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81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818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818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5.4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 教案 5 次下载
- 6.1 质量(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6.2密度(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展开人教版 八 年级 物理 教学设计
主备人 |
| 学科 | 物理 | 时间 |
| |
课题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的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得到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误差的分析,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 |||||
教学重点 | 1. 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 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 |||||
教学难点 | 1.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测固体、液体的密度的误差分析。 | |||||
教具准备 |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盐水、铁块、水、烧杯、细线、泡沫塑料块、牙签(或大头针)等。 | |||||
教学方法 | 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导 入 新 课 | 一个古老的故事 古时候,在地中海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 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 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如何去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可以测量金冠的密度,和金的密度对照。 要测量金冠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么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新课学习 问题:怎样才能测定密度的大小? 需要测量哪些量,分别用什么仪器测量? 根据,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 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固体都是不规则的,比如说小石块,怎样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和液体的体积呢?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需要使用量筒来测量其体积。 一、量筒的使用 1.作用:测量液体体积;(也可用于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观察量筒: (1)单位:量筒是以毫升 (mL)单位标度,1 mL = 1 cm3; (2)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选择适合的量筒。 如图所示的量筒的量程:是0~100 mL;分度值:1 mL; (3)结构特点:①高、细(刻度精确,体积变化明显)②刻度上大下小。 3.量筒的读数方法: 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1)如图甲所示: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液面(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2)读数时, 若俯视,读数会偏高。如图乙所示。 (3)读数时, 若仰视,读数会偏低。如图丙所示。 巧记:俯大仰小 4.量杯和量筒的区别:量杯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疏。 下图为量筒和量杯,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量筒上下同粗,刻度均匀;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不均匀。 5. 用量筒测量体积 (1)用量筒直接量出50 mL水: 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 (2)测出小石块体积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 具体方法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测物体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①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如图甲) ②将待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 ③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如图乙) ④计算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
总结量筒的使用方法: (1)会选:任何一只量筒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要能根据被测量的体积 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读: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面,视线应以凹形底部相平;若液面是凸形面,视线应以凸形顶部相平;既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一)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3.实验步骤: 方案一: (1)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 (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1。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 (4)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 误差分析:烧杯里的盐水能不能倒干净?如果倒不干净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那么要消除这种影响,实验需要如何改进? 烧杯内壁残留盐水,导致V偏小,ρ偏大。 启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实验方案。 方案二: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里面的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里,测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剩下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
【提示】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不能放在天平上测量质量。对于学生用量筒代替烧杯放在天平上测质量的实验方案应予以否定。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细线、水 (1)量筒中装适量的水,目的是浸没石块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2)细线的作用:防止小石块打破量筒底部。 3.实验方案: 方案1:①量筒放入适量水,读取水体积V1;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2; ③取出小石块称小石块质量m。 误差分析:先测完体积后,小石块表面沾有水,再测质量时,m偏大,ρ偏大。 方案2: (1)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4)小石块的体积为V=V2-V1。 (5)利用公式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 实验记录表格:
【提示】量筒中放入适量水的含义:(1)物体放入后水能完全浸没物体。(2)物体放入后量筒中的水上升高度不超出量筒的量程。 (三)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1.悬垂法(助沉法)测体积。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 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1; ③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 ④根据公式 ,求出石蜡密度。
拓展:对于浸在水中易溶化或吸水的物质,可在外面涂保护膜. 2.压入法测体积。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V2-V1; ④根据公式,求出石蜡密度。 3.对于形状不规则的体积大较大(量筒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可测量排开水的体积. (四) 无量筒测密度 1. 形状规则的固体 (1)用天平测出质量 (2)刻度尺测量规则的边长,并用体积公式算出体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3)被测固体的密度为 2.测液体密度(测盐水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小烧杯、水、盐水、橡皮筋(或记号笔) 2.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0;②烧杯中装入适量水,在水面处作标记,称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m1;③将水倒出,倒入盐水至标记处,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表达式: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0 四川省成都市)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答案】B 【解析】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会因为铁块沾到水,导致测量质量偏大,故A不合理;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测量过程没有出现问题,故B合理;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砖块有小孔,放入水中会储存气泡,导致测量体积偏大,故C不合理;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会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无法测量,故D不合理。