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下)期中阶段检测 物理 解析版
展开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物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光滑圆弧形槽,O点是圆弧形槽的最低点.圆弧形槽的半径远大于图中的弧长。两个质量不同、均可看作质点的小球A、B,从图中离O点远近不同的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先到达O点
B. 小球B先到达O点
C. 两小球同时到达O点
D. 因不确定两球的质量,所以无法判断谁先到达O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球的运动为单摆模型,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可知其周期取决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大小,与质量和振幅无关,两小球同时到达O点的时间是周期的 , 同时到达O点。
故选C。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反映了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C.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一定不同
D. 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故B正确;
C.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不同的物体,其分子势能可能不同,但它们的温度可能相同,所以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C错误;
D.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是粉尘颗粒在气体中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因为气流的原因造成的,布朗运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B。
3. 每年夏季,我国多地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日晕现象,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形成的。如图乙所示,一束太阳光照射到六角形冰晶时的光路图,a、b为其折射出的光线中的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冰晶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大
B.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大
C.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小
D.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时,b光相邻亮条纹间距比a光的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题图看出,太阳光射入六角形冰晶时,a光的偏折角小于b光的偏折角,由折射定律得知,六角形冰晶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根据
可知在冰晶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a光小,选项AB错误;
C.根据
可知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选项C错误;
D.由于六角形冰晶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故b光的频率较大,则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根据
可知,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选项D正确。
故选D。
4.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病毒,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可以构建最简单的传播模型来描述,这个最简模型可称为链式模型,类似于核裂变链式反应模型,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裂变后产生的中子能继续发生反应的次数称为链式反应的“传染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看,“传染系数”为2
B. 核反应堆中通过镉棒吸收中子降低“传染系数”
C. 链式反应的临界值对应的实际“传染系数”为3
D. 核反应堆中的实际“传染系数”与铀浓度无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子的电荷数
Z=0
质量数
A=1
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因此可计算得
R=3
即从铀核裂变核反应方程看“传染系数”为3,选项A错误;
B.核反应堆中通过镉棒吸收中子,减少轰击铀核的中子数,最终起到降低实际“传染系数”的作用,选项B正确;
C.在链式反应中,当实际“传染系数”R≥1时,反应才能持续发展下去,当实际“传染系数”R<1时,反应将趋于停滞,即R=1是链式反应持续下去的临界值,选项C错误;
D.核反应堆中还可以通过铀棒来控制核反应的速率,实际上就是通过调整铀浓度来控制实际“传染系数”选项故D错误。
故选B。
5. 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波速是
C. 从t=0.6s开始,在Δt=0.6s时间内,A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cm
D. 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10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乙是A质点从t=0时刻起的振动图像,t=0.6s时,A质点向下振动,所以根据振动方向和波动方向同侧的原则,该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选项A错误;
B.由甲图可知,波长
由乙图可知,周期
T=1.2s
所以波速
选项B错误;
C.从开始,在时间内,A质点经过的路程为两倍的振幅
选项C正确;
D.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10m障碍物,障碍物尺寸比波长小,所以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D错误。
故选C。
6. 用图1装置研究光电效应,分别用a光、b光、c光照射阴极K得到图2中a、b、c三条光电流I与A、K间的电压UAK的关系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S扳向1时测得的数据得到的是I轴左侧的图线
B. 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
C. 用a光照射阴极K时阴极的逸出功大于用c光照射阴极K时阴极的逸出功
D. b光照射阴极K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a光照射阴极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光电流恰为零,此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当开关S扳向1时,光电子在光电管是加速,则所加的电压是正向电压,因此测得的数据得到的并不是I轴左侧的图线,故A错误;
