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教育集团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教育集团
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人一次性喝了太多的醋,其血浆pH仍然在7~7.53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抗原一抗体反应、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和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均可发生于内环境中
D.贝尔纳提出内环境保持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刺激a点,电流表①可能偏转1次,电流表②可能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
B.若刺激c点,电流表①、电流表②均可能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
C.若刺激d点,电流表①、电流表②可能都不发生偏转
D.若刺激e点,电流表①不发生偏转,电流表②仅偏转1次
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树突末梢膨大的部分,构成突触小体
B.①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物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至②中
C.②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在其中的扩散不消耗能量
D.在a、b两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方向是b→a
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位于颅腔)和脊髓(位于椎管内)构成
B.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C.外周神经系统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6.图1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在其上连接了甲、乙两个灵敏电流计(cd>de),经过该反射弧中某一突触传递兴奋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分别是图2的①②两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刺激d点时,骨骼肌收缩,此过程不属于反射
B.由图2分析推理出兴奋经过该突触传递时有突触延搁
C.由图2可知该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
D.和CD、DE段一样,EF时间段的Na+、K+跨膜运输也不消耗ATP
7.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A.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分泌
8.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小于a~b段
9.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D代表相关激素。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若处于寒冷环境中,则激素A对C的分泌量有促进作用,体现了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
B.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激素的分泌调节存在反馈调节
C.图中所示激素中只有D可参与血糖调节
D.肾小管管壁细胞存在激素B和激素C的受体
10.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该器官为胰腺,则饥饿状态时胰高血糖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若该器官为肾上腺,则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浓度A处高于B处
C.若该器官为卵巢,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雌激素
D.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则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11.图1表示胰岛素浓度与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B.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导致曲线甲上升
C.若E为神经中枢,a为寒冷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甲状腺和肾上腺
D.若E为神经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和产生渴觉
1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③可表示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则可被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13.如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与细胞⑩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吞噬细胞等
B.患流感以后,机体会产生⑦和⑨两种细胞
C.④将抗原传给⑤,使⑤增殖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
D.图中细胞⑤⑥分别代表B细胞和浆细胞
14.人体长期处于过度劳累、悲伤等不良状态或病毒入侵引发免疫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造成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死亡
B.人体免疫机能降低时可能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发生
C.神经系统可能通过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免疫细胞来影响免疫功能
D.进行器官移植时,供体和受体的主要HLA达到70%以上,就不会发生免疫排斥
15.下图为探究2,4-D浓度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及结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4-D是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
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全部来自2,4—D溶液
C.培养6天的实验结果未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促进洋葱芽生长的最适2,4-D溶液浓度也是10-8mol/L-1
16.关于植物向光性的发生机制,有人提出了“生长素不对称分布假说",即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某同学为验证这一假说,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种方案,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测定其含量。四种收集方案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B.
