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教案
展开守望精神家园 共享多元文化
一、 复习内容:
1.坚定文化自信(九上第五课第一框第1目)
2.弘扬传统美德(九上第五课第一框第2目)
3.高扬民族精神(九上第五课第二框第1目)
4.构筑中国价值(九上第五课第二框第2目)
5.共享多元文化(九下第一课第一框第3目)
二、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价值:满足同一文化、同一价值观形成归属感,安全的需要。建立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信仰中实现自我价值。
2.我与他人:在我与他人交往中,感受文化、精神的重要性,践行文化、精神的意义。
3.我与国家社会:在坚定我国的民族文化、美德、精神过程中有自信、能弘扬,在与多元并举的外来文化交流中学习、借鉴、共享。
三、复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文化信仰
2. 能力目标:在复杂多元文化生活中,坚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学会共享多元文化;基于试题情境分析讨论,提升学生了解、理解、应用考试要求的能力。
3. 知识目标:梳理单个考试内容本身知识内容以及相互关联的联系。
四、复习方法
1、知识梳理
(1)单个知识核心内容梳理(基于教材的编写逻辑顺序进行梳理)(课前完成,复习预备)
(2)多个知识关联性梳理(基于严谨思维推理,绘制知识结构图进行梳理)
2、典型情境体验、探讨、分析、感悟
(1)经典试题情境 (2)学生生活情境
3、学以致用
五、复习上课环节设计
一、导入——看图识“联系”
1.展示第一组图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展示第二组图片:国外传统节日(圣诞节、感恩节)
3.提问:
(1)看图你能联系到什么节日?
(2)为什么你能联系到这些节日?
教师总结:共同的文化让我们有着共同的节日习俗,同时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时代,所以我们有机会了解不同的文化。
导入主题:
《守望精神家园,共享多元文化》——基于联系思维的中考一轮复习
设计意图:导入本课复习两大主题:
1、知识主题:守望精神家园,共享多元文化2、思维主题:联系
二、搭建知识的联系
(一)梳理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结合课前自主复习作业单,选择其中一组分析:如何梳理知识内部主要之间知识的联系,提炼“3W”方法,并学会触类旁通。梳理本节课复习内容中的核心内容,把握知识内部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1.建立不同知识之间联系:相互关系、相同点。
2.从中引出包含的联系、辩证联系、相互促进的联系、一对多(多对一)的联系。
3.基于前测,用上述联系的思维学会分析中考典型错题,并进行针对性补偿训练,举一反三,解决同质问题。
设计意图:
1.建立不同知识的联系。
2.基于中考试题,掌握常见的联系题型。
3.学会用联系的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知识与情境的联系
1.新闻在线:一名医学院学生因救人被院方直接录取
提问:你能用联系的思维来分析:救人为何能被直接录取?(引出德与才的关系)
2.典型试题情境2018年中考17题邓稼先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事例。
提问:结合材料,分析育人和育才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分析,不同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情境之间的联系。
四、学以致用
(一)联系自身
1.深入探讨:面对一方面是当时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另一方面是国外开出的优越条件,是什么让他毅然选择回国?
2. 联系自身:邓稼先实例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南外的孩子大多是选择出国,出国究竟为了什么?)
3.情感升华:视频《我和我的祖国》
4.总结:无论将来我们要去哪里,都不要忘记了我们有我们的祖国,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祖国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我们每个人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让我们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学以致用,发挥本节课的教育价值。
(二)拓展空间
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如何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
1.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时代,我们守望的精神家园正在面临哪些挑战?(多角度)
2.面对挑战,如何守望我们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践行自身的文化自信、构筑中国价值。
五、总结提升
老师寄语: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在复习中,学会:
把握知识的联系;
把握知识与情境的联系;
把握学科内容与学科价值的联系。
设计意图:基于联系的思维,学会思考,把握各种联系,领悟学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