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试卷+解析)
展开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21.6
(考试时长: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6分,每题2分)
1. 用竖式计算128×16时,( )。
A. 先算128×6,再算128×1,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B. 先算128×1,再算128×6,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C. 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详解】用竖式计算128×16时,先算128×6,再算128×10,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用1、2、3、4、5五个数字可以组成不同的五位数。在这些数中,当最高位上是4时,大约是5万的数有(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可知,当最高位上是4,而近似数是5万时,千位上的数应大于等于5。结合给出的五个数字可知,千位上的数是5。再将剩下的1、2、3放在百位、十位和个位,写出所有可能的数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大约是5万的数由45123、45132、45213、45231、45312、45321,共有6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明确千位上的数是5,再根据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解答。
3. 250×40,结果末尾有( )0。
A. 3个 B. 4个 C.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250×40的结果,看有几个0即可解答。
【详解】250×40=10000,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熟练掌握其运算法则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4. 光明小学新建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4个教室,每个教室放45套单人课桌椅,每层要放多少套课桌椅?正确的算式是( )。
A. 45×4 B. 45×5 C. 45×4×5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要求一层放课桌椅的套数,用每个教室放课桌椅的套数乘每层的教室数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求每层要放多少套课桌椅,正确的算式是45×4。
故答案为:A
【点睛】首先分析清楚要求的是一层放的课桌椅的套数,还是求一幢楼放课桌椅的套数,然后再进行解答。
5. 王老师带了4根小棒,分别是3厘米、5厘米、6厘米、8厘米,王老师:“任意选3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小明回答:“能。”你觉得小明的回答( )。
A. 对 B. 错 C.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长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3+5=8,则长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任意选3根小棒,不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将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与较长小棒长度比较大小。
6. 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 )条到对边的高。
A. 1条 B. 2条 C. 无数条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即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一个顶点所对的边有两条,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画2条高(如下图);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画高如下: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2条到对边的高。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应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也可画出高更直观。
7. 一个直角梯形,∠1是60°,∠2是( )。
A. 120° B. 110° C. 100°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直角梯形的内角和是360°,用360°-90°-90°-60°求出∠2的度数。
【详解】360°-90°-90°-60°
=180°-60°
=120°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直角梯形的内角和是360°,再进一步解答。
8. 同学们排成一个正方形的方阵参加团体操表演,从前、后、左、右数,小明都排在第4个,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一共有( )人。
A. 16人 B. 49人 C. 64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前后数,小明都排在第4个,则小明前面和后面均有3人,方阵一列有3×2+1=7人。从左右数,小明都排在第4个,则小明左面和右面均有3人,方阵一行有3×2+1=7人。即这个方阵每边有7人,方阵有7×7=49人。
【详解】(4-1)×2+1
=3×2+1
=6+1
=7(人)
7×7=49(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确定方阵中每边人数,再根据正方形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解答。
二、填空题。(22分,每空1分)
9. 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读作( )万人,大约是( )亿人。
【答案】 ①. 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 ②. 14
【解析】
【分析】(1)整数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2)141178万即141178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亿位进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求出这个数的近似数。
【详解】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读作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万人,大约是14亿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读法和近似数,读整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读。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
10. 小明的身份证号码是321020201110010614,今年到他生日那天他就( )周岁了,他过生日那天正好是( )节。
【答案】 ①. 10 ②. 国庆
【解析】
【分析】身份证号码中第1~6位为省市地区代码,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为顺序码,第17位表示性别,其中单数为男、双数为女。第18位是校验码。据此可知,小明是2011年10月1日出生,到今年(2021年),他是2021-2011=10周岁。10月1日是国庆节,则他过生日那天是国庆节。
【详解】由分析得:
2021-2011=10(周岁)
则今年到他生日那天他就10周岁了,他过生日那天正好是国庆节。