C. D.
17.植物的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图为某植物感知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促进植物冬天休眠、夏天生长过程示意图.分析最合理的是( )
A.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B.10℃有利于过程②④,30℃有利于过程⑤⑥
C.植物激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伸长、分化等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能调控衰老和死亡
D.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表现为协同有利于调控生长发育,赤霉素与脱落酸表现为拮抗,不利于调控生长发育
18.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和向光素是接受特定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输,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
B.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自磷酸化有关
C.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进入细胞核催化特定基因表达
D.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激素、环境共同调控完成的
19.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20.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采用血球计数板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现采用如图所示血球计数板,已知血球计数板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现将酵母菌稀释200倍,中方格1、4、13、16所记酵母菌总量为100,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为( )
A.4×108个/mL B.4×107个/mL
C.8×108个/mL D.8×107个/mL
2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结构,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2.为改善某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区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芦苇长势高低错落体现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图中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再次恢复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人为干预下湿地环境明显提升,改善后的湿地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
23.生态位宽度是指放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C.确定某种生物的生态位,一般要以调查为基础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容易被淘汰
24.有关下面三种种间关系曲线图(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个体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猫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猫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其中一方有利
C.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可用图③表示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④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⑤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27.生态学家对某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单位:kJ∙hm-2∙a-1)进行分析,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甲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乙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丙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A.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处在甲营养级的浓度最高
B.丙中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全部来源于未利用能量
C.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9.6%
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一定为2.48×1011kJ·hm-2∙a1
2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该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4
D.碳元素在该图所示食物链中的流动是单向的
29.生态学家曾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黄河口湿地是我国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演化及发展规律的最佳场所。近些年随着黄河口生态“大补”,生物种类大量增加,曾濒临灭绝的黄河刀鱼也大面积出现。下表为被调查区域三个时期动植物的物种数量及黄河刀鱼的同化量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相对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期
竞争消耗的能量
逃避敌害消耗的能量
繁殖后代消耗的能量
物种数
I
17
18
65
49
II
18
60
22
80
III
65
17
18
46
A.在预测和描述黄河刀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需要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B.黄河刀鱼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与时期Ⅰ相比,时期Ⅱ物种数增多,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D.为防治某种生物增加引起的危害,可引入该生物的天敌,使能量分配向Ⅱ时期的模型改变
30.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协调原理出发,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
条件的树种
B.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依据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
多样性
D.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以促进物质循环
31.如图表示胰岛B细胞在较高的血糖浓度下分泌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相同,且都不消耗能量
B.图中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
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D.据图可研究出“某药物”来抑制K+通道活性,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32.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传出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下图),图中a、b、c代表神经元。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神经元a会引起b神经元C1-内流
B.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c后,c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C.回返性抑制可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
D.图中有3处突触结构
33.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如图所示为人体应对抗登革热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登革热病毒表面可能存在多种抗原
B.物质甲还可能促进其他细胞分裂分化
C.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D.抗体Ⅰ与病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34.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的数量变化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
3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图中d1表示生产者未被消费者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
D.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36.下丘脑参与人体的血糖平衡,也能调节人体情绪。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其中激素d能够升高血糖,激素c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饭后一小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使胰岛B细胞受损,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病。胰岛素降低血糖的具体途径: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进入肝脏和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并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情绪压力刺激机体通过兴奋传导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图中激素d的分泌量增多后,人体储存的糖原的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3)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c是___________,长期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下降”)。
37.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拟南芥植株,进行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
(1)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科研人员采用图1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的_______(填“NAA”或“GR24”),在固体培养基_______(填“A”或“B”)中施加适量的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
