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782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782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2782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共11页。
一、语言知识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雾霭(ǎi)翘首(qià)俯瞰(kàn)白雪皑皑(ái)
B.狩猎(shòu)冗杂(rǒnɡ)粗犷(kuànɡ)怒不可遏(è)
C.沙砾(lì)奔流(bēn)虔诚(qián)分崩离析(bēnɡ)
D.缄默(jiān)顷刻(qīnɡ)拙劣(zhuō)垂涎三尺(xián)
2.下列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照例 喧嚷 山麓 色彩斑斓B.怅惘 烦索 扶植 目眩神迷
C.和煦 迁徙 浮燥 名副其实D.携带 帷幕 深隧 漫不经心
3.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3分)(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B.焦虑 豁然开朗 迷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D.焦虑 茅塞顿开 迷惑 蕴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其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D.“社稷”原指君王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6.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5分)
【任务一】 解释下面三则材料中加点的词。(3分)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2)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1)作: (2)善: (3)修:
【任务二】班里举行“以和为贵”的主题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演讲会设计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2分)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记游定惠院
苏 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①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五醉:苏轼于元丰三年到达黄州贬所,至此已五见海棠开花。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顺着走。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7.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上多老枳/ 木性瘦韧筋/ 脉呈露如/ 老人头颈
B.山上多老/ 枳木性瘦/ 韧筋脉呈/ 露如老人头颈
C.山上多老枳木/ 性瘦韧/ 筋脉呈露/ 如老人头颈
D.山上多老/ 枳木性瘦/ 韧筋脉呈露如/ 老人头颈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花白而圆/ 委而去之B.此木不为人所喜/ 天子为动
C.乃径归/ 乃大惊D.香色皆不凡/ 其色丹
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既是苏轼因徐得之要到闽中去而写的一篇记游小品,也是对他升官的赠品。
B.开篇写作者与友人一起游定惠院东小山,观赏海棠和枳木,醉酒于花下之情景。
C.本文作者抓住休憩尚宅、听崔弹琴、买木盆浸瓜果等小事表现出生活情趣。
D.本文写与友人一天愉快的游赏,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意境清新隽永。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3分)
译文:
(2)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①,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道:这里指佛教。此诗作于王维晚年时期。②陲(chuí):边疆,边境。
1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恶尘俗,而信奉佛教,晚年居住在终南山脚下。
B.“独往”“自知”表明与诗人相同爱好的人不多,表现诗人孤高自傲的性格。
C.结尾写“偶然”遇见,引入了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1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深为后人所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
(2)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生命和人道高于你错我对
我做过多年评论工作,经常就社会事件发表意见。这项工作,要求人在面对所评说的事件时,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对是非曲直进行冷静的辨析。但要认为评说工作必须抽离了情感、生气、体温,只是行走在冷冰冰的条文、概念领域,就绝对是一个误解。
社会由活生生的人组成。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事件,尤其是面对人生的困境、生命的处境乃至生离死别的哀痛时,评说的工作实际上是下笔有轻重、文字有冷暖。也就是说,每个字句,每个措辞,都在内心里有所掂量。
北京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是近年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它所引发的争论渐趋白热化,在个别观点方面,甚至可说已形成了激烈的论战。
任何事件,健康的讨论都有益社会进步,增进社会认知,在“怎么看”这个问题上,提供认识和价值上的增量。老虎伤人事件也是如此。但是,戏谑、调笑乃至“人肉”都不在其中。你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话语表达,但在具体事件中,面对一死一伤的局面,这么做就是无聊。
我想,不管怎样讨论老虎伤人事件,持有何种观点,我们都不能忘了一个基本的生命处境,就是一个从老虎爪牙下死里逃生的重伤者正躺在医院,一个没能从老虎爪牙下死里逃生的死者正躺在太平间或坟墓里。网上流传有一张据说是那位伤者受伤的面部的图片,不知道真假,从图片看,惨不忍睹,几乎已辨不出人脸的基本模样。
