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乙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丙(垂体),垂体进而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甲状腺),甲状腺分泌激素①(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则可反馈抑制丙(垂体)和乙(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平衡。
【详解】
A、由分析知,甲表示甲状腺,乙表示下丘脑,丙表示垂体,A错误;
B、激素①为甲状腺激素,其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B正确;
C、激素①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也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幼年时缺乏激素①会导致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即呆小症,C正确;
D、血液中激素①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反馈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从而维持甲状腺激素平衡,D错误。
故选BC。
17.ACD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3、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详解】
A、图中的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A正确;
B、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后,还需要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凝集,最终以来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掉,B错误;
C、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细胞膜上具有一些标记性物质,将来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C正确;
D、记忆T细胞再次接触相关抗原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可使记忆T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的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
故选ACD。
18.ABC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失调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分为免疫过强引起的疾病和免疫缺陷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
A、免疫缺陷症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HIV病毒侵染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错误;
B、过敏反应一般是第二次接触过敏原引发异常免疫反应,B错误;
C、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进行,C错误;
D、艾滋病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大部分丧失,患者常死于各种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
故选ABC。
19.(1)内环境的成分 神经﹣体液﹣免疫
(2)组织液 淋巴液
(3)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蛋白尿肾炎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1)
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实质是维持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属于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也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液;一端存在封闭盲端的管腔为毛细淋巴管,其中的液体为淋巴液。
(3)
海鲜过敏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海鲜过敏可使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升高,造成组织水肿。蛋白尿肾炎疾病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实质,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1)神经
(2)兴奋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甘氨酸、NO或乙酰胆碱等 单向 扩散 降解或回收
【解析】
【分析】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进而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突触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1)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复杂慢性神经精神综合征,故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是神经调节异常导致。
(2)
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即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使肌肉过度或持续收缩,故多巴胺、5﹣羟色胺等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神经递质种类较多,还有甘氨酸、NO或乙酰胆碱等。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神经递质传递过程具有单向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是组织液,所以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待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旨在考查学生对突触结构和功能及功能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1.(1)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拮抗
(2)囊泡 胞吐 体液 特异性受体 脂质、蛋白质、糖原
(3)抗体② 一次性摄糖过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当血糖浓度出现变化时,下丘脑会通过图中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A、B细胞。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抗体1可以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结合,不能降低血糖浓度,从而导致出现糖尿病。
【详解】
(1)X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故X细胞为胰岛B细胞。Y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2)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前在X细胞内由囊泡包裹,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而后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附近后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促进靶细胞内脂质、蛋白质、糖原等物质合成,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若某糖尿病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之后仍表现为高血糖,可能是因机体内存在抗体②,使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会导致尿糖超标的原因还有一次性摄糖过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
【点睛】
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考查人体血糖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识记胰岛素的功能,能根据图中信息答题。
22.(1)大脑皮层
(2) 不会 等于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肾上腺
(3) 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水分重吸收
【解析】
【分析】
1、水盐平衡调节:
2、体温调节:
【详解】
(1)感觉的形成部位都是大脑皮层,故寒冷的感觉形成的部位也是大脑皮层。
(2)人属于恒温动物,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体温保持恒定,不会大幅下降;且寒冷刺激最终会引起某种具有升血糖功能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该过程的反射弧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肾上腺。
(3)由于饮食过咸或排汗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答题。
23.(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2)特异 DNA
(3)抑制M蛋白酶的活性(或抑制M蛋白酶基因表达)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1)
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由于化学药物不具有抗体的特异性,容易导致严重副作用。化疗原理是有些化疗药物如脱氧核苷酸类似物,能够抑制DNA阻碍细胞分裂从而减缓病程。
(3)
机体发生癌变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造成的。为研发瓦解其免疫逃避机制的药物,实验组的动物应该抑制M蛋白酶的活性或抑制M蛋白酶基因表达。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图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