②对照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相同物质,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若该假设正确,则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
(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
年龄
0+
1+
2+
3+
4+
5+
6+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年龄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人体血浆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缓冲物质。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A、某人一次性喝了太多的醋,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其血浆pH仍然在7.35~7.45之间,A错误;
B、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后者再分解成H2O和CO2,通过呼吸作用将CO2排出体外,B正确;
C、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C正确;
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最终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反应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2、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中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
C、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中,不能发生于内环境中,C错误;
D、贝尔纳首次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保持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突触中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在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双向传导的。
【详解】
A、刺激a点,由于a位于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兴奋沿神经纤维同时到达电流表①的两个电极,所以电流表①不偏转,而电流表②的两个电极先后兴奋,因而可偏转两次,A错误;
B、刺激c点,由于突触存在,兴奋不能到达电流表①,所以电流表①不偏转,而电流表②的两个电极先后兴奋,因而可偏转两次,B错误;
C、刺激d点,电流表①不偏转,由于突触的存在,使电流表②的两个电极先后兴奋,因而可偏转两次,C错误;
D、刺激e点,由于兴奋不能在突触中反向传递,因而电流表①不发生偏转,电流表②仅偏转1次,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和③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①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
A、a是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一部分,树突没有参与构成突触小体,A错误;
B、①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到②突触间隙中,B错误;
C、②是突触间隙,内含组织液,属于内环境,所以其内的神经递质在其中的扩散不消耗能量,C正确;
D、在a、b两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方向是a→b,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A错误;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分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
C、外周神经系统按照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
D、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
【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根据题意,图2中B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BD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D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A、刺激d点时,兴奋能传到骨骼肌,引起骨骼肌收缩,此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A正确;
B、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由于有信号转变的过程,故兴奋在突触间传递需要的时间长,有较明显的延搁特点,由图2分析,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和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变化相差时间较长,有突触延搁现象,B正确;
C、分析图2曲线②可知,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后,静息电位增大,没有产生动作电位,可推测出,该突触前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递质,C正确;
D、CD、DE时间段的Na+内流、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不消耗ATP;而EF时间段的Na+外流、K+内流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D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①与②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A正确;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功能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
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实验结果说明胰腺的分泌存在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方式,C正确;
D、通过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相比较,实验③的实验结果说明小肠黏膜在稀盐酸的刺激下产生某种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A、a~b段的体温维持正常,故a~b段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正确;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温度降低,温差增大,因此散热量增大,汗腺分泌会减少,B错误;
C、c~d段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量,C错误;
D、d~e段表示机体经调节后,产热与散热相对稳定,但由于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此时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2、题图分析:A、B、C、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详解】
A、若处于寒冷环境中,则机体的代谢增强,此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使激素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上升,体现了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A正确;
B、图中虚线所示箭头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通过反馈调节过程不至于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B正确;
C、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而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C错误;
D、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肾小管管壁细胞存在图中激素B(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作为组织细胞,其细胞膜上也存在甲状腺激素C的受体,因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D正确。
故选C。
10.C
【解析】
【分析】
1、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糖的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同时血糖的升高也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增多: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②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血糖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 ④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和胰岛A细胞,而下丘脑也会通过神经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升高。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详解】
A、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所以A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低于B处,A错误;
B、寒冷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代谢速率增加,因此B处肾上腺素浓度高于A处,B错误;
C、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卵巢,使卵巢分泌雌激素,因此若该器官为卵巢,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雌激素,C正确;
D、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中,随胰岛素的浓度的增加血糖的消耗速率增加,补充速率下降,二者呈负相关,即甲为血糖的消耗速率,乙为血糖的补充速率。图2中,信息a刺激E,可以使E产生不同的信息b和c。
【详解】
A、据图1分析:当血浆胰岛素浓度达到40μU•mL-1时,曲线甲血糖的消耗速率为4.0,乙血糖的补充速率为1.0,血糖浓度不会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快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部位,促进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下降,进而导致曲线甲上升,B正确;
C、若E为神经中枢,a为寒冷刺激,则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增加,故b、c可分别代表甲状腺和肾上腺,C正确;
D、若E为水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a为渗透压升高,则b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表示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正确。