一死一伤,这一基本的生命处境,以及面对生命处境的同情心、怜悯心,应该成为讨论事件和下笔评说的内心前提。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很多讨论、言说,也许不无道理,但难说有多少同情心和人情味。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白热化的争论中,用网上的话说,在观点的互“撕”中,被老虎咬死咬伤的死者和伤者却“消失”了,很多人都在争论道理本身的对错,死伤者也就是人本身,被撇在了一边。这样的争论,在道理层面或许有助,但对于一个社会共同体在生命意识、生命至上观念、人道关怀等方面,则看不到有多少增益。
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说,尊重生命、生命至上观念,需要不断地注意、不断地言说,尤其是它们所代表的人本立场贯注到整个社会安排和社会运行之中,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是生命和人道,而不是你错还是我对,更该成为讨论的旨归。
社会规则要尊重、遵守,规则的目的是防止变成“丛林社会”,最终是保护人的生命和权益。事件当中的那位女性伤者,即使证明是违反了规则,难道就是死了活该吗?一死一伤,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代价之惨重远远超过了行为本身,而且不可挽回。“不作死就不会死”“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这样情绪性格的人,千万不能娶回家”……这类话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冷漠,无以复加。
老虎伤人事件发生后,某卫视新闻播出了动物园的视频监控画面,监控画面中,老虎扑向女子,并撕咬、拖拽,整个过程,镜头没有做任何模糊处理;许多网站在传播这个画面时,也没有做任何模糊处理。
这一残忍场面,理应做模糊处理。这涉及电视伦理,也有人本立场问题。而这,也应该成为事件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生命和人道高于你错我对”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所表达的人道,是我们对于一个受害者的关心,这不影响这次事件对于我们的教训,所以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我们应该给予关心,即使不想表达什么,也不要冷言以对。
C.由北京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而引发的争论渐趋白热化,更多的人只关注受伤女子行为的对与错,而忽略了对不幸者的尊重与同情。
D.本文告诉我们规则和秩序必须遵守,不能以任何借口去肆意践踏规则和秩序,任何不遵守的人必须付出代价,否则受害的还是广大民众。
15.第九段作者提出“社会规则要尊重、遵守,规则的目的是防止变成‘丛林社会’,最终是保护人的生命和权益”。请找出下列表述与作者的观点相悖的一项(3分)( )
A.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遵守道德、遵纪守法。
B.遵守社会规则体现了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C.人类社会也跟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D.死者为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底线!即便是亡者有过,也不至死都不抵过。对死者恶毒的言辞出于众多网友之口则是民族的悲哀!
16.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4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
材料一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课题组对全国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对比2017年和2020年的数据发现,8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增多(见图),表明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伴随网络接入手段的日益普及和网络运用便捷程度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几乎没有差别,“全民上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
2017和2020年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对比
材料二 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人们在玩视频游戏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过量多巴胺分泌令大脑功能受损。一项研究表明,这可能会使我们大脑内的左腹侧纹状体发生变化。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员发现,经常玩视频游戏的青少年(每周多于9小时)不仅比不常玩视频游戏的同龄人拥有更大的左腹侧纹状体,在面对游戏中的失分时,他们这一大脑区域的活动也更为活跃。
另一项由韩国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十天每天玩一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之后,实验参加者面对游戏信号时的大脑反应类似于药物成瘾者面对毒品时的大脑反应。
频繁地通过手机访问社交网络、玩游戏、获取消息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信息,这会使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走高。研究发现,网络使用障碍患者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分泌多巴胺的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会被持续激活。
简而言之,一旦习惯了高多巴胺水平的活动,其他活动对我们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这就好比当我们面前放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炸鸡、薯条和巧克力时,我们很难走去桌子的另一头吃清水煮白菜,尽管长期来说,后者对我们的身体更为有益。
(选自《文汇教育》,有删改)
