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课件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1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2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3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4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5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6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7页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

    展开

    这是一份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营养物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知识梳理,氢原子,原子或原子团,化学特性,NO2,COOH,CH3CH2OH,C2H5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6讲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
    考点一 烃的衍生物 乙醇和乙酸
    (2)官能团。①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②几种常见官能团名称和符号。
    2.乙醇(1)组成和结构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乙醇的制法①乙烯水化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酵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醇的用途用作燃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________的乙醇溶液用作医用酒精。
    3.乙酸乙酸俗称醋酸,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1)组成与结构
    CH3COO-+H+ 
    (CH3COO)2Ca+H2O+CO2↑ 
    CH3COOC2H5+H2O 
    (4)用途:食醋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微点拨]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醇羟基不与NaOH反应,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
    4.乙酸乙酯(1)组成和结构
    (2)物理性质乙酸乙酯通常为无色、有________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存在于水果、花草中,可作食品的香料和溶剂。
    CH3COOH+C2H5OH 
    CH3COONa+C2H5OH 
    ②实验装置:液液加热反应装置
    ③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④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上面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出现,具有芳香气味(可以闻到香味)。⑤反应特点
    [微点拨] A.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受热时暴沸,盛反应物的试管要向上倾斜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B.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H2SO4、乙酸,不能先加浓硫酸。C.要用酒精灯小火均匀加热,以防止液体剧烈沸腾及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D.产物分离:用分液法分离,上层油状物为乙酸乙酯。
    ⑥反应条件及其意义A.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B.以浓硫酸作________剂,提高反应速率。C.以浓硫酸作________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D.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⑦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作用:降低____________的溶解度,反应____________,溶解________,便于乙酸乙酯的分离、提纯。
    [易错提醒] 酯的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能中和产生的羧酸,反应能完全进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提示] 75%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2)用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O。(  )[提示] 酯化反应的原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用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2O。
    (3)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提示]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4)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提示]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酸性,醋酸能和不溶性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5)乙醇、乙酸能与Na以及NaOH反应。(  )[提示] 乙醇只能与钠反应,不能与NaOH反应。
    (6)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7)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8)乙酸与NaOH反应,而乙酸乙酯不与NaOH溶液反应。(  )(9)乙醇和乙酸中均含有—OH,所以均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  )(10)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分子中含有8NA个共用电子对。(  )(11)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属于非电解质。(  )
    × √ × √ × × 
    (12)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13)乙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14)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5)1 ml C2H5OH和1 ml 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完全反应生成1 ml CH3COOC2H5。(  )[提示]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2.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并按要求作答。①乙醇 ②乙酸 ③乙酸乙酯(1)能溶于水的是______,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是____。(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并产生气体的是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厨房里的两种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收集产物。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3.深度思考:(1)能否用Na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应如何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提示] 不能。因为Na与乙醇也发生反应生成H2。向酒精中加入适量无水CuSO4,如无水CuSO4的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则含有水。
    (2)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l羧酸和2 m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提示] 1 ml分子式为C18O26O5的羧酸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l羧酸和2 ml乙醇,说明该羧酸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则C18H26O5+2H2O—→羧酸+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3)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微考点1 乙醇、乙酸的性质与用途     (1)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B.乙醇和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2H6、C2H4的熔点和沸点高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D.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制得[解析] 乙醇、乙酸常温下都是液体,而C2H6、C2H4是气体,B正确;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C错误。
    (2)下列有关乙酸的结构与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B.乙酸与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中的O—H键发生断裂
    [解析] 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CH3COOH,最简式(或实验式)为CH2O,故A项错误;乙酸和甲酸甲酯分子式相同,都为C2H4O2,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项正确;分液法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方法,而乙酸与乙醇可以互溶,因此其混合溶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项错误;酯化反应的规律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因此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应该是乙酸分子中的C—O键发生断裂,故D项错误。
    [解析] 同质量的乙醇中羟基的物质的量比乙二醇少,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氢气也少,A错误;由于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乙醇不能作为碘水的萃取剂,C错误;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只能证明乙醇中有羟基并不能说明乙醇有碱性,D错误。
    (2)(2022·山东临沂高三检测)已知乙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乙酸在各种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③断裂B.和NaOH反应时键②断裂C.燃烧时断裂所有的化学键D.酯化反应时键①断裂
    [解析] 乙酸与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A错误;与NaOH反应时,键①断裂,B错误;乙酸燃烧生成CO2和H2O,所有的化学键断裂,C正确;酯化反应时,键②断裂,D错误。
    [解析]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乙醇中O—H键断裂,A正确;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是键②和键⑤断裂,B正确;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其中一个分子键①断裂,另一个分子键②断裂,故C错;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断键为①和③,D正确。
    萃取精华: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及对应的反应类型  (1)体现酸的通性时,断①键,复分解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乙醇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位置及对应的反应类型(1)与活泼金属反应,断①键,置换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酯化反应,断①键,取代反应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①和③两处键,形成碳氧双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时,生成醛;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时,生成酮;不含有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微考点2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探究     (2022·湖南长沙模拟)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法制取并提纯乙醛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未涉及的是(  )
    〔对点集训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乙醇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其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组装好仪器,装好试剂。
    微考点3 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分析及拓展     (2022·湖北黄石质检)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C.b装置比a装置原料损失的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解析] A项,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项,分离出生成的酯,可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产率,错误;C项,b装置水浴加热可控制温度,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原料损失少,正确;D项,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用分液法分离,正确。
    [解析] 由水浴加热制备并蒸出乙酸乙酯,可知乙酸乙酯的沸点小于100 ℃,故A正确;浓硫酸的密度大,应该先加入适量乙醇,然后慢慢地加入浓硫酸和冰酸醋,防止混合液体溅出,发生危险,故B错误;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试管乙中不能盛放NaOH浓溶液,应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混合液进行分液可得到乙酸乙酯,故D错误。
    萃取精华:有机实验中应注意的两大问题加热方面①用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教材中本单元有机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酸乙酯的制备、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②水浴加热: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
