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
- 专题一 地球运动相关 课件 0 次下载
-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课件 0 次下载
-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2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解析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原卷版) 学案 0 次下载
专题一 地球运动相关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一 地球运动相关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共6页。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一)1.(2021·湖南适应性测试)化学与生活、环境和能源密切相关,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垃圾焚烧发电,废物利用B.风力发电,发展新能源C.环境消毒杀菌,阻断病毒传播D.稻草发酵肥田,发展绿色农业【解析】 A项:垃圾焚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B项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未涉及化学变化;C项杀菌消毒一般需要用到消毒剂使病菌的蛋白质变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稻草发酵涉及稻草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2.(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下列相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D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N2O4===2CO2+N2+4H2OB.偏二甲肼的结构简式:C.N2的结构式:N=ND.甲基的电子式:【解析】 反应为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A错误;偏二甲肼中N原子形成3对共价键,不存在氮氮双键,B错误;N2的结构式是N≡N,C错误;D项是—CH3的电子式,正确。3.(2021·杭州模拟)中华传统文化中涉及到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关于诗情“化”意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过程中大理石只发生物理变化B.“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涉及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解析】 该过程中涉及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酿酒的过程葡萄糖发酵得到酒精,葡萄糖是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焰色试验为元素的性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该过程描述的是沙里淘金的过程,金性质不活泼,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D正确。4.(2021·太原模拟)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凝结在传统文化之中。下列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B )A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句中描述了丁达尔现象B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句中的“脂水”是指油脂C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解析】 日照澄洲江雾开: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高奴出脂水”,指的是这一带的石油,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不是油脂,故B错误;丹砂的成分为HgS,涉及的反应为:HgS+O2===Hg+SO2,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普通玻璃的成分为硅酸钙、硅酸钠和二氧化硅,故D正确。5.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B.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对环境和土壤有负面影响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脱硫,防止废气污染环境【解析】 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各种新型材料,A正确;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生态环境,B错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破坏环境和土壤,C正确;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要进行脱硫处理,否则废气污染环境,D正确。6.(2021·成都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稀豆浆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灼烧火焰呈黄色的食盐不属于加碘盐C.含HCO的硬水常用加烧碱的方法软化D.无水酒精比75%酒精的氧化性强、灭菌效果好【解析】 稀豆浆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钠元素,不能证明食盐是否属于加碘盐,故B错误;碳酸氢钙、碳酸氢镁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则含HCO的硬水常用加热的方法软化,故C错误; 无水酒精能够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硬化,保护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发生变性,灭菌效果不好,75%酒精的灭菌效果更好,故D错误。7.(2021·济南模拟)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氟、磷污水的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工艺中涉及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B.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容易造成水华C.“调整pH”时需加入过量NaOHD.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需选用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解析】 该工艺中上清液属于溶液、絮凝沉淀属于胶体、含磷、氟污水属于浊液,故A正确;含有大量磷元素的污水进入河流会使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故B正确;“调整pH”时若加入过量NaOH,过滤后上清液中仍有大量氢氧化钠,有强碱性,不能达标排放,故C错误;烧杯、玻璃棒、漏斗用于过滤,胶头滴管用于调整pH,故D正确。8.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B )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解析】 催化剂A表面是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过程,发生的是同种元素之间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A错误;N2与H2在催化剂a作用下反应生成NH3属于化合反应,无副产物生成,其原子利用率为100%,B正确;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氨气转化为NO,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C错误;催化剂a、b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淀粉、油脂、亚油酸的组成元素中均只含C、H、OB.工业生产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基础原料乙烯,主要原理是发生消去反应C.3M防颗粒物口罩含有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一定条件下生成沼气,属于生物质能的生物化学转换【解析】 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0O5)n,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组成元素只含C、H、O,亚油酸的分子式:C18H32O2,则以上三者组成元素中均只含C、H、O,故A正确;工业上生产乙烯主要是采用石油裂解,不是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3M防颗粒物口罩含有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分子结构简式为,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植物秸秆、枝叶、杂草含有生物质能,可发酵制取甲烷,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故D正确。