材料三 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中国比例接近10%。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网络游戏高出7.9%,小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最高,比例达到70.9%。网络沉迷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在线人际社交,青少年逐渐成为社交媒体的主力军,网络社交已成为继网络游戏之后,网络沉迷蔓延的又一新趋势。
由于过分关注人机对话,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青少年个性的缺陷。
染上网瘾的青少年,被网络挤占了原本属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国外有研究表明,长期沉湎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其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标准水平线以下,这也会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其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放任自流,缺少道德约束,因此,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放纵自己的欲望”。其结果是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
(有删改)
材料四 青少年如何提高网络素养?专家提出各自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大型家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最需要的是“温暖的家”。有温暖的家,孩子就不容易沉迷网络。该校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提供的数据也为上述结论提供了支撑,“通过大数据调研,发现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的校园归属感可以增加约8%,网络成瘾问题可以降低约7%。”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表示:“应当将家庭纳入网络素养教育体系,首先让父母懂网,学习如何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建立网络使用规则,约定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长,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就学校在网络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集团校长马骏举例说:“对青少年来讲,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自我教育,要让他们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自己去认知和感受。所以在我们小学,会用班会课的时间与孩子们探讨网络时代的优势与弊端。”
朱永新呼吁,要发挥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的作用,提倡“科技向善”,探索新的数字技术,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7.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极高,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没有差别。
B.如果青少年习惯了高多巴胺水平的活动,就会对其他活动降低兴趣,尽管长期来说其他活动更有益于身体。
C.我国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高于世界水平,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一旦染上网瘾危害多。
D.对于青少年如何提高网络素养的问题,专家们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2020年6—10岁青少年首次接触互联网的比例都比2017年的比例有所增长。
B.科学家们发现,青少年玩游戏时会给大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信息,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走高。
C.青少年网民使用网络游戏应用的比例高于网民总体水平7.9%,其中,小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更加突出。
D.朱永新建议要把家庭纳入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因为只有网络素养高的父母才能培养网络素养高的孩子。
19.你的好友近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告诉他网瘾的危害。(4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17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3题。
云南的美 美在水
云南之美,水贡献不小。千万条自然河流,汇成乡间风景,聚成城市气势,发展成大小湖泊,延扩成城市景观,构成美妙水图画。云南因水而奇,因水而灵动,因水而闻名海内外。倘若没有水,彩云之南会变成无垠的沙漠;倘若没有水,游客无法体验云南乡村的曼妙和城市的美丽。水,成就了云南,助推着云南的发展。
谈起云南,外地人会说起小溪、瀑布、美酒和咖啡;当地乡亲炫耀云南,会讲泸沽湖、丽江、滇池等一系列水美景、水文化。水文化之美,展示云南之灵;水文化之续,延展云南各民族未来的发展。泼水节离不开水的清澈,稻田、鱼离不开水的滋养,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千溪万河。
保护云南,首先要保护水之美,就要从珍惜每条河流开始。美丽云南,山峦重重而延绵不断,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千姿百态的河流。或者激流湍急,或者水平如镜,或者润泽良田,或者滋养花朵,或者酝酿美酒,或者盛产香茗……河流之美,美在远观如银练,近闻如琴声淙淙。河流之美,不可胜数。我曾经探访过一处原始森林,小溪从山中来,自森林深处汇聚成河,森林上空氤氲着白雾,林间充溢着水汽,河流的造化,令游人惊叹!河流的生命在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朵、飞翔的鸟儿身上得以扩展。身临其境,你会倍加珍惜河流的生命。是的,水带来了生态之美、生命之美、流动之美、两岸风景之美。假如没有河流,多姿多彩之美何处寻觅啊!
