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5(解析版)
展开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5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广东有许多具有地域特征的民间活动,下列各项描述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民间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喜庆节日,客家人喜欢用娘酒来款宴宾客 | 娘酒的酿造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B | 广佛地区流行“叹”早茶 | 泡茶的过程涉及萃取操作 |
C | 潮汕地区中秋夜“烧塔”时,人们把海盐撒向塔里,黄色火焰直冲云天 | “黄色火焰”是因为NaCl受热分解 |
D | “豆腐节”是佛冈县元宵节独具特色的活动 | 制豆腐时涉及到胶体的聚沉 |
2.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减少的是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将其转化为氮肥
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3.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冬奥会中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为场馆提供电能 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 B.轻合金材料制成的冰刀 | C.大理石冰壶 | D.聚氨酯速滑服 |
4.火药制备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原理为 2KNO3+S+3C=K2S+N2↑+ 3CO2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K+的结构示意图: B.K2S 的电子式:K
C.CO2 的结构式为:O=C=O D.16O2与 18O3 互为同位素
5.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它宣告了中国海军的国产航母时代正式来临。据报道,该舰艇的“超级甲板”采用了大量新型铝锂合金和铝镁合金等航天材料,真正实现了“浴千度火仍无恙”。下列关于两种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锂合金是铝与锂形成的新型化合物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铝大,熔沸点比铝高
C.铝镁合金不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D.铝镁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
6.在含有大量的Cu2+、 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B.OH- C. D.Ag+
7.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10mol·L-1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 B. C. D.
8.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冬奥”的理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B.冬奥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碳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C.颁奖礼仪服采用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烯烃
D.“同心”奖牌挂带采用桑蚕丝织造工艺,蚕丝属于化学纤维
9.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 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 D.大气中NO2参与酸雨形成
10.化学与生产、实验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干燥
11.某一可逆反应A+3B2C,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1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
13.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D.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14.下列关于物质和变化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碱性氧化物:Na2O、Fe2O3 B.混合物:铝热剂、一水合氨
C.强电解质:稀硝酸、烧碱 D.物理变化:风化、焰色反应
15.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具有平面六边形结构
D.丁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16.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O2→NaHCO3 ②CuSO4→CuCl2 ③SiO2→H2SiO3 ④CuO→Cu(OH)2 ⑤Na2CO3→NaOH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④⑤
17.过氧化氢(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而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
B.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过氧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
D.H2O2与H2O互为同位素
18.新型化学电池Zn-、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污染。下列关于其放电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正极得电子 D.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19.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D.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0.关于2 mol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积为44.8 L B.含有4 mol原子
C.分子数为6.02×1023 D.质量为88 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1.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图:
粗盐滤液精盐
已知可选择的试剂有: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粗盐中是否含有SO的方法是:取少量溶解后的澄清粗盐水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____(填试剂名称),然后再加几滴___(填试剂名称)。
(2)加入“试剂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过滤后,滤渣要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到滤液中,这样做的目的为___。
(4)加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判断盐酸适量的现象为___。
22.下表列出了X、Y、Z、W、M和Q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由于7gX失去___________mol电子,所以X在电池中做还原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X、Y、Q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原子结构上___________;但X、Y、Q性质又有差异,原因是在原子结构上___________。
(3)W、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3.Ⅰ.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官能团−COOH的名称_______。
(2)异丁烷的结构简式_______。
(3)已知常温常压下烷烃A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36倍,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
Ⅱ.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其产量可以用作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 A还可以调节植物生长。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
(5)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D_______。
(6)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24.滥用抗生素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如何正确使用药物?(至少答两个要点)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
A.酿酒的过程中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C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泡茶的过程中,茶叶中易溶于水的物质被萃取中水中,B正确;
C.“黄色火焰”是钠元素的焰色反应,C错误;
D.豆浆属于胶体,向其中加入电解质,豆浆发生聚沉,从而得到豆腐,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答案】C
【详解】
A.氨水能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则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不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C符合题意;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D
【详解】
A.晶体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纯金属和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
C.大理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聚氨酯为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详解】
A.K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9,质子数为19,核外电子数为19,K+表示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K+核外还有18个电子,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K+的结构示意图为,A项错误;
B.K2S结构中K+与S2-形成离子键,其电子式为,B项错误;
C.CO2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其结构式为O=C=O,C项正确;
D.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同位素的对象为原子,而16O2与 18O3均为单质,D项错误;
答案选C。
5.【答案】D
【详解】
A、铝锂合金是金属铝与锂形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铝锂合金的熔沸点比铝低,故B错误;
C、此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镁和铝,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故C错误;
D、氧化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故可用NaOH溶液处理氧化铝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C
【详解】
A.与H+会反应产生CO2、H2O,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OH-与H+会反应产生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Cl-与Ag+会反应产生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7.【答案】D
【详解】
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所给的仪器中一定用到250ml的容量瓶,故D正确。
8.【答案】A
【详解】
A.二氧化碳无污染,而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所以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更环保,A正确;
B.碳纤维是一种碳单质,不是高分子材料,B错误;
C.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不是烃,C错误;
D.蚕丝为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是一种天然的动物纤维,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答案】B