故选B。 2.(2020 山东枣庄市)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 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 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 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 D. 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答案】A 【解析】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则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1 四川成都)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答案】D 【解析】A.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枇杷的密度,应先测量质量再测体积,因为先测量体积,枇杷上有水,会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故A错误; B.作用天平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那么枇杷应放在左盘,故B错误; C.量筒的分度值大,测得的体积精确度会偏低,因为枇杷的体积较小时,读数会有较大偏差,故C错误;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体积会偏大,而所测质量为准确值,据知,测得的密度偏小,故D正确。故选D。 4.(2021 湖南衡阳市)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答案】D 【解析】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对于天平来说,其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故石块的质量是:50g+20g+1.4g=71.4g 故B错误; C.量筒中水的体积是60cm3,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是80cm3,石块的体积为:V=80cm3-60cm3=20cm3 故C错误; D.此时石块的密度:。故D正确。故选D。 5.(2021 四川眉山市)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答案】C 【解析】A.如图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故左边较重,则平衡螺母需要向右调节,故A错误; B.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金=50g+4g=54g。故B错误; C.金属块的体积:V金=80mL-60mL=20mL=20cm3 。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故C正确;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减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即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 6.(2021 四川广安市)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同学想知道橡皮擦的密度。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橡皮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用量筒测出橡皮擦的体积为10,则该橡皮擦的密度为______。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2.16 ; (2)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游码1g之间有5个小格,1小格代表0.2g,游码的示数为1.6g,橡皮擦的质量: 橡皮擦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若把橡皮擦截去一半,剩余部分橡皮擦的质量、体积均变为原来的一半,由可知,密度不变。 7.(2021 湖南岳阳市)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该石块的体积为,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__。 【答案】(1)28 ; (2) 2.8 . 【解析】[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质量。由图可知砝码质量为25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3g,故物体质量为28g。 [2]石块密度: 8.(2021 湖北十堰市)(1)如图甲所示,小明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cm; (2)小刚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 ______g,密度为 ______kg/m3。 【答案】(1)3.50 ; (2) 39; (3) 2.6×103 【解析】(1)[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读数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故小明测量物体的长度为:7.50cm-4.00cm=3.50cm (2)[1]托盘天平的读数为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则该小石块的质量为:m=20g+10g+5g+4g=39g [2]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V=45mL-30mL=15mL=15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 : 9.(2021 江苏苏州市)如图是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量一正方体小物块质量时的情景,小物块质量为______g,小物块边长为4cm,其密度为______kg/m3。
【解析】[1]如图所示,小物块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为:m=20g+20g+5g+3g=48g [2]小物块边长为4cm,小物块的体积为:V=(4cm)3=64cm3 物块的密度为: 10.(2021 四川内江市)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 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______ m3。 【答案】(1)0.74 ; (2) 0.02 。 【解析】[1]样本的密度为:ρ= [2]课桌材料的体积为:V课桌= 11.(2021 江苏泰州市)小明为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小明接着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_____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3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g/cm3。 【答案】(1)左 ; (2)72.6 ; (3)2.42 . 【解析】(1)[1]指针右偏,说明右边重,为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 [2]天平游码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6g,则小石块质量为: (2)[3]小石块的密度: 12.(2021 北京)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___________端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最简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左 ; (2) 10 ;(3) 2.7 ;(4) 铝 【解析】[1]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说明右侧偏重,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左端移动。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为60mL, 金属块的体积为: [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4]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相同,金属块物质可能是铝。 | ||||||||||||||||||||||||||||||||||||||
板
书
设
计 |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使用量筒时,应先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中的液面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4)实验记录与分析。 | ||||||||||||||||||||||||||||||||||||||
布 置 作 业 | 【必做题】 教材第1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3、4题.。 【选做题】 教材第1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题. | ||||||||||||||||||||||||||||||||||||||
课 后 反 思 |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本节的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可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这是很有难度的。在教学中,先通过小组讨论,而后我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误差,比较他们的探究方案的优劣,确定误差最小、最合理的方案做实验,后来我发现学生很快完成了探究实验,并且效果很好。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实验时要考虑到各小组的水平参差不齐,实验进度不平衡,小组间的可以相互帮助,可以由老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补充。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验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