    冷凝回流方面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
    考点二 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分类、代表物及其关系
    (C6H10O5)n 
    [微点拨] (1)符合Cn(H2O)m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为糖类。(2)酯和油脂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酯类包含油脂,均含有官能团—COO—。②区别:酯是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3)矿物油不是脂肪,属于烃类。(4)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双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因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6)检验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时,要注意加碱液调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进行加热。(7)氢化是加成,皂化是水解。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微点拨]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方法(1)葡萄糖的检验: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加热反应产生银镜;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2)淀粉的检验:遇碘单质(I2)变蓝色。(3)蛋白质的检验:遇浓硝酸变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
    (2)油脂的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生产________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以及蚕丝可制作服装。③绝大多数酶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微点拨] 油脂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硬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糖类、油脂、蛋白质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纤维素没有甜味,人体不能消化,不属于糖类。(  )(3)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向其中加入淀粉显蓝色。(  )(4)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5)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提示] 花生油属于油脂,鸡蛋清属于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6)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提示]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7)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提示]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8)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提示] 棉和麻属于纤维素,与淀粉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9)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提示] 花生油中含有碳碳双键。(10)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生物柴油和肥皂。(  )[提示] 地沟油经反应改性可成为生物柴油,也可经皂化反应而生产肥皂。(11)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提示] 食用油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反复加热后生成各类烃类,包括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12)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13)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14)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15)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16)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
    (17)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8)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后煮沸几分钟,冷却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没有银镜产生,说明淀粉仍未水解。(  )(19)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20)煤、石油和天然气可作为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原料。(  )
    2.深度思考:(1)未成熟苹果的果肉遇碘酒呈现蓝色,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试解释原因。[提示] 未成熟苹果的果肉含有相对较多的淀粉,在苹果成熟过程中部分淀粉水解成了葡萄糖。
    (2)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葡萄糖的水解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淀粉的水解是否完全?[提示] 取淀粉水解液,冷却,再滴入少量碘水,观察现象。如果淀粉水解液不显蓝色,则淀粉水解已完全;如果淀粉水解液显蓝色,则淀粉水解不完全。(3)为什么可以用热的碱性溶液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提示] 油脂属于酯,能在热的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4)如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提示] 取一段待鉴别的丝,点燃后闻其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如果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燃烧的丝是蚕丝;如果没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燃烧的丝是人造丝。(5)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两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提示] 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可用分子式(C6H10O5)n表示,但两者的聚合度n的数值不相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遇碘变蓝色,而纤维素遇碘无明显现象,故可用碘水鉴别二者,遇碘变蓝者为淀粉。
    [解析] 淀粉在加热、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将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转化成为小分子的中间物质,这时的中间小分子物质为糊精,故n>m,A不正确;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单糖,属于二糖,B正确;过程③为麦芽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是水解反应,C正确;④的反应为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为人体提供能量,D正确。
    (2)(2022·山东潍坊高三检测)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吃馒头时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D.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羊毛衫上的奶渍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解析] 吃馒头时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A项正确;变质的油脂有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B项错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解,C项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羊毛衫,D项错误。
    〔对点集训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不一样的官能团,A项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2)(2022·山东潍坊高三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部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作为酶使生物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解析] 果糖属于单糖,A项错误;部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作为酶使生物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B项正确;植物油某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C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耱,D项正确。
    [微点拨] 1.盐析、变性的异同(1)不同点:①盐析:在轻金属盐或铵盐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溶解度降低,是物理变化,此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②变性: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析出,其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此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2)相同点:两者均是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
    2.地沟油与矿物油的性质差异   地沟油          矿物油
    微考点2 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探究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解析] 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1为20%的H2SO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2)试剂2为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H-==H2O 
    (4)为检验淀粉液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5)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否”),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而使实验失败 
    (4)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若淀粉水解液变蓝,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5)检验葡萄糖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则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其原因是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方法归纳]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1)实验流程
    微考点3 常见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     (2022·辽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已知a、b、c的分子式均为C9H10O2,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都能与Na反应产生H2B.a、b、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b与c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D.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分别为3种和4种
    〔对点集训3〕 (2022·重庆凤鸣山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联考)已知有机物M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B.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C.分子式为C6H10O4D.1 m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Na反应最多产生33.6 L H2
    [解析] 该有机物右上角的羟基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A正确;该有机物右下角的羟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分子式为C6H12O4,C错误;未说明是标准状况,所以不确定该有机物与金属Na反应最多产生的H2的体积,D错误。
    萃取精华: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本讲要点速记:1.高考常考的两类反应类型(1)酯化反应:含羟基、羧基的有机物能发生。(2)水解反应:有酯的水解、糖的水解、油脂的水解(包括皂化反应)。
    2.明确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两种物质的作用(1)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2)饱和Na2CO3溶液:①溶解乙醇,吸收乙酸;②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3.熟记三个化学反应(1)乙醇与钠的反应;(2)乙醇氧化生成乙醛;(3)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4.必记的四种物质的特征反应(1)乙酸:①使石蕊溶液变红色;②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2)葡萄糖:①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②发生银镜反应。(3)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色。(4)蛋白质:①部分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②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③盐析;④变性。
    5.五种能水解的重要物质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共1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浓硫酸乙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有机化合物第2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课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