近年来,云南重视河流治理,日见河水清澈之美。但也有少数地区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河流保护做得不够。水污染长期得不到治理,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旅游事业,令人叹惋。
河流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云南地处祖国边疆与多国接壤,同时又是不少国际河流的上游,珍惜河流不仅事关自己,也关乎国际声誉。要以负责任的态度,耐心处理好每一条河流的当下和未来。杜绝引进污染河流的项目,注重河长制制度落实到位,不做表面文章,扎实做好水土保护工作。借助河流整治,充分考量水资源保护和地域综合发展,去除竭泽而渔的短期心态,放眼长远,加强对每一条河流的保护。
珍惜每一条河流,就是珍惜芸芸众生;珍惜每一条河流,就是珍惜每个地区的发展;珍惜每一条河流,就是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珍惜国际河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写照;珍惜河流所带给我们的一切,就是为美丽云南建设营造更大的空间!用心珍惜每一条河流吧!那是承载祖先文化、发展当代经济、延续后代生命的一条生命之河……
2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云南的一系列水美景、水文化展现了云南乡村的曼妙和城市的美丽,给云南各族人民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B.美丽云南,因为山峦重重而延绵不断,地理环境非常独特,所以才得以形成千姿百态的河流,有了河流,就有多姿多彩之美。
C.云南地处祖国边疆与多国接壤,是不少国际河流的上游,珍惜河流既关乎自己,也关乎国际声誉,因此,云南人民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每一条河流的当下和未来。
D.河流之美,助推着云南的发展,因此,云南高度重视河流治理,全省每一条河流都得到治理,云南尽展美妙水图画。
2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1)云南之美,水贡献不小。(3分)
(2)当地乡亲炫耀云南,会讲泸沽湖、丽江、滇池等一系列水美景、水文化。(3分)
22.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3.云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离不开水的滋养,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理解。(5分)
四、名著阅读(6分)
2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描写了什么?(6分)
五、写作(60分)
25.大课间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在外面聊天,有的三五成群玩游戏……这时候,你发现教室中小陈和月月正在因为一道题展开激烈的争论……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生活体验,描摹争论中小陈和月月的不同表现。150—200字。(10分)
要求:①设置争论点;②人物描写要体现人物个性;③可以适当使用修辞。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独特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这一切如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路上洒满阳光》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生活中的阳光。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 考 答 案
1. C2. A3. A4. D5. A
6. 【任务一】(1)兴起(2)好(3)培养
【任务二】(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和”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孕育万物的本源,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的主题演讲会,感受“和”的魅力吧!
7. C8. A9. A
10. (1)主人虽然是个市井之人,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
(2)那时何氏在竹林之间修筑大堂,已经把地方都腾出来了,于是把酒放在竹荫下。
11. B
12. 这两句诗是说随意走,走到水的尽头,然后坐下看悠闲的云起云落。既表现出一种山水画面,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同时又蕴含哲理:当我们在某条路上走不通时,不妨停下来往天空看(保持平静闲适的心境),也许又会有新的收获和希望。
13. (1)窈窕淑女(2)寂寞沙洲冷(3)同是宦游人(4)欲济无舟楫(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4. D15. C
16. (示例)赞同。规矩是要遵守,但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不犯错,一犯错就以生命为代价,就算你不同情也不要冷言冷语做个麻木的看客。比如:因闯红灯而付出生命代价的少年,我们固然批评其闯红灯是错误的行为,但我们不能对不幸者恶语相加,不能咒骂其死有余辜,这是对于生命最起码的尊重,也是体现一个人最基本的人道关怀。
17. A18. C
19. (示例)沉迷网络将会使你释放过量多巴胺令大脑功能受损,影响身体健康,让你的性格变得孤僻,造成个性的缺陷,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此外还会让你智商下降,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让你在网上放纵自我,容易使你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误入歧途。
20. D
21. (1)“贡献”本义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在文中指云南因水而奇,因水而灵动,因水而闻名海内外,因水而发展。
(2)“炫耀”本义指夸耀,亦指刻意向他人展现自己认可的事物,从而获得别人的赞美与羡慕。贬义褒用,在文中指云南人因为自己家乡拥有一系列水美景、水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2. 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珍惜河流的重大意义,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云南河流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23. 这句话通俗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绿水青山”指结构和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金山银山”指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财富与福祉。保护好云南的山山水水,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维护好各种财富与福祉。发展好生态环境的优势,将“绿水青山”变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会变成满足人类需求的财富,成为“金山银山”而后造福一代代云南人民。(意思相近即可)
24. 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25. 略。
26.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选出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关于“公交车让座”的综合性学习,请问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我们都瞠目结舌,继而面面相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7(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6(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