B.根据
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越大;由题目图可知,b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光的截止电压,所以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依据
可知,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B正确;
C.同一阴极的逸出功总是相等,与入射光的能量大小无关,C错误;
D.b光的截止电压大于a光的截止电压,根据
所以b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a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D错误。
故选B。
7. 2020年我国完成了探月工程三期任务,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为应对月球夜晚的低温,“嫦娥五号”的电池除了太阳能电池板之外,还配有一块“核电池”。“核电池”利用了的衰变,其衰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92,n=4,比的中子数少4
B. HHHen为α衰变方程
C. Pu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D. 改变压力、温度或浓度,将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衰变方程为,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
238=234+n
94=m+2
解得
m=92,n=4
可知发生的衰变为α衰变,衰变方程为
+γ
即比的中子数少2个,故A错误;
B.HHHen是核聚变方程,故B错误;
C.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故C正确;
D.半衰期与环境条件无关,压力、温度或浓度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D错误。
故选C。
8. 中医拔火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火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上、如图所示是治疗时常用的一种火罐,使用时,先加热罐中气体,然后迅速将罐口按到皮肤上,降温后火罐内部气压低于外部,从而吸附在皮肤上、某次使用时,先将气体由300 K加热到400 K,然后将罐口按在皮肤上,当罐内气体的温度降至300 K时,由于皮肤凸起,罐内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后罐内气体质量是加热前的
B. 加热后罐内气体质量是加热前的
C. 温度降至300 K时,罐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D. 温度降至300 K时,罐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答案】AD
【解析】
【分析】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某一部分气体或多部分气体组成的整体。
(2)根据力学状态求压强,根据几何关系求体积,确定热力学温度,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3)确定气体的初、末状态的状态参量后,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
(4)分析讨论所得结果的合理性及其物理意义。
【详解】AB.加热罐中气体时,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
解得
气体总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四,则火罐内气体的密度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三,所以加热后罐内气体质量是加热前的,故A正确,B错误;
CD.罐内气体温度由400 K降至300 K,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
即
解得
p3=p2
则罐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9.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设氢原子从n能级向较低的各能级跃迁的概率均为。则对3000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
B. 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2.75eV
C. 辐射的光子的总数为5500个
D. 吸收能量大于1eV的光子时能电离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一定等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A错误;
B.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时,向外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其值为12.75eV,B正确;
C.这3 000个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根据跃迁的概率均为计算,分别向第3、2、1能级跃迁1000个,第3能级的1000个氢原子分别向第2、1能级跃迁500个,第2能级的1500个氢原子全部跃迁到第1能级,因此总共向外辐射5500个光子,C正确;
D.只要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大于等于0.85eV就能使氢原子电离,D正确。
故选BCD。
10. 2021年7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程直播。央视首次使用5G网络代替传统微波技术进行移动4K高清视频直播,5G技术大带宽、低延时的技术优势在直播中得以充分展现,全国人民看到了精彩的现场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场影像资料传输的时候利用了5G高速网络,5G网络技术使用更高频率的传输波段,单个基站覆盖范围更大,更利于信号绕过障碍传播
B. 在广场上两个喇叭之间行走时,听到声音忽高忽低,这是两个喇叭发出的声波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C. 现场摄影师使用的照相机镜头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
D. 当天活动结束后,有演职人员发现,通过前方路面的“积水“可以看到前方行车的倒影,但是走到前方发现路面无水,这是因为柏油马路温度较高,靠近地表的空气密度较小,光线发生了全反射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现场影像资料传输的时候利用了5G高速网络,5G网络技术使用更高频率的传输波段,意味着波长更短,抗干扰能力更强,缺点就是单个基站覆盖范围小,需要更多基站才能实现信号全覆盖,选项A错误;
B.在广场上两个喇叭之间行走时,听到声音忽高忽低,这是两个喇叭发出的声波的干涉现象造成的,选项B正确;
C.现场摄影师使用的照相机镜头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这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原理,选项C正确;