故选A。
12.B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人体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无机环境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使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最终使内环境做出反应,同时此过程的神经递质可以进入内环境作用于内分泌腺或免疫器官;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些活动共同协调使内环境维持稳态,以利于生命活动。
【详解】
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据图示可知,③由神经系统产生然后释放到内环境,可能是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⑤由免疫系统产生释放到内环境可能为细胞因子或抗体;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可能是激素,B正确;
C、③可表示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C错误;
D、在免疫细胞中,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受体,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
【详解】
A、图中细胞⑩为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细胞也具有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两者作用相似,A正确;
B、初次感染病毒时,机体可产生⑦记忆B细胞和⑨记忆T细胞两种细胞,B正确;
C、图中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⑤B细胞,促使⑤增殖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
D、结合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⑥能分泌抗体,故为浆细胞,则⑤可表示B细胞,D正确。
故选C。
14.C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症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详解】
A、病毒寄生具有专一性,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肺部细胞,引起肺部细胞死亡,A错误;
B、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是人体免疫机能过强时发生的,B错误;
C、神经系统可能通过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免疫细胞来影响免疫功能,C正确;
D、进行器官移植时,供体和受体的主要HLA达到7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但依然会发生免疫排斥,D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由曲线可知,培养6天生根长度最长,2,4-D浓度为10-8mol/L−1左右时,促进生根效果最好。
【详解】
A、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体产生的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A错误;
B、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有其自身产生的生长素等,而2,4-D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故该实验中,调节洋葱生根的激素来自施加2,4-D溶液和植物自身产生的生长素,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培养6d的实验结果都表现为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类调节剂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
D、同一浓度的植物激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该实验只能说明促进洋葱根生长的最适2,4-D浓度是 10−8mol⋅L−1 ,无法判断对芽的作用情况,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详解】
A、A种收集方法中,由于云母片能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且收集生长素的琼脂块只有一块,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
B、B种收集方法,由于胚芽鞘尖端没有被云母片分开,所以单侧光的影响下,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的两块琼脂块收集的生长素含量不同,该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
C、C种收集方法中,由于收集生长素的琼脂块只有一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
D、D种胚芽鞘的尖端及尖端的下方完全被云母片隔开,所以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两块琼脂块收集的生长素量相同,所以该收集方法不正确,D错误。
故选B。
17.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②合成赤霉素,①③④合成细胞分裂素,①③⑤⑥途经合成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
A、长日照(夏季)能促进过程②③④,生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短日照(冬季)能促进过程⑤⑥,生成脱落酸,促进休眠,A正确;
B、10℃有利于①③⑤⑥过程,合成脱落酸促进休眠,30℃有利于①②③④过程,合成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B错误;
C、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C错误;
D、在植物激素调节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而赤霉素促进生长,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生长,促进果实和叶子的脱落,它们之间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依靠各种激素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D错误。
故选A。
18.C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衰老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植物向光性生长,实际上也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除了光敏色素外,植物体还存在感受蓝光的受体即向光素。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的表达,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组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详解】
A、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和向光素是接受特定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A正确;
B、 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所以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自磷酸化有关,B正确;
C、 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可知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只是调控(而不是催化)细胞核中特定基因表达,C错误;
D、植物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的表达,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组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基因组的表达,故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激素、环境共同调控完成的,D正确。
故选C。
19.B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可知,λ值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1,种群数量上升;λ=1,种群稳定;0<λ<1 种群数量下降。
【详解】
A、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λ值约为1,“J”型曲线其λ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型增长,A错误;
BC、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
D、该野兔种群在第5年中期达到数量最大,D错误。
故选B。
20.C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详解】
由于计数的4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100个,则每个中方格的数量是25个,则16个中方格的数量是25×16=400个,这是酵母菌稀释200倍后0.1mm3的数目。1毫升=103mm3,则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约有=400×200×104=8×108个/mL。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B
【解析】
【分析】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迁入率会使种群密度增加,迁出率会使种群密度减小,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丙为性别比例,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丁为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C错误;
D、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而取样器取样法常用来调查物种丰富度,D错误。
故选B。
22.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一个既有水域生态系统也有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从A到D四个区域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水分、土壤、光照环境从而影响了生物群落的差异。
【详解】
A、芦苇为一个物种,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
B、图中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种群,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正确;
C、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
D、人为干预下湿地环境明显提升,改善后的湿地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D错误。
故选B。
23.D
【解析】
【分析】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它敌害情况下,被利用的整组资源称为“原始”生态位。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