【点睛】熟练掌握身份证各个数位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 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他7:40分从家中出发,8:05步行到学校,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 )米,可以写成( )。
【答案】 ①. 60 ②. 60米/分
【解析】
【分析】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用“/”分开。先用8时5分-7时40分求出从家到学校所花的时间,再用1500除以从家到学校所花的时间,求出他步行的速度。
【详解】8时5分-7时40分=25分
1500÷25=60(米/分)
则他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可以写成60米/分。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时间=速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小刚的计算器上数字键“2”坏了,他要用计算器计算358×24,他可以怎样用这个计算器算出正确的结果?请写出2道不同的算式。( )或( )。
【答案】 ①. 358×3×8 ②. 358×4×6
【解析】
【分析】用计算器计算358×24,而数字键“2”坏了,不能按出24,可以用乘法算式3×8或者4×6代替24。据此解答。
【详解】358×24=358×3×8
358×24=358×4×6
【点睛】本题考查计算器的使用,当某个按键坏了无法按出一个数字时,可以根据加减乘除法,用别的算式代替这个数字即可。
13. 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可以得到四个( )形,也可以得到四个( )形或四个( )形。这几种图形( )相等,( )不相等。
【答案】 ① 正方 ②. 长方 ③. 三角 ④. 面积 ⑤. 周长
【解析】
【分析】当这个正方形沿着不同的边对折时,可以得到四个正方形。当这个正方形沿着同一条边对折时,可以得到四个长方形。当这个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时,可以得到四个三角形。根据面积的意义可知,这几种图形的面积相等,均等于原来正方形面积的。根据周长的意义可知,这几种图形的周长不相等。
【详解】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可以得到四个正方形,也可以得到四个长方形或四个三角形。这几种图形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折叠,可以亲自动手折一折,即可得出结论。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而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灵活运用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解决问题。
14. 用四个“8”和四个“0”可以组成一个八位数,能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是( ),能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是( ),能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是( )。
【答案】 ① 88000088 ②. 80880008 ③. 80080808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中0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解答即可。
【详解】用四个“8”和四个“0”可以组成一个八位数,能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是88000088,能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是80880008,能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是80080808。(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
15. 1枚一元的硬币厚2毫米,10枚一元的硬币堆在一起高2厘米,( )枚一元的硬币堆在一起高1米。学校教学楼20米高,相当于( )枚硬币堆在一起的高度。
【答案】 ①. 500 ②. 10000
【解析】
【分析】1米即100厘米,100÷2=50,则1米里面有50个2厘米,需要50个10枚即500枚硬币堆在一起高1米。20÷1=20,则20米里面有20个1米,需要20个500枚即10000枚硬币堆在一起是20米。
【详解】1米=100厘米
100÷2×10
=50×10
=500(枚)
则500枚一元的硬币堆在一起高1米。
20÷2×500
=20×500
=10000(枚)
则学校教学楼20米高,相当于10000枚硬币堆在一起的高度。
【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求出需要的高度里面有几个已知数量的硬币堆在一起的高度,则需要几个这个数量的硬币。
16. 一个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如果它的底边长5厘米,腰最短是( )厘米,这时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3 ②. 11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两条腰的和应大于底边长,即两条腰的和应大于5厘米,最短是6厘米,而每条腰最短是6÷62=3厘米。再将两条腰的长加上底边长,求出周长。
【详解】(5+1)÷2
=6÷2
=3(厘米)
3+3+5=11(厘米)
则腰最短是3厘米,这时周长是11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明确两条腰的和应大于底边长。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给出是三条线段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常用较短的两条边的和与较长边比较大小。
17. 想一想,填一填:0.1,0.2,0.4,0.7,1.1,( ),( )。
【答案】 ①. 1.6 ②. 2.2
【解析】
【分析】0.1+0.1=0.2,0.2+0.2=0.4,0.4+0.3=0.7,0.7+0.4=1.1,规律:第一个加0.1等于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加0.2等于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加0.3等于第四个数,依次类推。
【详解】1.1+0.5=1.6,1.6+0.6=2.2
所以数列为:0.1,0.2,0.4,0.7,1.1,1.6,2.2。
【点睛】根据已知的数字得出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和规律,然后利用这个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26分,8+9+9)
18. 直接写出得数。
125×8= 17×200= 35×45×0= 2.5+8.5-4 =
125×32= 340×20= 35+45+55= =
【答案】1000;3400;0;7;
4000;6800;135;
【解析】
【详解】略。
19. 用竖式计算。
37×248= 708×29= 360×80=
【答案】9176;20532;28800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三位数与两位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在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做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37×248=9176 708×29=20532 360×80=28800
20. 简便计算
123+46+77+254 125×72 420×169-69×420
【答案】500;9000;42000
【解析】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123+46+77+254
=(123+77)+(46+254)
=200+300
=500
125×72
=125×(8×9)
=125×8×9
=1000×9
=9000
420×169-69×420
=420×(169—69)