10.(2021·江苏适应性测试)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A.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B.NaHSO3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C.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钠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解析】 NaClO有氧化性,消毒杀菌就是利用了NaClO的强氧化性,A正确;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B错误;工业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与氯化钠是否易溶于水无关,C错误;NaHCO3可用于制抗酸药物,是利用了其能和酸反应生成CO2,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D错误。11.(2021·大连模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了焰色反应原理B.宋代的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瓷器主要原料是黏土,“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添加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C.明代的《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过滤D.明末清初编撰的《物理小识》有如下叙述:“青矾烧之赤色,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主要成分是FeSO4·7H2O,“青矾厂气”中含有SO3【解析】 硝石(KNO3)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而朴硝(Na2SO4)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是利用了“焰色反应”原理,A正确;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陶瓷表面颜色“万彩”,B正确;将稻草麦秆等物燃烧得到草木灰,将草木灰铺在沙滩上,用海水浸湿,草木灰即可以吸附海盐,所以利用的是草木灰的吸附作用,C错误;“矾”一般指的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青矾烧之赤色”,则青矾主要成分是FeSO4·7H2O,分解时青矾厂气中含有SO3,与水结合生成硫酸,故而“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D正确。12.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用于去除气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离出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产物,其中CO2催化合成甲酸是原子利用率高的反应,且生成的甲酸是重要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C∶∶∶B.在捕获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断裂C.N(C2H5)3能够协助二氧化碳到达催化剂表面D.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H2+CO2===HCOOH【解析】 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故A正确;由二氧化碳和甲酸的结构式可知,在捕获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不会完全断裂,只断裂其中一个碳氧双键,故B错误;N(C2H5)3捕获CO2,表面活化,协助二氧化碳到达催化剂表面,故C正确;由图可知,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酸的总反应式:H2+CO2===HCOOH,故D正确。13.(2021·济宁模拟)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B )A.国家速滑馆用于蒸发制冷的材料-二氧化碳B.长征五号的整流罩前锥段材料-聚甲基丙烯酰亚胺C.港珠澳大桥锚具材料-特殊工艺的低碳钢D.我国自主研发的5G芯片的材料—硅【解析】 二氧化碳是无机物,A错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是有机物,B正确;低碳钢属于合金,C错误;硅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物,D错误。14.(2021·柳州模拟)唐代陈子昂诗句“山水丹(丹砂:HgS)青[石青:Cu(OH)2·2CuCO3]杂,烟云紫翠浮”中相关化学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D )A.丹砂常温下性质稳定B.烟、云均属于气溶胶C.石青能与强酸发生反应D.石青被誉为“水蓝宝石”,可耐高温【解析】 常温下S和Hg反应生成丹砂(HgS),该物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A正确;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为气溶胶,烟、云均属于胶体,分散在空气中,空气为分散剂,因此都属于气溶胶,故B正确;石青的成分为Cu(OH)2·2CuCO3,碱与碳酸盐均能与强酸发生反应,故C正确;石青被誉为“水蓝宝石”,其成分中的Cu(OH)2和CuCO3受热均会发生分解,故D错误。15.(2021·九江模拟)江西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古称浔阳、江州、柴桑等,其滨临长江、面向鄱阳湖、背靠庐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举酒欲饮无管弦。”古人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B.杨万里《舟次西径》“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不容易因胶体聚沉而形成三角洲。C.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中“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现象。D.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中庐山脚下“豆苗稀”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缺少氮肥。【解析】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A错误;形成三角洲是胶体的聚沉性质,一般在入海口形成,海水含有大量的电解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鄱阳湖和长江水都为淡水,不易因胶体聚沉形成三角洲,B正确;“紫烟”是含有尘埃的空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导致光线呈紫色,与碘单质升华无关,C错误;豆科植物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转化成氮肥,“豆苗稀”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壤缺少氮肥,而是草与豆苗争阳光、水分等,出现了草盛豆苗稀,D错误。16.(2021·宿迁模拟)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D )A.N2(g)NO(g)HNO3(aq)B.Al2O3(s)Al(s)NaAlO2(aq)C.BaCl2(aq)BaCO3(s)BaSO4(s)D.MgCl2·6H2O(s)MgCl2(s)Mg(s)【解析】 N2与O2反应生成物为NO,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不能直接生成HNO3,还应该通入氧气,才能生成硝酸,A错误;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弱,不能从三氧化铝中置换出金属铝,此方法得不到Al,B错误;BaCl2和CO2不反应,一般情况下弱酸不能生成强酸,因此不能生成BaCO3,C错误;MgCl2·6H2O在HCl气体中加热分解生成MgCl2,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金属镁,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十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1,共8页。
这是一份专题十二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2,共13页。
这是一份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0,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