【详解】
A、某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生存,需要资源、空间,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A正确;
B、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们彼此关联又独立,因此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B正确;
C、调查才有数据,才知道某种生物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C正确;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说明其在生态系统中相对更厉害,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容易被淘汰,D错误。
故选D。
24.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②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③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详解】
A、猫与鼠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则a表示鼠,b表示猫,A错误;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表示寄生关系,而图①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
C、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为竞争,即图③表示,C正确;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可用图②表示,D错误。
故选C。
25.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
【详解】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①错误;
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②正确;
③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太阳,它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固定而输入到系统里,保存在有机物中。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任何生态系统要正常运转都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③正确;
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它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个体的体内,故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④错误;
⑤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见,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⑤正确。
故选C。
26.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戊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图中共有六条食物链:戊→甲→丁→丙、戊→丁→丙、戊→庚→丁→丙、戊→庚→乙→丙、戊→己→庚→丁→丙、戊→己→庚→乙→丙。
【详解】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即第二、三、四营养级,A错误;
B、戊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
C、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丙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C正确;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很有可能会对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构成威胁,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C。
27.D
【解析】
【分析】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去向有三条途径:一是经过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二是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三是被分解者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
A、由表可知:甲的同化量最大,乙的同化量最少,说明乙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因此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处在乙营养级的浓度最高,A错误;
B、丙中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全部来源于丙的同化量,B错误;
C、由表可知:甲的同化量最大,乙的同化量最少,说明第一营养级是甲、第二营养级是丙、第三营养级是乙,故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4×107)÷(7.5×108)×100%=3.2%,C错误;
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为甲的同化量2.48×1011KJ•hm-2•a-1,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包括最终被微生物和个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分解,D正确。
故选D。
28.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1是生产者、4是无机环境;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3为分解者;其余为消费者,即2为消费者;5和7表示呼吸作用;6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详解】
A、据分析可知,1代表生产者,6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5表示呼吸作用,A错误;
B、碳元素在1、2、3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而在它们与4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B错误;
C、该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2消费者,C错误;
D、消费者取食生产者获得碳元素,碳元素在该图所示食物链中(1→2)的流动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D。
29.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由题干信息“近些年随着黄河口生态‘大补’,生物种类大量增加”,结合图表可知,生态修复期(Ⅲ期)物种少,黄河刀鱼竞争消耗能量多;修复中期(Ⅰ期)物种增多,黄河刀鱼繁殖后代消耗的能量多;修复后期(Ⅱ期)物种数量最多,黄河刀鱼逃避敌害消耗的能量多。
【详解】
A、在预测和描述黄河刀鱼种群数量变化时,常需要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数学表达式和曲线图,A正确;
B、黄河刀鱼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B错误;
C、与时期Ⅰ相比,时期Ⅱ物种数增多,营养结构变得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C正确;
D、为防治某种生物增加引起的危害,可引入该生物的天敌,使能量分配向Ⅱ时期的模型改变,繁殖后代的能量相对减少,其种群数量下降,D正确。
故选B。
30.D
【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依据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详解】
A、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这体现的是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A正确;
B、整体性原理是指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例如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B正确;
C、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C正确;
D、对垃圾进行焚烧没有体现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并资源化利用,如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供农作物吸收利用,D错误。
故选D。
31.C
【解析】
【分析】
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分析题图: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胰岛B细胞,并代谢产生ATP,当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引起去极化,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详解】
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与K+通过离子通道出细胞的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属于被动运输,都不消耗能量,A正确;
B、如图所示,胰岛B细胞内ATP升高时,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所以ATP既可提供能量,也可作为信号分子使K+通道关闭,B正确;
C、图中K+通道关闭,可激活Ca2+通道打开,促进Ca2+进入细胞,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错误;
D、据图分析,若某药物可以可以关闭K+通道,则会导致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的血糖浓度降低,D正确。
故选C。
32.BCD
【解析】
【分析】
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刺激a,引起a神经元兴奋,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b,b神经元兴奋,释放神经递质,回返性抑制a神经元,故b神经元为钠离子内流,因此刺激a会引起b神经元钠离子内流,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故c神经元会受到抑制,无动作电位产生,会引起氯离子内流,静息电位增大,因此 c 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B正确;
C、回返性抑制使a神经元由兴奋状态迅速转变为抑制状态,回返性抑制可以使神经元的兴奋及时停止,C正确;
D、图中a、b、c代表神经元,故图中包括3个神经元,结合图示可知,形成了3处突触结构,D正确。
故选BCD。
33.A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病毒致病机理图,病毒侵染后首先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并将之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相接触,并分泌细胞因子,因此物质甲为细胞因子,抗原刺激B细胞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不同,其中抗体I与病毒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通透性增大,进而引起组织水肿,抗体II与子代病毒中和后被清除。