【详解】
A.涉及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氧化成乙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即NaHCO3,NaHCO3受热分解产生无毒的CO2,因此可用小苏打作食品膨松剂,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
C.利用含氯消毒剂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NO2与水反应有HNO3产生,因此NO2参与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0.【答案】A
【详解】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
B.FeCl3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Cu,与溶液的酸性无关,故B错误;
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褐色痕迹,所以可用于制铅笔芯,与导电性无关,故C错误;
D.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与强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B
【详解】
A.如反应物为固体,则增大反应物的量,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B正确;C.增大压强,如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如体积不变,加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还可能减小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答案选B。
12.【答案】D
【详解】
A.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可通过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A项正确;
B.该反应为,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B项正确;
C.SO2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C项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中混有剩余的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试管①中的溶液加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不能直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因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造成溶液四溅,发生危险,D项错误;
答案选D。
13.【答案】C
【详解】
A.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但两者聚合度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C正确;
D.蔗糖没有醛基,是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详解】
A.Na2O、Fe2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都是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
B.一水合氨是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稀硝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风化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5.【答案】D
【详解】
A.甲为甲烷,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正确;
B.乙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B正确;
C.丙为苯,具有平面六边形结构,C正确;
D.丁为乙醇,无酸性,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6.【答案】B
【详解】
①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一步可以实现;
②CuSO4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CuCl2,一步可以实现;
③SiO2不溶于水,与水也不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一步不能实现;
④CuO不溶于水,与水也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一步不能实现;
⑤Na2CO3与氢氧化钡反应可以生成NaOH,一步可以实现;
综上③④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故选B。
17.【答案】C
【详解】
A.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O键、O-O键,没有H-H键,A错误;
B.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B错误;
C.过氧化氢分子中只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C正确;
D.H2O2与H2O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D错误;
答案选C。
18.【答案】D
【详解】
A.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A正确;
B.原电池放电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
C.新型化学电池Zn-中,Zn作负极,在正极得电子,C正确;
D.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错误;
故答案为:D。
19.【答案】C
【详解】
A.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产生污染物NO2,A不合题意;
B.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产生污染物NO,B不合题意;
C.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生成的H2O无污染,C符合题意;
D.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产生污染物SO2,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答案】D
【详解】
标准状况下,2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约为44.8 L,故A错误;2 mol二氧化碳含有4 mol氧原子,共6 mol原子,故B错误;2 mol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2×6.02×1023,故C错误;2 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mol×44 g·mol-1=88 g,故D正确。
21.【答案】(1)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2)Ba2++CO=BaCO3↓、Ca2++CO=CaCO3↓
(3) 玻璃棒、漏斗、烧杯 提高原料利用率(NaCl的产率/收率)
(4) H++OH-=H2O、CO+2H+=CO2↑+H2O 不再有气泡产生
【分析】
粗盐(含Mg2+、Ca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溶解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把SO完全沉淀,足量NaOH把Mg2+完全沉淀,沉淀部分Ca2+,通入足量Na2CO3溶液可除去Ba2+、Ca2+离子,过滤之后滤液中含有Cl-、Na+、OH-、,加适量盐酸蒸发即可除掉OH-、以及HCl,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精盐。
(1)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溶解后的澄清粗盐水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的稀盐酸,然后再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有沉淀生成则含有,无沉淀产生则无。
(2)加入“试剂2”目的是除去Ba2+和Ca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BaCO3↓、Ca2++CO=CaCO3↓。
(3)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滤渣要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到滤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原料利用率(NaCl的产率/收率)。
(4)此时要除去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加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2H+=CO2↑+H2O,当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说明盐酸适量。
22.【答案】(1) Li 1 提供相等电子,所需质量轻,使用轻便
(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电子层数不相同
(3)
(4)
【分析】
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X为Li,Y为Na,Z为Al,W为S,M为Cl,Q为K。
(1)由分析可知,X的元素符号为Li;锂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1个电子,7g即1mol锂失去1mol电子,锂在电池中做还原剂的优点是提供相等电子,所需质量轻,使用轻便。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因电子层数不同,性质有所差异。
(3)硫和氯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SO4、HClO4。
(4)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答案】(1)羧基
(2)(CH3)2CHCH3
(3)C5H12
(4)碳碳双键
(5) CH3CH3 CH3CH2OH
(6) CH2=CH2+H2 CH3CH3 加成反应
【分析】
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其产量可以用作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 A还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则A为乙烯,A和氢气反应生成乙烷,A和HCl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则A和水反应生成乙醇,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
(1)官能团−COOH的名称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2)丁烷是四个碳原子,异丁烷是主链为三个碳原子,一个支链,其结构简式(CH3)2CHCH3;故答案为:(CH3)2CHCH3。
(3)已知常温常压下烷烃A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36倍,根据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因此M=36×2g∙mol−1=72g∙mol−1,根据烷烃通式得到14n+2=72,n=5,则A的化学式为C5H12;故答案为:C5H12。
(4)A为乙烯,则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5)根据前面分析B、D的结构简式B为CH3CH3、D为CH3CH2OH;故答案为:CH3CH3;CH3CH2OH。
(6)第①步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CH3CH3,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H2CH3CH3;加成反应。
24.【答案】药物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标签中介绍的使用方法;要了解药物的药理性能,掌握药物联合使用和单独使用的原则,不能随意一并使用药物;外用药物,稀释要适量;内服药,按要求服用,不可随意增大剂量等等。
【详解】药物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标签中介绍的使用方法;要了解药物的药理性能,掌握药物联合使用和单独使用的原则,不能随意一并使用药物;外用药物,稀释要适量;内服药,按要求服用,不可随意增大剂量等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答到其中的两个以上的要点即可)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2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2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5(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2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05(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