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七下PPT课件全册
2021学年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行中书省,“三司”,丞相制度的发展史,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君主专制的加强,设立厂卫机构,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2.明朝一系列统治的目的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1.明朝一系列统治的目的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材料: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藩王
中书省(掌管中书省事务的长官即丞相)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钱宰上朝时低声吟咏:“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明太祖召见他说:“昨天的诗写得好啊,但朕何曾嫌你迟,改用忧字如何?”钱宰吓出一身冷汗,忙磕头谢。
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后人形容明代的内阁制——“虽无相名,实有相责。虽有相责,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的改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
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谁会高中状元?
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
甲很可能高中状元,乙要是写得过分,有可能锒铛入狱。
加强思想控制,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根据材料分析“八股取士”有哪些弊端?
弊端: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从南美洲引进新品种作物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应天府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
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3.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4.《范进中举》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该作品批判的是( )A.行省制度 B.民分封制度C.文字狱 D.八股取士
5.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6.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哪座城市成为丝织业中心( )A.苏州 B.广州C.南京 D.杭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docx、第14课明朝的统治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精品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明朝的建立,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强化皇权,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历史剧,科举考试的变化,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朝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背景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建立,草根皇帝,朱元璋强化王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史料研读,经济的发展,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