【详解】
A、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抗原,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物质甲为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正确;
C、人体清除登革热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而免疫自稳功能是指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的功能,C错误;
D、据图可知,物质甲和抗体I能促进病毒在吞噬细胞中的繁殖,使复合物增多,复合物增多又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外渗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ABD。
34.ABC
【解析】
【分析】
1、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通常出现“S”型曲线增长,S型增长曲线存在K值,即环境容纳量。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3、识图分析可知,图中食草动物的曲线大致呈现S型增长,开始种群数量短期增加到a点对应的数值,后期种群数量下降,然后稳定在K值上下波动。
【详解】
A、物理信息是指通过光、声、温度、湿度磁以及颜色、形状等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当植物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图中a点纵坐标值是短期内种群出现的最大数量,但是曲线后期下降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a点纵坐标值大于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
C、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进而使食草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
D、大多数群落在垂直结构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因此虽然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但是群落仍然存在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ABC。
35.A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只是辐射到生态系统中的太阳能的一小部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生产者的残枝败叶可以流向分解者,少量的可以被初级消费者所捕食,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的数量=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粪便量,粪便量是生产者的同化量,消费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详解】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消费者是通过捕食获得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进而同化作用得到能量,A错误;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根据题意可知,图中d1可表示生产者未被消费者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属于未利用部分,B正确;
C、b1为摄入量,包括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和粪便量,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C错误;
D、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a2+b2+c2+d2+粪便量),即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D正确。
故选AC。
36.(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自身免疫 氧化分解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轴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 神经 减少
(3)糖皮质激素 下降
【解析】
【分析】
1、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有:感受兴奋、传导兴奋、作为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中枢及内分泌功能。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3、根据图示分析,情绪压力可以刺激下丘脑,在神经调节方面,下丘脑通过可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引起压力的短期效应;在体液调节方面,下丘脑会分泌出激素a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出激素b,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产生激素c,引起压力的长期效应。
(1)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稳定,而饭后一小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包括: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和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
根据分析可知,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方面。题图所示的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髓质,故图中情绪压力刺激机体通过兴奋传导使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d,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根据题意,激素d能够升高血糖,推测激素d是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糖原的分解,因此人体储存的糖原量会减少。
(3)
根据题意,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c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推测激素c是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T细胞,故长期压力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功能异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点,让学生尝试解释抑郁症的发生原因,是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综合性理解、能力迁移题。
37.(1)抑制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2)NAA B GR24(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
【解析】
【分析】
由图2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的GR24处理对侧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有抑制作用,效果比单独施用GR24明显;生长素+独脚金内酯处理,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据此推测可知,独脚金内酯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1)
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NAA和GR24同时使用,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推知,GR24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2)
①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由于独脚金内酯在根部合成,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因此应在固体培养基B中加入适量的GR24。
②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B中不加入GR24。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如果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则说明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38.(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1.375 (a-b)×20%或(c+d)×20%
(3)有机物 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保持稳定 次生演替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据图分析,P是生产者,A、B、C、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
【详解】
(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抵抗力稳定性。
(2)当D的食物比例为B:C=1: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x,则x/2来自于B,x/2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x/2)÷10%+(x/2)÷10%÷10%=55x;当D的食物比例为B:C=2: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y,则2y/3来自于B,y/3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2y/3)÷10%+(y/3)÷10%÷10%=40y; B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y/x=55/40=1.375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则A的同化量为a—b=c+d,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a-b)×20%或(c+d)×20%。
(3)图中E为分解者,P、A、B、C、D、E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因此需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以保持土壤肥力。
(4)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考查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年龄组成、群落演替的理解,解答第(2)小题时,可根据“B中的能量不变”和“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传递给D的能量,进而求出其比值。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教育集团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教育集团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教育集团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教育集团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