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 水的组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1章 1.5水的组成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B. 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
C.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 水在电解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该实验中所得试管1和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3.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
A.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 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 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 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 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 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5.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 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 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 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6.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蛋白质 C. 水 D. 脂肪
7.小兰已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
C. 蒸馏水不含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9.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 )
A. 上升 B. 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二、填空题(共7题;共37分)
1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B为电源的________极。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的甲,乙两管气体体积比要比理论值 ________(填“大"或“小")。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11.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当闭合开关、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2.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3.下图表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请写出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________ 。
(3)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14.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以再分,________不能再分。
15.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由此说明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了________反应
16.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___极。
(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
三、解答题(共1题;共8分)
17.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都能验证水的组成。
(1)图甲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图乙所示实验中,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_mL气体。
(3)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1)一种物质只能由元素构成,不能再由其它物质构成;
(2)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生成新物质,即分子被破坏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变化。
【解答】A.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合题意;
水在电解前后,水分子被破坏,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即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故B、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B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3)水的导电性能的强弱,与水中正负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和氧组成。
【解答】A.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小,因此产生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试管1与负极相连,因此产生的是氢气,而试管2产生的是氧气,那么该实验中所得试管1和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解答】A、电解水负极产生气体多,不符合题意;
B、 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属于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C、 现象中不能确定氢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D、 两极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因产生的是氧气,所以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A、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符合题意;
B、 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1:2,不符合题意;
C、 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题意;
D、 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无色无味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为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难溶于水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为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小于空气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为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氢气可燃需要化学变化表现,为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人体中的物质成分分析。
【解答】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故答案为:C。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
【解答】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做法可取;
B、出现数据误差时要经过多次实验验证,不能认为实验成功,做法不可取;
C、可以依据相关物质的性质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做法可取;
D、从装置及物质性质方面进行查找原因,多次实验进行判断,做法可取;
故答案为:B。
8.【答案】 D
【解析】【分析】A、根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解答;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是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同样若是低于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会低于100°;C、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蒸汽化,然后使水蒸气凝成水,虽然除去了重金属离子,但也除去了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D、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解答】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氢气和氧气 , 该说法不正确;
B、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说法不正确;
C、因为蒸馏水没有任何杂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身体健康,这种说法也不科学,人体要想健康,需要从饮食中获得多种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身体健康是不利的,故C不正确;
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故D正确。
9.【答案】 D
【解析】【解答】因为有反常膨胀,在0~4℃,当温度升高时,水体积缩小;因此制造温度计不用水;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所以体积先减小,大于4℃再升高;
故选D。
【分析】知道水在0~4℃,当温度升高时体积缩小。
二、填空题
10.【答案】 (1)正
(2)大
(3)水 氢气+氧气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
(2)氧气的溶解度大,那么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会偏小,而氢气的体积保持不变,那么V氢:V氧的比值就会偏大;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甲试管生成的气体体积大,应该是氢气,乙试管生成的气体体积少,应该是氧气。因为与B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氧气,那么B为电源的正极;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则实验中测得的甲,乙两管气体体积比要比理论值大;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那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1.【答案】 小于;氢和氧
【解析】【分析】(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2)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解答】当闭合开关、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产生氧气,乙管中产生氢气,因此甲管气体的体积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2.【答案】 小于;氢和氧
【解析】【分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解答】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与正极相连,里面产生氧气,乙管内产生氢气,所以甲管中气体的体积小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检验两试管中的气体,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13.【答案】 (1)增加导电性;负极;氧气;氢,氧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水 氢气+氧气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 : 2 ;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答】(1) 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加导电性,A试管产生气体体积多,为氢气,连接电源负极,B产生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B试管中气体为氧气,要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若复燃,则为氧气;
(3)电解水反应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故答案为:(1)增加导电性;负极;氧气;氢元素氧元素;(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 水 氢气+氧气 。
14.【答案】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原子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解答】 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不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
故答案为: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原子。
15.【答案】 氧气;氢气;2:1;分解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操作要求、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电解水的实验结论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解答】 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约为2:1,由此说明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了 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氧气;氢气;2:1;分解。
16.【答案】 (1)正
(2)带火星木条复燃;助燃性
(3)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V(甲)∶V(乙)=2∶1
【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产生气体多的一端连接负极,产生气体少的一端连正极分析;
(2)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
(3)根据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解答】(1) 由B图像可知,A气体与B气体的体积比为2:1,若甲管生成气体A,说明甲中气体为氢气,则乙中为氧气,所以b连接电源的正极;
(2) 气体B为氧气,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气体具有助燃性;
(3)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4)甲乙排出管内水的体积即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所以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2:1.
故答案为:(1)正;(2) 带火星木条复燃 ;助燃性;(3) 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 V(甲)∶V(乙)=2∶1 。
三、解答题
17.【答案】 (1)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2)氧气;20
(3)解:消耗了6g水,溶液还剩36g-6g=30g,而溶质没有变还是36g×1%=0.36g。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
【解析】【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解答;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氢气;
(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36g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电解水后,水的质量减小,但是溶质质量保持不变。用36g减去水消耗的质量得到水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最后根据计算现在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图甲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2)根据图乙可知,玻璃管b与正极相连,那么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生成氧气的体积为10mL,根据氢气体积与氧气体积之比为2:1可知,玻璃管a内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0mL×2=20mL。
(3)消耗了6g水,溶液还剩36g-6g=30g,
而溶质没有变还是36g×1%=0.36g。
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土壤与植物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土壤与植物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土壤与植物 课时练习,淡溪杨梅是乐清的特色农产品,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华师大版第3章 阳光3 阳光的组成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华师大版第3章 阳光3 阳光的组成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阳光的组成 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最早做阳光色散实验的科学家是,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操作,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下册2 空气的成分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2 空气的成分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空气的成分 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空气的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