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七 时、分、秒教学设计
展开《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经过时间”,会计算完成熟悉的事情所经过的时间。
过程和方法
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初步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数学模型: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经过时间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经过时间长短,掌握有关时间计算的知识。具体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交流对时间长短的感受情况,另一方面要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怎样求时间的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
经历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能利用这种模型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
明白计算经过时间的数学模型的道理。
教具准备:钟表模型 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猪佩奇一家,佩奇和乔治比赛吃披萨
师:乔治从12:15分吃到12:35分吃完,佩琪从11:55吃到12:15分吃完谁用的时间多?
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经过的时间(板书: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1、学习同“时”的经过时间
(1)课件出示:聪聪玩碰碰车用了多长时间?
引导:请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表盘拨一拨,算一算,想好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学生上台演示汇报经过的时间
集体订正,教师课件演示
我们刚才拨表盘用的是方法叫数数法(板书 方法一:数数法)
(3)师:除了用数数法,我们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经过的时间
(4) 独立尝试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演算
(4)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5) 师引导小结: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6)板书: 方法二:计算法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9时45分-9时30分
=15分
2、(二)学习不同“时”的经过时间
(1)课件出示: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引导:请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表盘拨一拨,算一算,想好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交流汇报:
生1:时针从9走到10,走了1小时,分钟就从2转了一圈又转到2,再从2走到6,又走了20分钟,所以经过了1小时20分。
生2:分钟先从2走到12,走了50分钟,再从12走到6又走了30分钟,合起来就是80分钟。
(4)课件演示,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数数法
(5)师:
板书:
10时30分-9时10分
=1小时20分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根据给出的时间长短与下边的具体活动内容连线
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40分钟 2小时 10小时
课间休息 吃饭 睡觉 一节课 起床 看电影
2、小明7:30离开家,7:45到达学校,从家到学校经过了多长时间?
3、(1)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今天他8:30到达学校。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从家出发的吗?
(2)如果11:40放学,小明什么时刻可以回到家中?
4、糕店营业时间 早晨 9 : 00 开门 , 晚 8 : 00 关门,哎,才 8 : 40,我还要等多久呢?
乔治从12:15分吃到12:35分吃完,佩琪从11:55吃到12:15分吃完
谁用的时间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点名展示汇报
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计算经过的时间,希望大家以后能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吃饭,做作业不磨蹭,提高做事的效率。
五、板书设计
经过时间的计算
方法一:数数法
方法二:计算法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9时45分-9时30分=15(分)
10时30-9时10分=1小时20分
10时30-9时10分=80分
二年级下册七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七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七 时、分、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二年级下册七 时、分、秒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实践应用,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一 年、月、日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新知,周日每天营业多长时间?,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