D.通过前方路面的“积水”可以看到前方行车的倒影,但是走到前方发现路面无水,这是因为柏油马路温度较高,靠近地表的空气密度较小,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全反射,选项D正确。
故选B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某同学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应当选用以下哪些器材______;
A.长度为10cm左右的细绳 B.长度为10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钢球 D.直径为1.8cm的木球
E.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F.秒表、铁架台
(2)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选填“甲”、“乙“);
(3)单摆的周期为T、摆长为L,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
(4)测量摆长时,应测悬点到______的距离;
A.摆球上端 B.摆环球心 C.摆球下端
(5)摆长测量完成后,在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固定摆线的悬点处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BCEF ②. 乙 ③. ④. B ⑤. 偏小
【解析】
【详解】(1)[1]根据实验要求,摆长1m左右,用米尺测量,体积较小的实心金属球,选小钢球,测量周期用秒表。
故应当选用的器材是BCEF。
(2)[2]在该实验的过程中,悬点要固定,所以要选择图乙。
(3)[3]根据单摆的周期
解得
(4)[4]测量摆长时,应测悬点到摆环球心的距离。
故选B。
(3)[3]摆长测量完成后,在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固定摆线的悬点处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根据可知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偏小。
12.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
(1)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___________。
(2)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_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①. 0.350 ②. ③. 增加双缝与屏的距离 ④. 减小双缝间距
【解析】
【详解】(1)[1]读数0.01mm×35.0=0.350mm
(2)[2]条纹间距为
根据
解得
(3)[3][4]根据
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增加双缝与屏的距离或者减小双缝间距的方法。
13. 一列沿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和,已知时,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3)当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点通过路程为多少?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所以
。
(2)Q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故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
。
(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P点开始振动时刻,Q第一次出现波峰时质点P振动了
则
质点每振动一经过的路程为,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通过的路程。
14.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在水膜上注水,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接着又在水球中央注入一个气泡,形成了两个同心的球,如图所示。是通过球心O的一条直线,并与球右表面交于C点。一单色细光束平行于从B点射入球体,当没有气泡时,光线从C点射出。已知水球半径为R,光线距的距离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
(1)水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n;
(2)水球半径及入射光线与的距离均不变,当球内存在气泡时,光线经过气泡全反射后,仍沿原方向射出水球,光线通过水球的时间t。
【答案】(1);(2)
【解析】
【详解】(1)无气泡时,光路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
得光束在B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
i=60°,r=30°
由折射定律得
(2)当有气泡时,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
在中
解得
光速为,则时间为
得
15. 疫情期间,需要使用消毒喷雾壶对公共场合进行消毒,喷雾壶的结构如图所示,内部可用容积为3L,工作时,工作人员装入稀释过的2L溶液后拧紧壶盖,关闭喷水阀门,拉动手柄打气10次,假设每次打入压强为105Pa。体积为0.1L的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105Pa,喷雾壶为导热材料制成,环境温度保持20℃不变,不考虑管内的药液体积和管内药液产生的压强。
(1)求打气10次后壶内气体的压强;
(2)现打开阀门,消毒液喷出,当壶内不再喷出消毒液时,求壶内剩余消毒液的体积;
(3)喷雾壶不再喷出消毒液时,若还想使用消毒液,可以打开阀门用双手握住喷雾壶体。试估算人用双手握住喷雾壶体外侧的一段时间内,还能使用多少升消毒液体。(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105Pa;(2)1L;(3)0.12L
【解析】
【详解】(1)壶内气体的体积为
3L-2L=1L
打气10次前后,壶内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
打气前
p1=105Pa,V1=1L+0.1L×10=2L
打气后
p2=?V2=1L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1V1=p2V2
解得
p2=2×105Pa
(2)壶内气体药液喷出过程中经历等温变化。
喷前
p2=2×105Pa,V2=1L
喷后
p3=105Pa,V3=?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2V2=p3V3
解得
V3=2L
壶内不再喷出消毒液时,剩余消毒液体积
V=3L-2L=1L
(3)人用双手握住喷雾壶体外,壶内气体温度升高,有
其中
V3=2L,T3=273+20=293K,T4=273+37=310K
解得
则剩余消毒液体积
V1=3L-2.12L=0.88L
还能使用消毒液体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 5月模块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 5月模块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下)期中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下)期中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