=420×100
=42000
四、解答题。(36分,10+5+5+5+5+6)
21.操作题。(10分)
21. (1)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四个顶点分别是A(5,5)、B(7,4)、C(7,2)、D(5,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出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一个( )形。
(2)画出这个四边形的1条对称轴。
(3)把这个四边形绕D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
(4)把旋转后得到的四边形向右平移8格,再向上平移3格。
【答案】(1)等腰梯
(2)(3)(4)见详解
【解析】
【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据此在方格纸上描出四个点并顺次连接四个点,观察这个图形可知,这个图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两条腰相等,是一个等腰梯形。
(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根据旋转的特征,这个四边形绕D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D点的位置不动,A、B、C三点均绕D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再将四个点顺次连接即可。
(4)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1)可得到等腰梯形。
(2)(3)(4)
【点睛】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时,数对中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和对应点是解题的关键。旋转图形时,应看清旋转角度和方向。
22. 学校有篮球20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足球和篮球一共有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80个
【解析】
【分析】方法一: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求出足球的个数,再加上篮球的个数即可;
方法二:由题意可知,要求足球和篮球的总数,已知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即总数为篮球个数的1+3=4倍,由此解答。
【详解】方法一:
20+20×3
=20+60
=80(个)
方法二:
20×(1+3)
=20×4
=80(个)
答:足球和篮球一共80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倍数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知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3. 王林家、李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王林家离学校1500千米,李明家离学校900米。王林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去李明家,他最多要花多长时间?最少要花多长时间?
【答案】40分钟;10分钟
【解析】
【分析】第一种情况,王林家和李明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则此时王林家和李明家相距1500+900千米。用两家的距离除以王林步行速度,求出最多要花的时间。第二种情况,王林家和李明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王林家和李明家相距1500-900千米。用两家的距离除以王林步行速度,即可求出最少要花的时间。
【详解】(1500+900)÷60
=2400÷60
=40(分钟)
(1500-900)÷60
=600÷60
=10(分钟)
答:他最多要花40分钟,最少要花10分钟。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按照王林家、李明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按照两种情况分析,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解答。
24. 四年级3个班的同学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做了205朵纸花,四(1)班比四(2)班多做了10朵,比四(3)班少做了5朵,四(1)班做纸花多少朵?
【答案】70朵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四(3)班比四(2)班多做了10+5=15朵。用纸花总数量减去四(1)班比四(2)班多做纸花数量,再减去四(3)班比四(2)班多做纸花数量,求出四(2)班做纸花数量的3倍,进而求出四(2)班做纸花数量。再用四(2)班做纸花数量加上10朵,求出四(1)班做纸花数量。
【详解】[205-10-(10+5)]÷3+10
=[205-10-15]÷3+10
=[195-15]÷3+10
=180÷3+10
=60+10
=70(朵)
答:四(1)班做纸花70朵。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
25. 有一条长2千米的小路,小明和小红同时从这条小路的两头相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每分钟70米,小红的速度是每分钟55米,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答案】16分钟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千米化成米,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即可求出两人相遇的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千米=2×1000=2000米
2000÷(70+55)
=2000÷125
=16(分)
答:经过16分钟两人相遇。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解答,注意:千米化成米乘进率1000。
26. 学校靠围墙有一块长35米,宽20米的长方形空地。学校把这块空地的种了玫瑰,剩下的种了月季,其余的种了海棠。种玫瑰、月季、海棠的面积各是多大?(画示意图)
【答案】种玫瑰的面积是350平方米,种月季的面积是280平方米,种海棠的面积是70平方米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空地的面积为35×20=700平方米。将这块空地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占这块空地的,是700÷2=350平方米。将这块空地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占这块空地的,是700÷5=140平方米。2份占这块空地的,是140×2=280平方米。再用空地总面积减去种玫瑰以及种月季的面积,即可求出种海棠的面积。
【详解】
35×20=700(平方米)
700÷2=350(平方米)
700÷5×2
=140×2
=280(平方米)
700-350-280=70(平方米)
答:种玫瑰的面积是350平方米,种月季的面积是280平方米,种海棠的面积是7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实际应用以及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一份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几份是多少。
[数学]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数学试卷(有解析): 这是一份[数学]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数学试卷(有解析),共28页。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认真思考,正确填写,运用规则,细心计算,实践操作,规范作图,走近生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